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1
中華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打開這座寶庫的大門,我們認識了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了解了古代神話故事,欣賞了古代建筑和繪畫,知道了中國有許多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今天我向人們介紹的是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為“元宵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舞龍燈、觀彩燈、猜燈謎、吃湯圓,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每當元宵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媽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湯圓。熱氣騰騰的湯圓上桌了,它們一個個圓溜溜的,浮在湯面上,像一個個胖娃娃。我舀起一個湯圓,先吹了幾下,輕輕一咬,甜滋滋的,湯圓的汁都溢到嘴角旁,媽媽笑我像只小花貓。湯圓有黑芝麻陷、花生餡、豆沙餡等。
吃完團圓飯,我們一家人就去上街。街上人山人海,整條街像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來到滿園春,到處是擺滿花燈的小攤,花燈各種各樣,我又看見有聰明的喜羊羊、有懶惰的懶羊羊,除了卡通形象的花燈,還有花型的燈,各種動物形狀的燈……
元宵節的活動真是絢麗多彩,真令人難忘啊……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2
今天是正月十五,皓月當空,銀光灑滿大地。我們吃個晚飯,就與爸爸媽媽一起,到印臺山下東正街的天橋上觀看禮花。
啊!好熱鬧呀!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臉上洋溢著愉快的笑容,興高采烈地聚到這里。
“多漂亮啊呀!”才放出幾束煙花,我就已經陶醉在這迷人的夜色中。忽然聽到幾聲巨響,天空中出現幾個亮點,緊接著無數條“小蝌蚪“一齊飛向天空。
過了一會兒,又是一聲巨響,又一個亮點出現了,“啪”的一聲,開出許多黃色的小花,漸漸地變成了綠色、慢慢地又變成了紫色,真是美極了。像太陽一樣絢麗多彩的禮花,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鐵樹開花;有的像蘑菇……繽紛的禮花一次又一次劃破寧靜地夜空,最后放出了一個大紅色的禮花,頓時天空猶如白晝,煙火星星點點地散落下來,好像一顆顆閃亮的星星,慢慢地變成一個個長長的小燈籠,又美麗又可愛。人們歡呼起來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我也情不自禁地說:“到我這里吧,落在我的手中,多么美麗的禮花,讓我應接不暇,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人們與我一樣久久不愿離去。
回到家中,我還陶醉在里面,那些燦爛的景象,一直在我眼前浮現,我衷心地祝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我們的生活像禮花一樣更加絢麗多彩。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3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到那一天,全國各地都可熱鬧,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層出不盡。有猜燈謎,舞獅子,踩高蹺,扭秧歌,抬歌,耍龍燈,觀燈,等等,好的有趣的節目。
像猜燈謎,也就是燈展,各種各樣的燈籠,樣式奇特,新穎,燈飾上放一張卡片,正面是燈謎,反面是謎底,有的是自由猜,有的是集體猜,還有猜燈謎比賽,一般都是在公共場所猜燈謎。
還有就是扭秧歌,也可熱鬧,那些扭秧歌的阿姨臉上畫著彩色的裝,穿著統一的服裝,腰里擠著彩色的絲帶,手里拿著彩色的扇子,排著整齊的隊,開始扭秧歌,一會她們扭排成橫排,一會扭排成豎排,一會又扭成“8”字,一會又扭成其它的花型,花樣繁多,看的眼花繚亂。
再有踩高蹺,更是絕,也就是人在一根看是棍上上面踩著一樣,估計那根棍有1米高差不多,那些演員踩到上面就跟平常走路一樣,來去自如,而且很能跑,跳,也還能玩花樣,讓人們看的都心驚膽顫,真佩服那些演員們的膽量,我也好想站到上面試試,可我沒他們的膽量。
到晚上,就該看煙火啦,夜晚的天空就屬這天最漂亮,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煙火就開始綻放。看煙火,景象很美!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各種顏色的星花縱橫交錯,一時間,照亮天空,美化天空,也照亮我們的笑臉。
這就是熱鬧的元宵節!我給你們介紹的這些怎么樣啊,是不是很有趣,很有意思!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4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代表著合家團圓,人們在這一天里放煙花、孔明燈,吃元宵,到處洋溢著喜慶的味道,我們真的好開心。
晚上,我拉著老媽的手鬧著去電影 院對面的大廣場玩。哇!來這里的人還真不少,他們都在放孔明燈,一個個許愿燈被小朋友們放飛到了天空,夜色籠罩下顯得格外亮麗,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它們又恰似一個個調皮的孩子,你追著我,我趕著你,互不相讓。
不知不覺中,我們看得如癡如醉。緩緩升起的孔明燈,宛如一只只火紅的鳳凰,放飛了我們無盡的希望。燈的火焰在半空中跳躍著,仿佛在為我們講述千百年來那悠然的往事。
我們繼續走,人群也越發擁護,好不容易擠出來,這時,我看到一個賣熒光棒的的小攤,拉著老媽的手跑過去,左看一眼,右看一眼,終于選到了一個藍玫瑰熒光棒。
放煙花了!只見“撲哧”一聲,煙花點燃了,一朵朵美麗的火花沖上天空,綻放一個個艷麗的火球失在半空中。
漸漸地,人群減少了,我和老媽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家中,和爸爸老媽一起看起了元宵晚會,我想,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5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元宵節。是一個團團圓圓日子,在這個團團圓圓日子里。我和家人一起吃湯圓、一起逐鼠、一起做紫姑、一起猜燈謎。
大家都聚在一起吃湯圓,臉上露出洋溢笑容。嘴里不停地吃著湯圓,非常高興!
吃飽喝足以后,我們一大家子人開著車邊走邊看,夜空中美麗煙花,心里樂呵呵。不光是我們樂呵呵,就連馬路旁邊陌生人也笑嘻嘻。
吃完也看完之后呢,我們就開始猜燈謎。我首先考是我妹妹,我說:“頭頂兩只角,身背一只鑊。只怕曬太陽,不怕大雨落。”我妹妹說:“是不是打一動物名?”我點頭說是。她脫口而出:“蝸牛。”我一下子愣住,沒想到他竟然這么聰明。就這樣以此類推,我考完每一個我家人。只有一兩個人答不上來,早知如此,我就給他們出最難。
該做都做,可是,就是覺得還有什么沒做。我想起來,是放飛孔明燈,我們一大家子人一家買一個孔明燈。我們把火點燃,心里許一個愿望,然后讓孔明燈帶著我們愿望飛翔遼闊天空。我許愿望是:希望全國人民元宵節快樂!
這真是一個又快樂又難忘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6
元宵節是全中華人民的一個隆重的節日,在中國北方,把元宵節過完才算把年也過完,人們在這一天歡天喜地,表達著節日到來的喜慶心情。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早上,街道上便“咚、鏘”地響起了鑼鼓聲,人們陸陸續續在街道上匯集,很快便人山人海了。敲鑼打鼓的隊伍中還涌現了《三國演義》、《西游記》等諸多人物,他們載歌載舞,跟著節奏,踏著鼓點,跳著舞,為節日增添了一份快活與熱鬧,隊伍中的孫悟空還和小朋友們一起拍照留念。
元宵節中不光有歌舞表演,還有傳統的猜燈謎活動,這是考驗一個人智力的傳統項目。有的猜出謎底,歡呼雀躍;有的抓耳撓腮,半天猜不出來;有的則被其他人那不著邊的謎底逗得哈哈大笑。大部分的紙條都被撕了下來,被猜出謎底的人拿去換獎品了,人們都沉浸在歡樂中去了。
既然是元宵節,當然不能忘了吃元宵。家家做著元宵,皮不厚餡不少,吃在嘴里剛剛好。元宵圓圓滾滾,其寓意團圓美好,帶著親人的祝福吃下元宵,異常幸福與美好。
元宵節是今年幸福生活的過渡,是美好生活的過渡,元宵節寓意新一年的到來與新一年的幸福,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7
元宵節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到京華城中城去看燈。
走進廣場,我被這五彩繽紛的燈給吸引住了,不知道先看哪盞好。正當我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忽然看到了幾只五顏六色的孔雀燈正在“翩翩起舞”,我忍不住要和它們合影。
接著我們來到了“蘑菇”房子邊,這可是小兔子新造的房子喲!“蘑菇”色彩鮮艷,真叫人垂涎欲滴。隨后,我們又來到了恐龍樂園,只見三角龍和雷龍在向游人揮手問好,霸王龍甩動著它那長長的尾巴,好像在說:“我是恐龍的霸主,有誰能敵得過我?”邊說邊向長頸龍撲去,于是一場恐龍大戰開始了。
忽然聽到一聲“好肥的豬喲”,我立即跑了過去,哈哈,只見這頭“豬”在燈光的映照下,四腳朝天,一只手正在跟大家打招呼。旁邊一群小豬圍著這只金豬高興地手舞足蹈,不停地轉圈圈!看著它們憨態可掬的樣子,我笑得喘不過氣來。剛看完金豬又來看金龍,它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要像巨龍一樣騰飛。
時間過得真快,我要回家了。看著這美麗的、形象逼真的彩燈,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久久不愿離去。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8
元宵節的傍晚,太陽剛剛落下來,響徹云天的鞭炮聲就從樓外傳了進來。在鞭炮聲的催促下,我吃過又香又甜的湯圓,我和爸爸媽媽便到大沙河去看煙花,賞花燈。來到了大沙河邊,哇,這里的人好多好多呀,擠得人都走不過去。燈,一盞,兩盞,三盞,四盞……好多呀,我都快數不過來了。有兔子、牛、羊等十二生肖的,有各種各樣的形狀的,有宣傳臨澤縣巨大變化的……再配上大沙河變幻多彩的燈光,如同白晝。我們邊走邊看,遇到我喜歡的,就讓爸爸給我照相,處處都留下了我的身影。
“砰!”煙花升起來了,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瞧!升上去的煙花散開了,一朵接一朵,有紅的,綠色,藍的,粉的……縱橫交錯在天空中,形成了奇麗的畫面。煙花千變萬化,有的像流星雨,有的像金環,有的像彩帶,有的像花朵,把大沙河的天空裝扮成了煙花的海洋,百花齊放,好漂亮啊!
歡樂的元宵節,好吃的湯圓,美麗的煙花,多彩的花燈,給我們孩子們留下了快樂的童年。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9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燈節。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今天下午,我和家人一起度過了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幫奶奶包著可愛的小刺猬、小老鼠。奶奶把面粉揉成面團,紅豆餡拌勻成餡心。將面團成劑子包入紅豆餡捏成刺猬形狀,用剪刀剪出刺,再把兩個紅豆作為刺猬的小眼睛。奶奶包的小刺猬真是栩栩如生啊!我雖然不如奶奶包的好,但奶奶還是鼓勵我,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包完后,把它們放入蒸鍋里,蒸上40分鐘,然后拿出來就可以吃了。
傍晚,奶奶給我們煮了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元宵出鍋了,有巧克力的、草莓的、黑芝麻的、豆沙的這些美味無比的大元宵,讓我饞的直流口水。我一口氣吃了6個,味道好極了!
度過了元宵節,春節也就結束了。時間不等人,我將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學期,在新的學期里我將永不停步,發憤圖強。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10
又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元宵節。大街上張燈結彩,到處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們一家人隨著熱鬧的人群,來到了中山公園賞燈。
一到中山公園,往常不怎么熱鬧的中山公園,頓時人山人海,被五彩繽紛,各式各樣的燈包圍著,一派迷人的景象。瞧!那條奔騰的巨龍正橫臥在草叢中,像個威武的戰士,守衛著自己的領地;還有那形態可愛的小狗,正笑容可掬地向我們拜年呢!
父親特意帶我去看了他們單位制作的那盞燈,那是一盞聳立在水中央的燈,像一座鮮艷奪目的亭子,亭子里有五個形態各異的福娃。
隨著天色漸暗,賞燈的人越來越多,奇怪的是,我們并不覺得十分擁擠,仔細一看,原來大家都隨著指示牌的賞燈路線秩序井然地觀賞。這也是我們廈門文明城市的驕傲!
賞完了燈,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中山公園,但我還沉浸的燈的海洋里。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11
今天,父親、母親帶著哥哥、大姐、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燈。
“哇!好漂亮啊!”大姐情不自禁的驚嘆了一句。我們首先看到了和諧門,那悠揚舒緩的音樂讓大姐和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我很喜歡“十二生肖”那組燈,瞧,龍在“嚓!嚓!嚓!”的打小鈸,蠻有節奏的!豬用盡全身的力氣“咚!咚!咚!”的掄著槌子敲大鼓……鑼鼓喧天,笙簫齊鳴,十二生肖音樂會給元宵節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接下來我和大姐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后面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和大姐異口同聲地叫了一聲。原來是威震四海的托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見塔內緩慢的旋轉著人民幣的畫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們發財吧。實在是太隨人愿了!
我們又趕到了父親、母親那里,這時他們正興致勃勃地看著“空城計”呢!只見諸葛亮穩坐城頭,不慌不忙地彈著琴,真是一種處變不驚、沉著鎮靜的大將風范啊!
今晚真是五彩繽紛的花燈連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群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啊!我們一家人也都沉浸在元宵節的歡樂中。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12
我國傳統節日中最令我難忘是——元宵節。
在我們家鄉,元宵節可比春節熱鬧多了!元宵節前幾天,大人們就忙碌起來了,家家戶戶掛起了一個個紅通通“大蘋果”——紅燈籠。夜幕降臨,燈籠亮了,露出紅暈光,燈光連成一線,就像一條騰空而起巨龍,壯觀極了!當然,元宵節最熱鬧就是鬧元宵了,當夜幕降臨時,組織鬧元宵人就穿著古代人衣著,有敲鑼,有打鼓,還有舉著象征五谷豐登彩旗,在他們后面是自發來鬧元宵人們,他們手里大都提著一個彩燈,我也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到店里買了一盞“綠葉燈”,加入到鬧元宵隊伍中去。
慢慢地,彩燈多了,鬧元宵隊伍越來越長了,鬧元宵組織者一聲令下,隊伍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成了一條在地上游動“燈龍”。“燈龍”每到一戶人家門口,這家主人就會出來放煙花爆竹表示歡迎,煙花在我們頭上綻放,五顏六色,真是比花還絢麗漂亮。主人還會給我們這些鬧元宵人發糖果之類小吃,像我一樣嘴饞小孩子更是喜出望外。
空中花變化多端,地上龍蜿蜒游動。鬧元宵隊伍一直到快十一點才漸漸散去,我也依依不舍地滿載而歸了,睡夢中我還夢著自己邊吃糖果邊鬧元宵呢!我多么盼望明年元宵節快點到來。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13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我爭取了媽媽同意,去新蕾公園看花燈。
剛走出樓道門,我們便聽到震耳欲聾煙花爆竹聲,嚇得我心驚膽戰,向四周張望半天,看沒有危險,才向外走去。
我們一邊走著,一邊看著煙花。那顏色各異、五彩斑斕、形態萬千的煙花吸引著我門,使我們目不暇接,贊不絕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像放也放不完,就像無數個頑皮的小孩,在天上蹦來蹦去,在“砰砰”地叫著,仿佛在說:“元宵節快樂!元宵節快樂!”天上的孔明燈似流星趕月一般在上空飛著,似乎害怕人們放煙花的爆炸聲,害羞而快速地飛走了一個又一個。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車水馬龍的新蕾公園南門,爸爸說這里太擠,人太多,還堵車了,到西門看看。我們聽取了爸爸的建議,先前走去,可到了西門,人山人海,整條路上全是黑壓壓的人群,我們就走另一條小道進入新蕾公園。
沒想到,新蕾公園的人太多了,每個地方都擁擠不堪,我們好不容易擠過去,來到花燈前,看到了正門旁的紅色牡丹花和其他的飛龍花燈,他們形態逼真,活靈活現,兩條龍好像要飛入云霄,令人贊嘆不已,怪不得吸引了油田這么多的男女老少。再向前走水上的花燈更讓我大飽“眼”福,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燈的海洋里,極為顯眼,又吸引了不少人。
中原路禁止車輛通行,我們走在寬闊的馬路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享受著元宵節熱鬧的場景,就連圓圓的月亮也笑瞇了眼。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14
正月十五,我國最熱鬧的節日——元宵節,那一天我們一家過得其樂融融。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
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媽媽教我煮湯圓的經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后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麻搗碎做餡,放在里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包好后,終于可以下鍋了。我按照媽媽說的煮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里。
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里,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開了。大家高興地吃完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九十三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湯圓,覺得特別好吃,心里特別開心。盼望著明年元宵節時再做湯圓給大家品嘗。
元宵節日記400字左右篇15
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放煙花。
以往過元宵節,都是爸爸媽媽包元宵,今天他們為了增強我的動手能力,也讓我學包元宵,我很樂意,別提有多高興了,就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包了起來。我先把面搓成圓球,再把圓球凹下去,做成一個凹形狀,然后把白糖和黑芝麻放入里面,把它捏成一條線,然后在手里使勁攥,盡量不要讓餡露出來,捏好后把它放在手心搓成一個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完成了。包完元宵終于可以下鍋了,不一會兒,元宵就煮熟了,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仿佛是一顆顆乒乓球。我趕緊盛了二顆在碗中,使勁吹了又吹,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啊!真好吃,是那么的可口、那么的香甜、那么的美味,忍不住的還想吃第二口。
夜幕降臨了,天空中綻開了五彩絢麗的煙花,各種煙花接二連三地沖向夜空,在深藍的夜空中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像菊花般五彩繽紛層層盛開,瞬間又變成流星般漸漸消失,各種煙花隨之紛紛而來,像一群調皮的孩子撲向天空媽媽的懷抱,露出最燦爛的笑臉,把天空中裝扮成一個美麗的空中花園,五顏六色,璀璨奪目,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
看完煙花我們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著元宵節晚會,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