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你的寫作水平,還能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優秀的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篇1
《太行山上》抗日
9月20日,我們學校看了一場驚天動地、感人肺腑的電影《太行山上》。
影片中的人物十分讓我自豪、驕傲、敬佩的人有:
朱德:他雖然是一個農民指揮官,但他一點也不傲氣。比如,敵人逼進迫在眉睫,但他的身邊只剩下三個連,他立刻做出了一個決定:兩個連派去前線,他身邊只剩下一個連;別人問他好的打仗方法時,他并不驕傲,而是大方的告訴被別人,他沒傲氣,而是努力的發現、學習別人,他讓我驕傲。
那個軍座:明知前線有危險,并沒有做縮頭烏龜,而是奮不顧身的沖上去。他讓我敬佩。
獨臂團長:他明白自我是獨臂,但依然沖上戰場,他讓我自豪。
那名女子:結婚才三天,不管前面有多危險,但仍然微笑的親自送她的丈夫上戰場。她讓我敬佩。……都是讓我十分自豪、驕傲、敬佩的人物。
最讓我難忘的是那戰士們的血肉搏斗的片段,那些人使我敬佩,因為他們不顧自我的安危,勇敢的沖上戰場。
我最痛恨的人就是日本鬼子,因為他們無惡不作,搶東西、殺人……沒一樣不做。但最終都被我們趕出去了,真是大快人心。
因為勇士他們用鮮血換來我們今日的幸福美滿生活,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認真的學習,才不會辜負祖國的期望。才不會辜負勇士們的戰斗。
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篇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一部慘烈悲壯、扣人心弦的一部抗戰影片——《太行山上》??催^之后,我惆悵滿懷,既義憤填膺,又催人奮進。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華北地區因其戰略位置的重要而成為日軍的主要突破口。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八路軍的三個主力師奔赴抗日前線,開辟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兵力單薄、裝備落后的八路軍憑借赤子愛國之心和頑強的斗志,將平型關十里大峽口變成了侵略者的大墳場,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這一戰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戰熱情,也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心。
之后,政府卻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和被動防御方針,閻錫山與蔣聯合,給共產黨建立革命根據地設置了重重障礙。軍隊據守的娘子關失守,愛國將領以身殉職!八路軍獨臂團長賀炳炎浴血奮戰,雁門關依舊告急,日軍占領太原城……
后來,在河北黃土嶺,八路軍與阿部規秀率領的日軍展開激戰,最后以八路軍勝利結束,不可一世的阿部規秀,日本的"護國之花",也就此凋零。勝利后的八路軍,在太行山上站穩腳跟,鞏固了抗日革命根據地,使這塊戰略要地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脊背。日寇不公殘酷殺害被俘的我軍戰士,還向被八路軍釋放的日本同胞舉起屠刀,何其殘忍!
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起現在的日本政府依然不能很好地反醒過去,還要不斷參拜,鼓吹中國威脅論。這怎么不叫人緊握雙拳、義憤填膺呢?我是龍的傳人,我要繼續吶喊:中國人民是熱愛自由、和平和英勇不屈的。看,巨龍正升騰高飛!
"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繼承革命先輩遺愿,好好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篇3
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__周年,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太行山上》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抗日戰場上,八路軍戰士為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與敵人在戰場上拼搏撕殺。朱德司令用自我的智謀帶領八路軍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勝仗。我是流著熱淚、伴著掌聲看完的,我為戰士們的悲壯流淚、我為戰士們的勇猛而鼓掌。
看完這部電影,戰士們英勇的身影一向浮此刻我的眼前。這部電影最感人的要數“平型關”戰役,我們的八路軍戰士子彈打完了,手榴彈也扔光了。應對敵人先進的武器,八路軍戰士沒有退縮。而是與敵人展開激烈的肉搏戰,這是在用生命做賭注啊!
看完電影回到家我的心境久久難以平靜,看看戰士們,再看看自我,他們遇到的困難是多大呀!我不由想起了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記得有一次,我做數學作業,有一道題不會做,我不思考就大聲喊:“媽媽過來一下吧!”總要等媽媽講解以后才肯做。
要么就是留下等著問教師。遇到困難我就退縮,不是想依靠媽媽,就是想靠教師解決問題。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就耍小脾氣。俗話說:“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睂τ谖襾碚f,我就是矮小的,困難就是高大的。
看了《太行山上》這部電影,我掩卷沉思:我所遇到的困難和戰士們遇到的困難比較起來是多么微不足道啊!雖然此刻沒有了槍林彈雨的洗禮,也沒有了血與火的考驗。但在和平的環境中不也要更好的鍛煉我們堅定的意志嗎?
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篇4
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一部影片震撼著,感染著,并圍繞著這部影片不停地思索。她就是——《太行山上》。看過她之后,讓我對人生,對生活有了更多的體會和更深的看法。
《太行山上》是一部典型的抗戰題材影視作品,逼真地再現了1937年至1939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太行山區與日寇奮勇作戰的戰爭場面。我不說影片的特效技巧有多高,演出陣容有多么強大,單從電影里爆發出來的革命者不畏犧牲,英勇抗戰的鋼鐵意志和犧牲精神,就讓人振奮,讓人熱血沸騰!
“讓我上去干掉幾個小日本!”
在一個又一個接連不斷的鏡頭里,綿亙數十里的戰場處處彌漫硝煙、戰火,血肉橫飛、子彈嘯叫、血漿噴射,看得我幾乎透不過氣來。最令我熱血沸騰的是娘子關和平型關這兩個戰役。特別是平型關戰役的肉搏戰。鏡頭里一次次的撕殺,一次次的流血,一次次的犧牲,像一張巨大的網把我團團圍住。我屏住了呼吸,攥緊了拳頭,淚水也無法控制地一滴一滴流到心房,最后不由自主地說出——“讓我上去干掉幾個小日本!”這樣一句話,把自己也嚇了一跳。我想是因為影片超乎想象的真實,才會讓我有如此劇烈的反應。
還有在老爺廟上,八路軍李天佑團率先占領制高點,但兇頑強悍的鬼子即使把子彈都打光了,還是踩著同伴的尸體往上沖。狹路相逢的時候,八路軍舉起了大刀和折斷了刺刀的步槍,怒目而視;鬼子們也毫不含糊,拉槍栓退子彈的嘩啦聲和叮當聲響成一片。有一個鏡頭是敵我兩個傷兵,都倒在了地上,互相怒視著。鬼子被砍掉了右腿,他咬牙匍匐著爬向一把刺刀,沒想到,他并沒有刺向八路,而是絕望地刺入了自己的胸口,以求速死。這種場面真實可信,震撼著每一位觀眾的神經。
“不惜代價守住!”
在這部電影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還有那個沉著冷靜的林彪?;蛟S電影沒有花很大的筆墨在這個人物上,也許是歷史原因,也許是出于電影本身的考慮。但是,“平型關戰役”中,面對正在肉搏的士兵的求援,他就一句:“不惜代價守住!”。短短的幾分鐘,就把林彪這樣一個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彪早年的霸氣,我想,這也是影片在跳出歷史定型的.一個創舉。
厚重的歷史,傳遞強大的民族精神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后,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宣喊。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團員,更覺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生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后繼為人民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愛我中華!
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篇5
《太行山上》這部電影怒斥了二戰時期邪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的種種惡行,也贊揚了當時為國捐軀的勇士們,并且展示了日本鬼子來臨時中國底層人民生活貧苦的場景。
《太行山上》這部電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鬼子開著坦克進城的那一幕:冷酷無情的日本人連眼睛都不眨,就把千斤重的坦克無情地從人們身上碾過去——不論死活,甚至包括自己的軍隊!
是的,戰爭就是這樣冷酷無情。當日本人“光臨”中國時,有多少人民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家人?有多少孩子的學習機會被永遠地剝奪?又有多少人無家可歸,生活毫無尊嚴可言?不計其數!那些因為戰爭而失去一切的人,太多太多!當時的人民見了日本人就早早躲開,關窗、鎖門,把家里一切珍貴的物品藏起來,還要從他們少得可憐的'食物中分一大半給日本人,居住的房子也破爛不堪。
好在當時有我們舍己為人的革命烈士們,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現在中國來之不易的和平。
相比之下,現在還有一些國家飽受戰亂的折磨,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那里的人民每天都要害怕自己的家園被侵占,食物補給被中斷。我們的和平,是那些國家所夢寐以求的。
我們應該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寶貴和平。正是因為處于和平的狀態中,我們的學習資源才那么豐富,我們的食物才那么美味營養,我們居住的環境才那么舒適……
身為祖國未來棟梁的我們,應該發奮學習,在未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篇6
今日,教師組織我們看了電影《太行山上》,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境凝神屏息地看完這部電影,心中感慨萬千。
然而,若是整個影片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帶著血腥與悲情的搏斗,而是在如此殘酷的!
戰爭中,中國八路軍所體現出的人性精神。在與國民黨將軍朱懷冰勾心斗角的沖突中,最終八路軍以絕對的優勢取得了勝利,包圍了朱懷冰的所在地?;蛟S對對于一般人來說,此刻該是血洗恥辱的時候了。
然而,在這個時候,八路軍卻下了命令:安全送朱懷冰出境,不得有一絲一毫的傷害與不敬。而當面如土色的朱懷冰聽到這個消息時,他緩緩打開大門,臉上帶著驚魂未定而又不敢相信的表情,看著兩排整整齊齊的八路軍戰士在隊長的命令下一塊兒舉槍向他敬禮。那一刻,朱懷冰的表情是震撼的,更是敬佩的。最終,他緩緩舉起手,顫抖的向門口的八路軍戰士敬了一個禮——那是一個正帶著敬意的敬禮。他雖然輸了,卻心服口服。
八路軍戰士敢于和日軍拼搏這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令人可歌可泣。影片中,朱德等大將的形象栩栩如生,塑造了一個人名領袖的形象。我被八路軍的英勇所感染。是抗日英雄用頭顱、熱血換來了我們今日幸福的生活,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新中國!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太行山上300字的觀后感篇7
電影《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辟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
今日晚上,和同學們一同看完了影片《太行山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十分的疲勞,可是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役,那一幕幕令人奮起的場面,一向縈繞在我的眼前,讓我對抗日將士們肅然起敬。下頭我想展示其中的幾位有血有肉的英雄與同學們一同回味。
第一位:舍家為國的左權
左權是八路軍副總參謀長。1938年2月,日軍4萬人分三路進攻臨汾,與八路軍總部遭遇。為了爭取轉移的時間,左權僅帶了兩個連去阻擊敵人,他們一向堅持到后續部隊趕到,擊退了日軍多次沖鋒,爭取到了3晝夜的時間,使八路軍總轉危為安。當朱總司令在指揮所見到他時,他已經睡著了,旁邊有一封他妻子的來信,我記得他的妻子在信上給他寄來了女兒的小手印。另外還有一封他給妻子的回信,信是這樣寫的:收到來信,你那沒有條件,不能給北北照一張像寄給我,看到女兒的小手印,我很滿足了。
四天三夜的生死戰斗回來,我第一件事就是給你們寫信,如果我在戰斗中犧牲,此生別無遺憾,唯一遺憾的是我們的女兒我連一面也沒見過。是啊,誰沒有親人,誰沒有親情,可是就有這樣的人,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祖國的安危。他們不惜犧牲自我的生命,不顧家人的痛苦!他們舍己為人,他們的大公無私,他們給我們的鼓舞是永恒的!想想今日的我們,有時真的有點慚愧,我們究竟研究過多少班級的利益,學校的利益,更別說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我們又為班級、學校做出過多少奉獻?確實,《太行山上》這部影片中左權這個人物,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啟示,他將是我們今后人生路上的一支清醒劑。
第二位:忻口會戰灑熱血的郝夢齡
影片中的郝夢齡軍長,是最令我感動的人之一。忻口會戰最危急的時刻,郝軍長堅定地說:“我去!”隊員們聽了,一把拉住郝軍長,堅決不讓軍長去,郝夢齡果斷地說:“誰敢在戰場上退縮,就一槍打死他,如果有誰看見我退縮,也把我打死?!闭f完,郝軍長拿起沖鋒槍,帶領著戰士們一步步朝著鬼子逼近。他沖到了最前線,郝隊長一點兒也不畏懼。他
臉上是那么的大義凜然,那么的義無反故。他所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令我感動,令我折服。也正是在郝軍長的鼓舞之下,在23天的忻口會戰中,第9軍奸敵1萬余人。我相信同學們還記得郝軍長的一句話: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中國有這樣的將,民族甚幸,中國甚幸!我們中國有這樣的士,民族甚幸,中國甚幸!將士一心,必將贏取最終的勝利!同樣,在我們704班,我能夠說是將,你們是士,作為將,我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我會盡我之心,竭我之力,精心打造我們的704班。我相信,將能盡心竭力,士定責無旁貸。
第三位:樸素渾如農家翁的朱總司令
朱德總司令,一個令我們十分敬重的人。朱德總司令革命一生,功勛卓著,但他謙虛謹慎,勤勤懇懇,樸實無華,給世人留下了質樸而崇高的元帥形象。在戰場上指揮若定,用兵如神時,他是干練敏銳的軍人;在和外國記者,衛兵交談時,他是樸實,勤懇體貼的農民;在和國民黨交往時,他是一個氣度非凡,審時度勢,英氣逼人的政治家。我們不會忘記:影片中朱德總司令在一個寒冷的冬夜替一個剛剛入伍的小戰士暖和雙手并為他站崗的一幕;我們不會忘記:當人民群眾被關押時,他那焦急萬分的神情;我們不會忘記:當一個國民黨高級將領問他們的總司令衛立煌說“朱德打了勝仗,為啥還要把地盤讓給我們?”衛立煌斬釘截鐵的說了八個字“大智大勇,大仁大義?!蔽覀儾粫洠河捌Y束時朱總司令說的那句話‘打了大半輩子的仗都是內戰,這次最終和日軍應對面了……為了我們的民族,盡到一個老兵的職責吧……’職責,多么簡單而深重的詞語,道出了朱德心中對中華民族的那份深摯的愛!今日,我們過著幸福歡樂的生活,可我們都明白,這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所以“職責”二字我們不敢忘,也不能忘,怎樣承擔起我們的職責,做一個有高度職責感的人?相信你們,會明白的。
除此之外,還有決死隊長薄一波,獨臂英雄賀炳炎……這些勇敢的英雄們,用自我的身軀,自我的斗志,換來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我們懷念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