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
滕啟剛同志生前任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自1996年以來,滕啟剛共受理各類案件1953件,審結1927件,結案率達98.67%。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篇1】
滕啟剛身上的正能量,深深影響著身邊的年輕人。曾經有一位剛剛執業的年輕律師,因為一起案件和“滕叔”相識,在調解過程中,被“滕叔”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所打動,最后毅然在公務員考試中報考了千山區人民法院。他的愿望就是“成為滕叔的同事,成為他那樣的法官”。
這名年輕律師剛剛執業時,他所代理的案件分到了滕啟剛手中,滕啟剛憑借多年的審判經驗,制定出的調解方案處處為當事人尋求最大利益,讓當事人心服口服,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在調解成功之后,滕啟剛與這名年輕律師進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向他講述了法律人的理想和使命職責,法律人更要關注普通百姓的疾苦,更應該充滿樸素的為民情懷。沒想到一起案件改變了一個人的職業軌跡,這名年輕的律師深受觸動,不但沒有收取代理費,還在當年的公務員考試中,毅然報考了千山區人民法院。他說,他就是想跟“滕叔”成為同事,成為像他一樣的法官。現在,這名年輕的律師已經成為千山法院的一名員額法官,他叫趙恒起,目前是千山法院甘泉法庭負責人,千山法院民事審判資深法官。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篇2】
為“燃燈者”燃燈
有人說,他持正義之劍,扛公正天平。
有人說,他履社會責任,行黨員擔當。
也有人說,他躬耕基層三十載,是法治道路上的“燃燈者”。
他,就是滕啟剛,生前任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他活著的時候,一頭汗兩腿泥,隱沒在人民群眾中,不分你我。
他離開之后,“幽默風趣的您,嚴肅認真的您,積極向上的您,熱愛生活的您,為了公正‘斤斤計較’的您,您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滕叔’,永遠是追求公平正義的少年!”這樣滿懷不舍和眷戀的悼文,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燃燈者”:他信仰如天,對黨無限忠誠;他公正如水,對法治執著追求;他愛民如土,對人民無比熱愛;他初心如虹,對事業無私奉獻……這些精神既點燃了他的一生,又在生他養他的土地上播灑出一片光輝。
傳承如炬,火盡薪傳。8月26日,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作出《關于開展向滕啟剛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要求在全省法院系統深入開展向滕啟剛同志學習活動。
接過“燃燈者”火種,為“燃燈者”燃燈,砥礪有志者向未來前行,獻青春熱血而燃燈火,聚囊螢之光而照大亮。
同事說,滕啟剛平常只穿舊法官袍,一般從不舍得穿新法官袍。他開玩笑說等他“走”的那天再穿。誰也沒想到,那一天來得那么突然。6月4日早上,滕啟剛突發腦出血,再也沒有醒來。此前半個月,滕啟剛還曾一路小跑地和記者打招呼,穿著那件舊法官袍,急著去開庭。滕啟剛的生命定格在57歲,而他30年法律人生的深度與寬度卻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篇3】
6月4日,準備匯報普法宣傳活動籌備進展情況的同事和等待開庭的當事人,沒能等來滕啟剛。當天早上6時,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滕啟剛在家中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生命定格在57歲。
滕啟剛,“全國優秀直播法官”“省人民滿意政法干警”“辦案標兵”“調解能手”“個人三等功”等30項榮譽獲得者。扎根基層法院30年,他心里裝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和人民法官忠誠信仰、甘于奉獻、勤勉敬業、清正廉潔的高尚品格。
9月8日,遼寧省委政法委下發通知,要求全省政法機關學習宣傳滕啟剛同志的先進事跡;11月4日,遼寧省委宣傳部、省精神文明辦追授滕啟剛同志“遼寧時代楷模”稱號。
1991年,滕啟剛從教育行業考入法院工作,30年來,他始終扎根基層,先后從事刑事審判、民事審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審判等工作。無論崗位如何輪轉,滕啟剛的初心始終不變,他以生命肩負使命,為公平正義不懈奮斗。正如26年前,他在入黨申請書上寫道:“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于我的個人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干啥就干啥。”。
30年來,滕啟剛不停歇地奔走在法庭、行政單位、村屯之間,把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融入每一份公正判決中。他主審過各類案件共計1958件,審結1932件,結案率98.67%。其中,民事案件886件,調解撤訴率近70%。
對待工作,滕啟剛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他常說:“一個案子,對我們來說,是工作,可對當事人來說,也許就是他的人生。在守護司法公正的這條生命線上,容不得半點馬虎。”
3月,滕啟剛受理了原告不服公安機關對第三人不予治安行政處罰的決定一案,原告與第三人有無肢體沖突是案件爭議焦點。路上的監控視頻距離現場太遠難以分辨,為了還原真相,患有老花眼的滕啟剛特意買來一柄8倍放大鏡,把視頻的播放速度調到最慢,用了3個多小時,一幀一幀地細致查看,最終找到了事實認定的關鍵證據,作出公正判決。
時至今日,一盒胖大海潤喉藥和一瓶速效救心丸依然放在滕啟剛曾經的辦公桌上,那是千山法院的同事為他備下的。
“為了真正案結事了,多年心臟不舒服的滕庭長經常坐在老百姓家炕頭上,一直講到當事人想通為止,嗓子啞了也不知道。”滕啟剛一手帶起來的徒弟、千山法院法官呂晉鋒回憶,滕啟剛對待當事人就像對待自家人一樣,讓百姓不光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義,還有暖人心的情理。滕啟剛的調解功夫和智慧是從實踐中歷練出來的,他主張“小法庭要成大事”,常常提醒年輕法官要走出法庭,多到群眾中去,把參與基層治理作為分內工作,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真正了解人民群眾所急所需所盼。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張口閉口都是老百姓,都是別人的事兒,從來沒有他自己……”千山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金峰說:“為了讓農民知法懂法,用法律保護自己,老滕經常帶領年輕同志深入基層走訪調研,發放宣傳手冊、宣講典型案例、提供法律咨詢;堅持每月與司法助理、治保主任召開碰頭會,通報涉農糾紛情況,提出司法建議,傳授調解經驗。”
自滕啟剛擔任千山法庭庭長以來,法庭收案數量逐年攀升,但結案率始終保持在100%。,千山區法院被確定為全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轄的法院之一。作為庭長也是庭里唯一的員額法官,、兩年時間,滕啟剛共辦理行政案件316件,每年結案率都是100%。
7月,“千山區行政爭議調處中心”成立后,滕啟剛在本就滿負荷工作的情況下,又擔起了調處中心的籌劃、啟動和運行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實質性化解了大量行政爭議,為官民糾紛多元化解探索了一條新路。
“百姓懇切的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滕啟剛生前總是這樣說。他用為民、助民的情懷,潛移默化影響著身邊的人。
推開滕啟剛生前辦公室的房門,他的那些“老物件”仍在:貼滿索引標簽的工作筆記、一個鏡片已破碎的老花鏡、扶手已磨掉皮的座椅......同事們依舊每天過來打掃衛生、給花澆水,仿佛滕啟剛從未離開。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篇4】
滕啟剛是一名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民法官。他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審判工作無比熱愛。他是一個有激情的人,工作起來廢寢忘食,不顧一切。他是一個有情感的人,以群眾苦為苦,力求實質性解決問題,對同事如兄長般關愛,對后輩像老師一樣督促進步。他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干得有模有樣、風生水起。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弘揚英模精神,既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一環,也是新時代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
在滕啟剛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人民法官的高尚品格,無私奉獻、廉潔奉公,同時也看到了共產黨員的忠誠信仰、堅守初心,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以生命踐行使命,將公平正義寫進了自己的人生。
滕啟剛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我們要厚植為民情懷,堅持把每一件事關人民群眾的小事當成大事,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我們要堅持法治精神,捍衛司法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篇5】
“共產黨員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審查所做的事情是否是正確的,如果是就要一直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滕啟剛曾和妻子李淑華開玩笑說,“從培養孩子做事有毅力的角度來說,我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兒子滕海寧今年28歲,和,他分別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和仁川亞運會男子800米決賽中獲得亞軍,贏得了中國男子中長跑項目在世界大賽上的首枚獎牌,為國家爭了光。從清華大學畢業后,滕海寧到南京理工大學任教,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田徑運動員,他自己也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的榮譽。
李淑華告訴記者,滕海寧從小貪玩,學習成績一般,但在跑步方面很有天分,滕啟剛在他8歲時就送他進鞍山市體校進行中長跑訓練。有人不理解:“孩子這么小就讓他搞體育,能有什么前途?跑步能有多大出息?”但是滕啟剛不生氣,也不放棄,就是一直默默堅持。
“訓練很苦,被選拔到省隊之后訓練強度更大,每天都要跑30公里。”滕海寧說,唯一一次他想要放棄的時候,“這條路可是你自己選的,你是個男子漢,不能當逃兵。”父親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成功激發了生性好強的滕海寧的斗志。
回憶起自己走過的成長、成材之路,滕海寧不禁為父親當年的堅持而點贊,“他是‘100分’的爸爸,他把自己為人做事最珍貴的品質都教給了我,是他的堅持和毅力把在許多老師和家長眼里和優秀不沾邊的、沒有任何希望的我培養成為今天的有用人才。”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篇6】
滕啟剛同志生前系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他扎根基層30余載,為公平正義不懈奮斗,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和人民法官對黨忠誠、堅守初心、無私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6月4日,滕啟剛同志突發疾病去世,終年57歲。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精神文明辦追授其遼寧“時代楷模”稱號,鞍山市委追授其為“鞍山市優秀共產黨員”,鞍山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授予其“新時代鞍山政法英模”榮譽稱號。
滕啟剛同志對黨忠誠、對司法事業無私奉獻、對人民擔當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司法為民的情懷十分值得我學習,他的生命定格在57歲,成為遼寧政法英模榜上一顆耀眼的星,溫暖著每一個人。在滕啟剛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人民法官無私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也看到了共產黨員忠誠信仰、堅守初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先鋒本質。他以生命踐行使命,將公平正義寫進了自己的人生。
英模是一個民族的脊梁,一個時代的坐標,一支隊伍的象征。弘揚英模精神,既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一環,也是新時代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我要以英模為鏡,深刻感悟英模精神,筑牢思想之基,汲取奮進力量。滕啟剛同志的先進事跡,樸實無華、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我們既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法官而痛惜,也為遼寧政法隊伍中涌現出這樣一位先進典型而自豪。
學習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就要學習他初心如磐、意志似鐵的忠誠本色。不管崗位怎么變換,他始終堅守初心、忠誠履職、秉公辦案。他把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絕對忠誠融入到每一份公正判決、每一次矛盾化解中。要學習他牢記宗旨、甘于奉獻的愛民情懷。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斷提高群眾工作本領,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通過優質高效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的滿意度。也要學習他勤勉敬業、守土盡責的擔當精神。把職業當成事業來干,以實干書寫人生,用奮斗鐫刻榮光,用實際行動踐行崇高理想信念,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永恒價值追求。更要學習他清正廉潔、嚴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我們要堅守初心,履行好新時代政法工作職責使命,努力提升工作本領,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現新突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我要厚植為民情懷,堅持把每一件事關人民群眾的小事當成大事,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我要堅守法治精神,捍衛司法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我要把英模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把教育整頓成效轉化為解民憂、辦實事的能力,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時代造就英雄,偉大出自平凡。堅守平凡便是不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法官助理,百姓懇切的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和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我要牢記“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干啥就干啥。”舍小家顧大家,不計較個人得失,把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融入到每一份的公正判決之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之中。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篇7】
在成為法官前,滕啟剛是一名人民教師。他的寬厚和善良,讓學生們念念不忘。他是學生心中的良師益友,也是改變很多學生人生軌跡的引路人。
今年48歲的金永偉是一名人民警察。34年前,他轉學到滕啟剛執教的崔家屯中心小學畢業班。短短一年的師生緣,卻給金永偉留下了終生無法忘懷的記憶。他感嘆:“如果不是他,我都不知道自己現在會走什么樣的路,更別說當警察。”
遇到滕啟剛之前,金永偉的學習成績很不好,加上家境貧寒,自卑與倔強相互作用催生成男孩子“混不吝”的“盔甲”,學習跟不上,索性不學了,整日跟那些“不學好”的人混在一起。
“那時候,也不理解,他老看著我干啥呢?”滕啟剛當時任全科老師,金永偉一來,就被他“盯”上了。可“混”久了的金永偉早已對學業失去信心,即使在滕啟剛眼皮子底下也不肯老實,一個想溜,一個不放,一場師生間的“拉鋸戰”就此展開。
“一放學,他就把我們學習成績倒數的幾個學生拽到他家補課,不去也不行,硬拉去。”金永偉回憶,晚上學餓了,滕老師還給他們做飯吃,一分錢不收還倒搭不少。
金永偉家住得遠,交通不便,滕啟剛就騎著自己那輛自行車送他回家,一路上和他嘮個不停。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金永偉的“盔甲”裂開了一道縫隙,那個從不敢言及的、關于警察的夢想開始一點一點在金永偉心里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