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子的人物評價
吳道子(約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唐朝著名畫家,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被后世尊稱為“百代畫圣”,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吳道子的人物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吳道子的人物評價
唐朝
張彥遠:1.自顧陸以降,畫跡鮮存,難悉詳之。唯觀吳道玄之跡,可謂六法俱全,萬象必盡,神人假手,窮極造化也。所以氣韻雄壯,幾不容于縑素;筆跡磊落,遂恣意于墻壁;其細畫又甚稠密,此神異也。(《歷代名畫記》) 2. 國朝吳道玄古今獨步,前不見顧陸,后無來者。授筆法于張旭,此又知書畫用筆同矣。張既號書顛,吳宜為畫圣。神假天造,英靈不窮。眾皆密于盼際,我則離披其點畫;眾皆謹于象似,我則脫落其凡俗。彎弧挺刃,植柱構梁,不假界筆直尺。虬須云賓,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當有口訣,人莫得知。數仞之畫,或自臂起,或從足先。巨狀詭怪,膚脈連結,過于僧繇矣。(《歷代名畫記》)
五代
荊浩:吳道子筆勝于象,骨氣自高,樹不言圖,亦恨無墨。(《筆法記》)
宋朝
郭若虛:曹吳二體,學者所宗。按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稱北齊曹仲達者,本曹國人,最推工畫梵像,是為曹,謂唐吳道子曰吳。吳之筆,其勢圓轉而衣服飄舉。曹之筆,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故后輩稱之曰:“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圖畫見聞志敘論》)
蘇軾:道子畫人物,如以燈取影,逆來順往,旁見側出。橫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謂游刃余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人而已。(《書吳道子畫后》)
趙希鵠:畫忌如印,吳道子作衣紋或揮霍如蓴菜條,正避此耳。由是知李伯時孫太古專作游絲,猶未盡善。李尚時省逸筆,太古則去吳天淵矣。(《洞天清祿集古畫辨》)
元代
湯垕:吳道子筆法超妙,為百代畫圣。早年行筆差細,中年行筆磊落揮霍,如蓴菜條。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動,方圓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分,莫不如意。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縑素,世謂之吳裝。(《畫鑒》)
明朝
李日華:每見梁楷諸人寫佛道諸像,細入毫發,而樹石點綴則極灑落,若略不住思者;正以像既恭謹,不能不借此助雄逸之氣耳。至吳道子以描筆畫首面肘腕,而衣紋戰掣奇縱,亦此意也。(《紫桃軒又綴》)
周履靖:吳之人物,似燈取影,逆來順往,意見疊出,橫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把,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謂游刃余地,運斤成風,蓋古今而來,一人而已。(《天形道貌畫人物論》)
何良俊:夫畫家各有傳派,不相混淆,如人物資流通其白描有二種:趙松雪出于李龍眠,李龍眠出于顧愷之,此所謂鐵線描。馬和之馬遠則出于吳道子,此所謂蘭葉描也。(《四友齋畫論》)
清朝
方薰:衣褶紋如吳生之蘭葉紋,衛洽之顫筆紋,周昉之鐵線紋,李公麟之游絲紋,各極其致。(《山靜居畫論》)
沈宗騫:1.規矩盡而變化生,一旦機神湊會,發現于筆酣墨飽之余,非其時弗得也,過其時弗再也。一時之所會即千古之奇跡也。吳道子寫地獄變相,亦因無藉發意,即借裴之舞劍以觸其機,是殆可以神遇而不可以意求也。2.吳道子應詔圖嘉陵山水,他人累月不能就者,乃能一日而成,此又速以取勢之明驗也。山形樹態,受天地之生氣而成,墨滓筆痕讬心腕之靈氣以出,則氣之在是亦即勢之在是也。氣以成勢,勢以御氣,勢可見而氣不可見,故欲得勢必先培養其氣。(《芥舟學畫編》)
吳道子是哪朝人
唐朝,大約生于唐高宗朝(約685年左右),卒于肅宗朝(約758年左右)。
吳道子是什么圣
吳道子被玄宗賜名道玄。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后世(唐宣宗847年)尊稱為“畫圣”,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畫史尊稱吳生。
看了“吳道子的人物評價”還想看:
1.畫圣吳道子的簡介
2.吳道子的畫值多少錢
3.歷史人物畫像
4.畫家吳道子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