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別康橋賞析
徐志摩是近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一顆新星,他擅長作詩,一生中有許多首代表作,《再別康橋》就是其中之一,康橋指的就是就是英國的劍橋大學(xué),徐志摩曾經(jīng)在那里留過學(xué),這首詩寫的就是當(dāng)徐志摩再次來到曾經(jīng)的母校的時候,那種留戀和不舍的情感。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徐志摩再別康橋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徐志摩再別康橋賞析
《再別康橋》全文可以分為七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指的就是當(dāng)徐志摩站在康橋的前面,面對著這個在自己生命里占有重要地位的地方,卻不得不說再見的那種難過和無奈,因為詩人自己也明白,這可能是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來到這里了;第二小節(jié)其實是借用擬人的手法在表達著自己情感上的悲痛,在康橋這個地方徐志摩遇見了一位改變了他整個人生的女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兩個人最終分道揚鑣,而這段感情的失敗對徐志摩的打擊是很大的,所以這一段是他自己想象出來的;而從第三、四小節(jié)中作者對這些景物的描寫中,不難看出徐志摩本人對康河是非常喜愛的,所以他才會甘愿只做康河的一條水草,永遠的陪伴著它,就連它周圍的有關(guān)聯(lián)的景物都是詳細的描寫出來了;第五、六小節(jié)中他是想表達一種想永遠留在這里的想法,但他本人也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他是一定要走的,雖然不舍、難過,但他卻必須回到需要他的地方去;第七小節(jié)是他站在輪船上,遠遠地看著康橋,向它告別,同時也是永別。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一首抒情的詩,康橋在徐志摩的生命中遠比其它地方重要得多,因為正是有了那些在康橋的經(jīng)歷,所以才會有后來的徐志摩,因此再次回到康橋也好,向康橋說再見也罷,對徐志摩而言都是一樣的復(fù)雜。
徐志摩簡介
說起徐志摩簡介這個問題,大部分人第一反應(yīng)就是他的才情和他的愛情。下面我來給大家更為詳細的介紹一下他。他又名徐章垿,字槱森,出生于浙江省,他既是詩人也還是作家,他是新月派的著名詩人。
他在14歲的時候離開了故土,考入了中學(xué),畢業(yè)后,他和張幼儀結(jié)婚。在他24歲那年去英國留學(xué),也是在那時候他才改名為徐志摩,以前人們大都以他的原名和字稱呼他。這段時間是他寫作的高峰期,他自己都說過在康橋的那段時間是他最幸福的一段時間。最出名的應(yīng)該就是他的那首再別康橋,也可以反映出他對在英國這段時光的想念。
與此同時他也認識了林徽因,但是他們沒有結(jié)婚,等到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后,林徽因已回到了中國,從此不了了之。
在1922年,他回到了中國,因為受到了《新月》這本書記的影響,他也就是用這兩個字創(chuàng)辦了新月社。要說對他影響最大的要非陸小曼莫屬了,那時候因為徐志摩正處于十分孤獨的時候,沒過多久他倆便定下了終身。
徐志摩的逝世可謂是一場意外,林徽因在北平舉辦了一個演講會,徐志摩乘坐飛機前往,但是由于天氣的阻礙,使飛機在行駛途中無法準確的飛行,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陸小曼,她許久不肯答應(yīng)去北平,再加上飛行員在遇事前一天因為女兒的婚事兒過分操勞,自身的精力難以控制這架飛機,最終釀成大禍,使得徐志摩葬身在山谷。
徐志摩情書
徐志摩近代詩人,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情詩很多,情書也不少,他曾經(jīng)寫給了兩個女人情書,徐志摩情書多的可以整理成情書集。
徐志摩情書多以抒發(fā)自己的心情,是生活的真實寫照,徐志摩在和妻子離婚后認識了林徽因,他就寫情書展開他的追求。徐志摩的情書委婉動人。這就是流傳下來的徐志摩給林徽因的《你去》,這首情書寫于1937年,讓林徽因?qū)λa(chǎn)生愛意。
當(dāng)徐志摩和林徽因短暫的愛情結(jié)束后,他遇到陸小曼,重新獲得新感情的他又瘋狂的用情書追求陸小曼露骨的表露心跡。徐志摩用心認真的寫情書,所以他的情書動人心魄。讓他的創(chuàng)作《愛眉小札》非常有名氣,小扎講了他和陸小曼之間怎樣發(fā)展的愛情。
聽著那撥動心弦的句子,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你說我不好的時候,我疼,疼的不知道怎樣安慰你。思念很無力,是因為我看不到思念的結(jié)果。風(fēng)吹沙吹成沙漠,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長的打坐。這一句又一句的成為經(jīng)典之作,成為情侶之間互訴衷腸的橋梁。
在熟悉不過的一首《再別康橋》不能不提,多少人反復(fù)的吟唱。再別康橋,我輕輕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做別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朗朗上口的腔調(diào),唯美的畫面,讓人回味無窮。
看了“徐志摩再別康橋賞析”還想看:
1.徐志摩偶然的詩
2.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詩歌
3.寫給徐志摩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