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區實踐心得體會
實踐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煉才干的有效途徑,也是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良好形式。經歷了暑假實踐活動,你有怎樣的暑假實踐心得?和我們分享一下。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暑假社區實踐心得體會”,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暑假社區實踐心得體會(篇1)
今年的暑假,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更為了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基礎。我不僅在實踐中深化了知識,而且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收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我們村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現狀。
通過我的觀察,我感受到了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無私奉獻精神。此外,在這次實踐中,據我親身所感、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我對我們村的現狀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村里自20__年以來,全體村民在村委村領導的帶領下,同心同德,修鄉村公路5條,打居民用水井12眼,興修水利灌溉池塘8口,新建養雞產2座…….自20__年至今的7年時間內,全村700多戶村民從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一下子提高到2500元。
此外,村領導干部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主動轉換思維,跟上科技前沿,大力引進抗蟲棉、超級雜交稻、三倍體無子西瓜等新型農作物品種。既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有改良了土壤。另外,村領導帶領村里一批有志青年利用寒暑假時間到一些信息科技相對發達的新型農村示范點進行考察和交流,在村里率先引進水晶梨、板栗、李子、油桃等一系列蔬果新品種,將原來一些劣質土壤的農田進行大面積整合改造,在上面載起了果樹。
如今的馬埠頭村,再不是原來的窮鄉僻壤了,村民的腰包鼓了,腰桿直了,村里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了。村民開始蓋起了各自的小二樓,一個個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放假之前,我就聯系了爸爸曾經的同事,村領導王會計,表明自己希望參加和幫助村委會的日常工作,從而鍛煉自己,同事也可以為鄉親們服務。村主任和其他村干部商量后,同意我在村委會掛名并開展工作社會實踐 報告,主要負責基礎的日常工作和一些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調查。接到可以正式上班的第二天,我就按照村主任的安排,走進了村委會的辦公室,正式開始了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第一天“上班”,難免有些激動和緊張,接受的工作完成的都不是很順利。例如在幫王會計作工作記錄時,經常記住上句忘了下句,而且為了趕時間社會實踐 報告,字跡十分潦草,整個會議過程都手忙腳亂的,鬧了不少笑話。但是會后村支書找我談話,并沒有批評我的“錯誤”,反而對我進行了鼓勵,并告訴我他的一些工作經驗和教訓,讓我受益匪淺!一天下來,我深感工作的不易,但我學會了怎樣調整自己的心態,很快融入到了新的環境中去!
以后幾天,我一直做著整理文件,清潔衛生,接打電話等一些較容易較輕松的工作。但即使是一些不起眼的工作,我也深刻體會到做任何事都不能馬虎,要做就要認認真真、一絲不茍。一頁文件整理錯了,到需要時候就很難找到;衛生大掃得不干凈,就會給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留下不好的印象;接電話的語言不得體、傳達事情表述不準確,就會影響到工作效果。我加強了對自己的要求,不放過任何微笑的細節,盡量將每件事情都做到出色和完美。
在村委會工作的同時,我也對我的研究課題進行了一些調查,我個人對經濟方面比較感興趣,所以著重調查了一下村里的經濟結構(村民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我不是學經濟學的,但對這方面也有一些了解,我確立了一個調查的大致方向,不是很專業,但我覺得挺合實際的。我查了下村里的人口和人均年收入,然后根據自己家里的情況和周圍鄰居、親戚的一些了解,同時也走訪了一些其他的村民,最終確立了一個有關我們村的一個經濟結構模型(私下里覺得挺幼稚簡單的,但畢竟是我自己的東西啊)。
最終,我在村委會完成了將近20天的社會實踐。這些天下來,我收獲了太多太多,許多都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和表達。而通過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我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外,就是農村在這幾年里的飛速發展,農村經濟的欣欣向榮,農民生活的巨大改變給了我很深的感受,讓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充滿了信心。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能夠在農村中參加社會實踐,去體驗中國最底層的社會生活,這對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來說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通過這次活動,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還豐富許多工作經驗,自己的認識和理論水平也明顯有了很大提高,也讓我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滿了信心。我會用飽滿的熱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大學新學期生活和未來的挑戰!
暑假社區實踐心得體會(篇2)
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我們作為21世紀大學生,有著較高的文化素質,應當積極參加勞動。_曾在八榮八恥中明確提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服務人民為榮。
張瑞敏曾說過:“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勞動改造人。通過這次社區服務勞動,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想應該是我們在勞動中明白了許多平時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長大了,改變自己。勞動中,我知道了許多自己的不足之處。
平時,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把我們當寶一樣的伺候,這次我們算是親身實踐了,而且我們都努力的去做了。我們做了將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掃地、擦窗等。最后當事情全部完成的時候,我們松了一口氣,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剛開始勞動是有點累,但很高興,有種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著你做的菜,心里會很幸福高興。
我感觸深的是萬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斷克服困難才會成功,做事要認真踏實。假如我不去認認真真地做一遍,就發現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樣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只有自己體驗了才會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報。只有認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認真學習了,會有好成績;認真工作了,會有成果。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結果如何,那個過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這次勞動并不是很難,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掙錢供我們讀書,而我們只要坐在教室里學習,沒有負擔,我們沒有理由不認真學習。
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時候連吃都吃不飽,更別說讀書,比起父母來,我們幸福多了。或許賺錢這么辛苦,甚至比這樣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覺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決心,以后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讓父母以我為驕傲。
從這次勞動中,我還明白了我們應該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這樣的一次勞動對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得認真負責,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這樣所得到的和所收獲的經驗和價值是值得學習和珍藏一輩子的。
暑假社區實踐心得體會(篇3)
每當一場刻骨銘心的戲劇結束,合上疲倦的暗紅色幕簾時候,我的目光都會久久凝視著幕布,像是自己的目光穿透了一切,看到了幕布后,角色們忙碌不跌的寂寞,戲劇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昨日傍晚結束了臺山實踐的征程,太陽斜照在每個隊員的臉上,洋溢著滿足,也流露著疲怠。我知道我們收獲了
許多,而更多的是我們出乎意料的實踐饋贈——我們的友誼,情感的水乳。
7月10號,我們一行20個隊員,其中包括朱院長、羅書記、華老師和周老師四位帶隊人員,以及16位大一至大三的學生成員。我們起行的時候雖說等來的是一輛“迷路”的車,可是我們蹬車門的一瞬間,依舊帶著歡聲笑語和無限的憧憬。
車上我們談話,唱歌……
下午時分到達臺山市黨校下榻,然后馬不停蹄地在城市管理局朱局長的帶領下前往環西路、革新路等地走馬觀騎樓……一路上朱院長的講解和朱局長的介紹讓我們收獲了許多。騎樓在繽紛的商業化中,出現傷痕累累的病態。歷史文化的遺失確實需要我們好好思考以及小心重拾。
步行街人流是斷股的線,織不起稠密的網,流失了貴重的同時,微笑也是迷惘而無知的。朱局長說這是無文化的文化保護。
緊接著,我們去了河南村,也稱舊洋居、華僑農村,觀賞了了所謂城中城的情景。拉開沉重的木門,進入略顯老態的屋子內,時空的交叉隱約顯現了出來。我習慣性東摸摸西觸觸,結果觸及而回滿身憂傷。那種燕子樓空,空鎖樓中燕的感覺,漫過最敏感的一隅。眼神稍微暗淡了。沒有人發覺,我暗自慶幸。
隨后,我們到了烈士陵園,可是我帶著一種不帶走一片云彩的輕松心態。畢竟談到烈士,太沉重了,歷史的霧靄可以輕易吞噬一個靈魂,我覺得。所以,盡量把心態放松,結果就真的不帶走一片云彩的離開的烈士陵園。不過,敬愛的烈士們,我經過高聳的墓碑時,心里還是給與最虔誠的一躬,不知道你們收到我的致敬沒有。
第一天的晚上我們就開展了研討會,同學們的熱情還是不錯,會議基本順利,達到一定的預期要求。
第一個實踐夜晚,我就失眠了。也許是因為身外異鄉,臺山一行更觸發了我內心深處潛伏的對生命的感慨,那晚我和我的舍友進行了一場消耗戰式的談話,消耗時光的同時,也消耗著我們擠壓的抑郁。最后,睡得我們毫無防備。
第二天,也就是7月11號,我們去了翁家鎮,走進酷似總統府的廟邊小學。小學中一棵碩大無朋的鳳凰樹引起了我的興趣,于是,我的腳步大體留在了那里。樹蔭下,閃爍著調皮的光點,打動著童趣未消的內心。
出來后,我們就近去了附近了三座洋樓。三座洋樓仿佛就是桃園結義中那三位名垂千古的人物“劉備”、“關羽”、“張飛”一樣。三座洋樓的建筑符號無不傳達著建筑者們所想表達的情誼和展示心里,讓路過此地的人不禁駐步一觀。
話說,我對三結義的故事感興趣,對上述三人卻感覺一般般。三國中最然我喜歡的是曹操,不說他奸雄之行徑,卻只問他可愛的指點江山。
跟著,我們還去了一些地方觀看了騎樓的現狀。臺山的騎樓還真的是首屈一指,不愧是全國的第一大僑鄉,華僑同胞們回鄉興房的愛國情懷又一次打動了我。
最后,我們去了五豐村,欣賞了味兒濃重的東南亞風情的村落。那些規矩而不規則的植被,好讓我們一行人贊嘆不已。那種異國風情以一種爆炸的方式感染著我的心。畢竟對一個沒有出過國,而又好似親眼見識到國外風情的人來說,卻只能被無所反抗的感染了。那種滋味,我喜歡。
劉村長熱情的向我們介紹了五豐村的種.種,我們一邊興致勃勃的聽著,一邊有點迷失的游走在異國的芳香花園中。
走著走著,我們進入了當地特有的“東南亞風情園”,在那兒,我們欣賞到了當地歸國僑胞們精彩的表演,其中包括了印尼風情舞、雞冠舞、傘舞和阿拉伯宮廷舞等,其中以阿拉伯宮廷舞最為精彩的舞蹈。而且表演中還有一個節目是一種樂器的表演,可是我寫不出它真正的名字,只能用音譯來表示“安哥龍”。很特殊的演奏方式,很喜歡的樂器樣子,很醉人的擊打聲音。而且,我還上臺與之合唱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不怎么會歌詞,可是表現不錯,他們都這么說,我就這么信了。
看完表演,我們去了全國唯一一所歸僑博物館,感覺一般,也是走馬觀花的情懷。
最后我們分散去了當地居民的家進行訪談,可是在與老伯伯激情談話的時候,天氣卻成為最掃興的角色,我們被迫無奈上了離開的面包車。不過,我可以很鄭重的說,不虛此行。喲,那婀娜多姿的身影,那飄蕩不散的音符,都給了我們一個離開時不錯的心情。
回去臺城的車上,成員們累得睡著了。
說句實在話,真的有些累,行程安排的滿滿的,甚至是計劃多了,時間不夠,可是我們依然馬不 停蹄。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還是得好好感謝朱局長的精心準備與熱情款待。行程出乎意料的豐滿,節奏超出想象的快。有好有壞,可是好的絕對多于壞的。多多了!
11號晚上,終于迎來一個休息的機會。許多同學選擇上街逛逛,而我和一小部分成員選擇了回去黨校的宿舍。也許主要不是因為累,可能是這些天接受的東西太多,需要整理的東西也就多,所以想靜靜。
那天晚上,許多同學玩殺人游戲殺到了三四點。呵呵,他們很高興,我拿完面包過去,回來也開心的睡著了。
第三天,也就是12號早上,朱局長為我們準備了一場講座,關乎科學發展觀的。而在講座的時候,華老師和我去到了外面網吧,忙著發通訊稿。回來的時候,講座已經結束了。隨后我們去了當地的博物館,更為深層次的了解了當地的喬文化,學到了許多我們課本上接觸不了的新鮮事物。
好了,這是最后一個行程了。下午我們去了永勝村,用了近兩個小時觀看了十多座碉樓。走進兩百年歷史的村落,那種糾結的時空感又很明顯在心頭浮起。幾十戶的人家,上百年的回憶。或許讓我們學習到的不僅僅的碉樓那嚴森的槍眼意義,也讓我們用心貼住善還跳動的歷史脈搏,感受曾經的點點滴滴血淚吧。
12號下午四時許,我們搭上了回程的車輛,六點多回到了學校。
瞧,結束得多匆忙啊。但能有什么法子么,這是沒有得改變的。所以也就順其自然了。剩余的好似全都是回憶,剛結束,我就忍不住拼命的回憶,回憶征程上累得實在不行的眼睛,以及支撐著筆錄的過程。
是啊,像其余成員所說的,我們收獲了好多……而對我來說,我還寫出了人生的第一篇通訊稿。看得多了,寫得時候還是蠻難的,但在華老師的幫助下,還是寫了出來。心里蠻喜歡的。
回來后,留校的同學經常見面就問“怎么這么快回來了啊?”我回答說,“我們已經豐收了一船的回憶。”
結束就結束了吧,結束意味著下次的即將來臨。但是在還算比較久遠的“下次”來臨前,我還是忍不住死死對這次臺山之行回憶一次又一次。
我們在幕布后收拾著表演完后的狼藉,整理著節目過后的心情,一切看似輕松簡單,而事實上內心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激動蕩漾。一次實踐之行可能不算什么,但一次心靈的成長卻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
我感覺我又長了不少。謝謝,謝謝這么一次機會。我可愛的臺山之行。
大家都是那么的可愛!
暑假社區實踐心得體會(篇4)
學校在假期里安排了為社區服務活動,我感到十分高興,因為這能夠鍛煉我們的社會實踐本事。經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我體驗到了生活的充實和樂趣。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會實踐中認清自我的位置,同時我也能對自我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在實踐過程中,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期望在以后學習生活中能對自我的不足和短處有個提升和彌補。
平時生活在學校中,長時間和高強度的學習使我們對社會了解和體驗不深,假期里,我們的時間相對的充裕了許多,我們被允許做更多的事情。所以這種假期的實踐活動就成了我們最好的選擇。因為它既能夠幫忙我們看到更大的一個世界,又能夠讓我們度過一段完美的時光。,而這次新課改使我們有了這樣的機會。
我在活動中參與的是清掃小區和發一些健康知識的傳單,在發傳單時有點不好意思,畢竟是冬天,又逢過年,所以發的時機不太適宜,有時只是默默地發到人家手里,我和幾個同學在小區的的黑板上做了一期板報,這也鍛煉了我們的信心和本事。板報的主題也有關過年,使我們的社區服務活動也顯得“年味”十足。清掃小區的任務是我和幾個朋友一齊完成的,我們分工合作,互相幫忙。臨近過年,地上的鞭炮皮和花炮殼很多,我們和看門房的老大爺一齊去清掃,附近還有個鍋爐房,噴的地上全是灰清掃起來很是費勁,但我們還是堅持每一天打掃,院里的老人也有時夸我們干得好。在實踐中我們碰過壁,吃過苦,流過汗,但我們認為是值得的。有時閑暇之余我們幾個也互相交流下心得體會。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中,我覺得我們豐富了精神涵養,提高綜合素質,不再是以前一味靠父母而自我不珍惜勞動成果的小孩了。過了一年,我們都已成長,已是即將花季年齡的青年了。我們身上的擔子又多了分職責和義務,我們也能為服務我們的社會貢獻出一份力量。高中,是告別過去的無憂無慮,展望未來的期望輝煌的時候。面臨新的抉擇和挑戰,我們要不懈奮斗,不為自我留下太多遺憾。這次短暫而充實的實踐為我們走向社會,面向未來起到了橋梁作用,紐帶作用。這是我寶貴的財富。
此刻我們的學習科目——數學、物理、化學、都要經過很多的實驗來得出最終的結果,能夠得到我們原先不明白的一些東西。僅有做了實踐才能得到這些道理,不是嗎?1978年,中國共產黨說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些都證明,僅有真真正正的去實踐過,才能的出真道理。“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艷,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僅有實踐過,我們才能更好的發展,成為祖國的棟梁。
暑假社區實踐心得體會(篇5)
今年寒假,我利用閑暇時間,在所在社區進行了社區服務。過年期間,一場大雪降臨,地面被積雪覆蓋。天氣寒冷,地面很快就結了冰,滿地積雪影響了社區的環境,給行人帶來不便。因此,我利用四個工作日進行清掃活動,義務鏟除地面的積雪。
透過社區服務,我不僅僅鍛煉了自我的吃苦耐勞精神,而且深深體會到了清掃工們工作的辛苦。他們每一天起早貪黑,冒著嚴寒酷暑,努力工作帶給人們潔凈的生活環境。由此,我學會了尊重他人的職業,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同時,我還想對每位社區居民說,期望大家能夠齊心協力,為創造一個和諧、綠色的社區環境而共同努力。和諧的社區環境能夠帶給人們愉悅的情緒,而整潔的社區環境需要每個人的切實行動。透過這次的社會實踐,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我漸漸地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創造自我的事業,就務必付出加倍的努力,對工作的執著,堅定的信念會指引著我們走向完美的事業之路。
社區服務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干、磨練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我。透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我的潛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我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后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我的知識,鍛煉自我的潛力,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只有透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干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