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
寫觀后感需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避免使用過于專業或者難以理解的術語。下面是一些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有用。
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篇1
看過了成龍的《十二生肖》,影片中的精彩動作,和成龍作品中一貫的喜劇風格讓人難忘。這是成龍大哥的最后一部動作片了,值得去觀看。
《十二生肖》是個緊湊的故事,幾大段動作序列鋪排有致,海陸空全面覆蓋,追打逃形態各異,張弛有度且分寸感極佳,保證總在最恰當的時機挑起興奮。間中穿插的文戲,主要用來補充尋寶線索,要不就攪拌一下人物間的化學反應,剩余的插科打諢里,時不時冒幾個冷笑話調節氣氛,或推動一下患難友情,彌合一下親情和愛情,只要不拿來和二十年前比,應該少有冷場。必須贊揚俠盜集團的惜字如金,常常一個眼神便心領神會,不少時候必須全神貫注才跟得上,沒有許多大片動不動就你要干什么,你怎么看的無趣對白。你可能會嫌某些臺詞太矯情、太幼稚或者胡鬧過了頭,但找不出多余。
如果說有遺憾,大概是巴黎宅邸中關于英法聯軍的爭辯一節,雖然為了樹立價值觀必不可少,但實在缺點戲劇沖突,而且有太多不必要的多語翻譯的慪氣斗嘴,也許這是國際化的策略之一,想想多次出現的新聞畫面國別和語言之多,想想海盜集團的翻譯人才濟濟。
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篇2
再次看見成龍,已是他第101部電影了。
成龍的電影無時無刻不透露著“溫柔”,周星馳的電影無時無刻不透露著“寂滅”,梁家輝的電影無時無刻不透露著“冷峻”。這些屬于骨子里的東西,從一開始就痕跡明顯地貫穿于他們的每一部電影之中,至少據我所知,在電影界他們的“角色”最“一成不變”。
一個演員演得太像自己以至最終已經成為了自己,這樣的演員不是合格的演員,戲里戲外還是應該分得清楚,否則真真假假就容易出太多問題。
這部電影集中了成龍以前電影中所有的元素,幾乎沒有創新且又落后了,部分形式與當代之商業元素相融,畫面感依舊輕松、詼諧、正派甚至還有些“嫵媚”,成龍每次以“大人物”出場,以“小人物”之心聲為結尾,名氣越大責任也越大,被別人被團體被民族甚至被國家都過分“夸張”和“依賴”了。影片之中“那個人”之“氣場”還是足以壓迫整個電影所要表達的內容、形式和靈魂的,使這部電影跟以前大相徑庭。其實,一部“好萊塢”式的商業電影,只要名利雙收即可,本沒有過多的贊譽還是毀譽。在沒有能力制定法則時,還是要遵守法則。
冒險體裁,怎么看都是被強加之物,像那部《人再囧途之泰囧》,非常適用于情緒放松,沒什么意義,只是“大笑”而已。就好像在《一九四二》和《泰囧》之間選擇,我不愿意再看前面的,更不愿意再看后面的,未看之前已經知道后果,還有意義嗎?在成龍這部電影里,“冒險”只是一個花絮,不需要“大做文章”,只要電影和觀眾兩廂情愿即可。
讓我覺得意外和驚喜的,還有一個人,就是韓國演員,權相臣。很久以前的韓國電視劇《天國的嫁衣》中的男主角。在涉世未深的時候,我迷上了這部電視劇還有男女主角,那時候全家也都愛看,每天吃過晚飯,全家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等著,這也是那時候很好的回憶之一。像電視劇中的這種愛情簡單又不缺危險,復雜又不缺純真,做男人,他就是最佳之典范,娶妻子,她就是最佳之情人,談愛情,它就是最合適之模板。將近十幾年以不見,想不到他漢語現在已經說得這么好了,在韓國難覓其蹤,來中國也鮮見其影。他給我的那種感覺就是一個通體“憂郁”的角色,那種永遠茫然的眼睛,滄桑的.臉,以及永遠平平的額頭,足以寫盡一個過氣明星在當代歷史中之全部原因。
整部電影始終被成龍之氣場所壓制,其余角色反映平平,也許演得又太過于“不像”他們自己,而成龍之說學斗唱又太過于“像”他自己,整部電影無疑還是一部“主角”式電影與當前電影模式合拍,大英雄、真英雄,難有東風倒壓西風之式。成龍所飾之角色一向以“正派”自居,而使他的影片始終洋溢著正能量,因此觀眾面很廣。自那次《新宿事件》上卻采取了某種形式的妥協或者叫順應,“入鄉隨俗”,這也是一個“演員”應該做的任務,尤其在保持了幾十年的“風格”上,采取了小小的“變動”。成龍的電影處處都體現著某些只屬于中國人的感覺,頗有些“中庸”之道,又有“武”風。在《特務迷城》中,雖扮演一個“小角色”,卻將小角色的能量開到最大,儼然傳遞出這樣的正價值:認識自己的人才是王者,才能主控局面。這也是所謂“主體”意識。傷人打人點到為止、給壞人留有余地、時時刻刻注意保持自己的形象維護傳統電影所要表現之正意味。在《十二生肖》中,依舊保持了自己電影之風格,雖不再以“中國人”的形象自居,卻仍肩負有傳統傳播的“義務”,動作場景越來越大,影片氣勢越來越強,依舊保持那種“玩命”的風格,但這種“玩命”卻又不同于以往,簡直可以“以假當真”。成龍這次從火山口上摔下來,不再像《特務迷城》里用一個“玩具”作一個“緩沖”,而讓頭實實在在地撞到了巖石上,這種“緩沖”之物即使換作“龍頭”,是否也不會“疼”呢?整部影片給我最大震撼的莫過于成龍從火山口旁高速俯沖,撞地,連續反轉,直到再次撞擊。()看到此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這并非鋼鐵筑造之“身體”,卻能夠經受住不合“物理”法則的過程,懷疑之余,卻也被這種膽識、毅力和勇者精神所折服。這好像是欣賞一幅美麗的水墨畫,一艘人類的外太空探測器,以高速撞擊地面,經過多次翻轉損傷,還在堅強地掙扎著。這真是人類之幸,傾全部之力設一個賭局,打一個“只能贏不能輸”的賭。對于我們所住的地球來說,我們究竟對她了解多少?此時此刻,看著這座龐大的活火山,猶如在看一個外星球,“地球”對于人類依舊太陌生了。這是整部影片最大的看點,那種龐大之美、力度之美、速度之美、拼命之美、精神之美,這就是那些喜愛“極限”運動的人,藏在靈魂里迸發進生命里所無法割舍不能割舍無法言說不能言說之精神。
也許對成龍的電影太過于熟悉,光是某些經典影片就已經不知道看過了多少遍,每一種動作、每一種設計、每一種興趣點、每一種貫穿劇情終始之脈絡都無不清晰地延續著曾經輝煌之歷史,雖有些“因循守舊”,但頻率如此之高危險系數如此之大的動作場景還是讓人為之一振為之敬仰,不能不為這樣的“演員”抱以最大的尊敬。
高科技元素頗多,似乎生活之絢爛也很多,在這個人類科技躍遷的時代,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跟上自己的靈魂。科技的迅速發展必將深刻和徹底地改變著整個人類社會中的一切東西,恐怕任何東西都是雙刃劍,在打磨工具的時候,應該提前做好算計,以免反噬。
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篇3
今天,媽媽帶我去新街口看電影《十二生肖》。這是一個講成龍找回十二個圓明園銅首的故事。
我最喜歡看的情節是一開始,成龍為了去偷一個世界名品交給MP公司,然后再秘密拍賣來換錢。他穿了一身滑板裝,去和另外一個人街頭,被邊防部隊發現了,部隊來抓成龍,成龍為了躲避敵人,不停的在車底下穿梭,在一些管子里飛馳,在高速公路上不停的用手臂來加速。突然,他一個飛躍撞到了飛機下面的網子里,我以為他被抓住了,結果是虛驚一場,原來是他的伙伴來救他了。他帶著名品,坐著飛機,得意的對著來抓他的人吹了一聲口哨。
當成龍后來發現MP公司在尋找祖國的十二銅首時,就不想再幫MP公司工作了,便從一個大盜變成了一個國寶守護者。他和他的伙伴們,利用高科技,用一些假的獸首代替了真的,將真獸首獻給了國家,然后將假的銷毀掉。
這個電影表達了我們的一個美好愿望。現實中,圓明園中的十二個銅首,只有五個回到了祖國,有二個出現在世界上,但是沒有回來,還有五個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下落不明。不僅這些,還有無數的奇珍異寶沒有回到祖國。我們應該牢記這些教訓,好好學習,不要讓國家回到那個時代!
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篇4
有一天,老鼠對貓說:“明天要舉行十二生肖大獎賽,只要在前十二名到終點就可以被選入十二生肖之內。怎么樣,貓大哥。你去不去呀?”大花貓回答:“沒問題,我一定去,不過你得來叫我。”老鼠說:“好的!”他們剛一回家,貓聽見有人在敲門,于是就去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大狼狗,大花貓連忙讓大狼狗進屋。大狼狗對大花貓說:“兄弟,你知不知道明天要舉辦12生肖大獎賽呀?”大花貓說:“知道,鼠弟早告訴我了。”大狼狗又說:“既然你知道,那我也就不多說了,這樣吧,明早八點鐘來叫我,行不?”大花貓爽快地答道:“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晚上大花貓看電視一直到晚上十二點鐘才睡覺。
第二天,老鼠就飛快地跑到大花貓的家門口敲門,可敲了很久,還是沒有一點反應。他以為大花貓已經去比賽了,于是,他便跑去賽場。他到賽場一看,沒有一個人,過了一會兒,所有的動物都來了,可就是沒見大花貓,覺得很奇怪,于是他便問大狼狗:“狗兄,你知不知道貓兄在哪兒?”大狼狗回答道:“不知道,我叫他來叫我,可他沒來,害得我差點遲到。”比賽開始了,可大花貓還是沒來,他倆急得抓耳撓腮。
最后的前十二名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可就是沒有貓。他們高興地回家了,可貓卻還在睡懶覺。后來,貓怪老鼠沒叫他,所以貓一直恨老鼠,這也就是貓一見老鼠就撲上去要吃他的緣故。
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篇5
《十二生肖》是著名功夫明星成龍主演的一部電影,我很喜歡成龍的電影,對這部電影的題材也很喜歡,于是就找來看。
影片講述的是成龍帶領的一個以找尋珍貴文物為生的小團隊,一開始找尋文物只是自私自利的為了獲取利益,他們逐個找到了我國圓明園被搶奪時流失的十二生肖銅獸首,找到之后拿去賣掉,后來遇到一個很有正能量的朋友,致力于為國家找回失落的文物,在此影響下,成龍的團隊擊垮了國際上最大的文物販賣機構,為國家挽回了曾經失落的文物。
影片一開始讓我覺得很難受,因為十二生肖銅獸首原本是我們中國的文物,是中國人民藝術的結晶,而且十二生肖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但那些獸首卻都被存放在以前八國聯軍的那些軍官家中,都是八國聯軍從中國搶奪走的。我還想起來爸爸給我講述敦煌莫高窟的時候,說莫高窟藏經洞里本來滿滿的都存放的是我國古代的佛經文獻等等,由于后來政府腐敗無能,都被西方的各種所謂探險家以騙或搶的方式奪走了,現在的藏經洞只剩一個空空如也的洞窟。
隨著影片情節發展,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國在國際上受到的重視與尊重越來越多,民眾的素質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過國家一些政策的推出,流失文物在國際拍賣市場已無法再進行交易,同時,民眾通過各種方式也為祖國找回失落的文物。看到這里,我有些激動的想哭,是那種打了個翻身大勝仗的開心的感覺。
影片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我感覺影片里帶給我的那種對祖國的擔憂、心痛,以及后來的如釋重負、開心的感覺,是非常的真實的。以前聽說過周恩來總理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時候我才感覺到是什么意思。我想,我以后也要努力成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要在某一方面,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
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篇6
在港式功夫片即將成為過去式的時候,成龍的《十二生肖》帶著他招牌式的功夫喜劇來到2012年底擁擠的賀歲檔,表示他仍未過時。不過這可能是成龍最后的動作盛宴,畢竟他已經58歲了,但從當年開創功夫喜劇開始到如今三四十年,世界動作影壇風潮幾變,成龍依然憑借動作和喜劇高度融合的電影風格一呼百應,實在難得。
港產動作片一度是華語動作類型片的代名詞,在這個類型片上的整套系統都為大陸、臺灣等華人地區無法企及,但動作片對暴力、奇觀的展現能力逐漸被技術取代——當然,在大陸市場激活之后,動作片的表演能力基本都被威壓取代了。但成龍能夠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功夫喜劇從一開始就已經跳脫出功夫片、動作片的范疇,而進入了表演藝術范疇并備受稱贊,而他在動作設計上的才華、動作表演上的天份和敬業搏命保證了影片流暢諧趣賞心悅目,同時又能不斷創造新的純技術無法取代的動作奇觀,因此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西方評論家說,如果電影回到默片時代,只有成龍和卓別林能活下來。而《十二生肖》作為成龍最后一部搏命電影,勢必不遺余力。
近年來的成龍一直在嘗試轉型,從《神話》、《新警察故事》到后來的是《功夫之王》、《大兵小將》、《新宿事件》、《功夫夢》等等,都在嘗試突破以往的風格,中間只有《寶貝計劃》屬于他的典型風格,但這些從類型到角色塑造上的轉型,并未創造奇跡,因為成龍的電影已經有了很深的烙印,這種電影風格全世界都罕見,而當成龍想往古裝歷史、黑幫大佬、頹廢大叔等角色上轉型的時候,在其數十年經營的成龍招牌和風格之下,顯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不是成龍能力不夠,而是他已經太成功。
《十二生肖》是成龍一部集大成之作,最后一次搏命演出成龍不遺余力,如果說他近年來的轉型或者不轉型之作都多少保留了他的動作喜劇風格,那么《十二生肖》就是一次全面的自我回歸,從開場的輪滑脫身、到叢林冒險到火山口奪寶,中間大小動作不斷,并且不斷有笑料穿插其中,如果你能忽視姚星彤愛國主義教育演說的話,就依然能享受到久違的成龍電影帶給人的刺激和過癮。類型片本來就需要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兒,但比起成龍都要加盟的《敢死隊》系列,成龍在自己的《十二生肖》里展示的動作表演上的創造力和追求是遠勝于史泰龍他們的。因為中國功夫片給世界動作類型片貢獻的不僅是威壓和套招,更多是處理動作表演和效果的方式,這在成龍的動作喜劇中體現最為明顯,比冒險爬樓的高度,你得等比迪拜塔更高的樓建好,比爆炸,你也賣不過賣拷貝老師,比肌肉老猛男扎堆更是很沒意思的事兒,成龍一直堅持在動作設計上的巔峰追求,因此你看到輪滑脫身感受到的在震撼之外,是對想象力的嘆為觀止。成龍也與時俱進采用高科技,但都在他自己風格的掌控之下。
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篇7
《十二生肖》是著名功夫明星成龍主演的一部電影,我很喜歡成龍的電影,對這部電影的題材也很喜歡,于是就找來看。
影片講述的是成龍帶領的一個以找尋珍貴文物為生的小團隊,一開始找尋文物只是自私自利的為了獲取利益,他們逐個找到了我國圓明園被搶奪時流失的十二生肖銅獸首,找到之后拿去賣掉,后來遇到一個很有正能量的朋友,致力于為國家找回失落的文物,在此影響下,成龍的團隊擊垮了國際上最大的文物販賣機構,為國家挽回了曾經失落的文物。
影片一開始讓我覺得很難受,因為十二生肖銅獸首原本是我們中國的文物,是中國人民藝術的結晶,而且十二生肖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但那些獸首卻都被存放在以前八國聯軍的那些軍官家中,都是八國聯軍從中國搶奪走的。我還想起來爸爸給我講述敦煌莫高窟的時候,說莫高窟藏經洞里本來滿滿的都存放的是我國古代的佛經文獻等等,由于后來政府腐敗無能,都被西方的各種所謂探險家以騙或搶的方式奪走了,現在的藏經洞只剩一個空空如也的洞窟。
隨著影片情節發展,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國在國際上受到的重視與尊重越來越多,民眾的素質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過國家一些政策的推出,流失文物在國際拍賣市場已無法再進行交易,同時,民眾通過各種方式也為祖國找回失落的文物。看到這里,我有些激動的想哭,是那種打了個翻身大勝仗的開心的感覺。
影片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我感覺影片里帶給我的那種對祖國的擔憂、心痛,以及后來的如釋重負、開心的感覺,是非常的真實的。以前聽說過周恩來總理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時候我才感覺到是什么意思。我想,我以后也要努力成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要在某一方面,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
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篇8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一部電影《十二生肖》,它是成龍電影中最后一部,也是達到最頂峰的一部電影。
故事講的是當年火燒圓明園,致使大批文物流落海外,其中十二生肖獸首最引人關注,期間不乏奸邪的文物販子,試圖通過偷盜的手段獲取寶貝。以此為契機,正在度假的國際大盜JC和他的專業團隊一同遠赴巴黎,尋求國寶鑒定專家的幫助。經過周密細致的準備后一同踏上了尋寶之路。而在這過程中,JC曾經被利益和金錢泯滅的愛國之心漸漸蘇醒了。。
電影中動作戲占據了大部分空間,如360度輪滑服,等其他高科技設備實在太給力了,還有成龍的一系列動作都是絕對的難點。但戲中卻從未失去對語言的表達,片中大量法語和英語的對白,如孤島上來自西班牙等地的海盜和伯爵的殺手。將文戲和武戲很好的融入在一起,動作與言語交錯相融,妙趣橫生。不僅要打還要吵,這更加強了角色的表現力。如此電影在動作設計上追求極致、動作表演又絕對搏命,同時又將動作表演的肢體語言做到當世無雙,堪稱達到巔峰。
而我覺得這不僅是一部動作片還是一部很好的愛國教育片。
曾經的中國閉關鎖國,受盡了帝國主義列強,很多國寶,很多中華五千年來的璀璨結晶流失海外,被其他國家收在博物館里,當成自己的文物,但是真正能為了這些國寶奉獻自己力量的人實在是不多。本片其實從側面強烈譴責帝國主義侵略時代的惡行,對世界各國人民的傷害,對埃及等古國文化掠奪的譴責。如果十二生肖獸首真能那么圓滿的回歸圓明園要是每個國家都能夠誠懇的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那就好了!
十二生肖250字觀后感篇9
影片講述由成龍飾演的賞金獵人Jackie,為了領取國際文物販子開出的巨額獎金,帶著他的一票高手伙伴們四處尋找圓明園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個獸首的下落,最終轉而幫助中方,全力挽救國寶,將尋回的獸首歸還中國的故事。
成龍的《十二生肖》是作為今年首部確定與合作的華語電影,也的確依然是延續了他以往電影的極限動作風格,槍火追逐、山地落傘、盤路追車、滑梯纏斗、多角度爆破等精彩場面。但大哥的巔峰時刻已然過去,愛國主義情懷的情節設計,顯得略顯無力;明顯感覺到大哥的苦心,好比讓傳統的中國人,穿西方人的衣服。科技感趨于強烈,明顯感覺大哥想把中國電影往好萊塢方向牽引,顯然靠他一人之力還不夠。觀眾關注的是視覺沖擊力的呈現,是一種爽的感覺。大哥一向推崇實景拍攝,實打實拍,大部分情況下不用替身,這是比較牛逼的地方。幕后花絮里,介紹大哥拍風洞、火山爆發和古堡的戲,其實還是很給力的。真正回歸到影片當中,觀眾是不會關注電影拍攝背后的故事有多牛逼,投射在觀眾眼球上的畫面,視覺的沖擊力、情節設計,人物形象……構成的觀眾評判依據。
說到人物,覺得一直以來,在大哥的電影里,大部分的笑點、重點都在他一個人身上,對于其他配角,小人物,印象并不深刻。這部片子里,我記得的,只是張藍心的大長腿、打戲,有點變形金剛味道的輪滑衣,他跟法國狗的笑料,海盜李宗盛的猥瑣和裝傻,還有最后吳彥祖跟舒淇的彩蛋。
幾個俠盜的線索,在影片中交代的有點零散。我發現好的片子往往都不按常理出牌,會真實的呈現人性的多面性。當成龍在權衡的時候,一切以愛國為主,因此犧牲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淡化了故事主線,犧牲了張藍心和權相宇的感情線索,只留下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橋段。我倒覺得作為成龍飾演的賞金獵人角色,應該更多真實展現他作為凡人、小人物的一面,他沒有私欲?沒有思想斗爭?愛國還是稍微主旋律了些,一旦影片調性確定,人物形象必然不能做到飽滿,很多東西是和主旋律相違背的。
雖然說達到巔峰狀態后再想超越很難,但是大哥也的確在努力能去超越自己,極力給觀眾呈現大片帶來的科技感,刺激感,實際效果在觀眾眼里似乎只是輕描淡寫了一筆。不過,還是值得去影院放松消遣一下,有刺激,有笑料,有精彩打斗場面,怎么說,從計劃到拍攝,前后也五六年之久。
此處僅為個人拙見,一千個人眼里還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不是。所謂,槍打出頭鳥,最先嘗試的、開路者角色,必然受到各種評判標準,后人才能揚長避短,把前人拍在沙灘上。20_年首部與合作的華語電影,無關乎情節設置,沖著大哥的一片苦心,還是可以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