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精選10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按照老師的要求,我在網上搜集了許多關于清明節的資料,對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原來清明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不僅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更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這天下起了小雨,我央求媽媽帶我去烈士陵園掃墓。媽媽告訴我現在有一種更文明更環保的掃墓儀式,問我想不想嘗試一下。我當然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卻見媽媽打開了電腦,難道媽媽要上一會兒網嗎?我著急地催促著媽媽,只見媽媽很快打開了一個網頁,“網上祭英烈”這五個大字醒目的標在網頁上。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看現在有許多網上祭英烈的網絡平臺,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實現我們的愿望,而且這種方式更符合當今環保、低碳、文明、健康的社會新風尚。”聽了媽媽的話,我大吃一驚,竟然在網上也可以祭拜英雄烈士,真是太酷了。
我迫不及待地要試一試了,媽媽讓我先不要急,讓我們一起看看儀式的內容吧。其實祭奠儀式的內容很簡單,就是鞠躬、獻花和留言,網上的主頁被裝飾的莊嚴肅穆,背景是藍天白云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革命英雄群雕。上面有一段話:清明節到了。我們今天過上了好日子,這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清明節里,讓我們一起緬懷他們,為他們掃墓吧!我和媽媽懷著崇敬的心情為英雄們鞠了躬,獻了花,最后該留言了,我想了很久終于想了一段話:“革命英雄永垂不朽,你們用鮮血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用雙手創造美好的明天。”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2
昨天,我們去多媒體教室參加了“文明祭掃,從我做起”的活動。參加這項活動我有很大的感受。
這次的活動主要講的是文明祭掃,也就是網上祭掃,祭奠地震遇難者和革命烈士們。
網上祭掃文明快捷,又能跨越時空。這種網祭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民所接受。以前,人們祭掃都是燒紙錢,放鞭炮,破壞環境,又容易引起火災,是極不文明的行為。近年來,國內已誕生多家祭祀網站,在互聯網上十分活躍。“5.12”之后,就有不少網友自發行動起來,通過網絡平臺建立汶川特大地震遇難者靈堂共同祭奠。
祭奠死難同胞,緬懷革命英烈,對于我們是一次生動感人的愛國教育,我們立誓要向革命先烈們學習,繼承革命傳統,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共建我們的美好家園。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不負先輩們的重望,用勤勞和智慧開創明天。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3
網祭英烈,昭示我們永遠。在英烈們身上,集中體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閃爍著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展現了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所有這些,是我們、接續奮斗的動力源泉。清明祭英烈,就是要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進行“反思”和省察,飲水思源,汲取力量,既激勵南通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昂首疾行,也成為時刻秉持憂患意識的理性提醒,并循著英雄的足跡走下去,承著英雄的事業干下去,以改革發展的新業績、勵精圖治的新風貌告慰先烈英靈。
清明祭英烈,激發愛國情,凝聚民族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融入現實,增添新的內涵。網祭英烈,不止于疫情防控需要,也應該成為豐富清明祭祀的一種現代方式形成常態,與時俱進地喚醒民眾意識,傳承英烈精神,營造奮進新時代的濃厚氛圍。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4
網祭英烈,融匯古今激發家國情懷。眾所周知,英烈們之所以偉大,為后世緬懷,是因為他們有著對這個國家民族的熱愛和憂思,有著無法割舍的家國情懷,有著以天下為己任的熱血。可以說,沒有英烈前赴后繼的犧牲奉獻,就沒有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在網絡平臺上為英烈點上一支蠟燭,讓清明節多了一層家國意味,是追思與不舍,更有激勵與力量。同時,在今年抗擊疫情中,一線的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基層干部和志愿者作出了貢獻,有的獻出了寶貴生命。網祭英烈,也應該對戰“疫”中犧牲的烈士事跡和崇高精神進行網上宣講,以告慰忠魂。通過融匯古今,激發我們走出小我、邁向大我,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融入到新時代的奮斗召喚中,從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干起,用行動追尋價值,為未來美好生活和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馬上到來了,每當這時,人們懷念親人的心情不禁更加強烈了。
今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我們雖然不能去掃墓了,但我們心里有那些親人,他們就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我家每年到清明時,長輩們都會去祭祀祖先,每當這時我除了會想起去世的長輩,更會想起那些抗日英雄們。比如:用胸膛擋住炮口的黃繼光;為了前進,用單手托起炸藥包董存瑞;還有把敵人帶入包圍圈,而死在敵人槍下的少年英雄王二小。我的心里永遠不會忘記那些英雄們,永遠懷念那些堅貞頑強,寧死不屈的革命先烈們。
清明節,它是一個屬于中華民族拜祭逝去的親人的日子,屬于懷念先輩恩德的節日,當飄飄灑灑的細雨淅淅瀝瀝淋濕了原野的青草,灑落在冰涼的墓碑上,連天地也在哀思,小雨好像一直在警醒我們,不要忘記不該忘的東西。當然不會忘記,數以百萬的的人通過網上獻花留言,表達了對無數中華英雄和先烈先輩的無限懷念和敬意。
現在是美好的和平年代,硝煙已離我們遠去,但息滅戰火的是無數的英雄鮮血,美好的生活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牢記他們,牢記歷史,牢記那艱辛的歲月。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奉獻精神,我們下一代也要傳承這種精神品質,為祖國的繁榮強大個奮斗。
祖國的明天緊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要創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6
按照區文明辦的要求,我局積極組織干部職工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通過在清明期間組織開展緬懷先烈愛國主義教育、網上文明祭、清明防火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激發干部職工豪情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而更好的工作。
一、開展緬懷先烈愛國主義教育活動。4月x日,我局組織干部職工到泉州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參加人員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烈士默哀一分鐘,敬獻小白花,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悼念之情。并參觀烈士陵園展館,瞻仰革命戰役中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獻出年輕生命革命先烈的事跡和生前遺物。
二、配合開展清明森林防火活動。清明前夕,我局深入掛鉤的虹山鄉松角山村調查摸底,了解清明期間防火的部署工作,并配合村干部入村入戶加強防火宣傳,倡導文明祭掃。清明期間,派專人到現場督促掛鉤村認真落實森林防火檢查,確保各項防火措施、工作落實到位。同時,清明期間辦公室嚴格執行清明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切實落實防火情況日報制,杜絕瞞報、漏報、遲報現象發生。
三、宣傳并踐行“網上文明祭”活動。清明前夕,向全體干部職工宣傳“網上文明祭”,引導干部職工進行“網上文明祭”,并結合實際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號召干部職工為先烈們獻一束鮮花,發表一片感言,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紛紛上網獻花、獻言,抒發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7
在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來臨之際,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繼承革命烈士的光榮傳統,按照市精神文明辦通知要求,我校組織全校師生登陸中國文明網網站開展“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現就對活動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具體活動完成情況:
1、領導重視,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學校利用3月31日升旗儀式時間召開師生共同參與的動員大會,對本次活動進行統一布置,要求人人參與,共同緬懷先烈。學校少大隊也利用“課間廣播”時間向師生進一步宣傳發動并一起學習了革命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
2、進入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這次活動主要是采用學校集中組織活動的形式,在學校里,信息技術教師利用信息課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網上寄語活動。學生們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同學們的寄語文字質樸、感情真摯、令人鼓舞,充分展示了當代小學生對革命先烈滿腔熱愛,立志學習先烈的高尚情操。
3、閱讀有關革命英雄故事的書籍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緬懷革命先烈,在清明節三天的假期中,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借閱有關革命英雄故事的書籍,通過閱讀,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深切的懷念和無限的哀思。
4、倡導“文明出行,平安清明”活動。學校倡導師生假期“文明出行,平安清明”。引導大家用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家庭先人的懷念之情,推廣網上掃墓和家庭追思會等新型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二、本次活動效果明顯,體會深刻。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要求我們少先隊員以后一定要心懷愛國之情,胸裝報國之志,刻苦學習,立志成才,為振興中華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8
清明節期間,我校為弘揚民族精神,緬懷革命先烈,加強少先隊員的愛國主義教育,切實提高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根據教育局下發的活動通知,制定了活動計劃開展活動。
一、網上祭英烈活動
校團委組織團員開展了“英烈網上祭奠活動”,號召全體團員積極參加了網上祭奠活動,進行網上獻花、網上鞠躬、網上點燭、網上留言、瀏覽革命紀念館和革命人物先進事跡等活動。
二、到贛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掃墓
4月x日下午,校團委組織八年級入團積極分子到贛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掃墓。首先全體師生默哀,然后獻上自己動手做的小白花,表達對革命先烈的追思之情;接著張涵玥同學代表學生在烈士紀念碑前發言,表示要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做起,在平凡小事、點滴細節上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和濃厚愛國情感;最后所有同學清掃烈士墓四周環境衛生,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感恩之情。
總之,清明節期間,我校以節日為載體,開展了革命教育系列活動,深化“感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孩子們在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教育他們牢記歷史,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激發廣大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熱情。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9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之際,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繼承革命烈士的光榮傳統,按照市精神文明辦通知要求,我縣組織廣大未成年人登陸內蒙古文明網網站,開展“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
一、形式新穎,內容豐富。
1、上網搜集信息,宣傳英烈事跡。各學校組織學生上網查找英烈的相關信息,在大量的網絡信息面前,學生們對先烈們了解得更深更具體,并利用所得信息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1)學校要求高三、初三每個班出一期有關“清明節”祭英烈活動的黑板報。
(2)在學生中開展“緬懷英烈,繼承遺志”的征文活動。
2、參觀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我縣各學校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以及清明節假期,由班主任安排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觀訪問內蒙古文明網。全縣85%以上的學生們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已的緬懷之情。
二、延伸校外,整合資源。
由于疫情,各校沒有組織師生到烈士陵園進行祭奠活動,但有小部分師生分批次去西山烈士陵園進行祭奠活動,讓師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為表達對抗擊新冠疫情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全縣中小學師生于4月4日10時起默哀3分鐘,并在這一天暫停一切娛樂活動。通過網絡和實地活動的資源的整合,使學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效果明顯,意義深遠。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他們紛紛表示不能讓烈士們的鮮血白流,要向英烈們學習,沿著先烈足跡,接過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繼承先烈的遺志,勤奮學習,奮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擔,為使中華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網上祭掃清明節活動心得篇10
清明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最重要的就是祭祀活動,而清明祭英烈活動更是重大的愛國主義教育。祭英烈活動雖年年有,但今年有不同。為限度減少疫情防控期間人員聚集,退役軍人事務部倡導網絡祭英烈紀念活動,并為此強化服務措施,得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支持。雖然祭祀形式有所改變,但傳承英烈精神的核心沒有改變,而且通過新媒體平臺組織祭祀活動,既擴大了參與面,又增強了互動性,更好地傳承與發揚好英烈精神,進而全面助推文明祭掃時代新風。
網祭英烈,讓愛國主義教育跨越時空。無論是墓前還是網上,祭英烈的初衷都是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傳承英烈精神。通過網絡翻開歷史的篇章,可以跨越時空深入了解許多不同時期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促進世界和平,前仆后繼,他們艱難求索、以身許國的英烈故事。英烈故事是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賦予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在網上點擊鼠標向烈士鞠躬、獻花,盡管與現實中走進烈陵園祭掃的方式不同,但表達的內涵一致,都有對先烈的哀思,都是我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具體表現。尤其對于青少年來說,通過這種網祭方式更方便他們了解歷史、走近英烈,從而激發起國人的濃濃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