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業詩選的鑒賞及賞析
《吳偉業詩選》是葉君遠所選注的詩歌選集,這部作品于2000年發行。眾所周知,詩歌最繁盛的時代便是清朝,比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維等,都是著名的詩人,在歷史上有很高的名氣,直到今天,他們的詩歌作品依然炙手可熱,成為老少咸宜的經典作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吳偉業詩選的鑒賞及賞析
唐詩宋詞雖然有很大的名氣,但是其它朝代也有一些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們一生寫有大量的作品,后人知道的卻很少,為了彌補這個遺憾,葉君遠將明代吳偉業等詩人的作品選入到《吳偉業詩選》中,讓讀者在欣賞唐代詩歌的同時,也能了解其它朝代的名家大作。
在《吳偉業詩選》中,有大量吳偉業的詩歌作品,比如《圓圓曲》、《遇舊友》、《讀史雜感》等等,吳偉業的詩人大多為懷古之作,這與他的人生經歷和時代背景有關。在詩歌《過吳江有感》中,吳偉業寫到: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吳偉業通過詩歌敘事,先是用了大量的意象烘托出一片寂寥毫無生機的破敗景象,進而借一步抒發自己的感情。在詩歌中,可以看出吳偉業心生悲涼,但是卻無力扭轉的情形。
《吳偉業詩選》中收藏了明清之際的詩歌作品,讓后人在此基礎之上,解讀明清詩歌發展歷程和形式體現,拜讀明清詩人的瑰麗作品。
吳偉業的臺城古詩賞析
吳偉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世人,在詩歌歷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他擅長寫七言律詩,并且加以敘事體裁,后人將他的詩歌形式稱為“梅村體”,他的代表作有很多,比如《圓圓曲》、《古意》、《臺城》等等,都是他有名的詩篇。
“形勝當年百戰收,子孫容易失神州。金川事去家還在,玉樹歌殘恨未休。徐鄧功勛誰甲第?方黃骸骨總荒邱。可憐一片秦淮月,曾照降幡岀石頭。”這首詩歌是《臺城》的全文,出自吳偉業之手。吳偉業的作品大多都是懷舊懷古之作,在詩篇中,流露了亡國之恨,這首詩歌也不例外。鑒賞這首詩歌的時候,不得不提的就是吳偉業生活的年代背景。
吳偉業是明朝末年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通過科舉考試得以入朝為官,在明朝廷中,吳偉業被同朝官員誣陷,身為江南詩人,他不滿污蔑的言論,于是上書慷慨激昂的說出自己的肺腑之言,朝野上下都很佩服吳偉業的勇氣和魄力。隨之,吳偉業被崇禎皇帝器重,在湖廣一帶主持鄉試,他為明朝廷輸送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后來,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而死,吳偉業看著國家凋敝不堪寫下這首《臺城》來抒發自己的亡國之感,他一面悼念明朝的歲月,一面感慨希望之路到底在何方。在現實的與理想的圍困之下,吳偉業寫出了這首詩歌,用以抒發自己的悲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