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理名言
至理名言是最正確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論。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至理名言,希望能幫到你。
人生至理名言
1、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2、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3、同樣的瓶子,你為什么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4、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5、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6、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7、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8、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9、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么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后,那一樣是你的。
10、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11、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12、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13、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14、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15、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1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
17、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18、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19、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20、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21、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2、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23、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24、與人相處之道,在于無限的容忍。
25、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26、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27、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28、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29、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30、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關于人生的至理名言
1、庸人敗于惰,能人敗于傲
世上兩種人必定慘敗,一種是懶惰之人,另一種是驕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結果總是一事無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認為自己最聰明,常常招來他人的不滿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詆毀、咒罵,最后被惡意的誹謗所吞沒。
2、不必一味討好別人
討好每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討好每一個人,等于得罪每一個人。刻意去討好別人,只會使別人產生厭惡。親近別人要自然,“投機”心態要改變。有時間討好,不如踏踏實實做事,討好別人總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實實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創造的
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壞的生活不在于別人的罪惡,而在于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里,放 棄我們的怨恨和嘆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們主觀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觀上卻沒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總想等待別人來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變別人,自己 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暫,哪有心思去浪費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經說過:“大街上有人罵我,我是連頭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這個無聊之人!”我們既不要去傷害人 家,也不要被別人的批評左右,還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實實學好本領再說。特別在少年時要全力以赴學本領,不要分心。
5、別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等于擁有了獲取快樂的金鑰匙.欣賞自己不是孤芳自賞,欣賞自己不是唯我獨尊,欣賞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賞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給 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給自己一點愉快,自己給自己一臉微笑,何愁沒有人生的快樂呢?!經常要自己給自己過節,學會尋找愉悅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榮譽
終生尋找所謂別人認可的東西,會永遠痛失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庸俗的評論會湮滅自己的個性,世俗的指點會讓自己不知所措。為錢而錢會使自己六親不認,為權 而權會使自己膽大妄為,為名而名會使自己巧取強奪。真實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會變成一張張碎片隨風飄揚,世俗的我已變得面目可憎。
7、極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為憂慮過度,而導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卻因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對任何事情都無動于衷。前者常為尋找理性而痛苦,因聰明過頭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著與死去沒有什么區別.
8、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傷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樂自己感受。也許自己眼中的地獄,卻是別人眼中的在堂;也許自己眼中的天堂,卻是別人眼中的地獄。生活就是這般的滑稽。不要總疑春色在人家,關鍵在于自己心態的調整。
9、喜歡自己才會擁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驕傲無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棄,是消極悲觀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別人更困難,喜歡自己比喜歡別人更不容易。擁有健康的恰當的自尊心 理,面對挫折會表現得格外堅強。不為外界的誘惑而丟失自我,不為一時的挫折否定自己。時時客觀冷靜地評價自己,每每樂觀中肯地贊賞自己。若連自己都不愛, 還能愛別人嗎?喜歡自己吧!
10、福中有禍,禍中有福
莫被一時之得失沖昏頭腦,一味陶醉于暫時的勝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勝利,意味著駐足停頓,陶醉勝利,意味著失去警惕。 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勝利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路標。要想取得最后的勝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為一時之得所迷惑,誰笑得最晚,誰笑得最開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實
把每一天過好是最大的幸福,快樂源于每天的感覺良好。總憂慮明天的風險,總抹不去昨天的陰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總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總幻想那些不 能實現的,今天的心靈怎能安靜?任何不切實際的東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殺手是憂愁和焦慮。痛苦源于不充實,生活充實就不會胡思亂想。
12、愉悅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總是將人生的愉悅,寄托在外界的事務上,依附于世俗的認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財產,以及待遇、名譽等東西,自己一旦失去這些,便是沉重的打擊,常 會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樂的根基也隨之毀滅。假如自己真是這樣過生活,那么快樂離我們是相當遙遠的。為什么要讓別人來評價自己的快樂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覺幸福就是幸福
許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謂的幸福;有的雖然得到了,其代價卻巨大無比。許多哲人都說,幸福是種感覺,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覺隨滿足程度而遞 減,與人的心境、心態密切相關。先哲們說:得之愈艱、愛之愈深,擁有幸福,常思艱難。一個人總是感覺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種感覺,不知足, 永不會幸福
14、別人的恩澤要牢記
目光短淺的人總是“忘恩負義”,危機時到處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時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為。這種人最被人鄙視。“忘恩負義”讓朋友傷心,“忘 恩負義”是急功近利的表現。“忘恩負義”只得益于一時,卻會永遠失信于人。切忌過河拆橋過河拆橋,會斷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個人都會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種人”。第一種是能夠理解、欣賞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種是曲解、中傷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種人 是與自己毫無關系、無關痛癢的人。第一種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應當尊為師友,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第二種人對自己造成深深的傷害,需要智慧地遠離,而不是 煩惱和計較。對于第三種人要以禮相待、和平共處。了解不同的人,區別對待,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看了人生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