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華傳統(tǒng)的名言
歷史上有很多經(jīng)典名言,那么關(guān)于中華傳統(tǒng)的名言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guān)于中華傳統(tǒng)的名言,希望您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句。
關(guān)于中華傳統(tǒng)的名言·【誠信】
1. 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
2. 不精不誠,不能動(dòng)人。 ——《莊子·魚父》
3. 失信不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4. 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5.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學(xué)而》
6.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xué)而》
7.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
8. 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9.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10. 一諾千金。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關(guān)于中華傳統(tǒng)的名言·【知恥】
1. 行己有恥。 ——《論語·子路》
2.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丑上》
3.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離婁上》
4.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盡心上》
5. 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6. 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 ——楊雄《法言·君子》
7. 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朱熹《朱子語類》卷十三
8. 五刑不如一恥。 ——呂坤《呻吟語·治道》
9. 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 ——龔自珍《明良論二》
關(guān)于中華傳統(tǒng)的名言·【改過】
1. 見善則遷(學(xué)習(xí)),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2. 改過不吝。 ——《尚書·仲虺(huǐ)之誥》
3.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尚書·伊訓(xùn)》
4. 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5.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衛(wèi)靈公》
6.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
7. 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白居易《與元九書》
8.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覯《易論第九》
9.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陸九淵《與傅全美》
10.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11. 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守仁《改過》
12. 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 ——薛瑄《讀書錄》卷十
13. 改身之過,遷(發(fā)揚(yáng))身之善,謂之“修身”。 ——顏元《顏習(xí)齋先生言行錄》
14.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增廣賢文》
關(guān)于中華傳統(tǒng)的名言·【厚仁】
1.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里仁》
2.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yì)》
3. 仁者壽。 ——《論語·雍也》88. 仁者無敵。 ——《孟子·梁惠王上》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5. 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7.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公孫丑上》
8.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9.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榮辱》
10.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戰(zhàn)國策·魏策》
11.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資治通鑒》卷九十六
12.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張載《正蒙·中正》
13.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張載《正蒙·乾稱》
以上就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關(guān)于中華傳統(tǒng)的名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