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神秦瓊為什么會成為門神
引言:唐太宗不忍二將辛苦,遂命畫師閻立本,將二將的戎裝圖形畫在布帛上,張貼于宮門兩側(cè),以鎮(zhèn)后宮邪祟。后來傳至民間,這兩員大將便成了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其中執(zhí)锏者是秦叔寶,執(zhí)鞭者是尉遲敬德。
在中國,無論是神神秘秘的皇室,或是普普通通的民間,從古至今都流傳著:“除舊歲,迎新春;貼門神,祈平安。”的習俗;而門神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發(fā)生變化。東漢應劭在《風俗通》中引《黃帝書》說:上古時,在度朔山上住著神荼、郁壘兩兄弟,山上還有一棵綠蔭如蓋的古桃樹。每天清晨,兄弟倆便在桃樹下檢閱百鬼。如有惡鬼為害人間,他們便將其綁去喂虎,以保人間平安。后來,人們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兄弟的圖形,懸掛在大門兩邊,冀以驅(qū)鬼避邪。南北朝時,南朝梁國宗憬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造桃木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門神。”隨著歷史朝代的更替,到了唐代,門神神荼與郁壘兄弟便被唐初的兩位著名的戰(zhàn)神秦叔寶和尉遲恭所取代。至于秦叔寶和尉遲恭為何能取代神荼與郁壘?個中原由,史籍并無記載。竊以為,除了叔寶、敬德二人忠勇之外,與唐朝之強大,影響之深遠,也不無關系。
秦瓊,字叔寶,生年不詳。因叔寶的名頭在民間太過響亮,以至《舊唐書》作傳時,也記為秦叔寶。秦瓊為齊州歷城人(今山東濟南),父親是北齊一名不見經(jīng)傳的錄事參軍。周滅齊時,秦父戰(zhàn)死沙場,遺腹子秦瓊便和母親相依為命,過著孤苦貧寒的生活。也許是老天爺?shù)木祛櫍倌陼r以講義氣著稱的秦瓊,長大后,體形高大,威猛剽悍,在家鄉(xiāng)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至此,忠心事人的秦瓊也是好人好報,得其善終。
戰(zhàn)神秦瓊為什么會成為門神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而止,作為一代戰(zhàn)神的秦叔寶,卻在其后的演繹中,由忠心護主的戰(zhàn)神變成了驅(qū)鬼避邪的門神。這卻是為何?
《隋唐演義》和《西游記》演繹了戰(zhàn)神變門神的不同民間傳說版本。《隋唐演義》是這樣說:“一日,太宗忽然病起來,眾臣日夕問候,太醫(yī)勤勤看視。過四五日不能痊可,恍惚似有魔祟。惟秦瓊、尉遲恭來問安時,頗覺神清氣爽,因命圖二人之像于宮門以鎮(zhèn)之。”邪祟絕跡,遂傳至民間。
《西游記》這樣說:唐貞觀年間,長安附近的涇河龍王為證實算命先生靈不靈,與神算袁守誠(欽天監(jiān)臺正袁天罡的叔父)打賭;老龍王為求一時之勝,濫用權(quán)力,觸犯天條,其罪當斬。玉帝委派人曹官魏徵在第二天午時三刻監(jiān)斬。為了保命,涇河龍王開后門向魏徵在人間的領導唐太宗求救,請他第二天務必拖住魏徵,領導認為魏徵是自己的手下,也就滿口答應了。
第二天,唐太宗召魏徵入朝,并讓魏徵陪自己下棋。誰知午時三刻一到,正在下棋的魏徵就打起了瞌睡,唐太宗也未太在意,而魏徵卻利用這個瞌睡,夢斬老龍王。
被斬的老龍王陰魂不散,怪唐太宗言而無信,提著一顆血淋淋的龍頭,在宮中大吵大鬧,呼號討命。唐太宗既慚愧又難過,夜夜被涇河龍王的冤魂吵得無法入睡。他只好將此事向群臣通報,以求解困之策。尉遲恭說:“創(chuàng)立江山,殺人無數(shù),何懼鬼乎?”秦叔寶說:“陛下寬心,今晚臣與敬德把守宮門,看有什么鬼祟。”當夜,二將戎裝侍立宮門,果然一夜無事。如此一連三四夜,也是夜夜平安。但總不能讓他們二位每天值夜吧?唐太宗不忍二將辛苦,遂命畫師閻立本,將二將的戎裝圖形畫在布帛上,張貼于宮門兩側(cè),以鎮(zhèn)后宮邪祟。后來傳至民間,這兩員大將便成了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其中執(zhí)锏者是秦叔寶,執(zhí)鞭者是尉遲敬德。
說穿了,門神就是門衛(wèi),是需要盡心盡職,忠心耿耿,同時兼有過人的身手來保主人的。從在民間流傳極廣的隋唐英雄來看,秦叔寶與尉遲恭無疑是最佳人選,再加上大唐對后世的影響,因此,就由他們?nèi)〈死祥T神神荼和郁壘兄弟,而成為了新門神,并且忠心耿耿地為人民服務,一直站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