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肖文儒先進事跡
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后進的作用;那么你知道時代楷模肖文儒先進事跡嗎?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時代楷模肖文儒先進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時代楷模肖文儒先進事跡(篇1)
11月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現任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肖文儒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肖文儒同志從事礦山安全生產和應急救援工作38年,先后參加、指揮和指導礦山、隧道、山體垮塌等事故災難救援700余起,多次冒險深入災難現場,在多起重特大事故救援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成功解救被困群眾1000多名。
他可棄個人安危,卻不棄受困群眾,以“鐵肩膀”扛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千鈞重擔。椎間盤突出、高血壓、關節炎,燙了傷疤的眼角、變了形狀的關節、搭了3根橋的心臟,可以說肖文儒是個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托著這樣的身軀,他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經常持續工作幾十個小時,他一次又一次挺進火舌吞噬的空間、高濃瓦斯充斥的井下、接近人體極限的高溫,只為了不惜一切代價救人、救人、救人。因為救人,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因為救人,他把千鈞重擔扛在肩上。經歷了生死、見多了離合,他把很多東西看得很淡,卻獨獨把受困群眾的生命安全高高舉過頭頂。“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來,一切都值了。”他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貫通生死的救援路,為受困群眾吃下定心丸、留住生的希望。
他可棄小家閑坐,卻不棄萬家燈火,以“鐵面人”筑起心底無私、廉潔用權的為政榜樣。家庭是溫暖的港灣。家人閑坐、燈火可親,人人向往。但肖文儒的兒子卻寫道:“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為每天早晨我還沒起床,爸爸已經離開了家;我晚上都睡著了,爸爸都還沒回來”;就連肖文儒的母親生前也曾抱怨:“我遇到困難、想找人幫忙的時候,都想不起來你。”肖文儒無奈地犧牲了陪伴孩子、照料雙親的時光,卻在辦公室放著一只行李箱,時刻準備奔赴瞬息萬變的戰場,投入重特大災難事故的營救。無論身居何種崗位、手握何種資源,他決不允許家人因為私事麻煩組織,更不允許家人經營與他工作有交集的業務,在他眼里公與私、情與法、利與義“涇渭分明”、邊界清晰,沒有且更不該有任何“模糊地帶”。
他可棄功名利祿,卻不棄應急事業,以“鐵石心”鍛造志存高遠、向險而行的崇高人格。肖文儒內心深知,應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難、太危險!當年很多救援隊友已改行換業,有的發了財,勸他跟著“下海”致富,但是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始終堅守在礦山救援第一線,只因這個崗位離不開他30多年的實戰經驗。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煉和刀鋒行走中,他成了全國應急救援系統的“老兵”,他的手機里存滿了全國礦山救援大隊大隊長、總工程師的電話號碼。河南新鄉特大暴雨災害、遼寧阜新萬達煤礦透水事故、山東棲霞笏山金礦事故……哪里最危險、哪里最緊急、哪里最吃勁,哪里就有肖文儒的背影。“人在崗上、崗在心上、心在事上”,就是他對應急事業最真實的寫照。他把對應急事業的無限忠誠,書寫在每一次生死以赴的逆行、每一片生命禁區的現場。無論生死,不計報酬,他誓要把有意義的事業進行到底。
他可棄循規蹈矩,卻不棄登高而攀,以“鐵腳板”奔赴科學應對、防救結合的`全新戰場。眾所周知,應急救援是個極端復雜的系統工程,對科學、技術、經驗的門檻要求很高。肖文儒作為元老級專家,不存任何私心雜念,主動拿出40多本厚厚的救援筆記,把全部心得、經驗傾囊相授,逼著徒弟們學習、帶著徒弟們下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傳幫帶”。從推廣正壓氧氣呼吸器、高壓排水軟管,到加快發展救援應急通信、礦用石膏等技術;從組織起草礦山救護規程和救援條例,到講解現場處置和技術裝備中“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他把一批批“門外小白”,培養成“行家里手”甚至“專家權威”,就是為了帶著他的“繼承者們”實現從“救”向“防”的轉變,沿著“全災種、大應急”的要求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爬坡過坎,去攻克一個又一個婁山關、臘子口。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學習時代楷模肖文儒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小我”于“大我”、化“想到”為“做到”,弘揚時代精神、展現時代品貌、融入時代洪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在本職崗位上對標對表干、知重負重干、創新創造干,把時代楷模的精神力量澆筑成同心奮進的不朽豐碑。
時代楷模肖文儒先進事跡(篇2)
從事礦山救援38年,先后參與700多次事故救援,救出被困人員1000余人,在多起重特大事故救援中“逆行”下井查勘現場,創造了山東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救援等多個救援奇跡,為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僅2021年就有近80天的時間在現場救援。
“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會放棄救人。但救援不是盲目的,而是一項集專業性、業務性、技術性、實戰性于一體的系統工程,需要科學決策、科學施救。”為此,他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組織起草《礦山救護工作指導意見》等制度規范。
事故現場隨時可能出現變化,救援人員必須提前考慮到各種可能性,肖文儒把這一習慣帶到日常生活中。他在辦公室里放了一只行李箱,便于他接到救援任務后“說走就走”。
自參加工作以來,肖文儒先后被表彰為全國礦山救護先進個人、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應急管理部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等。
“榮譽屬于集體,屬于常年戰斗在基層一線的廣大應急救援指戰員。”肖文儒說。
“作為一名應急救援人,我的職責是救人,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能把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一切都值了。”這是肖文儒最常說的一句話。
時代楷模肖文儒先進事跡(篇3)
38年來,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肖文儒一直從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38年間,他和他的戰友們參加了700多起礦山事故救援,從災區成功救出1000多名被困礦工,創造了多個救援奇跡。
礦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難題。每一場災難,都是瞬息萬變的戰場;每一次救援,都是生死以赴的逆行。“向前一點、再向前一點。”挺進生命禁區的每一次,肖文儒都會全力以赴。因為他相信,在漫無邊際的黑暗深處,還有人等著他帶去一束光。
那束光,是生命的召喚,是使命的擔當。
在他的身上,閃耀的是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英勇奉獻精神。選擇了應急救援,就選擇了與“死神”共舞。記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隊友命懸一線。但多少年來,只要到了事故現場,肖文儒就背著呼吸器下井勘察,只為掌握現場第一手情況加速救援。
在他的身上,展現的是專業精湛、本領高強的愛崗敬業品格。從推廣正壓氧氣呼吸器、高壓排水軟管等裝備的廣泛應用,到加快救援應急通信、礦用石膏、計算機系統等技術的高速發展;從組織起草礦山救護規程和救援條例,到“傳幫帶”各類現場處置和技術裝備的經驗……肖文儒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倡導“科學精神和熱血擔當缺一不可”。
每一個榜樣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對于廣大黨員群眾來說,學習肖文儒的事跡,就是要學習他敢于生死逆行的擔當精神、奉獻精神和竭誠為民的無私情懷,汲取奮斗力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力前行。
時代楷模肖文儒先進事跡(篇4)
肖文儒,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從事應急救援工作38年,直面700多起事故,參與救出1000余名被困人員。
“越是險象環生的危險環境,越是需要我們深入其中救出被困人員。這是黨和人民賦予守夜人的職責。”肖文儒說。
“能把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一切都值了”
——記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肖文儒
他是一名“將軍”,在生死救援的戰場披荊斬棘、智勇無雙;他是一葉“方舟”,用英勇無畏和細致入微守護生命、守衛安全。
他是肖文儒,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從事應急救援工作38年,直面700多起事故,參與救出1000 余名被困人員。“作為一名黨員,我的職責是救人,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能把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一切都值了。”肖文儒說。
時代楷模肖文儒先進事跡(篇5)
11月3日,中宣部授予肖文儒同志“時代楷模”稱號,38年來,肖文儒參與了700多次生死營救,從垮塌的礦山、隧道、山體中成功救出1000多名被困群眾,創造了多個救援奇跡。青年干部要始終以百姓心為心,向“守夜人”看齊,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實際行動追尋“守夜人”,踐行初心使命。
堅定為“人民守夜”的定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0__年6月24日,四川茂縣突發山體垮塌,接報后,肖文儒攜邊坡雷達趕赴現場,經過精準研判,帶領救援人員進入作業區。看到被困的人一個接一個被救出來,肖文儒說,“能把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一切都值了。”青年干部要堅定“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聚焦嚴峻復雜的發展形勢,敢于主動請纓;聚神改革攻堅大潮,敢于發揚斗爭精神;聚力重大事件、重大項目、重大改革,敢于不懼困難,不計得失,將“人民至上”融入精神血脈,最終落實到為民謀利上。
堅定為“成長守夜”的耐力。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肖文儒說,“年輕的同志要多帶去現場歷練。”他會抓住每一個“傳幫帶”的機會,不遺余力地傳授實戰經驗,每次有急難險重的任務,肖文儒會盡量多帶年輕同志一起參與,讓他們長見識、增本領、強能力。在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走出溫室經歷風雨,扎根基層一線成長,要主動放下架子、邁開步子,俯下身子、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中抱定信仰,在“滴水穿石、繩鋸木斷”中堅守精神,在“勇攀高峰,越難越前”中方顯本色,努力開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堅定為“理想守夜”的毅力。肖文儒從事礦山救援事業已近40載,很多早年一起入行的人都改行了,但他沒舍得這份事業。肖文儒說:“其他行業有很多人干,但礦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這30多年的實戰經驗,我的工作有價值,我愿意傾盡全力。”青年干部要厚植“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奉獻精神,甘于當無名英雄,做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的奮斗者,始終堅定走在新時代的前列,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甘當“守夜人”,守護人民,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