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電影的結局觀后感
觀后感可以作為一種交流的媒介,讓觀眾與朋友、家人、老師等分享自己的觀影體驗和感悟。小鞋子電影的結局觀后感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小鞋子電影的結局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小鞋子電影的結局觀后感篇1
永遠忘不了那奔跑的姿勢,那個因為丟了一雙鞋而不得不哥哥妹妹輪流換鞋穿,飛奔著上學、放學的故事。
事情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貧困的家庭,內容就是丟鞋子、找鞋子,試著獲得鞋子。文中的小男孩阿里自從在一個雜貨店附近丟失了自己妹妹薩拉的鞋之后,便因為兩個人只有一雙球鞋而開始了奔跑,于是我也得以走入他們的生活。
一個破爛的小門、一雙臟舊的鞋子、一個不大而且邋遢的院子。兩個小孩的生活,一個是去哄小孩睡覺并削土豆,另一個本來被媽媽安排洗毛氈卻匆匆忙忙地找鞋去了,為此,還挨了一頓罵。鞋被一個收破爛的老頭當作垃圾撿走了,自然是沒有找到。接著,便是每天的奔跑。
妹妹先去上學,放學鈴聲一響,邊飛奔著跑到一個小巷子里。哥哥早已伸著脖子,往外張望了,好不容易等到她,有時候晚了不免要埋怨幾句。兩個人飛快地換鞋,然后哥哥飛奔著去上學,邊跑邊把鞋穿好。盡管如此,哥哥卻因為連續遲到差點被學校開除。那是一種怎樣的姿勢啊!就好像是兩只鳥在為了同一個目的地而飛翔,沒有絲毫猶豫。忘不了妹妹為了哥哥上學不遲到匆忙地將卷子填完,忘不了妹妹因為跑得太快鞋子掉到水溝里夠不到而無助地哭泣,忘不了哥哥因為沒有球鞋拒絕了別人一次次足球比賽的邀請,忘不了哥哥對妹妹一遍遍地說:“我以為你會明白的。”
一直記得一個讓我很是感動的細節:妹妹后來發現了自己的鞋子,但是已被別人穿走。當他們一路追蹤到那女孩的家門前,得知那女孩的父親是一個盲人時,他們悄悄地離開了——他們雖然貧窮,心地卻是如此善良。
他們得到了一個長跑比賽的消息。無意中得知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時,哥哥成功說服了體育老師讓自己參賽。他拼命地跑著,腦海中全是妹妹奔跑時的喘氣聲、妹妹的話語和自己的承諾。盡管途中被人惡意撞倒了一下,他仍不放棄,而是忍著疼痛,爬起來,重新跑。可當他拿著第一名的獎杯站在攝像機前的時候,他卻垂下了頭,淚水溢出了眼眶,那淚滴里是滿滿的悲傷——他終究沒有兌現對妹妹的承諾。
片子最后,哥哥在院中石階旁坐下,脫掉鞋——鞋底已經爛掉,腳上紅白相間,有傷口,也有血泡。
我想,令我感觸最大的,是緣于他的堅持吧。生活給予他的是貧窮、困苦、不幸,但他始終在堅持。從一開始的找鞋到后來與妹妹輪流換鞋去上學,不停地尋訪有沒有家庭需要園丁的服務,再到長跑比賽,他無不在堅持。堅持,本身就是一種挑戰,不是嗎?而如今的我們,習慣了空調、電視與手機,習慣了安逸。在這樣一個安逸的環境中,是極容易讓一個人放棄的,因為我們早已缺乏了先天競爭意識。就像溫室里的花,是絕不可能在陽光下曝曬,在強風中堅持著活下去。
小鞋子電影的結局觀后感篇2
《小鞋子》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阿里無意中丟了妹妹莎拉唯一的一雙鞋子,為了不讓貧窮的父母發現,再給家中添負擔。兄妹倆輪流換穿哥哥的臭球鞋去上學。兄妹倆在水溝邊的小巷里來回奔跑,穿了大拖鞋的阿里在街口等著下課的妹妹,飛快換了鞋子,然后再飛奔去上學。
后來阿里得知區里舉辦小學生5000米長跑比賽,三等獎的獎品就是一雙運動鞋。為了給妹妹爭取這雙鞋子,阿里懇求老師給他參賽的機會。阿里只有一個小小的愿望,他不是為了榮譽,也不是為了要得到冠軍,更不是為了要得到老師的表揚,只是希望給妹妹贏得一雙鞋子,可以慢慢走著上學,不用奔跑上學,也不會因為鞋子太大而掉進水溝里。可是最后他拿到的是冠軍,而不是第三名,他非常地傷心。冠軍的獎品不是鞋子,而是夏令營和運動服,阿里成了最沮喪的贏家。
阿里兄妹知道自己的鞋子是一位比自己家里還貧窮的小女孩拿了,卻沒有去拿回來。窮苦人之間并沒有互相敵視,而是相互幫助,相互同情。
電影里很多感人的情節,這一個簡單的故事,讓我懂得了一些簡單的道理。我們要向阿里兄妹學習,不能看不起窮人,要相互幫助,也不要怕貧窮,要有志氣,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如果人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小鞋子電影的結局觀后感篇3
影片歌頌了生活貧苦卻積極樂觀的人,阿里和他的妹妹莎拉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影片講述了阿里弄丟了妹妹的鞋子,不得不輪流穿阿里的鞋子上學。因為家境貧困他們并沒有告訴父親,阿里學校舉辦了馬拉松比賽,季軍獎品是一雙鞋子。阿里拼命求老師參加卻出人意料地得了第一名,阿里沮喪的回到家,將因狂奔而傷痕累累的腳放入水池中,金魚們過來陪他里嬉戲。這時,父親買了兩雙鞋子回家……全劇終。
阿麗兄妹非常善良,得知鞋子被盲人家的女孩穿走后,不忍心向她討回,清真寺的糖絕不據為己有。而阿里身上又有一些成人般的擔當和懂事,不肯為爸爸增添負擔。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連球賽也沒參加。在求老師參加比賽時,他完全可以說出原因,老師肯定會諒解他,但他沒有,那是因為自尊,阿里不想博得別人的同情,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贏得獎品,當阿里贏得第一名時,卻低頭傷心地哭了,他的老師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通過對比突出了阿里的純真。
兄妹彼此都想著對方,妹妹放學時總是早早的回家將鞋子還給哥哥,不讓哥哥遲到。而阿里隨父親去當園丁賺錢時,心中想著是為妹妹買鞋子。
阿里兄妹在艱苦困難的環境下,可以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來保持人性的價值,這就是整個影片所歌頌的中心
小鞋子電影的結局觀后感篇4
電影的結尾:阿里將自己的腳放進水池中,一群金魚正緩緩地圍過來。這令人回味無窮的結尾,帶給我們一種欣慰。阿里不慎將妹妹的鞋子丟失,從而使兄妹倆開始了每天的"接力跑":每天早晨莎拉先穿著阿里的鞋子去上課,放學后又跑回來和阿里換鞋,在讓哥哥去上學.這一個個"接力"的場面反反復復地出現在影片中,跨過那穿梭在迂回曲折的石巷里的淺水溝.每天都如此......
可是,阿里寧愿每天遲到,被校長抓到后委屈而又難過的哭泣,也不愿意將這件事告訴老師,告訴父母.在看《跑吧,孩子》時,我只是認為男孩是為了不被挨打而不說出來,而看了<天堂的孩子>后才知道,懂事的阿里是為了替父母減輕經濟負擔,但是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一個男子漢應有的尊嚴。
當莎拉發現自己的鞋子穿在另一個女孩子的腳上的時,他與哥哥便來到女孩子的家門前,或許他們是想向他們要回鞋子,或許他們是想去偷。但當他們發現女孩的父親是個盲人時,他們并不人心打擾他們,便"失望"地回家了。
不過,在看完影片后,我領略到"天堂"的意義,妹妹收到哥哥為了安慰她而送她的那支筆時欣喜而開朗的笑容。
影片最后對一群金魚圍著阿里的腳的特寫,以及在柔和的音樂中,讓我領略到:生活的美好并不抽象,就像那雙腳突然被一群金魚團團圍住,令人浮想連翩。
小鞋子電影的結局觀后感篇5
《小鞋子》,兩個多惹人憐的孩子。在窮困的漩渦中掙扎生活,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怨恨,乖戾。那么純真善良的存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哥哥和妹妹都是極懂事的孩子。哥哥不慎丟失了妹妹的鞋子,為了不讓父親生氣母親傷心,他們寧愿共用一雙鞋子上學。于是每日飛奔在巷子里,傳遞著一雙破球。哥哥為了給妹妹弄一雙鞋,在賽場里拼命狂奔,拿了冠軍后淚流滿面,并非激動,只因沒能得到屬于季軍的鞋子。那些奔跑的鏡頭拍得樸實無華,效果卻很美,孩子的熱情與活力全出來了。片尾哥哥回到家中,無言以對妹妹,他艱難地脫下已經磨破的球鞋,把磨破的腳泡在大水缸里一個人發呆。這個場景讓我一切心酸,多可愛的孩子啊,多不幸的遭遇。幸好導演沒有那么殘忍,安排了一個不經意的鏡頭:父親買了一堆東西回家,單車上面綁著兩個用報紙包著的東西,想必是孩子們的小鞋子,非常人性化的處理。直到這時我回頭再看,開始時推車人無意中撿走的那雙鞋子與另一個小女孩丟掉的鞋子是同一款式,難怪妹妹后來一直盯著那個小女孩的鞋子,這種不經意便會忽略的鏡頭實在是太多了,亦可看出導演的匠心獨運。
孩子們雖然很窮,但他們的心靈美同天使,他們就是天堂的孩子。小妹妹多討人喜愛。她發現自己的鞋子穿在另一個女孩子的腳上,找哥哥一起去討要,卻意外地發現對方也很窮苦,爸爸是街頭賣貨的盲人,于是兄妹倆默默地離開了。
【《小鞋子》的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