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的人物生平
虞世南是隋唐時著名書法家、文學家,還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曾經擔任過銀青光祿大夫、弘文館學士等,死后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且配葬昭陵。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虞世南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虞世南的人物生平
篤志勤學
虞世南的祖父虞檢,在梁代曾任始興王咨議;父親虞荔,于陳朝太子中庶子,都有很高的名望。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陳朝官至中書侍郎,因沒有子嗣,虞世南便過繼給虞寄為子,因此他取字伯施。
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欲,意志堅定,努力學習,年少時與兄長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學家顧野王的門下讀書,受學十多年,他勤奮努力精思不懈,有時十幾天不洗臉不梳頭。他擅長寫文章,曾師法著名文學家徐陵,徐陵也認為虞世南得到了自己的真髓。與他同郡的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擅書法,虞世南拜智永為師,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由此名聲更大。
遵守禮法
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虞世南的父親虞荔去,當時虞世南還年幼,因悲哀過度瘦損得幾乎承受不住喪服。陳文帝知道虞荔的兩個兒子博學,常從宮中派使者到他們家里去扶助衛護他們。曾被召為建安王法曹參軍。他的叔父虞寄被陳寶應捕獲,在閩、越一帶,虞世南雖然已除去喪服,卻還是布衣蔬食。到天嘉五年(564年),陳寶應戰敗,虞寄得以生還,才令虞世南脫去布衣食肉。
二虞入京
陳后主至德元年(583年),除任西陽王友。開皇九年(589年),陳朝滅亡后,虞世南與虞世基一起到隋朝京師長安,兄弟二人都名重一時,當時的人把他們比作西晉的陸機與其弟陸云。當時隋煬帝楊廣還是晉王,聽到他們的名聲,楊廣與秦王楊俊征召的文書一起送到,虞世南以母親年老為借口,堅決推辭,楊廣命令使者去追他們。
大業元年(605年),虞世南接連被授為秘書郎,升遷為起居舍人。與虞綽、庾自直共撰《長洲玉鏡》。同年,因母親去世而守喪。當時虞世基在當朝非常顯貴,妻子穿衣都模仿王者,虞世南雖然同他們住在一起,卻清貧節儉,不改變自己的性情。
江都之變后,虞世南隨宇文化及到聊城。武德二年(619年),宇文化及兵敗被斬,虞世南又被竇建德抓獲,竇建德任命他為黃門侍郎。
剛烈敢諫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滅竇建德后,虞世南被授任為秦王府參軍,不久轉任記室參軍,十月,李世民被封為天策,并建立文學館,虞世南被授為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共掌詔告文翰,為“十八學士”之一。
武德五年(622年),與裴矩撰《兇吉書儀》。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正式被封為太子后,虞世南升任太子中舍人。
同年八月,李世民即位,虞世南轉任著作郎,兼弘文館學士。當時,虞世南年已衰老,上表請求辭官,太宗下詔不允,升他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堅決推辭不受,被授為秘書少監。
貞觀五年(631年),參與編撰《群書政要》。
貞觀六年(632年)七月,虞世南進呈《圣德論》一文,太宗賜手書詔令給虞世南稱:“你的評價太高了。朕怎么敢與上古帝王相比,只是與近代相比略強些。然而你只是剛剛看見開頭,未知其終結。如果朕真能善始善終,那么你的高論可傳之后世;如若不然,恐怕只會成為后世的笑柄!”
貞觀七年(633年),虞世基轉任秘書監,賜爵永興縣子。太宗器重他的博識,常常在處理軍政大事的間隙,召世南在一起談經論史。虞世南雖然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當政得失,直言敢諫。太宗曾對侍臣說:“朕借閑暇的時間與世南商討古今政事,有一個字的差錯,未嘗不惆悵惱恨,他懇切誠摯到這種程度,朕用他用得好啊。群臣都像世南這樣,天下還愁有什么不能治理。”
貞觀八年(634年),虞世南進封永興縣公。同年,隴右山崩,大蛇多次出現,山東及江淮多次遭大水。太宗問“天變”。虞世南以晉朝以來歷次山崩為例,借機勸諫太宗遵循道德義理,并希望太宗不因功高而自滿、不因太平已久而驕傲松懈,始終如一。太宗聽后斂容反省,認為此言對自己有警醒作用。同年四月,康國進獻獅子,太宗命虞世南為其作賦。
貞觀九年(635年),太上皇李淵駕崩,虞世南一再勸阻太宗筑陵墓厚葬,使太宗有所收斂。他還嚴正勸阻太宗不要恣于游獵而疏于政事。這些都對當時的“貞觀之治”起著積極的作用。
深受追思
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又上表請求辭官歸居,太宗優詔允許,仍授銀青光祿大夫、弘文館學士。同年五月二十五日(7月11日),虞世南在長安逝世,享年八十一歲。
太宗聞訊后為他在別第舉哀,痛哭悲傷,下手詔給魏王李泰說:“虞世南對朕忠心一體,拾遺補闕,無日暫忘,實為當代名臣,人倫準的。朕有小失必犯顏直諫,而今亡故,朝廷上下,無復人矣!”賜東園秘器,陪葬昭陵,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
蟬虞世南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是首托物寓意的詩。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蟬的棲高飲露、蟬聲遠傳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標逸韻;三、四句分別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滿張力,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全詩簡練傳神,比興巧妙,以秋蟬高潔傲世的品格自況,耐人尋味。
看了“虞世南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歷史人物高緯簡介
2.書法家歐陽詢的生平簡介
3.最全的中國歷史人物大全
4.九宮格創始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