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人物生平介紹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漢族,字慰亭,號容庵,河南淮陽(今屬項城)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北洋新軍的創(chuàng)始人。1916年建立年號為洪憲的中華帝國,未能成功。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被孫中山帶領(lǐng)的護國運動抗郁郁而死,時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于河南安陽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袁世凱人物生平,希望對你有用!
袁世凱人物簡介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號容庵,漢族,河南項城人,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是北洋軍閥的領(lǐng)導(dǎo)人,在辛亥革命后,與南方革命軍有約,只要推翻清帝奉袁世凱為大總統(tǒng),袁世凱履行承諾,逼宣統(tǒng)退位。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tǒng),后復(fù)辟稱帝被推翻。他曾擔任過滿清王朝的軍機大臣、駐朝鮮的代理總督。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凱生于河南省項城市王明口鎮(zhèn)袁寨一個世代官宦的大地主家族。父祖多為地方豪強。叔祖袁甲三以督辦安徽團練鎮(zhèn)壓捻軍起家,累官至漕運總督。父袁保中系地方豪紳。叔父袁保慶曾在甲三軍中帶兵,官至江南鹽巡道,袁世凱自幼過繼保慶為嗣子,少年時隨嗣父先后到濟南、南京等地讀書。保慶死后,復(fù)隨甲三子、戶部侍郎袁保恒至北京就讀。
1876年(光緒二年)和1879年,袁世凱兩次鄉(xiāng)試都未考中,遂決計棄文就武。1881年5月,袁世凱至山東登州,投靠保慶的結(jié)拜兄弟吳長慶,任“慶軍”營務(wù)處會辦。吳長慶為淮軍統(tǒng)領(lǐng),統(tǒng)率慶軍六營駐防登州,督辦山東防務(wù)。
袁家在清道光年間開始興盛,袁世凱的從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運總督,并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為淮軍重要將領(lǐng),為其家族成員如袁世凱等人將來進入仕途打下良好的人脈基礎(chǔ)。
袁世凱于清季投身行伍,襄贊洋務(wù)運動及新政,自道員、督撫累升,至入值軍機,甚至內(nèi)閣大臣。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經(jīng)南北議和,就任首任大總統(tǒng),但于1916年悍然復(fù)辟,稱洪憲皇帝,激起全國人民的討伐之聲,南方革命軍人在原云南都督蔡鍔的領(lǐng)導(dǎo)下,組成護國軍北上討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