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
好的心得可以幫助人們積累經驗,從而更好地應對困難和挑戰。什么樣的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方便大家學習。
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篇1
最近觀看了教育片“榜樣”,由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基層黨組織代表講述自己的故事,聽了他們的故事,猛然間發現:原來,用心工作,就是最大的奉獻。
我們經常講,立足崗位謀奉獻,但卻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奉獻。甚至有人認為,奉獻是領導的事情,是先進分子的事情,距離自己很遙遠。平日工作中,當上級或者領導給自己布置非本職工作時,有不少人感覺自己又多做了點,又白干了。這些人他們只是在工作而已。
然而,工作和用心工作是有區別的。每個人都只愿意把自身的工作按照領導的要求或者考核細則做完即可,他們認為只要能應付上級、應付檢查便是完成工作任務。但,天道酬勤,抱著敷衍的態度工作,工作過程中就往往會出現各種疏漏,始終不盡如人意。長此以往,這樣的人容易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自己傻,抓不住某個機會,生活工作一塌糊涂,甚至羨慕別人充實精彩的人生。
但,這些過得比自己“好”的同事,他們的“成績”都是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辛勞換來的,他們都是“用心”在工作。首先,他們信仰堅定,甘愿付出。每一個共產黨員在入黨時對著黨旗作出莊嚴承諾,但一旦艱苦的干事環境與安逸的生活環境形成強烈的對比,就有人忘卻了誓言,而選擇安逸。而羅官章、支月英選擇了艱苦的奉獻之路。有人說支月英傻,她應該離開山村去城區任教,她這樣說:山里需要我這樣的傻子。羅官章也放棄了安逸的退休生活,回到牛莊村帶領鄉親們致富。他們甘愿把自己扎根于山區,實現入黨宣言時的承諾;其次,他們忘卻私利,甘于清貧。當頒獎儀式上,主持人問羅官章這么些年他掙到錢沒,他回答:人民群眾富裕起來了,我掙不到錢,我高興。再次,他們與群眾一家,真誠踏實。只有與群眾一家的干部才能獲得群眾的信任。羅官章把黨組織關系轉回牛莊村,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他是“村民”的一員,他的心在村上。為此,村民才跟著他一起干活,牛莊村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榜樣收獲了群眾的信任和感激,收獲了黨組織的信任,他們或許不是高級干部,但他們的堅守卻值得每一位黨員干部學習!
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篇2
相信許多人都吃過蘑菇但卻沒種過蘑菇吧。這個學期我們學校開展了種植菌類植的科普活動,由學生來親身體驗種植的樂趣和艱辛,我榮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種蘑菇可不是件易事,就拿稻草消毒來說吧。
那天我們來到菌類種植大棚,這時我們哪里知道接下來的工作有多累。
本以為拿漚好的稻草來消毒是小菜一碟。勞動開始了,我們把蓋稻草的塑料薄膜揭開時,四周立刻彌漫著一股股難聞的臭氣,大家都紛紛皺起眉頭,而我則捂著鼻子退得遠遠的,躲開了臭氣的攻擊。
甘老師帶領著高一年級的幾個同學,不怕臟不怕臭,堅持干活。他們拿著鐵鍬、耙子,一鏟一鏟的往麻袋里裝。拉著袋口的兩個同學所站的位置正好是臭氣熏天的地方,他們只戴了一次性口罩,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看著稻草逐漸變少,我心中的內疚感也逐漸增多,我也是種植蘑菇小組的一員呀,怎能袖手旁觀呢?想到這兒我不知哪來的勇氣,沖了上去和他們一起干活,哪怕敞開的袋口里冒出陣陣熱氣,臭氣熏得我汗如雨下,可這次我并沒有退卻。
就這樣一袋兩袋三袋……漚好的稻草全部被我們裝進袋子,然后放進大鍋里消毒。
經過這件事我終于明白,我也可以成為一個不怕臟不怕臭勇敢的孩子!
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篇3
古語有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只有始終堅持學習優秀人物身上的閃光點和可貴品質,個人才能在不斷對比、不斷反省、不斷追求中汲取向上的正能量,并獲得真正的成長。普通人尚且追求進步,黨員干部更應該爭當先進,時值我黨成立95年之際,各地表彰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正如一面面熠熠生輝的銅鏡,吾輩當以此為榜樣,攬鏡自照,知吾之不足、更當砥礪前行。
每一名優秀共產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一個先進基層黨組織都是一座燈塔,激蕩人心、照亮前路,引領著人們前進的方向。“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革命戰爭時期,江竹筠、向警予等一批批共產黨員大義凜然、舍生忘我,為共產主義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用年輕的生命實現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松柏耐歲寒,冰雪心可剖”,新中國建設時期,焦裕祿、王進喜、孔繁森等優秀共產黨員前仆后繼、接棒前行,為振興國家、帶領群眾創業致富,廢寢忘食、忘我工作,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為人民服務的無限事業中;時光流轉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當下,百名優秀縣委書記、百名優秀黨員、百名優秀黨務工作者,結合時代使命、發揮先輩的優良傳統,站立在各行各業奮力拼搏的第一線,充當火車頭、爭為排頭兵、甘做鋪路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兌現著“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莊嚴承諾。
不同的時代,一樣的奉獻精神,各個時代的優秀共產黨員都始終維護著群眾利益這個根本宗旨,都始終保持著時代先進性的優秀品質。這樣一個個群體,是每一個時代也是共產黨人的驕傲,這樣一群群先進,是人民群眾真心愛戴更是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應當爭相學習的榜樣。學習先進,就應該學習他們共同的高尚品質,經過歲月長河的洗禮、經過歷史時光的沉淀,優秀黨員身上共同綻放著“信仰堅定、沖鋒在前、默默奉獻”的熠熠光輝。
向榜樣看齊,就是要學習他們“信仰堅定”的可貴品質。無論是戰爭年代的烽火連天,還是新中國建設時期的百廢待興,抑或是進入新世紀后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塊又一塊硬骨頭,優秀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克服不同歷史年代下的層層難關,正在于他們擁有鐵一般牢不可破的堅定信仰。在“兩學一做”活動正如火如荼推進之際,我們當代黨員首先應當夯實加基的就是通過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筑牢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堅定信仰。心中之火,唯祖國與信仰不可辜負,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我,當我們在黨旗下舉起右手,莊嚴宣誓之際,共產黨人已是我們終生的標志,為人民服務成為們一生努力的方向,共產主義更是我們畢生奮斗的目標,只有時時刻刻繃緊信仰之弦,時刻牢記為民奮斗的宗旨,才不會偏離航向,個人的人生價值也才能在為民服務中得以實現。
向榜樣看齊,就是要學習他們“沖鋒在前”的一馬當先。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時代特征,正視當下,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的攻堅期、也正面臨爬坡上坎、負重前行的經濟結構轉型期,要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終勝利,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都必須要有各項工作沖鋒在前的拼搏精神,尤其是我們的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創新思路、搶灘在前、敢闖敢拼,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為深化改革夯基壘石,以舍我其誰的拼搏勁頭為全面小康保駕護航。
向榜樣看齊,就是要學習他們“默默奉獻”的為民情懷。魯迅先生筆下“俯首甘為孺子牛”正是為民之利益、默默奉獻者的生動寫照。干工作做事業,永遠不可能一蹴而就,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公共事業更需要我們堅持不懈、默默付出的細水長流。百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百名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正是在本領域扎下根來、立足崗位、默默奉獻的優秀代表,面對取得的成績不驕縱、面對一時的困境不氣餒,共產黨人在干事創業上永遠要保持一顆戒驕戒躁之心,只有沉下心來、認真研究、埋頭苦干,始終堅持“為民務實清廉” 的工作原則,在自己的崗位上精心耕耘、奮發進取,才能不愧于黨員的稱號,只有堅持將“做人民一顆螺絲釘”的精神一以貫之,才能在有意義的工作中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讓個體生命在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發光發熱。
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篇4
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的執著;
一句話、一個村、一場18年的逆行;
一顆星、一個夢、一次不后悔的選擇……
《榜樣3》的播出讓我們認識了宋書聲,遇見了賀星龍,了解了王淑芳,走近了8個可親可敬的時代楷模,并不可避免地再一次被榜樣的力量所感,為榜樣的無私所動。
每一次觀看《榜樣》,總會有一股股熱流涌上心頭。但霎時的心潮洶涌,并不是榜樣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全部。《榜樣》專題片更像是一面鏡子、一把鑰匙,讓我們照見自己、打開心門,進而引導千千萬萬個“我們”走上對榜樣精神的續寫之路。
有人說,榜樣高高在上,離我們很遠,平凡如我延續不了。但我卻想,那些我們并不熟悉的人或事,之所以讓我們肅然起敬又心緒萬千,不正是因為他們與我們一樣普通而選擇又如此不凡。同樣是兒子、同樣是丈夫、同樣是母親,但在這些人的眼中,還有另一個身份讓他們更放不下,那就是——共產黨員。
因為黨員的信仰,宋書聲把一生都獻給了馬克思著作的編譯事業;因為黨員的宗旨,賀星龍從沒拒絕過老百姓的任何一次出診要求;因為黨員的擔當,李元敏把一家一檔都投入了曾經的“空殼村”;因為黨員的勇敢,印春榮從安逸的軍醫崗位毅然走上危險的緝毒一線;因為黨員的執著,一批批新隊員來到國測一大隊,踏上前輩們沒有走完的山山水水,用生命持續踐行著使命。
歲月無聲人有聲,榜樣不語自照人。榜樣的力量在于,它向我們訴說故事,卻不是冷冰冰的故事;向我們介紹英雄,但不是走不近的英雄。它讓我們意識到:穿越革命年代的紛飛炮火而走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來沒有僥幸,帶領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站起來強起來的黨的領導正是一種必然。因為這些苦難輝煌的歷史,并不是一些時間、地點和數字的簡單組合,而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個看似渺小卻可歌可敬的人所構成。他們,是這個時代的榜樣,也是照亮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進的力量。
時代需要榜樣,當代的中國更需要榜樣。當歷史虛無主義抬頭,西方自由主義橫行,各種過分崇尚自我,盲目追逐“鮮肉”的思潮侵蝕著我們的年輕一輩,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打開真實的畫面,為時代真正需要的人正名,為值得傳承的初心發聲?
今天,我們是榜樣故事的旁觀者、聆聽者,明天,我們就該是榜樣精神的傳承者、續寫者。我們要續寫的,是領路人的虔誠與信念,更是跟隨者的感動與領悟。與其“瞬時感動”,不如“馬上行動”。續寫榜樣故事的“筆”,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篇5
3月25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榜樣7》熱播,引發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他們是逐夢太空的英雄航天員、“點草成金”的農林專家、用弧光書寫無縫人生的“大國工匠”、超期服役的“窯洞醫生”、帶領村民“變地生金”的村書記、百姓心中的好交警、為鄉村教育矢志奮斗的“扁擔校長”、為祖國榮譽而戰的體育健兒……榜樣們身上綻放著耀眼的光芒,這是共產黨人的“信仰之光”“斗爭之光”“奉獻之光”。作為新時代青年,要追“光”而行,握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在基層大舞臺盡情揮灑汗水,在希望的田野上振翅翱翔,綻放青春應有的“模樣”。
追逐“信仰之光”,厚植“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如磐信念。“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從繁華的北京到貧困的陜北佳縣,從青春芳華到滿頭銀發,“窯洞醫生”路生梅“超期服役”,始終堅守著“為黨工作沒有退休年齡”的如磐信念;航天英雄王亞平將思念刻在“星星”上,把使命寫在星河里,讓五星紅旗再次閃耀蒼穹。信仰如旗,凝聚磅礴的力量;信仰如炬,照亮前行的征程。作為新時代青年,要時刻以黨和國家的事業為重,努力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用“一輩子”的堅守讓理想信念“熠熠生輝”。要志存高遠、堅定信心,自覺把對黨忠誠融入血脈、注入靈魂,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放飛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踐行“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錚錚誓言,以青春之我為民族復興“撐起一片天”。
追逐“斗爭之光”,亮出“不待揚鞭自奮蹄”的拼搏姿態。“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幾十年如一日深耕鉆研,“鋼鐵裁縫”艾愛國矢志篤行,為我國攻克400多個焊接技術難關;“短道速滑第一人”武大靖走過三屆冬奧會,在冰場上摸爬滾打近20年,以不服輸的精神跨越一道又一道難關,譜寫了一曲曲屬于中國青年一代的奮斗之歌。作為新時代青年,要立志挑大梁、勇于擔重任,秉持“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蓬勃干勁,匯聚磅礴之力沖破各種艱難險阻,在山重水復中殺出柳暗花明。要珍惜韶華、孜孜以求,“真刀真槍”投身民族復興偉大實踐,向著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圖景闊步前行,不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添磚加瓦、增光添彩,早日由“郁郁青苗”成長為“傲雪青松”。
追逐“奉獻之光”,永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高尚情懷。“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王傳喜終把奉獻舉過頭頂、把群眾裝在心中,將一個負債近400萬元的貧窮落后村,發展成為鄉村振興模范村;“八閩楷模”林占熺用一株株“野草”為貧困村民鋪出了“致富路”,用一朵朵“菌菇”為中非架起了“連心橋”......正是在無數“榜樣”的引領下,依靠千千萬萬黨員的無私奉獻,才鋪就了中華大地舊貌換新顏的壯闊歷程,鑄就了史詩般偉大的發展奇跡。作為新時代青年,要樹牢“群眾為上,人民為先”的公仆意識,“起而行之”奔赴鄉村沃野,在工作面前“高”一格,在群眾面前“矮”一節,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以忘我付出把“最大政績”印刻在群眾心坎上。要葆有一顆奉獻之心,多講一份付出,少求一份回報,讓“初心種子”在基層廣闊天地中“生根發芽”。
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篇6
“觀看《榜樣》學榜樣,先進傳遞正能量,對照先進找差距,立足財政要爭光。”這是10 月26日晚上8點多鐘,鐵爐財政所一位財政專管員觀看《榜樣》電視專題片后發出的感慨。
當天晚上,鐵爐財政所干部職工都在8點鐘之前,就齊聚在財政小會議室集中觀看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專題片《榜樣》。大家從堅守信念的羅官章、樂于奉獻的支月英、勇于擔當的李貝、開拓創新的王恩東等優秀共產黨員的身上,不僅看到了榜樣無窮的力量,還看到了他們用無私的行動,充分展示共產黨員的本色和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內涵。讓財政干部職工一個個深受教育和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向“榜樣”看齊,爭做合格黨員;干好本職工作,爭當財政標兵。
閱讀榜樣的心得體會篇7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榜樣的形象最直觀,讓人看得見、摸得著;榜樣的力量最強大,感人肺腑、懾人心魄;榜樣的影響最恒久,能夠穿越歲月、光照未來。革命戰爭年代,黨組織發展黨員的一個重要考察條件就是“黨員的模范作用”。那時因為斗爭的需要,許多共產黨員并沒有公開政治身份。但身邊的人通過他的行為也能猜個不離十。那些在隱蔽戰線工作的地下黨員,因為不貪污受賄、不腐化墮落,往往容易被敵人列為懷疑對象。那些在槍林彈雨中戰斗的黨員因為吃苦在前、沖鋒在前,行軍幫助別人背槍、背行李,到了宿營地主動燒開水、燒洗腳水,還主動做群眾工作的人,被其他人認定是共產黨員。
這就是黨員的樣子:平常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這種樣子,不僅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了中國共產黨,而且毅然選擇了同他們心目中的共產黨員一樣的人生道路。這就是我們黨為什么能夠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護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黨為什么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東方密碼”。
被譽為“時人未識將軍面,樸素和藹農家翁”的朱德總司令曾說:“我別無他求,只求做一個自自然然的共產黨員。”黨員的樣子不是喊出來的,更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在日常行為中自自然然做出來的。像沈浩那樣6年扎根小崗村,多次贏得村民信任的紅手印;像菊美多吉那樣三個厚厚的筆記本,滿滿地記錄著與群眾的魚水深情;像龔全珍那樣時刻用黨員標準檢視自己,用余溫余熱溫暖更多人的心……在他們最美的形象里,是黨性釋放的強勁驅動,是團結和帶領群眾共同前進的巨大凝聚力。
哲人有言:改變世界不需要魔法,只需要我們發揮出內在的力量。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黨員放松要求,降低標準,不大像黨員樣子了,群眾看在眼里、憂在心頭;少數黨員以權謀私、腐化墮落,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和黨群關系。要消除這些負面影響,讓群眾從心底里信任黨、熱愛黨、跟黨走,唯有全體黨員尊崇黨章,遵守黨紀,把合格黨員的樣子做出來,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形象樹起來。“但立直標,終無曲影”。只要黨員形象正了,先鋒模范作用好了,讓黨群、干群關系像戰爭年代那樣親密無間、水乳交融,那么,我們還有什么攻不下的“臘子口”、過不去的“火焰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