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上學路上
觀后感可以作為一種交流的媒介,讓觀眾與朋友、家人、老師等分享自己的觀影體驗和感悟。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觀后感上學路上,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觀后感上學路上。
觀后感上學路上篇1
這是發生在寧夏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王燕。當暑假來臨時看看我們的主人公在干什么吧。
對于我們來說二十四塊八不算什么,但對于王燕來說這二十四塊八對于她來說卻是能否繼續留在學校繼續上學,她是個倔強的孩子,她決定自己來賺取這二十四塊八。但是王燕掙錢很辛苦,先是買雞蛋結果雞蛋被別人踩碎了,好不容易才向踩碎雞蛋的人把錢要回來;后來買圓珠筆,可是筆在跳皮筋時掉到了地上,被別人撿到了,結果歷盡千辛萬苦才把筆找了回來;接下來她有買小羊,可是有沒有賺到錢。最后,歷盡艱辛,終于賺到了二十四塊八。在開學的那天她氣喘吁吁的跑到了學校,把幾張被汗水打濕的錢拿到老師的面錢說了句“二十四塊八角,我掙夠了!”。
《上學路上》這部電影很是讓我感動,貧困地區的孩子他們需要的并不是同情。王燕的身上讓我看到了很多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她敢于面對失敗、困難,而當今時代的我們又有幾個能做到的,還有她對生活樂觀、向上的態度。總之讓人感動他們一家雖貧窮但是她卻充滿了快樂、希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現在我們生活在這么好的環境里,寬敞的教室、干凈的書桌、帶彩圖的書、嶄新的文具,可以說我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是我們的學習成績卻和這些成反比,我們該好好的深思,我們將怎么學習,我的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人活著要對得起你所吃的飯、所喝的水”,所以,同學們,我們要好好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不要書到用時方狠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請珍惜我們的良好的環境條件,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只有這樣我們才對得起我們的父母,教導我們的老師,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讓我們向王燕學習,不怕失敗勇敢直前。
觀后感上學路上篇2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是《上學路上》,主人公是王燕。在城里,上學是小孩子們天經地義要做的事,可是對于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來說,這些學費是很難得到的。
主人公王燕是一個女孩子,她的家境貧困,底下還有2個弟弟,所以她的媽媽沒有錢來供她上學,就對她說:“你要是想上學,就自己掙錢!”王燕聽了媽媽的話,下定決心要出去掙錢。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對于貧困山區的人來說,想掙錢是十分不容易的。王燕就每天在自家的母雞窩旁邊,見母雞下蛋了,就趕快拿起來,到城里去賣,可一個人把雞蛋踩碎了,賠了2元5角,最后回到家還被媽媽追趕著、打著。她買了一支筆,又賣給了老師,這個筆只值8角,老師卻給了5塊錢。又有一個想法在她眼前閃著,她買了一個羊羔,長大了去城里賣出去。她乘車去摘枸杞,啊,終于掙夠了學雜費,當她跑到學校時,手里還緊緊握著那24塊8角錢。我看著看著,覺得自己很慚愧,一個鄉下孩子竟然這么愛學習,追求自己的夢想!
此時,王燕肯定在學校里認真的學習,她一定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我一定要向王燕那樣,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觀后感上學路上篇3
今天上午,我們班同學一起去北四樓會議室看電影。
我們看的是《上學路上》,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王燕。王燕是一個比較貧困家庭的小姑娘,她的爸爸在城里打工 ,她的媽媽靠種田喂雞生活。王燕放暑假了,老師告訴同學們下學期的學費是二十四元八角。王燕回到家之后把學費的事告訴了媽媽,王燕的媽媽聽到王燕說的話后就說:“太貴了,太貴了!下學期咱就別上學了,要想上學你就自己掙錢去。”王燕聽后非常傷心,于是就決定自己去掙錢。王燕掙錢特別辛苦,先是賣雞蛋,雞蛋被踩破; 又賣圓珠筆,圓珠筆丟了;賣小羊,又沒賺到錢;最后王燕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幫人家摘枸杞。臨開學之前王燕終于掙夠了學費,上學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就想起一件事來,記得那天是我八歲生日,媽媽花了許多錢給我買了新衣服,買了生日蛋糕,買了生日禮物,還去照相館給我照相······我感覺我們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吃的、穿的、喝的都不用自己去買,父母都已經給我們準備好了。我們和王燕來比的話差距太大了,我們太幸福了!我們生活中從沒遇到困難,從來沒有像王燕那樣努力地去拼搏,去掙錢。我們的幸福也不是我們自己的,是爸媽給我們的。我們從今以后一定不能亂花錢,錢是爸媽辛苦掙來的,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回報我們的爸爸媽媽。
觀后感上學路上篇4
星期六下午,老師帶我們到魚它島影劇院看了兩部電影。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是《上學路上》。
這部電影講了一個12歲的孩子王燕為了在暑假里掙到二十四塊八毛錢的學雜費,從十個雞蛋開始了她艱難而富有想像力的積累“財富”的過程。十個雞蛋變成三塊錢,三塊變成五塊,五塊又花掉兩塊……追求夢想的路永遠都是這么一波三折,王燕歷經艱難,終于在開學那天準時出現在學校里,攤開的小手里放著二十四塊八毛錢。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起了我們生活在城市里,什么都不愁,而農村里的小朋友卻缺這個缺那個,我如果將來有錢了,我也會幫助像王燕這樣的孩子的,我們還要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觀后感上學路上篇5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上學路上》。看過以后,深受感動。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叫王燕。由于家里貧困,她一個高年級小學生,不得不輟學。也是由于貧困,媽媽只好讓她嫁人,來減輕家里的負擔。但王燕非常渴望上學,為了湊夠學費,她偷偷從家里拿了十個雞蛋去集市上賣,在賣雞蛋的時候,賣給人家十個雞蛋,人家給兩塊五毛錢,當她在討價還價時,突然,有一個人不小心踩碎了她的雞蛋。又有一次,她去市場上買了一只羊想賣出去,結果最后只掙了五元錢,她的好媽媽看在眼里苦在心里。
王燕是太渴望讀書了,才會想辦法去掙錢,經過艱苦努力,才爭取到返校讀書的機會。
而我們呢,學習、生活條件這么好,可以安心地學習,幸福地生活,什么都不用擔心,有時還不知道珍惜,不好好學習,真是太不應該了。雖然這部電影是2008年拍的,但現在這樣的地區還是有的。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那些地區會成為不貧窮的城市的。我也想捐一點錢幫助那些孩子。
王燕好學的精神感動了我,她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好好學習,奮發努力,學得更多的知識,報效國家。
觀后感上學路上篇6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做《上學路上》,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一天,調皮的王小壯看到一位殘疾人一瘸一拐地走來,他就模仿這位殘疾人一拐一拐的走來走去,逗得其他男生哈哈大笑,后來一群男孩都跟著學起來了。殘疾人含著眼淚走開了……
楊老師看到了剛才的情景,趕快阻止了他們,并告訴他們拿別人的缺陷取樂是最不道德的行為。聽了楊老師的話,王小壯他們很羞愧,立刻趕上那位叔叔向他道歉,叔叔終于原諒了他們。
看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拿別人的缺點當笑料,對待殘疾人更應該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關心和照顧他們,讓他們從心里感覺到溫暖。
觀后感上學路上篇7
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一部電影《上學路上》。
電影看完了,可我腦海里仍然浮現這部電影里的畫面:主人翁王燕因為家里窮,爸爸媽媽無法供三個孩子上學。眼看著新學期就要開學了,王燕要交給學校的學雜費還不知道在哪里呢。王燕非常想讀書,可是她人小又沒辦法去掙錢。她想了一個辦法,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家里的雞蛋偷偷拿著在上學的路上四處叫賣。結果被媽媽發現了,挨了一頓打。王燕無奈之下就把事情的經過和自己實在想讀書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也就認可了王燕讀書的事。王燕用賣雞蛋的方法終于賺到了二十四塊八的學雜費。
王燕真可憐,但是她沒有退縮,為了要讀書,沒有被困難嚇倒,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自己想盡辦法去爭取。我們應該向王燕學習,學習她的這種為了目標而奮斗的精神。
回頭看看我們自己,有著寬敞明亮的教室,有著耐心輔導我們的敬愛的老師。開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給我們準備了新的書包跟新的文具。我們從來不需要為了學雜費擔心。可是我們上課的時候在忙著跟同學講小話,下課回家第一時間就忙著看電視,做作業的時候就想著怎么趕緊完成任務好去玩。遇到一點點的困難就想著問老師,問父母。跟王燕比一比,我們的生活學習條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可我們卻不懂得好好珍惜,好好努力學習,真是不應該呀。
學習王燕,有想法就該付出行動,我們是不是該行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