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文珍人物事跡
俱文珍(?-公元813年),唐德宗貞元末期,他成了宦官首領,一些握有兵權的宦官都依附于他。俱文珍因擅殺東川節度使李康,激起眾怒,宮中的宦官亦群起攻之,漸失恩寵,因懼怕憲宗聯合其他宦官大臣對其下手,自愿離宮,最后因病而死。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俱文珍人物事跡,希望對你有用!
俱文珍人物事跡
監軍宣武
劉貞亮,因冒認了養他的宦官為父,所以后來改名俱文珍。《舊唐書》稱其性情忠直堅強,也頗識義理。(此句可能有失公允,不合事實)
安史之亂后,隨之而來的是藩鎮割據局而的形成。宣武軍統治的汴州(今河南開封),位于汴河之上,控制著南北漕運,安史亂后,唐朝的財政來源主要依靠江南,因此汴河成了唐王朝一條重要生命線。由于汴州的特殊地理關系,唐王朝在汴州先后設置有河南節度使、汴州防御使、宣武軍節度使,并駐有重兵。這樣,既可以保護汴河漕運、又可以監視東方其他藩鎮的動靜。
汴州自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反唐,攻陷汴州,劉玄佐率軍收復汴州,并委任為汴宋節度使后,宣武軍就不斷發生兵變,不僅弄得汴州人心惶惶,使朝廷的財政來源也無法保障。德宗考慮到宣武軍的重要性,便委派俱文珍出任宣武軍監軍。俱文珍出任宣武軍監軍后,為應付經常發生的兵變,就自置親兵干余人。
貞元十二年六月,當宣武軍節度使劉元佐病重,以其子劉士寧為宣武軍兵馬使,劉士寧趁機召集諸將作亂.將其不信任的大將李湛、伊婁說、張伾等,以不憂軍事的罪名,將他們逐出汴州,貶至外縣,不久又將他們殺死。
監軍劉貞亮見此情形,與官武軍都虞候鄧惟恭共同策劃,將劉士寧縛住,押送京師長安,不久劉士寧披貶為虔州司馬。眾推劉元佐鄉人李萬榮為節度使。萬榮死,囑鄧惟恭執兵事,以子乃代節度。俱文珍與鄧惟恭逐之。七月,德宗任命東都留守董晉兼宣武軍節度使,宣武軍方定。
貞元十五年二月,董晉剛死,宣武軍知留后陸長源想整頓將士散漫之風,因方法不當,輕慢軍人,又激起兵變,兵士將陸長源等人殺死。監軍俱文珍以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刺史劉逸準久為宣武大將,甚得眾心,就秘密給他寫了封書信,派親信送到宋州,召他率軍進入汴州評判。劉逸準進入汴州后,很快將叛亂平定,劉逸準因平判有功,德宗下詔任命他為宣武軍節度使,并賜名全諒。劉逸準上任數日而亡,九月,朝廷應俱文珍和宣武軍將士的請求,又任命智勇兼備的將領韓弘為宣武軍節度使,他上任不久,對宣武軍進行一次大的整頓,殺掉一批亂軍的兇卒,宣武軍內部才沒有發生大的亂子。
反對革新
貞元末年,俱文珍的勢力迅速膨脹起來,凡是握有兵權的宦官,大多依附于他,使他成為當時宦官的重要頭目。
德宗的長子順宗李誦,在做太子時,就對德宗的許多措施不滿,他討厭宦官,憎恨宮市(宦官外出采購宮中用品),還勸德宗不要貶逐賢臣。德宗不聽兒子的勸告,順宗只能在東宮物色人物,淮備登基后再進行改革。
當時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王叔文為東宮侍讀,經常和順宗一起批評時政,作改革的準備,王伾當時也為東宮侍書,他們結納了許多有政見的知識分子,其中韓泰、韓曄、柳宗元、劉禹錫、陳諫、凌淮、程升、韋執誼等人。貞無二十一年(805年)元月,德宗逝世,太子李誦即位,是為順宗,改元永貞。這位新君從上年秋天就得了中風病,半身不遂,走路很不方便,說話連言語也講不清楚,只能靠牛昭容和宦官李忠言傳達他的旨意。順宗即位后,就任命王叔文為翰林學士,王伾為翰林待詔。
改革派采取了許多于社會有利的措施,其中包括免除了部分民間欠稅,禁止官吏在正稅之外的額外進獻,以減輕人民負擔;宣布停止宮市,杜絕宦官借此掠奪人民財物,罷免五坊小兒,禁止宦官向人民敲榨勒索;等等。
當改革派委任范希朝為左右神策軍京西諸城鎮行營兵馬節度使,韓泰為副使,俱文珍才認清改革的目的,于是密令擔任神策軍將領的宦官,拒絕接受這一命令,以免宦官手中軍權被剝奪。當王叔文被任命為戶部侍即時,俱文珍又背著順宗在“制書”上削去原來王叔文任翰林學士的頭銜,剝奪了他參決政事的職務。王伾經過多方爭取,才準許王叔文三五天到翰林學士院一次,但翰林學士的官銜卻沒有恢復,給改革造成了很大困難。
永貞元年八月,俱文珍召集士族官僚衛次公、鄭絪、李程、王涯等人至金鑾殿,革定調書,讓順宗禪位于太子李純。順宗只好讓位于李純,李純即位為皇帝,是為憲宗,稱順宗為太上皇。
接著,在俱文珍和士族官僚包辦下,將改革派的王叔文貶為渝州(治今重慶市)司戶,第二年又將他殺死于任所;將王伾貶為開州(治今四川開縣)司馬,不久王伾也死于貶所;韓泰、韓曄、柳宗元、劉禹錫、陳諫、凌準、程升、韋執誼等人,也被逐出京城,貶為邊遠偏僻地方的司馬。
俱文珍的結局
元和元年(806年)正月,高祟文討伐劉辟,俱文珍再次擔任監軍。當初,東川節度使李康被劉辟打敗,劉辟把他囚禁起來。高祟文來到,劉辟把李康放回去,李康提出要雪恥,俱文珍卻指責他不能抗擊敵人,把他殺了,因此被議為專制蠻橫。討伐凱旋后,俱文珍因功累遷有衛大,知內侍省事,總管宮廷內部事務。后與眾宦官不和,離開宮廷。
元和八年(813年),俱文珍因病死去,憲宗感念他的擁立之功,贈開府儀同三司。
俱文珍與俱姓
出自唐朝時期大宦官俱文珍,屬于因故改姓為氏。劉氏宗族因俱文珍為宦官(太監),不算完人,又得罪了天下,因此憤去其“亻”為“具”,改其族支為具氏,斥之劉氏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