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是一種社交活動,可以和其他人交流思想,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優秀的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篇1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一部名叫《小王子》的電影。看完后,我的內心震撼了。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小女孩與媽媽相依為命,望女成鳳的媽媽,希望他考進一所精英學校,小女孩子則在媽媽的“人生大計”下努力地學習著。然而她們搬到新家后,住在隔壁的老人投出的紙飛機引起了小女孩的好奇。
老人的行為有點古怪,他以前是一位飛行員。小女孩悄悄的和老人成為了朋友,她在老人講述中得知老人年輕時在沙漠中迫降,并遇見了一個小男孩一一小王子。不久,老人病倒了,為了幫他實現再見小王子的愿望,小女孩駕駛老人的飛機去尋找小王子,開始了一段充滿未知與感動的旅程。
這部電影讓我深有感觸的是那個片段——小女孩的媽媽因為小女孩成天跟老人玩而十分生氣,于是指著她做的人生大計說:“這才是你的人生!”小女孩十分委屈,反駁道:“不,這是你給我規劃的人生,不是我的人生!”
我感同身受,電影中的這個小女孩,不就是現實社會中的我們嗎?現在的大人們幾乎都像這部電影里的小女孩的媽媽一樣,我們還沒長大,他們卻早已將我們的人生規劃好了。因此,我們的生活總是受著家長的控制,他們讓我們干什么,我們就要干什么。我們就像籠中的小鳥一樣,得不到開心,得不到自由。我們不能干自己想做的事,必須去做家長安排給我們的事,這樣的生活是多么枯燥,無意義啊!
還有一個片段是小女孩來到了小王子的星球,發現那里的人都低著個頭,只知道工作,走在大街上就如“行尸走肉”一般。現在的社會中有一部分人也是這樣子的,他們只知道工作,玩手機,早已經成為了“低頭族”,他們認為賺錢養家就是愛孩子,可他們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那時的孩子是十分需要父母的關愛的,而這時的你們都在工作。
最后,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家長對你們的孩子放手,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去過自己的人生。還有,大人要多給孩子們一些關心,愛護,讓孩子們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篇2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圣·埃克蘇佩里創作的一部兒童文學小說。初讀時,我只有九歲,只覺得小王子十分自由;再讀時,我十二歲,了解到了孩童獨有的天真與善良;三讀時我已經十四歲,我體會到了年過花甲的作者細膩內心和在稚嫩兒童眼中的世界。
全書以小王子的“游歷”為線索,從孩童的視角出發,將現實社會中自卑、自負、自欺等一系列出現在我們身上的或負面或正面的情緒統統通過小王子的視角寫出來,表現了孩子的天真無邪、對世界的好奇和對成年人追名逐利的不解,整本書都滲透著天真無邪的想法與可愛的觀點,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單純的善良心地。可隨著旅途的漸行漸遠,小王子被限制的視野也不斷地開拓,他也不再同從前一般,只有那傻傻的單純——他長大了。
一個外星球的孩子,在一步步走來,又一步步長大。他本想保持著自己原先傻傻的單純——就像現在的孩子一樣,一直都希望活在“蜜罐”中,一勞永逸。但現實生活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永遠長不大,因為生活不允許——不允許我們“坐井觀天”,它會使盡渾身解數讓我們在銷蝕天真的同時,一點一點地慢慢成長起來。
保持一份童真固然是好的,但你不能拒絕長大。人不可能永遠長不大的,這就是《小王子》給我的最好啟示。
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篇3
如果有個孩子向你們走來,如果他在笑,如果他的頭發是金黃色的,如果你問問題的時候他不回答,那你們必須能夠猜出他是誰了。那么,就請你們做樁好事吧!別讓我老是這么憂傷!趕快寫信告訴我,他又回來了……
我含著憂傷的淚水看完了最后三句話。看完了這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講的是:一個孩子畫了一幅畫,但大人都說這是一頂帽子(他畫的是蛇吃大象),沒人理解他,可他最后遇見了小王子,小王子說出了這是蛇吃大象{說出了正確的、他(那個小孩)要畫的}。但是他已經老了,成為大人了。
小孩和大人的感受不一樣才是這本書所講的,和這本書有關的。
小王子之后到底是走上“天堂”了,還是沒死,我至今搞不明白。
至今,翻開這本書,我的眼前仿佛看見了小王子,有時,我在家中一向看到晚上睡覺的書正是《小王子》!
雖然《小王子》只是《列那狐的故事》附帶的一個故事,可它至今讓我感動!如果有誰說我離不開《小王子》這本書那就說對了!
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篇4
第一次翻開《小王子》,一下子就被他那清新的文筆和單純的世界所吸引。我不禁為他的遭遇感到悲哀,為他執著的愛所感嘆。
《小王子》講述的是:在一顆遙遠的星球上,住著一位小王子。他和一朵玫瑰生活了許多年,他們一起快樂地生活著,有一天,他離開了自己的星球,離開了深愛的玫瑰。
小王子游歷了許多星球,在這些星球上,他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大人。狂妄自大的國王,財迷心竅的商人、迂腐的點燈人……于是他產生疑問,他覺得大人們的世界很奇怪,許多人都盲目和愚妄。如果你說他這棟房子很漂亮,他們會問:“多少錢?”你回答100萬,那他們會說:“這棟房子真漂亮!”
最后他來到了地球。他原來一直以為自己的玫瑰是獨一無二的,當他在地球上看到與自己玫瑰相同的5000枝玫瑰時,他流淚了。這時,一只狐貍告訴了他:你的玫瑰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因為你去愛她了,為她付出了,這朵玫瑰對于你就是唯一的!愛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慈悲,有了愛生活里的一切才有了意義。
小王子最后倒在沙漠中。可他讓我明白了愛就是要付出,對于謄顧過的東西,要永遠負責任!
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篇5
翻開了《小王子》這本書,不由自主的就跟著小王子一起旅行了起來。故事中的小王子對日常抱著認真的心態,他勤勉地疏通火山口,拔著猴包樹的幼苗,但是小王子是孤獨的,在他心情低落的時間,他會提著凳子追著太陽看日出,僅有欣賞日落時那脈脈含情的余暉,才是他唯一的享受。有幸的是一朵玫瑰進入了他的日常,玫瑰有著沉靜的柔情,她在謊言被揭穿后反復咳嗽,她是一朵非常漂亮并且驕傲的花。她戀著憂傷的小王子,小王子也真誠的愛著玫瑰,但是一件小事最后卻使他們分開,敏感的小王子因為玫瑰的一次惱怒而對愛生氣懷疑,他離開了自我的星球,拋下了玫瑰,開始了自我孤單的旅行。
小王子在旅途中接觸著新的人和物。小王子看到了世間百態,形形色色的人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迷失著本性。權利、虛榮、貪婪、懦弱產生在群眾的心里。我們向欲望屈服對物品頂禮;因為墮落而痛楚,因為痛楚而愈發的墮落;背負著知識的重擔而流失了思考的能力,“群眾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他們只是重復其他人對他們說的話…”,“僅有專心才能看得清。實質性的東西,用眼部是看不見的。”。我們苦苦追求著幸福,但卻經常粗暴的把幸福從身邊趕走。雖覺如夢,雖視如盲。“群眾是從來也不會滿足自我所在的地方的。”“你這里的人在同1個花園中種植著五千朵玫瑰。但是,他們卻不能從中找到自我所要尋找的東西…” “但是,他們所尋找的東西卻是可令從一朵玫瑰花或一點兒水中找到的…”。
直到他來到地球,碰到了小狐貍,并在小狐貍的主動申請下馴養了它。小王子終究是要離開它的,但是它是知足的。它擁有的麥子變成了金黃色,看到麥子,就會想到小王子金黃的頭發,孤獨的心有了一絲希望。在與小狐貍在一起的日子,小王子學會了愛,懂得了要對玫瑰負責,因為他馴養過玫瑰,就永遠負有責任。小狐貍送走了小王子,并告訴他,實質性的東西用眼部是看不到的。
在與小狐貍在一起的日子,小王子學會了愛,懂得了要對玫瑰負責,因為他馴養過玫瑰,就永遠負有責任。
可最后小王子了解自我已無法回去,他徘徊著,思念著玫瑰。在布滿思念卻不能回去的日子里,小王子是脆弱的的,他又無法忍受思念的孤獨,他必須回去,卻用毒液結束自我的生命,好放開粗笨的身體,快點回到玫瑰的身邊。最后,小王子放開了粗笨的身體,卻永遠流失了見到玫瑰的機會。小王子就像一棵樹一樣輕輕倒了下去,柔軟的沙地,連一點聲音也沒有。
小王子是否活過來,是否回到了自我的家,是否過著幸福的日常生活。我們都不了解,但是我們會在心底祝福,正如小狐貍說的那樣:眼部是什么也看不到的,應該專心去尋找。
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篇6
先說一下內容情節,原著我只讀過一遍,能力有限,理解不深。
電影中則加入了小女孩和老飛行員這一條線,用當代人的方式把小王子童話般的故事講出來,可能更容易有共鳴。小女孩應該是現在大多數孩子的代表,以各種準則學習,生活;小女孩的媽媽則是父母的典型代表,買學區房,制定學習計劃,拼命工作賺錢……(想知道導演是不是在中國做過調研,很有中國特點)老飛行員懷有童真,想和別人分享卻沒有知己。電影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真的很成功,印象最深的情節是:老飛行員為破壞了鄰居的家感到抱歉,給小女孩的媽媽寫了信并送了朵玫瑰花,結果小女孩的媽媽轉身就把它們扔進了垃圾桶,而且一個扔進了可回收垃圾箱,一個扔進了不可回收垃圾箱。這個情節讓我覺得她嚴謹,刻板的形象更深刻了。還有小王子離開地球時的場景,并沒有直接描寫,只是一個閃光,小王子的身體微微的歪了一下,就換到了小女孩的場景,但是看了的人都知道他是離開了。
再說一下后來小女孩和小王子的故事,男女一號見面了,但小王子什么都忘了,變成了王子先生,小女孩很失望,正如我們也失望一樣,好在小王子最后想起了一切,回到了自己的星球。小女孩回家后去看望了老飛行員,把自己做的小王子的書送給了老飛行員,她說:“如果要制造羈絆,就要承擔流淚的風險。”老飛行員說:“你會成為出色的大人。”當時看電影之前都沒有怎么樣,聽到這兩句就忍不住淚奔了。整體情節一點不拖沓,有的地方我甚至覺得快了點,好多經典臺詞都沒有出現。
然后再說一下電影的畫面,真的好美好美。安排得也很有特點,小女孩的世界是CG畫面,小王子的世界是類似紙質的畫面(不懂,不要打我)。最喜歡的是小
關于小王子電影觀后感篇7
用了一節課的時間,觀看了《小王子》這部電影。真是讓我意猶未盡,感觸頗多。對于這個電影,我是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的。
我認為這部影片中所描述的是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現象,他所遇到的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就像兩個孩子所說,也許世界太像大人一樣太成熟太古怪了。
首先,從小女孩的角度來講。她媽媽為了能讓孩子如愿以償的有一個成功的人生,不惜一直讓她處于高壓狀態下,甚至還安排了她人生的每個時間段的人生大計,讓她按部就班地去遵循。卻沒有考慮到她還是個孩子,在矛盾激化的那一刻,女孩爆發了:這是你理想中的人生,不是我的。如果你多點時間陪我,你就會明白。
在現在的社會中,千千萬萬的孩子都和她一樣,為了完成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一直在按照父母的軌跡去生活學習,去達到父母所期待的人生巔峰。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會對孩子說:只有考上了好高中讀了好大學,以后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才能有好的工作和人生,才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卻不知道這種高壓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而且影片中還忽略了一點,對孩子的道德修養和關于交友方面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之后女孩結識了鄰家的老爺爺,聽他講小王子的故事,漸漸地由于女孩童心萌發,開始與媽媽的高壓“人生規劃表”和成人的世界產生了矛盾。當然,這個結果是必然的。再后來,女孩去看生病的老爺爺時說了一句話:如果你想和別人制造羈絆,就要承擔流淚的風險。它讓我明白了當你進入了一個新環境,選擇了自己的圈子,在這個圈子內的每個人都是會互相影響的,那么當我融入到這個圈子,那我將別無選擇,無論是好是壞,也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
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小王子,都應該有獨立的私人空間,有自己的思維和夢想,有自己的交友圈,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家長規定的模式去生活,因為那只是大人們自己的想法或是他們未完成的理想心愿。當然對于家長的話要根據自己情況的需求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要束縛自己,否則當我們漸漸長大后,融入了這個社會,就會像小王子一樣,每天只知道像機械般地工作。成為社會中那些喜愛金錢虛榮的那類人,而忽略身邊人的感受。所以說,不論將來走的多遠,都不要忘記來時的路,不要迷失自我,成為時代的附庸。
除此之外,在小王子與玫瑰花的愛情中,我看到了愛情與責任。由一開始太年輕不懂得如何去愛到后來從狐貍那里明白愛即是責任、是寬容,最終又回到玫瑰花身邊。在他經歷了世間種.種,看慣了世間百態后,才明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不要等到失去時才懂得珍惜。這就說明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的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