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你的寫作水平,還能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篇1
終于看了郭敬明的電影《小時代》了,沒有辜負我這么久的期望,沒有讓我失望,影片的每一個畫面還依然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人物出場,用了大量逆光,仿佛童話故事里的王子拄著權杖閃閃發光的出場,秒殺一通灰姑娘一樣。可惜童話故事中的白馬王子,到了電影里就變黑臉包公了,毫無美感啊。反正我覺著吧,清澈通透的大自然才配用逆光。
劇情沒什么說的,小說怎么寫,電影就怎么拍。我開始還想著腫么預告片中的很多情節都沒拍出來,后來才知道這部片是分上、下兩部,下集要等到春節才會放出來。 這個上部,基本就是把各種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交代清楚,然后由幾個小插曲串聯起來,最后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大部分情節都是為下部做鋪墊。讓我好期待下部能夠早點上映,還有等到賀歲檔嗎?
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篇2
郭敬明的小說一向以唯美、飄逸、華麗、空靈來表現存在,他的作品有著讓人萌發許多感動的情意。看完了《小時代》系列的1.0和2.0電影版以后,我心里更產生了很多感觸。
郭敬明用鏡頭赤裸裸地寫出了人性的丑惡,記錄了上海上流社會和底層社會形形色色的關系全景。那LV包,Hermes鉑金包,Dior褲子,Guoo鞋子還有Prad3小提包所包裹的堅體,赤裸裸地體現出了骯臟的靈魂。國際名牌體現的是華麗,卻掩蓋不了某些人對金錢的頂禮膜拜。這就是現實!影片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著難以忘懷的品性。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著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在什么時候就突然改變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里去。你被失望拖進深淵,你被疾病拉進墳墓,你被挫折踐踏得體無完膚,你被嘲笑,被諷刺,被討厭,被怨恨,被放棄。但我們卻總在內心里保留著希望,保留著不甘心放棄的被觸動的心。我們依然在大大的絕望里小小地活著。這種不想放棄的心理,它們變成無邊黑暗里的小小星辰。”——周崇光很喜歡這段。我們都是生活在這個浩瀚宇宙里的一個小小的生命,當我們遭遇很多挫折、失望和絕望時,我們內心里總是保留著希望,在心臟的顫動中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我們在絕望中努力地前進著。因為屬于我們的就是為了生命而生存。當崇光遭受病魔的折磨時,他依舊從容地面對生命,他與死神拼搏,從他身上,我們感受到的是對生的執著。
其實人都是貪婪的,想要得到更多,卻永遠都填不滿那顆貪婪的心。從古至今,多少人因為它失去了生命,多少紛爭因為它而演變成戰爭,多少國家因為它而衰亡。這一點都不完美,亦或是說這種現實可以殺死許多難以啟齒的柔弱的人。上海,這個被稱為“中國金融中心”的城市,是多少人向往的夢幻地帶。可是那里的奢華,包含的是不盡的人性的丑惡,那些人每天踩著高跟鞋,戴著能遮住半張臉的蛤蟆鏡,在上海中心的回旋,或者是走在環球金融廣場的大理石上時,有些山區的孩子,卻只能用他們的生命橫渡吊索,為的只是去上學。
在《小時代》里,上海成為人們內心里一塊潮濕的地帶。在《小時代》里,人性的弱點被一點一點放大在我們面前。與此同時,我們的生命也在一天天轉動。好的與壞的,永遠都這樣平衡著,拖著對未來的憧憬轉動成無數密密麻麻的日子,最終匯成時間的長河,變成我們所生活的龐大的時代。而我,我們都是其中一個最最渺小、微茫的部件。當世界之鐘終止的時候,所剩下的是一個空虛的時代。
我們的未來,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為了自己的小時代,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向前!
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篇3
郭敬明的《小時代》為我們編織了一個夢,我覺得就像一個中國夢,電影里那寫場景,那些故事似乎李偉民很遠,那些情感似乎又李偉民很近。
家長夢見自己的孩子能實現自己從未實現過的夢想而無視自己沒能實現其實并不只是因為外部條件的不足;少女夢見能在收獲愛情的同時收獲物質并且二者都是頂級的;少年夢見自己能改變這個城市,這個國家,甚至這個世界就憑自己那些中二到極致的見解;文人夢見能在依然清高的基礎上同時得到市場的認可,社會的熱捧,和各大獎項的&39;青睞;商人夢見自己在能使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不必接受自己良心,或那些所謂的社會良心,的問責質疑;股民夢見滿場飄紅一路大牛而不會有人告訴他們這是泡沫經濟華而不實;球迷夢見中國隊各路大神附體把巴西踢了5:1還不是在漏斗型的球場上;公知們夢見有一天他們不知道能說這個社會怎么了因為這個社會那么美好所以他們只能互相諷刺;而你我夢見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突然集體達到了奧斯卡戛納的一般水平每部電影都讓我們因為深度而發笑落淚而不是因為低俗的笑點矯情的青春;但是只有給我們夢的那個人知道――這不過是個夢。
你我從未見過如此浮夸造作的青春――然而,親愛的,這是個夢;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就是給你一個夢,并讓你信以為真。
而這部電影,明確而善意的告訴了你,這就是一個夢,“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一個愛你的人,他會穿越這個世間的洶涌人群,一一地走過他們,捧著滿腔的熱情和沉甸甸的愛,走向你,抓緊你,你要等。”何妨讓它繼續作為一個我們知道不可能實現的夢存在于心中某處還沒有完全對愛情失去憧憬的地方。
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篇4
七夕節那天的晚上,我和一媽一媽一一起觀看了電一影《小時代3》。電一影一開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四位朝氣蓬勃的好姐妹正一精一神抖擻的參加運動會的接力賽。比賽一開始,顧里、林瀟、唐宛如遙遙領先,當接力棒傳到南湘手里時,南湘跑得更快了,超出其他隊一大截。眼看冠軍是志在必得了,四位好姐妹的粉絲們甚至從看臺上起立歡呼,準備提前為她們慶賀了。可出乎意料的是,別隊的一個隊員突然追了上來,在拐彎的時候把南湘撞倒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緊張的看著南湘,為她磕破的腿擔心,也為她們這場比賽感到惋惜,看臺的觀眾們也都屏住了呼吸,賽場一片寂靜。我以為比賽就這樣結束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南湘忍著痛站了起來,不顧還 在流血的傷口,手里緊緊一握著接力棒,一瘸一拐的、一步一步的向著終點挪去。顧里、林瀟、唐宛如飛快的跑過去,挽扶著南湘、相互依偎著向前走。
終于,四個好姐妹走到了終點,給這場比賽畫上了一個漂亮而一溫一暖的句號,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雖然四個好姐妹沒有獲得比賽的冠軍,但他們不拋棄、不放棄、堅持不懈的一精一神感動了全場的觀眾,也深深的感動了我。比賽結果真的不重要,比結果更重要的是一精一彩的過程!
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篇5
漫漫歲月,他提筆揮袖,五年了,才寫完這三部小時代。那是郭敬明,網名是“第四維”,我們親切地稱他為“小四”。他用心去想,去寫。對于我們這四迷來說,這已經不是小說了,那是真真切切在生活中生活著。有人說,小時代就是炫富,是我們這些在無知青春里的幻想。不是的,書中的人物并非是那么美好,他們同樣地與生活抗爭,他們痛苦并快樂著,他們有愛情和友誼,他們也曾為情而痛苦過,那種撕心裂肺,你,我還有他都能體會到的,生活亦是如此罷了
書中有四位女主角,她們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她們相遇相識,從大學開始就是最好的閨蜜。顧里,她是四姐妹的女王,是她們的依靠。她理智,冷靜,有經商頭腦,雖然有些毒舌,但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她總是在姐妹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個把事情做好,她偽裝的堅強軀殼下,只是一顆脆弱的心,令人心疼。林蕭,一個單純又平凡的女孩,她單純到只為被《M。E》錄用而激動到失眠,單純到在所有人中最容易受傷害,單純到和所有女孩一樣,渴望王子的寵愛、騎士的保護。南湘,情感細膩,愛恨分明,她神秘和游離,讓人捉摸不透,她,美得驚艷,蛇蝎美人。宛如,四姐妹中最有少女心的一位,容易激動,但她不會為生活困難嚇到,她總是以搞笑的形象出現。這四位女孩,教會我歡笑與淚水
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篇6
早就聽說郭敬明的《小時代》,但直到現在才翻開這本讓無數年輕學生沉迷的小說,讀完后,可以說是感觸良多吧。好久以前就知道有郭敬明這么個人,人們對他的評價也是五花八門啊。不過,別人說的,那都是別人的想法,我倒是想親自見識一下郭敬明到底是何方神圣啊。于是,上周周末去逛書店時,就順便買了本《小時代1.0》。不管別人怎么說,我個人是認為他的文筆實在是細膩,如果之前不知道這文章是他寫的,我甚至會以為是個是哪個飽經風霜的大姐寫的……(好吧郭敬明的粉絲們你們別拿臭雞蛋打我)不過不得不說,他的邏輯思維真是強大,這一段沒說完,馬上就切換鏡頭,之后又不知道在哪個詭異的地方接上……不過,這種手法倒是不得不叫人認真去看,不然漏了哪個情節,都會導致整本書都看不懂……總之,我覺得《小時代》這部作品真的是強大的,是經典的,是真正能讓人認真去讀的。
至少這部作品,是讓郭敬明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個好印象。當然,可以用來形容這部作品的形容詞還有很多,不過讓我來形容,我會用:虛偽的真實。至于為什么這么說,大家怎么理解都可以,因為這部作品,會給每個人都留下不同的印象。至于郭敬明的風格,我認為是:新潮時尚而又不失謹慎,既有前衛的敘事手法,又有傳統文學風格的結晶。
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篇7
《小時代》跟它那同月面世的前輩《富春山居圖》有著極為相似的套路,即對于財富和美色進行毫無品位的想象及不遺余力的堆砌;但《富春山居圖》的渲染進入了坎普的境界(盡管那是無意識的),而《小時代》卻把虛假偽裝作單純,故連吐槽的樂趣都無法提供。
《小時代》講述四個高中升大學的女生的故事。這類少女懷春的偶像劇多半沒什么深度,但通常會有一些小趣味。比如好萊塢的《暮光之城》。與之相比,電影《小時代》的四根故事線支離破碎,毫無張力,僅有不間斷的帥哥擺pose和女孩裝花癡的細節,根本串不成一根有機的線,更別說四根相互呼應的線。四人交心程度及考驗手段連瓊瑤戲都不如。
楊冪演的林蕭著墨最多,她給人的感覺是身處花樣美男之漩渦而不知所措。奇怪的是,她對于這些花瓶男子究竟抱持怎樣的看法,從影片中看不出來。當然,這不能怪楊冪。事實上,絕大部分超級爛片,演員都沒有責任。劉德華為出演《富春山居圖》公開道歉,那是他心胸大度。再有預見的演員,最多也只能判斷劇本,無法預知影片的成色。
好萊塢也拍過中學里的富家女,1995年的《獨領風騷》(Clueless)中幾個女孩玩玩小情調,也有帥哥陪襯,但該片極為風趣,而且落腳點是真情實感,而不是開場的爭奇斗富。我看《小時代》之前,告誡自己一定要寬容,畢竟郭敬明是第一次當導演,有閃失可以理解,但看完該片,忍無可忍。該片對物欲和美色的炫耀完全是惡趣味的,它不像時尚雜志里的高檔商品廣告。廣告需要刺激人們的購買欲望,它往往借用憧憬。而郭敬明對于富和美的觀念,如同一個小時候挨過餓的人,長大后看到一桌子食品時垂涎欲滴,沒有淡定或自發的快樂,只有病態的貪婪。
電影能反映現實,也能營造夢想,把鏡頭對準整日做白日夢的少男少女這本身不是錯,郭敬明是出色的生意人,對目標消費者的心理把握精準是他的長處。一部影片的底線是無害,純娛樂,讓觀眾一笑置之,都行。但如果把惡趣味當作藝術來兜售,把修養理解成背誦諾獎得主的名字,把友情、愛情、親情當作暴富展覽的點綴,這樣的影片票房再高,其境界也是高下立判的。
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篇8
小時代3是由郭敬明的小說小時代改編的,之前的小時代1和小時代2 對我感觸很深。
當我聽說周崇光死了之后,激動的眼淚都留了出來,看到林蕭那絕望的樣子,更使得我淚流泉涌,當我看到四個姐妹反目成仇時,一種心痛涌上心頭,昔日里的姐妹花如今一個個如敵人一般對立,南湘為了錢背叛了顧里,顧里沒有告訴林蕭周崇光死得真相,林蕭沒有告訴顧里她會被ME辭退,而唐宛如喜歡衛海,可是南湘卻搶走了衛海.......一切的背叛都使得這四個昔日里的姐妹花破碎,直到唐宛如為了南湘,被磚頭砸中頭部,厄運的一切才結束,三個姐妹們重新聚在一起,照顧宛如,一切的一切都很美好.......
整場電影,我看到從小到大的時代姐妹花一起攜手度過無數個風風雨雨的日子,她們時而會吵吵小架,但卻總是不離不棄,她們是最美的姐妹,也是最真實的姐妹,她們之間沒有一點虛實,沒有做作,沒有勾心斗角,她們真真正正的為彼此互相付出,她們是時代姐妹花!
這部電影對于我的感觸真的很深,為什么現實生活中再也找不到這樣的時代友誼呢?取而代之的又是什么?這個問題真正值得我們沉思!
關于小時代的電影觀后感篇9
看了《小時代》我才開始發現,我原來是那么的“鄉巴佬”,原來我還是生活在自己的“小時代”,和這個世界接觸的那么小。這才懂得一個人懂的越多,就會發現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更多。在我們生活著的這個光怪陸離的時代,這個飛速發展的鋒利時代,只有不斷努力,才能跟上它的步伐。
作家郭敬明在《小時代》一書中,采用全新的敘述筆調,加入大量時尚元素,隨處可見輕松搞笑的對話和內容,時而讓人捧腹大笑,時而令人扼腕嘆息。將當代青少年,大學生甚至白領的生活和感情娓娓道來,更多的卻是對整個時代的觀察和思考。
《小時代》這本書給我印象很深,故事以經濟飛速發展的上海這座風光而時尚的城市為背景,講述了林蕭、南湘、顧里、唐宛如四個感情深厚,有著不同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女生,先后經歷友情、愛情、乃至親情的巨大轉變,是一部當下時尚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在一個宿舍朝夕相處的四個女生,開始了找工作、實習的忙碌生活。面對生存的巨大壓力,在看似平靜的生活中不斷發生著讓她們措手不及,不知如何面對抉擇的事情。
我們的愛、恨、感動、傷懷,我們的過去,我們的現在,我們無限遙遠的未來;我們呼朋引伴的草綠時代,我們促膝長談的慢慢長夜,都被灌錄在那固定長度的那片膠片里,隨著機器的讀取,投影在黑暗中的幕布,持續放映,主演們在幕布上悲歡離合,觀眾們在黑暗中用眼淚與他們共鳴。我們僅僅是這個龐大時代的小小碎片,無論有多么起伏的劇情在身上上演,我們彼此聚擾、旋轉、切割、重合,然后組成一個光芒四射的巨大玻璃球,我們是微茫存在,折射出心里每一絲憧憬和每一縷不甘。但生活永遠不是連續劇,它永遠有著猜不透的劇情。
在《非你莫屬》節目中曾聽一個老總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把你的無知,當做是天真,當做是可愛”。在許多韓國電視劇中女主角笨笨的,傻傻的,卻總能得到某總裁某老板的青睞,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現實生活中,這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在當今這個時代中,只有不斷的學習,積累經驗,才能保證不被這個時代淘汰,才能使我們在這個時代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