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王繼才事跡簡介
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你是否在尋找“時代楷模王繼才事跡簡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時代楷模王繼才事跡簡介(精選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時代楷模王繼才事跡簡介【篇1】
近日,中共中央____、國家主席、中央軍委_____近日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王繼才生前是江蘇省灌云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85年部隊撤編后,設立民兵哨所,但因條件艱苦,先后上島的10多位民兵都不愿長期值守。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
王繼才同志立足平凡崗位,卻用一生不平凡的堅守詮釋了信仰的力量。一個島兩個人的擔當、一座塔幾排房的堅守、一輩子一面旗——王繼才夫婦身上折射出來的敬業精神、擔當精神和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身為一名青年黨員,表示被他們“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深深所感染,為國擔當的熱血和激情油然而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定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和使命意識,勇擔復興大任、爭做時代新人,以最青春的姿態投入工作,發揮青年黨員的活力,為全面實現高質發展、后發先至,貢獻自己的青春!
時代楷模王繼才事跡簡介【篇2】
沈國飛 江蘇寶應經濟開發區
作為一名80后,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愛國,要奉獻。只有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然后積小成大,長久堅持后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1986年,26歲的王繼才就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不辭勞苦,在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32年來,他只有五個春節是下島過的,父母去世都沒在身邊,女兒的婚禮他也沒能參加。正是這樣的無私奉獻,王繼才夫婦曾先后被省、市評為“國防工程先進管護員”、“五一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事跡也多次被《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中國民兵》和省、市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宣傳。
通過學習,我深受震撼,作為公職人員就要有這種愛國奉獻精神。學習王繼才夫婦熱愛祖國、忠于職守、無私奉獻、不圖名利的精神,以他們為榜樣,腳踏實地、不畏艱辛、立足本職、扎實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建設貢獻自己力量!
王繼才同志的可貴之處,就是沒有抱怨,勇于開拓,積極進取,心中有責,不辱使命。他用生命詮釋了自己的諾言,他用行動為自己的人生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以實際行動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彰顯了一個共產黨員勇于擔當的本色。
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很多人忘了自己的初心,在利益面前只看小“家”不顧大“國”。而有些人默默無私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他們用奉獻精神詮釋著愛國之心。他們不是一時心熱,也不是人前擺擺樣子,而且堅持做下去,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心和奉獻精神。
當然,學習王繼才精神不能是喊喊口號,做做樣子,而是要切切實實做下去,而是要增強對新時代愛國精神、黨和國家奮斗目標的認同。我們年輕人更要克服浮躁,沉下心來學習模范榜樣,用自己的熱忱和知識建功立業,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時代楷模王繼才事跡簡介【篇3】
王繼才 王仕花 :守島衛國32年的夫婦
江蘇灌云縣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頒獎辭:
浪的執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 守,三代人無言付出兩百面旗幟收藏了太多風雨。濤拍孤島岸、風頌赤子心!
時代楷模王繼才事跡簡介【篇4】
“家就是島,島就是國,我會一直守到守不動為止。”這句樸實無華的話出自“守島英雄”王繼才之口。在長達32年的歲月里,王繼才與妻子王仕花默默守衛著祖國東隅的一個小島,用生命踐行自己的誓言。
1986年7月,26歲的生產隊長兼民兵營長王繼才被縣武裝部派到江蘇省灌云縣開山島守島。開山島是黃海前哨的一級戰備島嶼,面積僅0.013平方公里,距離最近的海岸12海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也是漁民們口中“石多水土少,臺風四季擾;飛鳥不做窩,漁民不上島”的不毛之地。1985年駐島部隊撤編后,這里設立了民兵哨所,但因條件艱苦,先后上島的10多位民兵都不愿長期值守。有人勸王繼才不要去“坐水牢”,可他的回答只有短短一句話:“你不守,他不守,這島,誰守?”
王繼才剛到時,開山島上只有漫山野草和幾排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老舊營房,沒水沒電。王繼才怕妻子王仕花不同意,瞞著她偷偷上了島。48天后,王仕花才找到了“失蹤”的丈夫。看到這里的惡劣環境,王仕花盡管哭著勸丈夫“別人不守咱也不守”,但放心不下丈夫的她仍辭掉了教師的工作,毅然來到開山島,與王繼才組成兩個人的哨所。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開山島上陪伴王繼才夫婦的只有3只小狗、5條凈化水的泥鰍和3只不會打鳴的公雞,一切吃喝全靠岸上供給。在這樣的環境里,王繼才與妻子以島為家,與孤獨相伴,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即使無人監督、無人觀看,王繼才、王仕花依然堅持每天兩次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志。每天早上5點,夫妻倆都準時在島上舉行升旗儀式,王繼才負責展開國旗,響亮地喊聲“敬禮”,王仕花站得筆直,仰著頭邊敬禮邊注視著五星紅旗。王繼才說,開山島雖小,但必須每天升起國旗。只有看著國旗在海風中飄展,才讓人覺著這個島是有顏色的。
為了守好開山島,王繼才、王仕花夫婦舍小家為大家,32年中只有5個春節與家人團聚,父母去世、女兒結婚,都沒能及時趕回。王仕花生兒子時,海上刮起臺風開不了船,王繼才只好當起接生婆,親手剪斷兒子的臍帶。夫婦倆不是不知家庭的困難,可是在守島和個人生活之間、國家和小家之間,他們選擇了守衛國土,把對父母的孝和對家庭的責化作了對祖國的大忠大愛。
2014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模”。2015年,_在軍民迎新春茶話會上親切會見了王繼才等全國雙擁模范代表。受到_勉勵的王繼才覺得:“_這么關心我們,我們更要守好開山島,組織交給我的任務,我就要守島守到守不動為止。”然而,2018年7月27日晚,王繼才在駐守期間,突發急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
_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王繼才去世后,王仕花擔任了開山島民兵哨所的名譽所長,繼續著丈夫的事業。在王繼才、王仕花事跡的感召下,一個又一個守島衛士接過他們的旗幟,繼續守衛祖國海疆,一批又一批共產黨員傳承他們的精神,繼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篇章。
時代楷模王繼才事跡簡介【篇5】
32年堅守信念,32年無畏艱險,32年勇于擔當,已故的58歲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王繼才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堅守的意義。近日,____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王繼才是何許人也?他生前是江蘇省灌云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從26歲起守護開山島,直到今年7月27日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開山島雖只有2個足球場大,但卻是軍事要塞,當年的侵華日軍便是首先占領的開山島。32年的默默堅守,王繼才將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堅守信念,砥礪前行,“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無論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王繼才32年如一日的默默守護在開山島上,沒能好好照顧父母,沒能陪伴孩子成長,()靠的就是“守島就是守家,國安才能家安”的堅定信念。信念是黑暗中的光亮,即使島上只有他和妻子兩個人,但他們依然每天早上升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堅守信念,砥礪前行,永葆愛國奉獻的赤子之心。
堅守奉獻,不畏艱險,“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開山島上除去幾排空蕩蕩的營房,只剩下冰冷的海水和肆虐的海風,因為條件過于艱苦,在王繼才之前的10位民兵都放棄了守島任務,唯有王繼才堅持了下來,這一守便是32年。他心系百姓幸福心系祖國安危,把無私奉獻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即便再苦再累,也依然堅守在開山島上。堅守奉獻,不畏艱險,永葆勇于擔當的精神。
堅守擔當,無怨無悔,“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王繼才夫妻倆僅有微薄的工資,沒能給父母盡孝,沒能參加女兒的婚禮,但他依然無怨無悔。島上有副對聯“眼觀四海風云,心系萬家歡樂”、橫批“以島為家”,他用自己單薄的肩膀扛起了保家衛國的重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守到守不動”的諾言。堅守擔當,無怨無悔,永葆愛國奉獻的堅定信念。
王繼才式的堅守向我們展示了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愛國情懷。要牢記不要因為走的太遠,就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不要因為途中的誘惑,就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堅定不移,砥礪前行,就是一種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