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鴨綠江電影心得感想
《跨過鴨綠江》你看了嗎?這場戰役鑄就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展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革命精神。跨過鴨綠江電影心得感想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跨過鴨綠江電影心得感想,歡迎查閱!
跨過鴨綠江電影心得感想(篇1)
中國志愿軍用他們的頑強而無畏的精神戰勝了敵人,也震懾了那些曾經侵略過我們的人。這是史無前例的戰爭;是窮國打敗富國、弱國打敗強國創造歷史奇跡的戰爭;是軍隊打出國威、打出軍威、打出骨氣、揚眉吐氣的戰爭;中國自愿軍譜寫了中華民族戰爭最光輝的一頁,他們不愧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志愿軍,是他們讓世界從新認識了中國,是他們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讓中國人民免遭外國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為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為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中華的兒女,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打敗未來的敵人,保衛祖國的領土與祖國的強盛,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回報祖國和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志愿軍們,不辜負祖國都對我們的悉心栽培與無限期望。
讓我們銘記那些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愿軍吧!
跨過鴨綠江電影心得感想(篇2)
電影《跨過鴨綠江》是近年來繼《金剛川》和《長津湖》后,又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是一曲英雄的贊歌。
影片的手法是全景的、紀實的,影片先以極其鮮活的畫面介紹了戰爭發生的起因、世界主要國家領導人對戰爭的態度——這是影片的片頭;片名之后,一個接一個戰斗場面,并有字幕顯示:一次戰役、二次戰役……第五次戰役,直至停戰協議的簽訂、戰爭的結束,讓觀眾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影片的手法是藝術的、故事的:影片從始至終以“我”、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口吻作為旁白娓娓道來,生動感人。
每一次戰役都有人物,有故事:第一次戰役中范天恩帶領戰士們拼死守衛飛虎山;第二次戰役中,113師一晝夜在雪地里急行軍140里,搶在敵人前面趕到三所里,繼而占領龍源里,切斷了敵人的南逃之路;第五次戰役中傅崇碧的63軍堅守鐵原,曾澤生軍長帶領他的50軍長時間堅守漢江……互為因果,一個故事緊接一個故事,逐步走向高潮,讓人回味無窮。
但這一切藝術效果,最終要通過人物的刻畫來實現。
在觀眾面前高高屹立的,是一組志愿軍英雄群像。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愿軍指戰員們爬冰臥雪、浴血奮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影片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無論是團長、師長、司令員,還是戰士,軍令如山倒,命令就是一切。彭德懷如此——影片里幾處強調了彭德懷對于黨中央及毛澤東的戰略決策的不含糊。對于司令部的指示,有哪位指揮員又討價還價呢?一晝夜在雪地里急行軍140里地,任誰也說不可能,為了勝利,113師二話沒有說,這任務硬是完成了!范天恩帶領戰士們誓死守衛飛虎山,戰斗進行得非常慘烈,范天恩覺得硬拼不妥,決意采取車輪戰:一個排一個排輪流上,身旁的戰士說:這不就是輪流犧牲嗎?明知等待著自己的是為國捐軀,也沒有一個戰士后退半步。仍然是這么一些戰士,不僅僅要與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拼死戰斗,還要與“食無糧、寒無衣”的困難環境斗,死守飛虎山的戰士們三天沒有吃飯了,餓了怎么辦?含石頭。因為口里含了石頭,可以產生口水,“就不餓了!”第五次戰役中傅崇碧的63軍堅守鐵原,用不到3萬的兵力抵御了有飛機、坦克的8萬精銳之師的進攻,沒有讓鐵原倉庫里的一顆子彈、一粒糧食留給敵人……
影片在人物刻畫上著墨最多的是彭德懷。影片開頭通過對參戰與否利害關系的分析等,巧妙交代了戰爭條件的艱苦、勝負的難以確定,有力烘托了以彭德懷為代表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身系國家安危、臨危受命的英雄氣概,待《跨過鴨綠江》這片名展現在銀幕上,志愿軍高歌猛進的身影出現在鴨綠江畔,彭德懷及其率領的數十萬志愿軍將士的一舉一動,就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
影片中彭德懷以第一人稱“我”的旁白,既是一條故事發生、發展的線索,也是彭德懷內心世界的表白:“我”被中共中央派專機接到北京參加會議、不知道會議的內容是啥;停戰協議簽字后,朝鮮政府要給“我”頒發勛章,“我”覺得應該頒發給我們的志愿軍戰士……
影片寫了彭德懷的笑、寫了彭德懷的哭、寫了彭德懷的喜怒哀樂,當然,更寫了他在戰役指揮上的機智果決,比如,他敏銳地發現敵人意欲奪取鐵原,對我軍實施圍殲的意圖,及時對部隊的部署作了調動,為抗美援朝戰爭最后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38軍軍長梁興初的怒斥,一旁的人都心驚膽戰,可親筆書寫“38軍萬歲!”更讓人動容。誰能說,彭德懷后面這一舉動,不是他對自己怒斥梁興初,甚至罵娘、聲言要撤銷38軍番號的自我批評呢!這,就是彭德懷。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當年毛澤東贈彭德懷的六言詩,真是恰如其分啊!
跨過鴨綠江電影心得感想(篇3)
他們,戰無不勝,他們,毫不畏懼,他們是時代的先行者,用汗與淚探索前途,用寒與暑堅定信念,為英雄二字增輝。他們,永遠把祖國放在第一位,戰勝叫做“紙老虎”的困難。他們的名字是“英雄”。
71年前,為了保家衛國,反抗侵略。我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社會主義旗幟,與朝鮮人民和軍隊一起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也為世間贏得了正義。
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是一場正義之戰,不僅出師有名,更是正氣干云,十分必要。連蘇聯都不愿意與美國進行正面對抗的戰爭,中國人,30萬中國人入朝參戰,與美國展開較量,犧牲之壯烈,驚世之崇高。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營與美國為首的敵人以及南朝鮮軍隊激烈抗戰四晝夜后,于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部隊接連進攻三次陣地后,受阻于零號陣地,連續組織三次進攻后均未奏效。時近拂曉,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帶著兩名戰士勇敢地接連摧毀敵人的幾個火力點,一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則身負重傷,面對敵人的掃射,他毫不畏懼,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的槍眼,壯烈捐軀。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英雄存在,才能使部隊迅速攻占零號陣地,敵軍兩營才能全部被殲滅,抗美援朝戰爭才能取得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71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十九萬七千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烈士們的功績永垂不朽,戰士們的英名萬古流芳,像一陣強有力的風吹開我的心扉。英雄們用鮮血澆灌了共和國大廈的基石,他們用生命鋪墊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大道,民族英雄,功蓋千秋!我們也應該以先烈的精神為動力,勇敢堅強,勤學奮斗,刻苦鉆研,爭做時代接班人,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富饒、美好。
跨過鴨綠江電影心得感想(篇4)
抗美援朝戰事一場難以忘卻的戰事,是一場戰強敵、驅惡魔的生死大搏斗!是一場百萬中華優秀子孫再次涌現豪邁氣概的英雄贊歌與神圣洗禮!抗美援朝戰事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偉大的抗美援朝戰事是一場偉大的人民戰爭!
我們衷心向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體將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懷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體將士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英烈永垂不朽!讓我們懷念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楊連娣、李家發、楊育才、任光華、孫一增等30萬2千7百24名功臣及5953功勛集體。
志愿軍戰士究竟是抱著怎樣的信念沖上戰場的?而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是怎樣下定決心,在建國之初國力極其貧弱、武器裝備極其落后的情況下,即讓小米加步槍的戰士與有先進武器的美國人對抗的?我們的戰士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是如何生存的?
這場戰爭打得驚天地,泣鬼神。一個個奮不顧身、沖鋒陷陣的戰士把敵人打得抱頭鼠竄。這場戰爭打得震五洲,驚四海。中國人的勇敢無畏讓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中華民族遭受百年欺辱的大爆發:這是中華雄獅的怒吼:這是一場改變民族命運的賭博:這是一場維護民族尊嚴的決斗!“我們中華民族原有偉大的能力,壓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發必速。
中國需要強大,把那種“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氣勢傳承下去。和平生活不能銷蝕一個民族的英雄氣概;發展經濟的同時應使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跨過鴨綠江電影心得感想(篇5)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如今,當熟悉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再次響起,依舊讓人心潮澎湃。這首經典的歌曲,書寫的正是抗美援朝的烽火歲月,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
那是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一年,百廢待興。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進行武裝干涉,同時派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并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1950年10月,在朝鮮人民處于極端困難、中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根據朝鮮勞動黨和政府的請求,以及中國人民的意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決策,組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
戰爭中,志愿軍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眾多英雄模范和功臣。中國人民志愿軍被稱為"最可愛的人",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匯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創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極大地鼓舞著全國人民為保衛和建設祖國而團結奮斗。
寒冬,戰場上的條件極其艱難困苦,志愿軍腳下路河冰凍,身上衣被單薄,而且糧彈缺乏,常常只能"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然而,志愿軍依舊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同高度現代化裝備的敵軍英勇作戰,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
抗美援朝戰爭歷時兩年零九個月。在異常殘酷的戰爭中,志愿軍指戰員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創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成為國家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