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
事跡材料主體的寫作以事跡為主要內容,寫出先進單位或人物的工作經歷、工作事跡及取得的成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10篇,希望大家喜歡!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1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地區教育特點的方法。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的工資拿出絕大部分來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嗎,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了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她們。
在觀看張桂梅同志事跡的視頻時,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濕潤的:當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遠山路只為了去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告知家長孩子成績很好,只要考上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高中,就能免學費就讀時;當她夜晚在手腳關節處涂完治療風濕的藥酒,躺在辦公室冰冷堅硬的條椅上時;當她面對鏡頭,說出唯一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兩年,把這些孩子送入大學”時,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同為教師,自問難以到達張桂梅同志這樣的大愛無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獻精神境界。
我們應該學習張桂梅同志“扶弱濟困大愛無疆”的精神。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投入了這場脫貧攻堅之役。早在我在大學時代,我也有幸參加過一次為貧困山村的貧困群眾獻愛心的公益活動,對貧困有了初步的直觀感受,心中萌發出了自己該為此做點什么的真情實感;而在我畢業之后,來到了農村教書,一晃眼,十五年過去了。身體力行的投入到了脫貧攻堅的工作中,將“所想”變為了“所做”,不僅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還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到了扶貧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張桂梅同志比起來,卻顯得相形見絀了。所以,我們都應以張桂梅同志“扶弱濟困大愛無疆”的精神為指引,再接再厲,努力奮進,讓更多的困難群眾過上好日子,因為我們都知道,消除貧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2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只有黨員首先站出來、敢于沖上去,把群眾帶動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才能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平舟鎮董聯村,有著32年黨齡、剛從醫院治療結束回家的村主任__,在全縣啟動疫情防控工作后,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和村里的黨員、群眾一起奮戰在防疫一線,共同守護村寨的平安。
2019年12月,正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期,董聯村村主任__在一次為群眾補短板的工作中,頭部受傷,陷入昏迷,同事將其送醫治療二十多天后才蘇醒,在醫院治療結束后,恰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得知這一情況后,__主動申請返回工作崗位。
“只要沒倒下就得上,農歷新年初一我就來上班了,因為我家離這里近,村里面時時有群眾找,不管怎樣,我每天都堅持來這里上班、接待。”董聯村村主任__說道。回到工作崗位后,雖然身體不好,但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每天,__都堅持和村里的黨員入戶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引導群眾積極支持配合防控工作,讓群眾學會自主防控。“我們到各組去排查哪些人是從外面回來的,我們要安排人跟進管控,在家不允許出門,在這段時間,不準人集中,這兩天都在做這些工作。”董聯村村主任__向介紹日常的工作。
在入戶宣傳工作中,除了大力引導群眾學會自我防控外,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準備舉辦酒席的群眾,__也積極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引導群眾取消或者延后舉辦酒席。村民鮮永吉準備在最近幾天為女兒舉辦婚禮,__在得知這一情況后,為他講解了群眾大量聚集帶來的疫情防控危險,鮮永吉在充分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帶來的危害后,第一時間通知親戚,取消了酒席。“為了大家的安全,我們也支持政府的工作,我們把酒席延期了,后面再辦都行,疫情好了,政府準辦,我們再辦。”董聯村村民鮮永吉說道。
隨著入戶宣傳工作的有序推進,在__的組織帶領下,村里的黨員和部分群眾積極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主動到重要路口設立疫情防控卡點,嚴密保護董聯村的安全。”外面來的車,我們看車牌號,我們要問清楚,一些外出務工的,我們也不允許去,現在疫情還不允許他們出去,這兩天雖然忙點也好,也保護大家。”董聯村村主任__說道。
在董聯村,通過__的帶動以及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有序,__勇于擔當,敢于奮戰一線的精神也鼓舞著村里的年輕黨員們。“__同志為群眾排憂解難,凡事親力親為,特別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上,帶病上崗,投身一線,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年輕黨員學習,是我們的模范和榜樣。”村里的年輕黨員陸顯莉向說道。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3
近日,記者從自治區公安廳獲悉,在公安部日前公布的全國“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名單中,來自西藏的2名公安民警謝軍、洛桑入圍。據了解,按照開展“最美基層民警”學習宣傳活動部署,中宣部、公安部將綜合各地推薦、網絡點贊和現場展示等情況,遴選確定20位“最美基層民警”,于2019年10月下旬向社會宣傳發布。近期,大家可以通過“平安西藏”微信公眾號為我區2名候選人點贊!
當刑警是他的理想
帶著執著偵破大案
山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洛桑是扎根在基層14年的一名刑偵民警,曾累計偵破各類案件1900余件,抓捕犯罪嫌疑人3000余人,其中包括山南乃至西藏最大的一起電信詐騙案件。
30歲出頭的洛桑干刑警工作已經14年了,在高中時期就立志報考中國公安大學,畢業后順利成為了一名刑警。“當上刑警是我的理想,想起14年前我進刑警支隊的情景,到現在還在興奮和自豪之中。”洛桑的話語中透露著一股對于刑警工作的執著。“我的中國夢就是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讓法律得以彰顯,讓正義得以弘揚。”洛桑是這樣說的,同時也是這樣做的。
2015年,山南市發生系列電信詐騙案,有人冒充部隊領導以訂購軍用帳篷為由,對山南市14名工程老板實施詐騙,涉案金額高達290余萬元。當地公安局領導非常重視此案,要求刑警支隊盡快破案。洛桑當即帶領偵查民警先后趕赴廣東、四川、湖北、河南等地,通過調查資金流、信息流、第三方支付明細等途徑,經過3個月的努力,最終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在河南的信息以及作案流程,正準備收網之時,洛桑卻因身患輸尿管結石堵塞緊急住院,后被迫轉院至成都進行手術。住院13天出院后,洛桑立即返回工作崗位,趕到廣東省核實犯罪團伙骨干信息后輾轉河南與專案同事會合,一舉端掉詐騙窩點,抓捕5名犯罪嫌疑人,所有被騙金額如數追回。
為卓德寺尋回鎮寺之寶
但身體卻有些撐不住了
2017年2月1日,距離山南市措美縣城近300公里的卓德寺鎮寺之寶噶當佛塔不翼而飛,偵查員立即趕到,但一周之后仍未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春節藏歷新年臨近,寺廟僧人、信教群眾開始變得不安,一種悲傷的情緒彌漫開來。山南市公安局決定把偵破了山南市首例特大詐騙案,有著豐富辦案經驗的洛桑抽回組成專案組,并將其列為市局頭號督辦案件限期破案。
盜竊案最難破,但是洛桑的身上有一種不服輸的倔勁,他親自帶領專案民警再次展開地毯式的調查摸排。然而常規偵查措施并不奏效,一個多月過去了,偵破工作再次陷入僵局。頂著巨大的壓力,面對各種冷嘲熱諷,洛桑決定調整偵查方向,從僧人入手,尋找線索。終于,有僧人回想起佛塔被盜期間曾有陌生人出現在寺廟周邊。洛桑抓住戰機,循線追蹤,輾轉奔赴日喀則、阿里等地將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并追回了包括噶當佛塔在內的8件國家級文物。2017年4月9日,當洛桑帶著被盜文物返回寺廟時,卓德寺早已是桑煙繚繞、法號聲聲,群眾一早就手捧哈達在道路兩邊迎候,他們把哈達不斷拋向警車獻給辦案民警。“哈達把我的眼睛都擋住了,”洛桑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高興地說。
工作14年,洛桑對各類案件偵破執著得近乎癡狂,正是這種癡狂的執著讓他重特大案件偵破率達到100%。為了破案,他跑遍了全國各個省份,缺氧、醉氧,反反復復。看似“快活”的旅程,卻因海拔的落差讓他的心肺器官一次次接受擴張收縮的考驗。2018年,他實在抗不住,住進了醫院卻還在琢磨案情。這就是我們的洛桑--執著案偵工作的高原刑警!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4
張連印從軍報國--載,解甲不懈志。退休后,他深念組織培養之恩,心懷鄉親養育之情,抱定治理風沙、植樹造林、為民造福的如磐信念,舍棄舒適的城市生活,毅然扎根在風沙漫天的毛烏素沙漠邊緣植樹造林18年,將昔日連綿的荒山禿嶺變為綠水青山,是新時代領導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一個生動縮影。
張連印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榜樣。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為一個56年黨齡的老黨員,張連印對黨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從小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后參軍入伍保家衛國,是黨把他培養成一名軍隊高級領導干部。退休后回到故鄉,他把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轉化成為民造福的實際行動,一干就是18年,詮釋了共產黨人愛黨為黨、服務人民的政治品格。
張連印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桿。軍人的血性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軍人的本職是履行使命、擔當盡責。張連印以軍人特有的勇氣和毅力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作為人生信條,始終堅守在防風治沙最前線。即便身患癌癥直至癌細胞轉移擴散,他依然斗志不減,手術不到一個月就重返荒山繼續植樹。他用生命書寫了革命軍人不負韶華、不辱使命的拼搏底色。
張連印是新時代領導干部的楷模。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退休后,他本可以在大城市里安享晚年,卻選擇在家鄉改善生態環境,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帶領鄉親植樹造林。為了種樹,他動員家人解囊拼湊啟動資金,堅持不要林權、不要地權,30年后無償交還集體。他的無私奉獻生動詮釋了領導干部堅守初心本色、不懈奮斗奉獻的境界情懷。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5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于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里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里,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于順利成立。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6
【頒獎辭】
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身患絕癥與新冠周旋,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這一戰,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間;那一晚,歌聲飄蕩在城市上空,我們用血肉筑成新的長城。
【人物事跡】
1997年11月,張定宇同志曾響應國家號召,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張定宇同志就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于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搶救傷員。
2011年除夕,張定宇同志作為湖北省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醫院,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中國年。那天凌晨,他被一陣電話鈴聲喚醒。一名產婦子宮破裂出血,需緊急搶救。張定宇匆匆趕到手術室,做麻醉,穩定病人血液循環。不到30分鐘,一個男嬰呱呱墜地。緊接著,第二臺剖腹產病人轉到手術臺,張定宇緊急給產婦側臥位做腰麻。麻醉完成,快速輸液,20多分鐘,又一個新生命誕生。
2017年,張定宇同志隨武漢市衛健委赴外地出差,被專家發現腿有異樣。
2018年10月,張定宇被確診患有漸凍癥、雙腿日漸萎縮。
2019年11月,武漢市發生比較嚴重的流感,感染科病床已滿,在做好消殺工作后,結核科等其他科室馬上接收流感住院病人。這為疫情中的跨科室作戰打了“前站。"
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癥和危重癥患者。院長張定宇隱瞞自己患漸凍癥的病情,顧不上已感染新冠疫情的妻子,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他說:“雖然有愧疚,但當時不需要做取舍,能幫助到別人,覺得很幸福!”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7
【頒獎辭】
最先出發,最快抵達,為危難的鄉親奉上最好的年華。欠身體一臺手術,欠妻子一個告別,欠父母一次團圓。洪水洶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過后,你是天空中燦爛的霞。
【人物事跡】
陳陸(1984年2月-2020年7月22日),男,漢族,籍貫江蘇江都,出生于安徽合肥,大學本科學歷,2001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隊級正職、一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曾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2020年夏天,安徽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洪災。7月22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當天,安徽省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帶領大隊輾轉5個鄉鎮,連續奮戰,成功轉移群眾2665人。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救援隊員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渦側翻,年僅36歲的陳陸英勇犧牲。“放心,我會守好廬江”,是陳陸對父親的承諾,也是他用生命兌現的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
2021年1月,被追授2020年“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稱號;1月7日,被追授“安徽省防汛救災先進個人”稱號;2月17日,陳陸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8
【頒獎辭】
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人物事跡】
張桂梅,女,滿族,中共黨員,1957年6月生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原籍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1975年12月參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義務兼任) ,麗江華坪桂梅助學會會長。
2002年,在云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徹底解決山區貧困問題。她四處奔波籌集資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籌集到1萬元。經多方努力,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建校12年來,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從這里走進大學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患上了10余種疾病。張桂梅說:“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后能為社會做貢獻時,我覺得值了。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9
20__年9月我進入三病區,開始了神圣而又光榮的護理工作。在這里我已經工作了5個年頭,我將自己的青春、才華全部放在了我的護理崗位上,默默地奉獻給了我熱愛而感到光榮的事業上來,我們雖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履行了一名護士的天職。
大家都知道這么一句話:“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可見護理的重要性,尤其在傳染病區,入住的患者危情危重,隨時都會有失去生命的危險,沒有親人的陪護,沒有護工的護理,患者的吃、喝、拉、撒、睡,全是由我們的護士承擔的,待病人如親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始終如一,盡我們一切所能給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
傳染病區的護理工作中沒有轟轟烈烈的輝煌,卻寫滿了簡單而平凡的愛,最能在生活護理中體現出來的:給病人翻身、拍背、喂飯、喂藥、口腔護理、會陰沖洗,大小便等等,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到不能在平凡的小事。 記得甲流疫情嚴重,醫院收治了很多甲流病人,我覺得這是最能體現護士價值的時候所以我加入了甲流病房隊伍。我深知這危險時刻責任是什么?責任就是挽救每一位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重于自己、重于家人,為病人吸痰、為病人擦浴,我們竭盡全力使病人感到舒適,讓他們早日康復和家人團聚。確診為重癥甲流的患者都十分恐慌,加上又要隔離治療,恐懼和孤獨寫在每一位甲流患者的臉上,我們在工作空閑時和病人聊聊家人,聊聊工作,別看只是短短幾分鐘,會使病人感到不是他們自己在面對病魔,他們不是孤獨的,還有一群無私無畏的醫療工作者和他們能一起努力著。
有人說傳染病區是鬼門關,但我們認為傳染病區是與病魔抗爭的戰場,在這里雖然很少聽見患者的歡聲笑語,更多聽見的是病痛的呻吟聲、沉重的喘息聲,這里是沒有鮮花的芬芳,有的只是血的腥味、膿的臭味,然而在這種環境下,強烈的責任感使他們每一位醫護工作人員都在用心的照顧病人,從死神的魔掌下挽救他們,我們知道這是責任,我們就應該辛勞耕耘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謝謝!!
時代楷模人物素材摘抄300字篇10
5月29日,學校組織學習了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我聽得非常認真,幾次淚水都模糊了我的眼睛,他們先進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我,震撼著我,也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師,盡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甘于寂寞、甘于奉獻、甘于鉆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這些先進教師先進事跡啟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為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端正態度
不是說態度決定高度嗎?端正了態度,也就決定了高度的起點,這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這輩子,我既然端定了教師這個飯碗,就要好好吃這碗飯,不僅要吃好,而且還要吃飽。怎樣才能吃好吃飽呢?我想,首先要靜下心,沉下氣,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不受外界的干擾,潛下心來工作。
二、練好基本功
從經濟上來說,現在,盡管教師的待遇有所提高,但小學教師的收入還是比較低的,從工作量來說,小學教師的工作也是特別煩瑣的。白天,我們在學校上課,批改作業,處理一些班務,搞教研活動,有時外出聽課學習,晚上回家還得備課,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所以,當別人在與家人聊天,朋友聚會,吃喝娛樂,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閑的時候,我們還在為明天的的上課做準備,還在為某個學生的個體行為傷腦筋,還在為寫一篇論文而冥思苦想,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一丁點進步時,有家長向我們道謝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丁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是難以言表的。那時,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淀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到老時,我一定會為自己虛度年華而懊悔。所以,我想:現在辛苦點,累點,雖然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我會得到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因為,我知道,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世上也沒有不勞而獲。天道酬勤,只有辛勤耕耘的人才會結出豐碩的成果,哪怕果實不算太豐碩,但我只要努力了,就算青澀的小果子,我也覺得甜。
三、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我們希望別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么教別人的孩子。當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手上的時候,他們對我們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們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的愛他們,用積極的情感去感染他們,扣擊他們的心扉,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這是一種責任。我們要象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比如:孩子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噓寒問暖;孩子有缺點或不足時,不歧視,不挖苦,不嘲笑,應該有顆包容之心,要想到:他們是孩子,擁有犯錯誤的權利;當孩子的優點或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和鼓勵,……總而言之,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才是我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