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到底傳位給誰
清圣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康熙到底傳位給誰,歡迎大家閱讀。
康熙到底傳位給誰
康熙生前九子奪嫡,但是死后最有爭議的就是皇四子和皇十四子究竟哪個人才是康熙的繼承人。后世傳言是胤禛勾結了隆科多篡改了康熙的遺詔,其實篡改一說并不成立。因為清朝時滿族人建立的政權,當遇到重要詔命的時候是以滿文為正本的,漢文只是副本,滿文十四皇子改為于四皇子是不成立的,滿文不像漢文可以輕易的改動。
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里,那份詔書上是滿文與漢文合璧寫的:皇四子胤禛,在清朝皇帝的兒子都是寫成皇某子的,所以改詔書根本是不可能的。之所欲后來人們會之一雍正的合法地位可能和雍正的作風有關系,但是康熙欲立雍正為繼承人其實也不是沒有征兆,其一二廢太子胤礽后,康熙就是讓胤禛上天壇祭天的,此前除了太子胤礽祭天過,其他皇子都沒有。而且康熙在去世前曾多次召見雍正,而不是其他的皇子,也沒有讓遠在西北的皇十四子回來,可見康熙本來的意圖就是立雍正。而且有人傳言胤禛謀害康熙,其實就像他想謀害,沒有康熙的召見胤禛也沒法進去。
康熙之所以后來將皇十四子遠派西北,最大的可能就是讓雍正即位。康熙去世前冊封的秦王是很少的,而雍正就是其中一個,而皇十四子只是大王的封號并沒有爵位。而且康熙對雍正的第四個兒子弘歷也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是非常喜愛的,康熙有97個皇孫,能在宮中撫養而且康熙親自教導的很少,弘歷就是其中之一。
康熙立了幾個太子
在清初,努爾哈赤、皇太極和福臨其實生前都沒有立太子,而且清朝只有康熙帝玄燁生前就立了太子,雍正帝胤禛之后是秘密立儲。人們評價康熙在政治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稱他為千古一帝,但是康熙在立太子上是他人生最失敗的地方,這導致了康熙的皇子們自相殘殺,直到康熙去世,皇位之爭結束,雍正正是吸取了父親的教訓,從此不再立太子。
公元1675年,康熙在太和殿里皇二子胤礽為太子,日后胤礽自然是康熙親自培養,但是胤礽雖然能力不錯,但是內在的品質有問題,父子關系就不如從前了。直到公元1708年,康熙宣布廢除太子胤礽,諸位皇子開始覬覦皇位,大阿哥胤褆雖是長子,但是是庶出的向來不討康熙喜愛,所以一直向康熙推薦八阿哥胤祀,但是三阿哥胤祉告發胤褆加害胤礽后,康熙將胤褆囚禁,且將與胤褆勾結的胤祀關押。公元1709年,康熙再次恢復皇二子胤礽的太子之位,但是胤礽與公元1717年年末被告于大臣結黨營私,所以康熙在1712年9月再次宣布廢除太子,并將廢太子囚禁至死,此后康熙再也沒有提立太子之事。
但是釋放的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一起開始支持十四阿哥胤禎,而十三阿哥附庸四阿哥胤禛,本來胤禛是支持胤礽的,但是胤礽二度被廢,胤禛開始自己爭奪皇位,此后四爺黨和八爺黨開始爭奪皇位。公元1722年,在位近62年的康熙駕崩,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禎遠在西北,而四阿哥胤禛就在京城,康熙的近臣隆科多也就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舅舅宣讀遺詔皇四子胤禛繼承皇位。
康熙與弘歷
弘歷就是乾隆,康熙是弘歷的爺爺,弘歷是雍正的皇四子,而雍正是康熙的皇四子。康熙帝玄燁和乾隆帝弘歷是清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皇帝,在乾隆中期清朝為鼎盛時期,這時的版圖最大,國家最穩當,這才有了后來乾隆的六下江南效仿祖父康熙,但目的卻是娛樂為主。
歷史上康熙和弘歷的見面是在康熙的晚年,當時弘歷12歲,而康熙已經69歲了。這一年是康熙的最后一年,康熙和弘歷很投緣,經過這次的見面,康熙提出將弘歷養育宮中。康熙的97個孫子里面,之前只有廢太子胤礽的長子弘晳養育宮中。而康熙的人生最后的半年里面幾乎每天都和弘歷在一起,不僅教弘歷讀書寫字,而且經常帶著弘歷見大臣商討國事,短短的半年,祖孫倆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之間的感情直到六十年后弘歷回憶起來都感慨。弘歷身上其實有父輩的氣質與習慣,康熙和雍正都很勤政,所以早期的弘歷也非常勤政,但是晚期的弘歷非常孤獨,所以寵幸和珅,讓和珅成為富可敵國的臣子。
弘歷晚年浪費奢侈,而且固步自封,自我陶醉在功績里面,自稱十全老人,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歐洲各個方面都在迅猛的變革,而且乾隆晚期的國庫已經開始空虛,因為乾隆和雍正都不是浪費的人,而且非常注重經濟,國庫充盈,所以從乾隆晚期,清朝的“康乾盛世”開始走向“道咸衰世”。
看了“康熙到底傳位給誰”還想看:
1.歷史真相解密康熙為什么傳位給雍正
2.康熙皇帝的生平事跡
3.康熙微服私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