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心得體會
《西游記》主要寫了當年孫悟空用金箍棒大鬧天宮,如來佛祖為懲罰孫悟空,將他壓在五指山下,500年后,一個高僧――唐三藏路過此地,揭開了封條,解救了孫悟空,不如寫一下西游記紀念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西游記讀后心得體會”,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西游記讀后心得體會(精選篇1)
當我每每翻開《西游記》時,總有不用的心情,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記》是最生動活動的,文中曲折的故事情節和唐僧師徒四人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難取得真經的故事。真是這離奇的故事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同時也是這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一心向善 ,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豬八戒——貪財好色;沙和尚——心地善良。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了,正是因為他技藝高超,神通廣大,一路上保護唐僧取得真經。同時他身上直至取得真經后,他還有著一些小小的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與強大的勢力作斗爭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賞。書中唐僧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個磨難讓我聯想到了他們心中的`那份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再想想自己的古箏,硬筆和中國舞都半途而廢,前功盡棄也我也覺得可惜。我不禁慚愧自己為何當初不能向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我想著也許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去做,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也是一種成功!
隨著年齡的增長,《西游記》給我得不再是對神話的幻想。感謝吳承恩,是他用他的無限想象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充滿離奇,曲折而又夢幻的夢……
西游記讀后心得體會(精選篇2)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古典四大名著可謂家喻戶曉。而這四大名著中,最令我動心的還是那本《西游記》。
《西游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所寫,他筆下的一個個人物仿佛躍然于紙上,栩栩如生:一心向佛卻善惡不分的唐僧;武力高強,桀驁不馴的孫悟空;好吃懶做,但忠心耿耿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還有那一個個心懷鬼胎的妖怪……還有那動人的情節,精煉的文字,這些都在吸引著我不斷往下看。
《西游記》中的人物個個都有自己的特色,可我最喜歡的人物,不是那武力高強的齊天大圣,而是缺點百出的豬八戒。他似乎不那么招人待見,又是好吃懶做,又是貪財,又是自私自利,又是好色…可是,他身上也有令人肅然起敬的閃光點。他非常任勞任怨,別人都不想干的臟活累活,他總是挑起這個重擔;師傅被抓走,盡管他的武功不像大師兄孫悟空那么高強,可他一到戰場上,從來沒有退縮。他也是個腦子不好使的人,導致他經常被孫悟空逗得團團轉。這一個個鮮明的特征,構成了這么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豬八戒。他經常使我捧腹大笑,給我帶來不少歡樂。我總覺得,孫悟空除了有些調皮外,幾乎沒有什么缺點,這是不真實的;而唐僧婆婆媽媽的,還經常善惡不分,黑白顛倒,十分不討人喜歡;而沙和尚沒有什么性格特征,似乎只是個挑著擔子的過路人,也讓人喜歡不起來。但是豬八戒,他是個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的角色,這樣的人在我們的身邊似乎隨處可見,這讓我產生了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
我覺得,豬八戒身上有一個最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品質——知錯就改。他本來因為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可他還是在人間作惡。但是,在唐僧一行的教育下,懸崖勒馬,浪子回頭,最后有了凈壇使者這個圓滿的結果。這樣的事情,說說簡單,可是要真的這么做,可不知道要有多難。就拿我來說吧:我明明下定決心每天要堅持鍛煉,可是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這么一件小事都如此之難,何況改變自己的性格呢?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要克服這個本性,需要天大的努力。
西游記是中國漫漫古典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有文學價值,更教給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把這件無價的寶物,繼承并發揚下去!
西游記讀后心得體會(精選篇3)
《西游記》這本書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我,也不例外。可是,這次讀《西游記》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以前,就是只喜歡孫悟空那神奇的法術,其它什么也不知道。這次讀《西游記》的原著,不僅覺得打斗場面描寫得更加淋漓盡致,而且還悟出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西游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的經典之作,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
《西游記》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師徒四人也各有特點:唐僧西行取經雖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卻始終虔心向佛,至死不悔,雖然在妖魔面前往往顯得軟弱、膽小、無知,也常常會做錯事,但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助下,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取回真經,修成正果;孫悟空嫉惡如仇,勇敢機智,具有英雄般的力量與手段,同時也保有猴子的好動與急躁,一路上降魔斗妖,數他的功勞最大;豬八戒憨厚單純,好吃懶做;沙僧任勞任怨,這些人物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當然這本書最讓我難忘的還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是怎樣的一種境界,這句話也是我在本書中,悟出的最深刻的道理。西行之路,五萬余里。師徒四人如果沒有恒心,沒有信心,沒有毅力,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啊!可是,我們在生活學習中,卻沒有如此般耐力。就拿我來說吧,平時在學習上,我最害怕的就是難題,這些難題就像《西游記》中的妖魔鬼怪,攔著我的“去路”,一遇到這些“攔路虎”,我不是看都不看一眼,直接跳過,就是上網去查找答案。我常常想:上網查比自己做方便多了!有時候遇到更難的題,網上也沒有答案時,我甚至會坐在地上發悶氣!媽媽老是說我要多動腦,多思考,可我就愛理不理,愛聽不聽,所以成績一直不是很穩定。要是我有師徒四人的恒心,攻破幾百道難題都不為過!
《西游記》創造出一個光怪陸離、神奇瑰麗的魔幻世界,令我愛不釋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讓我們學習師徒四人永不氣餒的精神吧!
西游記讀后心得體會(精選篇4)
最近讀完了《西游記》原著,深有感觸,實令人嘆服吳承恩的想象力與文學底蘊。記得以前小時候不懂文言文,就已經對《西游記》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讀完原著,對此書更是感受頗深。無疑,《西游記》是一部極其成功的小說,其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淵源流傳。而其中最成功的部分,便是對人物的刻畫與描寫了,之所以成為舉足輕重的文化瑰寶,這部分當然不可或缺,我在此便淺談一下對此書的見解。
全文應分為三部分,哪三部分,曰:“第一部分為一至七回,寫孫悟空出世直到大鬧天宮,第二部分為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征斬龍,唐僧身世及交代取經原因,第三部分包括第十三至第一百回,寫悟空皈依佛門,與豬八戒,沙僧共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第一部分大鬧天宮幾乎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是歷來久演不衰,白看不厭的戲劇。塑造了一個神通廣大,武藝高強,不懼強權,敢于斗爭的故事,也因此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第二部分寫悟空皈依佛門,思想上有很大轉變,由曾經的桀驁不馴變成了如今的樣子,此部分表現了較多的封建宗教迷信思想。第三部分寫師徒四人共同西天取經的故事,歷經九九百十一難,終成正果,其中著重表現孫悟空的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形象,這部分也是全書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其中,也是充分表現了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下面便一一道來:唐僧乃金蟬子轉世,因輕慢佛法轉世成為唐僧,他念念不離善心,可謂“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總體說是一個一心向善,意志堅定的好人。可有些時候卻的確令人不敢恭維。有時唐僧昏庸糊涂,總會聽從豬八戒的攛掇而對孫悟空念緊箍咒,他對妖怪仁慈,可卻對悟空冷酷無情,真是令人難解,雖然他仁義忠厚,但不明是非,一味向善,懦弱無能,膽小如鼠,口頭禪可謂是:“悟空救我!”雖然是取經路途中的支柱,可他的缺點著實不少,因此光芒也幾乎被孫悟空的神通掩蓋。
要說《西游記》中刻畫最令人喜愛的人物,真非孫悟空莫屬了!孫悟空不僅武藝高強,神通廣大,還意志堅定,具有反叛精神,蔑視神權,見了玉皇大帝從不下跪,有時還直稱玉皇大帝為“玉帝老兒”,稱太白金星為“老官兒”,連三界中法力最強大的如來佛祖他也不放在眼里,竟罵他是“妖精的外甥”。真可謂是“勇敢頑強,意志堅定,俠肝義膽,重情重義。”豬八戒歷來就是為人所不齒的人物,他原來是天篷元帥,因調戲嫦娥而被玉帝貶下凡間,他性格粗魯憨直,取經信念不堅定,動不動便要分行李走人,他還常被孫悟空戲弄,常為此懷恨在心,總要在唐僧面前“參他一本”,而唐僧的不分好歹,人妖難辨更是助紂為虐。
取經隊伍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系,這個調和任務無人去做,而沙僧卻做到了,他在默默的調節人際,為取經做出了重要貢獻。《西游記》的描寫從天上到地下,從龍宮到地府,都有著超凡的本領,表現了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尤其是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西游記》成了我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西游記讀后心得體會(精選篇5)
唐僧師徒四人一路向西,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共產黨。偉大的人民領袖帶領共產黨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最后才把侵略者趕出中國的領土。一個是為了取經造福百姓,一個是為了國泰民安,兩者都是為了人民。
現如今的我們早已無法辨別那段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是真是假,但唐僧師徒四人那種與妖怪斗智斗勇,不懼怕邪惡勢力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西游記中為我們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本領高超的孫悟空,膽小如鼠的唐僧,貪財好色但不缺乏善良的豬八戒,沉默寡言的沙僧。這四個人性格各不相同,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孫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像“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這些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都是發生在孫悟空身上。孫悟空也是我在西游記中最喜歡的角色,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而八戒則不同,他好吃懶惰,常常打退堂鼓,心里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雖然如此,但在戰斗中從不退縮,可以說得上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
唐僧和沙僧就更不同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慢熱型”,他倆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急不慌的。唐僧耳根子特別軟,經不住挑唆。沙僧沒主見,經常附和孫悟空和唐僧,總說:“大師兄說得對”“師傅說得對”
他們師徒經歷的坎坷就像我們人生路上的坎坷。
記得有一次,我參加學校的書法比賽,比賽過后,我好幾天心神不寧,為了這次比賽我準備了好幾天,萬一落選,不就前功盡棄了嗎?比賽結果下來了,我還是落選了。放學后,我躲在房間里哭了,爸爸特地打來電話安慰我,說:“這有什么好哭的了,照你這樣,我生意失敗了,我還不得哭死啊,兒子,這就是挫折,哭是沒有用的,要吸取這次的教訓,爭取下一次成功,這才是面對挫折的辦法,這個道理你是一定要明白的。”
是啊!人生中的挫折太多了,不能每次都哭啊,就像西游記中孫悟空打妖怪,那也是挫折啊,遲早要懂得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