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史稱貞觀之治,為后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唐太宗五十二歲駕崩,關于他去世的原因眾說紛紜。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死的,歡迎大家閱讀。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死的
介紹李世民的文章比較通用的說法是因患痢疾而死,不過也有史家經考證,認為李世民的真正死因乃是服食丹藥所致,太宗“服胡僧藥,遂致暴疾不救”,此說也有一些間接的史料為證,何況唐承魏晉之風,服食丹藥很流行,諸多唐帝均有此好。李世民服丹當非異事。 不過舍此之外,亦不乏第三種可能性,那就是李世民在貞觀19年征高麗之戰中因中箭受重傷,久治不愈,加之亂食丹藥導致身體更加虛弱,遂于三年另八個月之后終于駕崩了。
李世民遠征高麗中箭受傷,此說當然不見于國內的史料,此為朝鮮方面的說法,本人也是才得知不久。貞觀19年6月,李世民圍困安市,因高延壽、高惠真率高麗、靺鞨兵十五萬來救,雙方僵持不下,李世民親率李世績、長孫無忌、李道宗等出擊,三月不能下,只得班師還朝。按《資治通鑒》的記載,退兵的原因是因為“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不過,按高麗的記載,是因為聯軍屢挫唐軍,并射傷了李世民,使其不得不撤退的。
基本上可以判定,就李世民的身體狀況而言,貞觀19年親征高麗確實是一個轉折點,出征前的李世民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而失敗之后則一病不起,從此再沒有恢復過來。是失敗的打擊嗎?當然不是,因為李世民最后的兩年還曾兩次議證高麗,并由李世績統軍出征過一次。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即李世民在他的人生最后一次征戰中確確實實是栽了,不僅輸掉了戰爭,甚至連“龍體”都陪上了。而其中緣由或并非偶不小心染恙,受傷的可能性應該是最大的。當然,這樣的事情在戰場上乃屬最高軍事機密,事后為皇帝的尊嚴和面子計也會千方百計加以掩飾,來自敵方的說法或判斷無法找到真憑實據,有夸大其詞的可能,不過相形之下反而更確實可靠一些。
唐太宗李世民簡介
公元598年,李世民出生在李家別館,他的父親是當時隋朝的官員李淵,而母親則是北周皇族竇氏。
再來說說李世民名字的由來,他4歲的時候,家里來了個算命先生,對他父親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那個算命書生見到李世民,看看了他的面相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所以,李淵就用“濟世安民”里的兩個字給兒子取名“李世民”。
公元617年,李世民和父親起兵反隋,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晉陽起兵。他父親李淵廢黜楊侑,創立唐朝,而李世民被封為尚書令、右翊衛大,進封秦王。
本來李淵是答應李世民立他為太子的,但是唐朝建立后,李淵還是立了他的長子李建成為太子,而李世民當然也不肯屈為人臣,所以李世民、李建成等兄弟之間猜忌越來越深。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東宮的眼線打探到消息說,李建成要設計殺自己,所以他決定先發制人,在長安城玄武門附近射殺李建成和李元吉,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門之變,而玄武門之變以后,李世民決定斬草除根,于是也殺掉了他那幾個兄弟的兒子。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批評李世民的狠毒,為了皇位,自己的兄弟乃至只有幾歲的侄兒都不放過。
李世民終于如愿以償當上了太子,兩個月后,李淵退位做太上皇,而李世民登基,年號為貞觀。后人稱呼李世民為唐太宗。
看了“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死的”還想看:
1.李世民怎么死的
2.唐太宗李世民簡介
3.李元吉是怎么死的
4.唐太宗晚年的真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