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觀看《黨課開講啦》心得
作為黨員,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把“偉大建黨精神”繼續傳承下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創造無愧于新時代的新業績,不負人民重托、無愧歷史選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黨員觀看《黨課開講啦》心得7篇,以供大家參考!
黨員觀看《黨課開講啦》心得(篇1)
近期,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黨課開講啦》播出了三期節目,不同黨課呈現的豐富內容帶給我們不同的感悟,卻都為我們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能。作為基層干部,我們要從黨課中汲取精神養分,以不懈奮斗、開拓進取的姿態擁抱夢想,積極投身到基層事業中去,在基層一線書寫動人青春。
以理想信念“擁抱夢想”。如水稻灌漿期不能缺少陽光的補給,基層干部不能缺少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信仰認定了就要信上一輩子,否則就會出大問題。”基層干部需有明確堅定的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篤守內心信仰,堅守處世做人的原則和底線,不隨波逐流、不迷失自我,面對大是大非、原則問題和大風大浪敢于亮劍,在追求高遠志向的奮斗過程中感受到內在的充實和愉悅,激發出追尋夢想的力量。堅持不懈才能破除萬難,功不唐捐才能抵達遠方,在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也是我們鼓起堅強的信心之時。基層干部要以勇往直前的“奔跑”掃清迷茫和挫敗,增強勇氣和信心,用青春奮斗點亮心中的光,凝聚奮勇前行的磅礴之力。
以主動求索“擁抱夢想”。基層干部在干事創業上要有真誠的態度、深刻的思考、即時的行動,還要主動多練、練好本領,在學習中儲備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在總結中吸收知識,增強學思踐悟,提升為群眾服務的能力水平,才能凝聚起逐夢力量。我們的大腦用進廢退,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能總是“問別人”“翻案例”“想當然”,在對待問題上秉持“拿來主義”,久而久之基層干部就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缺乏獨自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擔當,從而產生“依賴心理”。因此,基層干部不能跟著別人的思路走,要善于運用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打開思路,在對問題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有收獲,在成長中練就獨當一面、為民解憂的“多面手”,夯實通往夢想的道路。
以實干精神“擁抱夢想”。“熱愛,不等于稱職。”基層干部只有把熱愛轉化為持續的行動,并堅定去做、堅持去做、堅韌去做,方向明、動力強、恒心夠,才能夠讓熱愛成為干事創業的宏大精神力量和恒久動能,讓夢想在堅持不懈的行動中生根發芽,長成一棵無法被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所撼動的參天大樹。熱愛與行動缺一不可,將熱愛托于空想和空談,夢想就會成為鏡花水月。基層干部要做到立說立行、立行立效,在務實的行動中彰顯擔當,在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積極作為、砥礪奮進,主動領任務、扛責任,激發進取意識、爭先思想,以持續行動為事業提質增效,凝聚實干力量,擦亮擔當底色。
黨員觀看《黨課開講啦》心得(篇2)
_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黨課開講啦》節目播出,引發熱烈反響。黨課是黨內組織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黨員加強黨性修養的基本途徑。各地持續深入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通過創新形式、豐富載體,引導廣大黨員了解黨的光輝歷程,傳承偉大建黨精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精心設計,抓住黨課開講“關鍵點”。全面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各級黨員領導紛紛上臺講黨課,創造了“人人上講臺、人人當教員、人人受教育”的互動式教育形式,主講人通過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紅色故事、一段段生動細致的感人講述,給廣大黨員送上一頓頓“精神大餐”。然而,我們發現,在黨課開講過程中逐步出現了主題不明確、主講不專業、內容不務實等一系列“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問題。“講黨課”要求有主題性、針對性、目標性,面對領導干部、基層干部、無職黨員要分門別類,黨課內容要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相結合、課堂學習與觀摩實踐相結合、革命先烈與身邊榜樣相結合,面對不同對象應設計不同板塊,實現主講有特點、內容有主次、對象有側重。青年黨員強調加強黨性、退休黨員強調發揮余熱、流動黨員加強組織意識等,真正讓黨課開講不離題、不偏軌,突出“精、短、實”。
精準把握,找準黨員教育“突破點”。“黨課開講啦”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門必修課,旨在引導廣大黨員追尋黨的足跡、讀懂黨的故事,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略強黨、興黨之路。我們要改變傳統課堂講授型、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立足黨員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基礎,推行“短、實、活”的培訓方式,采取“大班+小班”“觀摩+體驗”“講授+互動”“云端課堂+送學上門”等模式,在互動交流中提升學習實效。依托“互聯網+”資源,積極利用學習強國、八桂先鋒、智慧黨建平臺等,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平臺作用,把支部建在“云端”,給黨員裝上“雷達”,引導在外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掌上”聽課,_“工學矛盾”。廣大黨員在自主學習紅色書籍、觀看精品黨課的基礎上,通過田間訪談、“遠程夜校”、互動體驗等形式,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個根本,實現黨員教育入腦更入心。
精確發力,把握為民服務“著力點”。“黨課開講啦”活動作為加強黨員教育、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臺,在開展過程中,要結合“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要求主講人沉下身子“鉆”進群眾心中,“忙”在群眾身邊,主動了解需求、傾聽聲音,并結合疫情防控、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基層重點工作任務,挖掘生動素材,以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有所用為目標,用身邊的故事、身邊的榜樣、身邊的典型去教育、感染人,使黨課學習起到情感共鳴、思想認同、聲臨其境的效果,引導廣大黨員把榜樣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立足本職崗位,把每一件小事做實做細做出成績,真正讓基層實踐之光閃耀紅色黨課課堂。
黨員觀看《黨課開講啦》心得(篇3)
近期,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黨課開講啦》節目第3期《黨的偉大成就》播出,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楊鳳城教授為我們講述黨的偉大成就以及這背后的寶貴經驗。偉大成就背后彰顯著共產黨人對事業的專注投入,對民生的無私奉獻,對工作的擔當盡責。青年干部學黨課要提升“專注力”、用足“繡花功”、念好“干字訣”,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繼續書寫“奮斗詩行”,奮力開創更大的發展成就。
提升“專注力”。擇一事,終一生。對于青年干部而言,專注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袁隆平一直關心著國家糧食安全,一念執著、一生堅守,專注于“禾下乘涼夢”;屠呦呦對青蒿素的研究一波多折,在困難面前不躲不避,以執著之心投身研究。青年干部干事創業當有定力,以一顆“匠心”投身事業,不被碎片化的信息分割注意力,不被紛繁的誘惑、復雜的形勢干擾意志力,能夠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提升技能上,掌握用好復雜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無論是工作質量還是解題速度都能在專注的學習與訓練下“更上一層樓”,以深度的工作能力提升干事創業成效。
用足“繡花功”。密切同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是在嘴上說一說,也不是到群眾家轉一轉,不是走、停、看、拍的“既定流程”,而要將“身”和“心”沉入基層,深入工作實踐,到一線去搜集群眾的呼聲和訴求,把對群眾的真情實意融入為群眾服務中去,推動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青年干部要結合所學專業和知識,結合群眾的實際情況用足“繡花功”,拓展實踐調研渠道,掌握第一手資料,準確發現群眾急需解決的迫切問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聽取群眾的聲音,汲取群眾的智慧,立足崗位認真履職、扎實工作,在為民服務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讓為民服務有成果、出實效。
念好“干字訣”。前進的道路上充滿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青年干部要在繁重艱巨的任務中摸爬滾打、經受歷練,在學習和實踐中提升能力本領,在熟讀精思中領悟精神內涵,實現以學立德修身、增智廣才、陶情增志。要堅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向明確的目標要動力,從創新的方法中要活力,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檢視問題、做好調查研究,做到學用相促,不做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不搞虛張聲勢的形式主義,將黨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踐行到工作中,發揚實干精神。要保持爭第一、扛紅旗的精神,爭先進、當先鋒,以有力的舉措推動發展,提升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能力,讓擔當的底色更亮,讓發展的成色更足。
黨員觀看《黨課開講啦》心得(篇4)
_日,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黨課開講啦》節目第3期《黨的偉大成就》播出,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楊鳳城教授為我們講述黨的偉大成就以及這背后的寶貴經驗。無論是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還是偉大的發展成就,我們都應當從中汲取精神養分、砥礪嶄新征程,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學識能力、根植深厚情懷,“紅心向黨”學黨課,共赴“紅色之約”。
紅心向黨凝黨魂,堅定理想信念。戰爭歲月,誓與敵人死戰的無畏,以胸膛堵槍眼的膽魄,槍林彈雨里沖鋒向前的民族大義,無不彰顯了共產黨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堅定信念,無不體現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愛國情懷。理想信念是心中的燈塔,信仰之光照亮奮進之路,精神之源激發奮斗之力。黨員干部要用理想信念點燃“精神之炬”、筑牢“信仰之基”,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標不懈奮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竭盡所能。危難之時,黨員干部要讓理想信念燃起心中的“斗爭之焰”,毅然決然地站出來,和艱難險阻作斗爭,把對黨忠誠轉化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行動自覺,讓忠誠之心在行動中彰顯,讓愛國情懷在斗爭中凝聚力量。
紅心向黨強本領,提升學識能力。老一輩革命家善于總結革命經驗,強化斗爭本領,為事業發展注入強勁力量。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在學習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在學習中強化思想認識、增強實踐本領。學問和知識,需先由簡入繁、從薄到厚,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下提升智識,在重復練習、不斷精進下提升專業技能,在尋求進步、不懈努力中提升學習成效,這一階段是“儲能”階段;再由繁入簡、厚積薄發,將所學運用到工作實際,這個過程是“釋能”過程。從“儲能”到“釋能”,黨員干部要加強思考,從學習中汲取思想精髓,從實踐中提取豐富經驗,不斷完善知識的體系,提升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本領。
紅心向黨為民行,根植深厚情懷。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接續奮斗中,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改變的是群眾的生活環境與品質,不變的是共產黨人對奮斗目標的執著追求,不變的是對初心的如磐堅守。無論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論”,還是“在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錚錚誓言,都能夠清晰地感知到共產黨人的真摯情懷。在新的趕考路上,黨員干部要根植初心、飽含深情,不斷探索發展道路,克服重重困難,了解群眾所思所想,精準對接群眾需求,不斷發揚實干精神、凝聚奮斗力量,以大擔當、大作為為群眾謀福祉。
黨員觀看《黨課開講啦》心得(篇5)
11月1日晚,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黨課開講啦》第三期《黨的偉大成就》播出,主講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楊鳳城通過講解詮釋,幫助黨員干部深刻理解領悟了建黨百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偉大成就背后的寶貴經驗。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新。百年征程、百年初心中蘊含著寶貴精神,正是因為這種精神的存在,激勵著一代代共產黨人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創造了建黨百年的偉大成就。
淬煉赤膽“忠心”,鑄牢“一顆紅心永向黨”的忠誠之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一百年前,在風雨飄搖、民不聊生的戰爭年代,一代代共產黨人以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用鐵血丹心譜寫了一曲曲勝利凱歌,鑄起了一座座精神豐碑,形成了百年建黨精神譜系。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守初心、擔使命,貴在終身堅守,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牢記初心使命,切實要把對黨忠誠作為首要的政治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銘記入黨誓詞錚錚誓言,從堅定理想信仰中鑄起忠誠之魂,充分運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自己,汲取紅色精神偉力,牢固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淬煉為民“初心”,鑄牢“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換言之,黨的百年奮斗史也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人以初心為槳、借時代之舟、化使命成帆。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甘做為民服務“孺子牛”,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良作風,矢志不渝用革命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經常深入人民群眾中間,拉家常、問冷暖,聽民聲、解民意,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用黨的政治思想和指示精神檢視初心、滋養初心,積極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擔當作為,不斷鑄牢為民之魂,努力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而繼續奮斗,爭取更大榮光。
淬煉干事“恒心”,鑄牢“不破樓蘭誓不回”的奮進之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回望建黨百年“創業史”,在每一個歷史時期、每一個重要時刻,無不是共產黨人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恒心意志征服了一切艱難險阻。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到,“領導干部要有敢于擔當的寬肩膀,讓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與勇于擔當同頻共振”。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在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廣大年輕干部要賡續“三牛精神”,敢于在艱難困苦中擔當作為,敢于在問題挑戰面前保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進心態,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斗韌勁,鑄牢奮進之魂,激發奮進力量,真正擔負起新時代年輕干部的光榮使命。
黨員觀看《黨課開講啦》心得(篇6)
_日,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黨課開講啦》節目第3期《黨的偉大成就》播出,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楊鳳城教授為我們講述黨的偉大成就以及這背后的寶貴經驗。廣大黨員干部要從黨課中汲取精神,深刻感悟百年奮斗征程和偉大成就,以偉大精神催生出事業發展的新成效,在奮進新征程上凝聚奮斗力量。
汲取矢志不移的斗爭精神。中國共產黨在磨難中奮起、在斗爭中前行,面對異常嚴峻的環境和艱難的形勢矢志奮斗,在戰斗中舍生忘死、浴血奮戰,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偉大成就;面對發展困境,不斷探索、實踐,以攻堅克難、盡銳出戰的奮斗姿態打破發展困境,創造嶄新的發展局面,成功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汲取斗爭精神,在工作實踐中錘煉斗爭本領,在與歪風邪氣的斗爭中“提神醒腦”,保持政治立場上的堅定;在與艱難險阻的斗爭中“磨礪鐵肩”,主動扛起事業發展的擔子,提高迎接風險、戰勝挑戰、解決困難的能力和水平,激發奮進新征程的精氣神,戰勝艱難險阻,勇當一線“先鋒兵”。
汲取不懈奮斗的奉獻精神。風云激蕩的百年征程,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至上”為價值追求,矢志不渝地堅持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群眾的衣食溫飽得到滿足到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從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到為民服務更加多元豐富的創新模式,從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到鄉村振興的紅紅火火,中國共產黨在致力民生發展上邁出的步伐越來越大,讓群眾感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黨員干部要把“人民至上”作為始終堅守的價值理念,以敢于攻堅、勇于擔當的不懈奮斗精神,將為民事業扛在肩上,以為民造福的胸襟和情懷發展民生、開拓未來,創造更大的民生成果,用執著與拼搏詮釋無私奉獻的精神。
汲取萬眾一心的團結精神。面對異常復雜和艱難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向前不斷邁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強國號”巨輪一路向前,破開重重巨浪,駛向光輝燦爛的遠方。在萬眾一心的團結奮斗下,黨的事業發展面貌、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面貌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眾志成城地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力地防控了疫情的擴散和蔓延;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解決了歷史性難題,卓越的成就背后是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團結開創未來。黨員干部要團結人民群眾,汲取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把壯碩的“根”扎得更深,把團結的力量“抱”得更大,讓偉大成就的光輝更加閃耀。
黨員觀看《黨課開講啦》心得(篇7)
_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了節目《黨課開講啦》,節目邀請專家學者走進演播大廳,深入講授黨的創新理論和黨的基本知識、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教育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課開講啦》特別節目,為“如何講好黨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黨課是“三會一課”的重要內容,也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載體。一堂好的黨課,可以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也可以引起聽者的共鳴,激勵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筆者以為,黨課要姓“黨”、講“準”、求“實”,突出政治性、針對性和實踐性,讓黨的理論“入腦入心”。
黨課姓“黨”,突出“政治性”。講黨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加強黨員思想作風建設的重要途徑,作為黨課講授者,要深刻認識黨課姓“黨”的特點,充分把握黨課具有的宣傳黨的綱領、傳達上級精神、引領思想作用,突出黨課的政治屬性。要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黨課講授中,將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理論和歷史沿革,用專業的語言、嚴謹的表述和多樣的形式講授出來。要心懷“國之大者”的政治擔當,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準確把握、吃透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黨課講“準”,突出“針對性”。黨課是有效的黨員教育途徑,也是黨的組織生活的重要制度,要在精準性上下功夫,做到對癥下藥,提高黨課的針對性。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黨課,深入做好調研,通過談心談話、調查問卷、組織生活等形式,摸清黨員需求,確保黨課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針對不同聽眾、不同領域、不同需求,結合黨的基本理論、歷史傳統和路線方針,有針對性地選定講授課題,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及時更新授課內容,主動貼近時代主題,不斷豐富材料事例,與時俱進、有的放矢,讓黨員聽得進去、學得下去、引得起共鳴,促使黨課取得實際成效。
黨課求“實”,突出“實踐性”。黨課作為“三會一課”制度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門,發揮著理論武裝、凝聚共識、指導實踐的作用,一堂好的黨課,不僅要“黨味”十足,還必須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征。要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結合工作實際,讓黨的理論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將黨課講深、講透、講實,在回應黨員思想困惑的同時,確保黨課內容接地氣、帶露珠、有溫度。要堅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在講授方式上,多講例子、少講套話,多講真故事、少講“大道理”,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黨課講真、講活、講出感情,在深入淺出的講授中,讓聽者想聽、愿意聽、聽得進去,從而增強黨課的說服力,達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