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怎么沒有薛仁貴
東漢有云臺二十八將,這二十八人是漢光武帝在建立東漢的過程中,最具戰功的將領。 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凌煙閣怎么沒有薛仁貴,歡迎大家閱讀。
凌煙閣怎么沒有薛仁貴
云臺二十八將為東漢開國功臣,上應28星宿,就是云臺28將。耿弇就是明帝時與班超、竇固齊名的民族英雄耿秉、耿恭的叔叔,祭遵的胞弟是民族英雄祭彤;另外伏波馬援有大功,但因為女兒為明帝皇后,明帝避嫌未將其列入。云臺28將里只要和皇室有親戚關系的都沒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來歙功勞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
漢明帝劉莊追思他父親光武帝劉秀的諸位功臣,就把二十八位有功將領的畫像放在南宮云臺。后人還把這些將領與神話傳說的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稱相對應,這就是"云臺廿八宿"。
唐朝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唐朝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是為《二十四功臣圖》 ,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勛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
這二十四位功臣包括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尉遲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和秦叔寶。這二十四功臣中并無薛仁貴。設立凌煙閣功臣圖時,薛仁貴并無大功可以與其他二十四功臣相提并論。二十四功臣都是跟隨李世民在統一戰爭中立過汗馬功勞的,統一戰爭中薛仁貴還在家賦閑,還未出道。設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時,薛仁貴資格也太年輕,不入凌煙閣也在情理之中。能進入凌煙閣的文臣武將都是當時的人杰,也是后世人敬仰的偉人。李賀有詩一首就通過凌煙閣表達了自己想建功立業的遠大理想和志向。
南園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薛仁貴,成名和被太宗賞識是在東征高句麗之戰中,白袍小將一戰成名,從而進入軍界高層。
難道就因為“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隨著那三支響徹天山雪的箭,就射入了歷史的最高云層?在民間,似乎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大部分人都不為人所知,除非是史學專業人士。而薛仁貴卻不同,他并沒有進入凌煙閣,也沒有凌煙閣功臣的功勞大,你只要讀過說唐全傳等歷史小說或者看過相關的演藝、戲曲,到處都是薛仁貴的影子,薛仁貴、薛家將的影子伴隨了整個大唐建國后的戰爭史。
論戰功,李靖,徐茂功,侯君集,劉仁軌,蘇定方等大將,他們軍功比薛仁貴大,職位比薛仁貴高,可在民間名氣卻遠不如薛仁貴。何解?這些人除了正史對他們大肆褒獎,但民間卻沒有多少事跡,沒學過歷史的對他們不甚了解,但薛仁貴卻不同。
民間老百姓都喜歡看熱鬧,歷史上很多類似的例子:郭子儀并沒有李光地在安史之亂中的軍功大,但是郭子儀在民間家喻戶曉,知道李光地倒不多。
看了“凌煙閣怎么沒有薛仁貴”還想看:
1.尉遲恭是怎么死的
2.唐朝軍隊戰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