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廣泛組織開展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宣傳展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進一步振奮精神、凝聚力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活動學習心得體會5篇,以供大家參考!
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活動學習心得體會【篇1】
當孟晚舟走下飛機,無數顆心臟在同時起搏,那珍藏在無數中華人民骨子里的尊嚴和自強精神綻放奪目的光彩;當神州13號飛向太空,在太空留下光輝一頁的時候,所有的目光匯聚,所有的努力都在彰顯偉大的中國力量。它的背后是中國博弈的勝利,是韜光養晦的勝利,是奮斗不息的勝利。我們可以驕傲而篤定的說,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度,這是一個全新的中國,這是一個強盛的中國。
六十年一個甲子,讓我們把目光追溯到那個屈辱的年代,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硬生生的撞開了那個千瘡百孔的舊中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那個動亂的時代需要一群人,需要一群甘愿犧牲,赴湯蹈火的人。看吧。林則徐虎門銷煙,揚眉吐氣;鄧世昌勇撞敵艦,揚我國威;李大釗從容赴死,大義凜然。他們是時代的暮鼓晨鐘,他們用身體力行唱響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中國需要我們,我們熱愛祖國。當錢學森面對美國優渥的條件時,毅然踏上了回國的航班。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這句振聾發聵的話是對愛國主義的最好詮釋。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少年宣言至今還感染著無數后來人。“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的愛著我的祖國”正是這一句感天動地的話語,影響力鄧小平爺爺的一生。他們用一生的嘔心瀝血,辛勤耕耘換來了新中國璀璨的明天。
時間車輪滾滾向前。不盡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這應該就是我們這代人的寫照吧,靠著一股革命者的勇氣劈波斬浪,闖出狹小水域匯入海洋,何其幸運!我們趕上了中國百年來國運蒸騰日上的時代,我們不想辜負這個時代,也不能辜負這個時代。讓我們舉起右拳,站在五星紅旗下莊嚴的宣誓:“請祖國放心,強國有我”。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看泱泱中華,砥礪前行。看吧大國崛起之后的中國,有無數后來人,前赴后繼。他們心有使命,肩有擔當,志存高遠,滿懷希望。他們是這個時代最美的追夢人。志之所趨,窮山距海,不可阻擋。少年強則國強,強國有我,加油吧,新時代的學子們,讓我們滿懷希望,踏上新的征程!
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活動學習心得體會【篇2】
“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緊緊依靠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奮斗,堅持大團結大聯合,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廣泛凝聚中華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襄民族復興偉業的生動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讓我心潮澎湃,信心滿懷;“五個歷史啟示”振聾發聵、擲地有聲。
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開啟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
辛亥革命正是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從黑暗駛向光明的曲折航程中,承前啟后的關鍵“渡口”。這場偉大革命開啟了改造中國社會、改變中國人民命運的百年現代化進程。
“衰象古國古,長蛇強鄰強”,一個千年古國如何在近代工業文明標定的發展框架內自立自強?外部的威脅,內部的危機,使得中國的社會歷史再也不能延續“改朝換代”的二十四史邏輯,而是前所未有地面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
從辛亥的槍聲,到五四的怒吼,從上海石庫門和南湖游船上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新時代的“經天緯地”,中國共產黨人完成了孫中山先生的未竟事業,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結束了近代以后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孫中山先生說:“‘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民族復興、祖國統一是無上光榮的事業,“強國有我、統一有我”是包括全體政協委員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和努力方向。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歷史發展的定論,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活動學習心得體會【篇3】
仰望夜空,繁星點點,星光閃爍。假如一顆星代表一個夢,那么滿天星辰則代表著中華夏兒女們的夢,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個體夢編織同一個五彩中國夢。其中一顆是我的夢,一顆心系九州大地的中國夢。
什么是中國夢?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一個富強、民族、文明、和諧的偉大國家。
夢想是什么?在雜交水稻支付袁隆平的眼里,夢想是“雜家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香葡萄一樣結的一串串”,在“千手觀音”邰麗華的眼里,夢想是龍人可以“聽”得到、盲人金額以“看”的到、肢殘朋友可以“行走”,夢想是從不言棄、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夜空上有一顆銘記的星辰,那是新中國科技強國的故事。當“神五”升空到“天空一號”再到“嫦娥二號”,神州大地一次又一次沸騰,我們落淚了,幸福激動的淚水淹沒了眼眸。是啊,祖先們的“嫦娥夢“當代智慧勇敢的我們用雙手實現了。當一陣陣激動人心的吶喊聲響起,當世界舉目投足于中國時,我清楚,中國夢的光芒已散發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闡述著她誘人的美麗。中國夢依然繼續,我們也依然執著地奮斗,默默奉獻屬于自己的那份力量,為早日實現五彩的中國夢。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應該有夢想,有追求。實現夢想是長遠的,只有一步一腳印,我們才能真正與夢想零距離,讓夢想不僅僅只是夢、只是想。我認為夢想是要基于明明德之上的。只有保有優良的品格才不至于讓夢想扭曲,只有保有至善的美德才不至于讓夢想變質。當每個人小小的夢想都至真至善,中國夢不遠矣。總書記在大大小小會議中都強調過“責任”一詞。責任對于所有中華兒女而言都是有必要的,承擔責任,履行責任,做一個能夠負責盡責的人是我們實現夢想,甚至“中國夢”都是必不可少的。回顧歷史,中華民族曾經遭遇的苦難,犧牲是令人嘆惋的。回首過去,我們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在現今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挨打已經不是存在在身軀傷痛上了,更在經濟,在國防力量,在外交立場上。
我們更應明確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追求,有對國家、對中華民族的大愛,肩負應該承擔的責任展望未來,才能實現中國夢的美好藍圖。實事求是,是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也是我國老一輩革命家傳遞的真理。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也是應該建立在現實之上的。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更加明白自己的夢想與追求的可實現性,而少空想。我們的中國夢,大家共同的夢。因為他需要每個人的努力來搭建,中國夢,歷經了千年的磨難,開始散發出光芒,但這光芒的背后是多少的艱辛歷程,是一個潮起潮落的過程。
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活動學習心得體會【篇4】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每當張明敏《我的中國心》熟悉的旋律響起,我就熱淚盈眶。航天人的不懼挑戰,運動員的滿身傷痕,都見證著我們的愛國心。中國是我們最親切的詞語,愛國是我們最熾熱的情懷。
愛國是榮譽感的源動力。“愛國如饑渴”班固曾如是說。愛國情懷厚重之人,總把“國”置于“家”之前。上世紀90年代,中國女排沉入低谷。領導層希望郎平回國出任女排總教練,而彼時郎平剛離婚,女兒只有兩歲。此時體委官員說了一句話,“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因為這句話,郎平放下在美國的一切,毅然回國。中國女排是我們在三大球中唯一拿過世界冠軍的隊伍。而且一拿就是10次,其中郎平作為運動員拿過4次,作為教練員拿過3次。從郎平到全紅嬋、馬龍變化的是運動項目,不變的是愛國情懷。支撐她們拼搏向上的不是地位與財富,而是“為祖國榮譽而戰”的那份情懷。
愛國是一份責任與擔當。海涅說:“熱愛祖國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更多的時候,愛國不是空喊激情四射的口號,而是要體現在平凡的一言一行中。科學家就應以自主攻關、星辰大海為己任,運動員則應以摘金奪銀、刷新紀錄為目標,青年學生更應以刻苦學習、奮發向上為擔當。年齡不同,職業各異;身份不同,任務各異;但責任都是一樣的。藏克家稱贊聞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我將這句話拿來與所有青年學子共勉。
每一位當代青年都應該在心中厚植家國情懷!鄧稼先為兩彈嘔心瀝血,南仁東為天眼歷盡艱辛,戚發軔為神舟夜以繼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傳承著航天精神;許海峰摘得首金,全紅嬋刷新記錄,馬龍帶傷出場,一代代運動員傳承著體育精神。愛國精神的本質就是崇高的榮辱感,沉重的責任感。我輩青年正處在報效祖國的大好年華,就應該以前輩為榜樣,不負青春,不負時代!
魯迅先生說:“中國青年應拒絕冷氣,向上走。有一份光就發一份光;有一份熱就發一份熱。”我輩青年應永葆一份愛國激情,一股為國而博的勇氣。漢代名將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我輩青年應振臂一呼:“強國有我,復興有我!”
愛國是責任,更是熾熱的情懷!
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活動學習心得體會【篇5】
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隨著轉動了千年的歷史車輪,便沉淀出了愛國文化。歲月讓愛國文化催出了醇香,我不禁陶醉其中。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就寄托在你們身上!每當憶起這番話,內心便是止不住的熱血沸騰。心中也暗下決心,決不能辜負了一代領袖對我們后輩的期望。我們正屬于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階段,為何不去開拓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那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吧,為了祖國,為了自己的未來!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吧!
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愛國主義”毫無疑問成為了我們中學生做人的基準,愛國、一個多么神圣而又莊嚴的“舉動”,事實證明:一切有崇高理想的人視愛國為第一任精神支柱,誠然,因為他們知道國家的是與自己的前途緊密相連、休戚相關的。唇亡齒寒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霍去病“不滅匈奴不為家”,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乃廣為傳揚之佳話,秦檜賣國求榮,吳三桂引兵入清,則遭萬世之唾罵。遵循客觀規律,人們自是尊敬“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痛恨奴顏婢膝的賣國之輩。如果讓你選,你會怎么選呢?相信你不會傻到去做個遺臭萬年的“害蟲”吧!
雖然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是愛國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每件事當中體現。我們要從小樹立一個愛國的思想,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自信自強,無私無畏。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愛國就是救災官兵救人時的奮不顧身,就是志愿者在災區的一個眼神,一處幫助,就是全國億萬群眾捐款捐物的熱情。在奧運會舉辦之際,愛國就是運動健兒在競技場上的奮勇拼搏,就是志愿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國民不亂丟垃圾,文明現看比賽的行為……
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成為世界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