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為什么斗不過趙高
臨刑前,李斯對兒予說:我多想和你一塊兒牽著大黃狗,在咱老家東門外去追兔子啊。一個楚國的憤青,當上了秦國丞相;一個寒門學子,成了權傾一時的帝國要人,這個人就是李斯。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斯為什么斗不過趙高,歡迎大家閱讀。
李斯為什么斗不過趙高
《資治通鑒》紀錄了他的奮斗歷程,展示了他的悲喜人生,讀來讓人頗多警悟。公元前208年,他被處以極刑,罪名是謀反。他沒有謀反,也無處申訴,只能含冤而死。
高居相位、開創許多制度、影響中國數千年的李斯,究竟為何會落得如此凄涼下場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視察工作的途中,病死于沙丘。李斯的悲劇由此拉開大幕。
說到這里,我們還必須提及另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指鹿為馬”的趙高。趙本是個宦官,機敏干練,城府很深,一直受到始皇帝的信任。就玩弄權術而言他比李斯高明得多,兩個人三次交手,李斯均不戰而敗,最終還送掉了性命。
兩人第一次交手于沙丘。秦始皇之死,讓趙高獲得了機會,他決心借機殺掉領兵在外的公子扶蘇,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帝。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找李斯商量,但李斯堅決反對,還說這是大逆不道,趙高馬上亮出殺手锏,抓住李斯貪戀相位、意欲封侯的弱點,迫使其放棄抵抗,終成“沙丘之謀”,胡亥當了二世皇帝。
第二次交手時,趙高并未出面,而是背后制造事端.把陳勝起義、天下混亂歸罪于李斯,讓胡亥出面多次嚴厲予以批評,“李斯恐懼,重爵祿,不知所出”,萬般無奈,只好上書建議皇帝行督責之術,大權獨攬,縱情玩樂,還說只這樣才是顯示帝王的尊貴。胡亥很高興,督責各級,濫用刑罰,造成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積于市,秦民益駭懼思亂”的嚴重后果。這一次,李斯再度放棄原則,在治國理念上已和胡亥、趙高同流合污。
第三次是趙高下套兒讓李斯涉入了死地。趙高先是要李斯面見皇帝,規勸胡亥不要胡鬧,然后又乘胡亥玩樂興頭上,通知李斯來見。這時候李斯有點兒犯傻,被拒三次還不想走。
胡亥很不高興地說,我閑的時候他不來,一忙他就來干擾,這不是看不起我嗎!趙高趁機又上讒言,說李斯參與了沙丘之謀,立您當了皇帝,可他沒有封侯,心生怨恨。還有,他兒子在三川當郡守,聽說和叛亂的人早有來往,這父子倆是想謀反呀!胡亥認為有理,就利用一個機會,把李斯等三位大臣拿下,由趙高審理治罪。另兩人自殺,但李斯堅決不死,他認為自己有功、善辯,實無反意,在獄中給皇帝寫了申訴信,但被趙高扣壓。一番棍棒之后,李斯只能自誣服罪。臨刑前,李斯對兒子說:我多想和你一塊兒牽著大黃狗,在咱老家東門外去追兔子啊。
李斯確有才華,為天下統一做了大量建設性工作,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但他的弱點也相當明顯。名滿天下的韓非曾出使秦國,始皇帝想把他留下重用,李斯擔心韓非將對自己不利,設法兒逼其自殺。趙高也正是抓住了李斯的弱點,才把他弄進了死地。如此看來,李斯之死,并不是因為趙高陷害,而是死于自己過度的貪欲。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大境界,一般人難以企及。但控制欲念,把握好自己,多數人還是可以做到的,而貪欲一旦失控,人就可能變態,災禍也將隨時而至。
李斯怎么死的
眾所周知中國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在他統一六國,制定秦國一系列政策法律的過程中有一個人是不容忽視的,這個人就是丞相李斯,李斯不但是個有名的政治家而且他在文學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是秦國頂尖的文學家,此外他的書法更是聞名天下,是秦國寫字最好看的人,小篆就是他發明的。那么這么有名的丞相李斯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這得從秦始皇死于最后一次東巡歸途說起,當時秦始皇知道自己長生不死的夢想破滅即將歸天,就下詔讓長公子扶蘇回咸陽,但詔令還沒有發出去,他就死了。此時趙高找到李斯,向他說明了扶蘇如果繼位,他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了,不如立公子胡亥為帝。因為當時秦始皇的玉璽是由李斯掌管的,所以他們發布矯詔,害死了公子扶蘇以及大蒙恬,讓胡亥繼位做了二世皇帝。
胡亥當上皇帝以后昏庸而且殘暴,連續制造了一系列慘案,殺死了自己二十多個兄弟和十幾個姐妹,對于朝中掌握大權的大臣也是一個不放過,時間秦國上下人心惶惶。趙高接著又慫恿秦二世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等宮殿,死于徭役的人民不計其數,天下人都是敢怒不敢言。此時的李斯雖然明白自己曾經的做法是錯的,但也是無可奈何。后來趙高又誣陷李斯和他的兒子密謀造反,李斯鋃鐺入獄,在嚴刑拷打之下被迫承認造反。最后李斯死于他自己制定的法律之下,臉上被刺字,割掉了鼻子,砍了雙腳;最后在咸陽被腰斬了。他的家人親戚也被連坐,被殺了三族。
用自食其果這個成語形容李斯的死再也合適不過了,嘗到了自己制定的嚴苛刑法;秦王朝第一任丞相李斯也就這樣冤枉悲慘了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看了“李斯為什么斗不過趙高”還想看:
1.人人自危典故
2.楚漢傳奇觀后感
3.偷龍轉鳳的成語故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