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歷史
里斯本(葡萄牙語:Lisboa)是葡萄牙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都市,澳門的華人稱之為葡京。其位置位于葡萄牙中南部大西洋沿岸,城北為辛特拉山,城南為特茹河出??冢c倫敦、巴黎、羅馬等同為西歐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歷史。
里斯本歷史介紹里斯本在史前時代就有人類定居。1147年,葡萄牙第一代國王阿方索一世奪取了里斯本。1245年,里斯本成為葡萄牙王國的首都和貿易中心。公元前為腓尼基人始建。13世紀成為葡萄牙首都。1755年全城三分之二毀于大地震,重建后的新城呈格子狀布局。城市日益擴大,興盛時為西歐大西洋沿岸各地與地中海區域間及東西方貿易的樞紐。戰略要地,為葡萄牙??哲娛禄?,并有國際軍事設施。
自新石器時代開始,里斯本的地區已經有伊比利亞人居住。公元前205年起為羅馬人統治,當時的統治者凱撒把這個地區升格為市,并命名為“FelicitasJulia”(意為“祝賀凱撒”)。可是到公元5世紀起相繼被蠻族占領,而在8世紀更被摩爾人所奪取,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除了在市內興建了很多清真寺外,還建了很多房屋和新的城墻,在他們的統治下,城市發展迅速,而在當時,市內住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如_、穆斯林和猶太人等。
摩爾人一直統治里斯本直至1147年,他們被阿方索一世率領的十字軍擊敗,使得里斯本重回_的手中。1256年,里斯本正式成為葡萄牙的首都,從此就發展成為歐洲和地中海一帶重要的貿易城市。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很多航海家如瓦斯科·達·伽馬都是由里斯本出發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險的,因此,到了16世紀可算是里斯本最輝煌的時期,大量黃金從當時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運到里斯本,使得里斯本成為歐洲富甲一方的商業中心。(詳見:葡萄牙殖民帝國)
1755年,里斯本發生了一場[[里斯本大地震|大地震]],造成城市及港口的嚴重衰落,從此葡萄牙的國力也開始走下坡。及后在19世紀,拿破侖入侵里斯本,當時的皇室集體逃亡至巴西,而城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里斯本則是少數開放的大西洋港口城市。大城。
1983年,貝倫塔及熱諾尼莫修道院(MosteirodosJerónimos)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1998年,里斯本主辦世界博覽會,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資產”,以配合里斯本海洋城市的特色。博覽會舉行共132天,總計一千萬人次參觀。
延伸閱讀著名高等學府
著名的高等學府:ISCTE里斯本工商大學,又被譯成:里斯本大學學院,(英文名):–LisbonUniversityInstitute(-IUL),(葡語名):InstitutoSuperiordeCiênciasdoTrabalhoedaEmpresa-InstitutoUniversitáriodeLisboa;創建于1972年,葡萄牙唯一一所提供全方位學位教育的綜合類大學,大學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大學城內的國立大學。ISCTE里斯本工商大學下設有:19所院系(學校),主要發展的學科有:建筑科學、應用技術科學、健康產業及醫療管理、應用商業、酒店及旅游業、等方向,其中在:健康產業及醫療管理科學方面全球著名,ISCTE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學與美國、法國、德國、波蘭、等全球眾多高等學府建立了尖端科技合作項目,并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共建了全球創業領域研究中心,其全球學術影響力越來越大。
文化及公共設施
里斯本國家圖書館建于1796年,是全國藏書最豐富的圖書館。里斯本有許多博物館。馬車博物館內收藏有16-19世紀中期皇家的各種馬車,如四輪馬車、御輦、轎式大馬車以及雙輪輕便馬車等。14世紀建立的卡爾馬教堂,現已辟為考古博物館。民俗和藝術博物館,展出現代和古代的裝飾和民間藝術等。里斯本的古本江基金會是葡萄牙最大的文化中心,也是歐洲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它以促進教育、文化藝術、科學和慈善事業的發展為宗旨,有基金4億多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基金會之一。該基金會坐落在古本江公園,基金會的本部與博物館連接在一起,有一條長60米、寬17米的藝術品展覽廊,還有一個設有1300個座位的大廳。大廳的音響效果很好,可以演出交響樂、芭蕾舞、戲劇、電影,還可以舉行會議,每個座位上裝有6種語言的同聲傳譯設備。大廳旁有排練室和數個中小型會議室。博物里陳列著3000多種東、西方文物。博物館旁為圖書館,藏書10萬冊。古本江基金會為促進葡萄牙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