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代楷模”先進事跡
最新“時代楷模”先進事跡有哪些?事跡材料主體的寫作以事跡為主要內容,寫出先進單位或人物的工作經歷、工作事跡及取得的成績。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時代楷模”先進事跡(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時代楷模”先進事跡(精選篇1)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地區教育特點的方法。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的工資拿出絕大部分來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嗎,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了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她們。
在觀看張桂梅同志事跡的視頻時,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濕潤的:當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遠山路只為了去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告知家長孩子成績很好,只要考上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高中,就能免學費就讀時;當她夜晚在手腳關節處涂完治療風濕的藥酒,躺在辦公室冰冷堅硬的條椅上時;當她面對鏡頭,說出唯一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兩年,把這些孩子送入大學”時,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同為教師,自問難以到達張桂梅同志這樣的大愛無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獻精神境界。
我們應該學習張桂梅同志“扶弱濟困大愛無疆”的精神。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投入了這場脫貧攻堅之役。早在我在大學時代,我也有幸參加過一次為貧困山村的貧困群眾獻愛心的公益活動,對貧困有了初步的直觀感受,心中萌發出了自己該為此做點什么的真情實感;而在我畢業之后,來到了農村教書,一晃眼,十五年過去了。身體力行的投入到了脫貧攻堅的工作中,將“所想”變為了“所做”,不僅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還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到了扶貧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張桂梅同志比起來,卻顯得相形見絀了。所以,我們都應以張桂梅同志“扶弱濟困大愛無疆”的精神為指引,再接再厲,努力奮進,讓更多的困難群眾過上好日子,因為我們都知道,消除貧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學習“時代楷模”先進事跡(精選篇2)
5月25日,我有幸作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代表,在莊嚴神圣的人民大會堂受到_的親切會見,并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作為代表發言。_的深切關愛和躬逢盛會的無上榮光,讓我的內心始終澎湃著激昂奮進的力量,我將擎旗奮進、再立新功。
“時代楷模”、福建省公安廳黨委原委員、福州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潘東升是我和戰友們一言一行看得見、無怨無悔跟著干的身邊榜樣。他離開我們已經快10個月了,但在我們心里,他從未離開,他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賡續英雄血脈,繼續為守護好群眾的幸福安寧而不懈奮斗。
潘東升同志忠誠奉獻、堅守初心的一生,是我們進行忠誠教育最生動、最鮮活的教材。他犧牲后,全局以“學英模、鑄忠誠、見行動”為主題,組織開展了潘東升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座談會近百場次,進一步推動公安機關黨建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實現了公安工作部署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永葆福州公安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
潘東升同志身上那股銳意改革、開拓創新的精神,是令我們全局民警最欽佩的品質之一。我們沿著他的足跡繼續奮勇前行,積極探索完善“情指勤輿督”一體化實戰化機制,依法嚴厲打擊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違法犯罪活動,受到群眾交口稱贊。
潘東升同志生前常教育我們:“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福州公安扎實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使命,落地落實“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改革舉措,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我們還立足福州僑鄉特點,創新推出一系列便僑惠僑創新舉措,實實在在幫助僑民解決了一批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潘東升同志用率先垂范和嚴格管理,確保了隊伍風清氣正、廉潔務實,用真心真情的暖警惠警舉措,讓民警們生活舒心、干得安心。福州公安以鍛造高素質過硬公安鐵軍為目標,進一步創新隊伍管理機制,優化從優待警舉措,公安隊伍的履職能力和紀律作風不斷提升。
潘東升同志雖然倒下了,但他那忠誠為民、干凈擔當的精神時刻激勵和鞭策著我們不忘初心、奮勇前進。我們將始終以公安英模為榜樣,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模精神,努力創造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新業績。
學習“時代楷模”先進事跡(精選篇3)
5月25日,我作為全國模范公安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局橋西分局呂建江綜合警務服務站代表,有幸參加了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受到了_的親切會見。
當聽到表彰決定宣讀到呂建江綜合警務服務站的名字時,我百感交集、淚流滿面。還記得2017年5月19日,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我們警務服務站的老主任呂建江被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2017年12月1日,他因積勞成疾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呂建江犧牲后,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時代楷模”稱號,被公安部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
呂建江始終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盡心竭力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總結形成了面對面、鍵對鍵、心對心的“三對”群眾工作法,堅持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人民群眾親切地稱他為“網上雷鋒”。老呂犧牲一個月后,我們重啟了老呂留下的微博“@老呂叨叨”,也像他那樣耐心解答網友問題,竭盡所能提供幫助。4年多來,我們共發布博文9000余條,粉絲數從2.8萬增長到20.6萬。同時,我們組建了“警民互助”微信群,開通了微信號、抖音號、快手號等,拓展了更多途徑傾聽群眾呼聲、解答群眾問題,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現在每次集合點名,我們第一個點到的就是“呂建江”。全體警員精神振奮,齊聲答“到”。這種莊嚴的儀式感,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傳承“時代楷模”精神,爭做呂建江式的好民警,努力做到為民服務永不下線。在出警、巡邏、業務咨詢等工作中,警務站21名民警輔警始終堅持“多說一句,多做一點,多幫一些”的工作理念,把工作做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2018年以來,共接處警情8500余起,化解矛盾糾紛2000余起,服務救助群眾1500余人次,警務站已經成為群眾信賴的安全島、永不打烊的服務站,被公安部榮記集體一等功,成為河北公安機關愛民為民的標桿性窗口和標志性品牌。
弘揚“時代楷模”精神,是我們的光榮使命和自覺行動。我們將永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永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學習“時代楷模”先進事跡(精選篇4)
張連印從軍報國--載,解甲不懈志。退休后,他深念組織培養之恩,心懷鄉親養育之情,抱定治理風沙、植樹造林、為民造福的如磐信念,舍棄舒適的城市生活,毅然扎根在風沙漫天的毛烏素沙漠邊緣植樹造林18年,將昔日連綿的荒山禿嶺變為綠水青山,是新時代領導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一個生動縮影。
張連印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榜樣。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為一個56年黨齡的老黨員,張連印對黨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從小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后參軍入伍保家衛國,是黨把他培養成一名軍隊高級領導干部。退休后回到故鄉,他把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轉化成為民造福的實際行動,一干就是18年,詮釋了共產黨人愛黨為黨、服務人民的政治品格。
張連印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桿。軍人的血性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軍人的本職是履行使命、擔當盡責。張連印以軍人特有的勇氣和毅力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作為人生信條,始終堅守在防風治沙最前線。即便身患癌癥直至癌細胞轉移擴散,他依然斗志不減,手術不到一個月就重返荒山繼續植樹。他用生命書寫了革命軍人不負韶華、不辱使命的拼搏底色。
張連印是新時代領導干部的楷模。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退休后,他本可以在大城市里安享晚年,卻選擇在家鄉改善生態環境,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帶領鄉親植樹造林。為了種樹,他動員家人解囊拼湊啟動資金,堅持不要林權、不要地權,30年后無償交還集體。他的無私奉獻生動詮釋了領導干部堅守初心本色、不懈奮斗奉獻的境界情懷。
學習“時代楷模”先進事跡(精選篇5)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于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里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里,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于順利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