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時代楷模事跡素材
黃文秀時代楷模事跡素材有哪些?黃文秀為何當得時代楷模?黃文秀的扶貧事跡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黃文秀時代楷模事跡素材(精選5篇),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文秀時代楷模事跡素材(精選篇1)
一個人,燃盡了青春,把愛與希望種在無數人心中……”這是的黃文秀同志。這位年僅30歲的駐村第一書記,在冒著暴雨連夜趕往工作崗位的路上遭遇山洪犧牲,留下一首村民為她寫的歌,凝聚起人們心中的力量。
脫貧攻堅戰走到現在,已經到了決勝的關鍵時期,越是在這樣緊急的時刻我們越是要堅定信心、團結一致、眾志成城走好最好一公里,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確保到今年底我國實現全面脫貧,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涌現了很多人才,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先進人物。就好比第一書記黃文秀,斯人已逝,但扶貧精神長存,筆者認為我們要向她學習,讓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扎實走好最后一公里。
學習她艱苦奮斗、扎根基層。黃文秀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青春扎根基層,以行動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有許多個如她一般的第一書記,都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來到貧瘠的鄉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全身心投入到為貧困群眾排憂解難上、幫貧困群眾發家致富上、帶貧困群眾脫貧奔康上。無數年輕干部就像黃文秀一樣義無反顧來到大山,用青春扎根基層、把深情奉獻鄉土、以行動詮釋赤誠。
學習她堅定信念、勇于擔當。扶貧干部、第一書記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制度設計,開展脫貧攻堅戰役是我國擺脫貧困的一大創造,這充分彰顯出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也成為了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載體。我們像黃文秀一樣肩負起黨和祖國賦予的光榮使命,來到基層、來到山區,轟轟烈烈的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現在這場戰役已經進入決勝的關鍵時期,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更要整裝待發、全副武裝,向著最后一段勝利邁進,不能讓一個貧困問題遺留、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要讓每一位人民都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扎實走好最后一公里。
黃文秀時代楷模事跡素材(精選篇2)
黃文秀同志作為一名優秀的碩士畢業生,有著美好的前途,可是他放棄了,甘愿回到貧窮落后的家鄉,用自己的雙手支持家鄉的建設,這需要何足的勇氣和決心;作為一名組工干部,甘愿去偏遠的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這需要何足的定力和堅持;當自己的駐村遇到山洪暴發,不顧自身的危險,毅然決然的駕車返回駐村,這需要何足的擔當和犧牲,科就是這樣一名造福百姓造福國家的好書記,在山洪的暴虐下永別了。
這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沉痛的打擊,對于她的村民,對于她的家人,對于黨和國家都是巨大的損失。筆者深深的感知到黃文秀同志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格和職責擔當所散發的耀眼光芒,她的精神像火炬一樣,是祖國正在邁向偉大復興和人民幸福最真實的需要和寫照。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守初心,真用心。
將人民裝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榮辱與共,做廣大群眾的貼心人。把為民謀福祉、解難題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呼聲與建議,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解決困擾群眾的一切難題,做到“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擔使命,真出力。
當前我們正處于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時代的發展呼喚擔當的力量,只有不怕難、不怕苦,不怕泥水沾滿褲腿,不怕腳下布滿荊棘,才能做好基層工作。我們必須以促進基層發展為己任,提高本領,埋頭苦干,敢為人先,身體力行的擔起鄉村振興的歷史使命。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找差距,真自律。
全國脫貧攻堅模范黃文秀同志用自己崇高的信仰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為我們廣大選調生樹立了一面先鋒模范旗幟。正在基層淬煉本領的我們,更應該牢固樹立看齊意識,向榜樣學習,聆聽群眾建議,建立自我負面清單,找差距,補短板,勤自律,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讓基層成為我們實踐、進步的疆場。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抓落實,真有效。
政策實不實,關鍵在落實,堅持效果導向是檢驗政策落實的試金石。我們在強化理論政策學習的同時務必將發揮實效作為工作落實的重要參考。行動只有發揮實效我們的政策才能為基層建設具備一定的積極導向作用;只有真正提高群眾滿意度,才能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干部,我們要學習黃文秀這種實實在在行動、腳踏實地干事的精神,筑夢奮斗。承擔起黨員干部的擔當和作為,詮釋青春人生的價值和追求,詮釋奮斗追夢的真諦和意義,無愧為新時代的干部,我們全黨全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年,都當以她為榜樣,追求理想,努力奮斗,不負人生。
黃文秀時代楷模事跡素材(精選篇3)
黃文秀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后,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工作,并主動請纓到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206月16日晚,黃文秀從百色返回百坭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犧牲,生命定格在30歲。黃文秀遇難后,--專門作出重要批示,稱贊她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對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提出明確要求。
黃文秀出生于百色市田陽區一個農民家庭。由于父母身體不好,家境貧寒,她在國家助學政策幫助下才完成了學業。“是黨讓我家變好,我要入黨,回報于黨;是家鄉養育了我,我就應該學成歸來,回報家鄉;是祖國培養了我,我就到祖國最急需的地方,做最急難險重的工作,回報祖國。”黃文秀生前曾這樣說。
初心如磐、矢志如斯。6月11日,在鮮紅的黨旗下,黃文秀舉起右臂,鄭重宣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熱血滾燙、誓言鏗鏘。從此,黃文秀將踐行對黨的誓言作為畢生追求。
黃文秀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作為優秀選調生進入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
工作剛滿一年,黃文秀就主動請求去基層。
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的田陽那滿鎮,她掛任黨委副書記,積極組建鄉鎮宣講團,將黨的方針政策送到基層一線。
3月,脫貧攻堅激戰正酣。黃文秀主動要求到條件更為艱苦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樂業縣,擔任百坭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身為名牌大學研究生,為什么要到邊遠農村工作?”面對村民的疑問,她堅定地回答:“百色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百坭村的貧困戶散居在11個自然屯,多數距離村委會10公里以上。黃文秀翻山越嶺走訪貧困戶,跟村民打成一片。
“她比我女兒還要親。”韋乃情是黃文秀的結對幫扶對象,她清楚地記得,僅20,黃文秀就到她家里探望了12次,除了宣傳政策,還幫扶她種上油茶,并協調解決養老補貼、醫療報銷等問題。
駐村期間,黃文秀跑項目、找資金、請專家,在百坭村建起規范化砂糖橘產業園,還手把手教村民用網絡拓寬農產品銷路。此外,她還組織人員新建蓄水池、安裝路燈、修建通村水泥路……駐村1年多的時間,黃文秀先后幫助全村88戶418人脫貧,將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到2。71%。
如今,沿著黃文秀生前繪制的百坭村“民情地圖”探訪,家家戶戶都變了模樣:班統茂住進3層樓房還買了小汽車,羅向誠的榨油坊和小賣部擴大了規模,廖氏電家里有了新廚房和冰箱……
黃文秀的先進事跡,激勵著廣大干部群眾____、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不斷前行。
“我們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奮戰,竭盡所能幫村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現任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旭表示,全村干部群眾將學習貫徹--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____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沿著黃文秀的足跡繼續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按照制定的產業發展規劃建好“一河三帶”產業示范基地,打造具有紅色教育、鄉村旅游、產業帶富等功能的文化田園綜合體,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黃文秀時代楷模事跡素材(精選篇4)
黃文秀是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生,畢業后毅然放棄大城市優越的環境回到家鄉工作,并主動申請到偏遠地區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立志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人們不禁好奇,是什么促成她做出這樣的選擇?
黃文秀說,農村走出去的人很多,自己就是那個要回來的人,基層工作很難做,但總得有人來做。樸實無華的話語,包含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追求——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駐村一年多時間,黃文秀從新手變為熟悉脫貧攻堅工作的能手,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她舍小家顧大家,始終心系群眾,獲得了群眾高度贊譽。她是我們新時代的楷模,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前行。
在扶貧心得中,黃文秀這樣寫道:“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將“長征精神”融入血液,化為初心,黃文秀以忠于人民的情懷、只爭朝夕的敬業精神,詮釋了擔當的真實含義。
生命的價值在哪里?工作的意義在何方?民族、社會、理想、擔當,看似是很大的詞,但從黃文秀身上,我們切切實實感受到這些詞的厚重分量,感受到它們的溫度。不管身在何處、身居何位,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們大展身手的地方,群眾的所思所盼就是我們努力前行的方向。在他人躊躇時腳踏實地,在他人懷疑時執著堅定,在他人埋怨時充滿樂觀,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就能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黃文秀時代楷模事跡素材(精選篇5)
黃文秀,女,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巴別鄉德愛村多柳屯人,2016屆廣西定向選調生、北京師范大學法學碩士。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副科長、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26日,黃文秀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6日晚,黃文秀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
從黃文秀的事跡和精神當中,我們要學習她不獲全勝不撤退的使命擔當和扶貧精神。“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說“長征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算什么”,她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困難踩在腳下、把扶貧當作長征,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完成著各項脫貧攻堅任務。基層工作很難,但總有人在做實事;崇高不遠,就在身邊的那些堅守者身上。學習她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的堅實信念和堅定信仰。扶貧干部、第一書記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制度設計,開展脫貧攻堅戰役是我們中國擺脫貧困的一大創造,充分彰顯出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成為了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載體。
當前,脫貧攻堅戰已進行到緊要關頭,鄉村振興戰略正在有序實施,美好的生活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讓我們____,牢記使命,以學習黃文秀精神為契機,凝神聚力交出一份脫貧攻堅的圓滿答卷,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