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的歷史評價
陳勝(?-公元前208年),字涉,別稱陳王,謚號隱王,秦朝末年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陳勝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陳勝的歷史評價
賈誼:“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躡足行伍之間,俯仰仟佰之中,索隱仟佰謂千人百人之長也,音千百。漢書作“阡陌”,如淳云“時皆僻屈在阡陌之中”。陌音貊。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會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揚雄:“或問陳勝吳廣,曰:‘亂。’曰:‘不若是則秦不亡。’曰:‘亡秦乎?恐秦未亡而先亡矣。’”
張纮:“天子之貴,四海之富,誰不欲焉?義不可,勢不得耳。陳勝、項籍、王莽、公孫述之徒,皆南面稱孤,莫之能濟。”
李軌:“輕用其身,而要乎非命之運,不足為福先,適足以為禍始。”
趙蕤:“陳勝偏袒唱於前,劉季提劍興於後,虎嘯龍睇,遂亡秦族。夫劉、陳諸杰,布衣也,無吳、楚之勢、立錐之地,然而驅白徒之眾,得與天子爭衡者,百姓思亂、無諸侯勤王之可憚也。”
司馬貞:“天下匈匈,海內乏主,掎鹿爭捷,瞻烏爰處。陳勝首事,厥號張楚。鬼怪是憑,鴻鵠自許。葛嬰東下,周文西拒。始親朱房,又任胡武。伙頤見殺,腹心不與。莊賈何人,反噬城父!”
何去非:“方陳勝之首事,而天下豪杰爭西向而誅秦也。蓋振臂一呼而帶甲者百萬,舉麾一號而下城者數十。又類皆山林倔起之匹夫,其存亡勝敗之機取決于一戰,其鋒至銳也。”
洪邁:“陳勝出于戍卒,一旦奮發不顧,海內豪杰之上,乃始云合響應,并起而誅之。數月之間,一戰失利,不幸隕命于御者之手,身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項氏之起江東,亦矯稱陳王之令而度江。秦之社稷為墟,誰之力也?且其稱王之初,萬事草創,能從陳余之言,迎孔子之孫鮒為博士,至尊為太師,所與謀議,皆非庸人崛起者可及,此某志豈小小者哉!漢高帝為之置守冢于碭,血食二百年乃絕。子云指以為亂,何邪?若乃殺吳廣,誅故人,寡恩忘舊,無帝王之度,此其所以敗也。”
劉克莊:“辛苦傭耕久,饑寒謫戌馀。竟令秦失鹿,首為漢敺魚。”
周恩來:“夫陳涉以遷徒之徒,無才無德,漁陽一呼,卒移秦祚。使劉邦得以成功者,又未使非涉之力也。假使陳涉勝不驕,仍以昔之愛民者愛之,則中原逐鹿,又多一勁敵,漢之為漢,未可知也。又何止成一草莽之英雄也哉!嗚呼!亡秦者始皇也,非陳涉也。陳涉以是而亡秦,轉以是而自亡之。前車之鑒,始皇不能鑒于六國,而陳涉復踵其后以亡,毋亦大可悲耶!后之人覽之不能自鑒,毋亦與陳涉生一同情之感也,悲夫!”
陳勝吳廣起義
大澤鄉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余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并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后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看了“陳勝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陳勝人物生平
2.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3.司馬遷為什么把陳涉歸入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