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實習心得體會的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我們心中時常會積累了不少感悟和見解,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寫下來。那么,到底應該要怎樣去寫感悟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醫院實習心得體會最新的5篇,以供大家參考!
醫院實習心得體會的精選篇1
我進入石大的第一個暑假,美麗的石大,承載著我的夢想——去當一名光榮的白衣戰士。生命的意義是由自己定義的,為了給自己醫學知識充電,而實踐的過程是所有課本不能給予的,短暫的寒假便來到新城紅十字醫院(原八毛職工醫院)實習。
對于我這個只有半年學醫經歷的學生來說,應該從醫院中最基礎的護理工作開始。來到醫院,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和畏懼,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過此地。
鏡中的我,穿著干凈的白大褂,戴著潔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著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堅定與自信猶然而生!
看起來很簡單的護理工作,讓我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原本的自信蕩然無存。我開始虛心向護士學習,緊緊地跟著護士,寸步不離,年輕的護士耐心地給我講解著關于護理的知識。慢慢地,我穿梭在各個病房,了解了她們的護理術語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協助護士接診病員,做好四測(測血壓、測體溫、測脈搏、測體重),熟練地掌握了血壓及體溫的測量方法,接觸配液環節,在嚴格堅持“三查七對”(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對:對床號、對姓名、對藥名、對濃度、對劑量、對方法、對時間)的原則下,并為病員配液。
終于有了我實踐的機會,想著護士叮囑我的操作要領,端著裝有止血帶、膠布、碘付的器皿,來到病房。面帶著微笑:“阿姨,該打針了!”我給病人綁上止血帶,用碘付進行消毒,然后拿起針頭,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見管中有回血,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針竟然會如此的順利!
護士在休息的時候,給我講著因為靜脈注射的輸液管中一個小小的氣泡,而使病人死亡的真實事例后,我大為震驚,不免開始崇敬這些平凡的護士們。
在醫院領導的同意下,我觀摩了一例左下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及剝脫術!手術前病人的家屬用充滿期待的目光注視著主刀的醫生,頓時讓我感到醫生的偉大責任。手術的時間大約兩個小時,主刀醫生精湛的醫技,讓我了解到醫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他的細心,仿佛把病人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精心地照料,就好象生理老師曾經說過:雖然你們是用動物做實驗,但以后你們卻是要給人看病!因此,使我是深深體會到,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
短短的15天醫院實習結束,終于可以喘一口氣了。想想這么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戰斗的護士們,才知道護理工作的不易。
醫院實習心得體會的精選篇2
為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強化基礎護理,提高護理質量,科主任和護士長不辭艱辛,進取帶領,全體護士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扎實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朝著“患者滿意、社會滿意、”的目標不斷前進,作為剛到科室的一員感受頗多:
護士長每一天在病房巡查,針對病區存在的問題及病員提出的意見進取進行整改。從活動開展以來,上到院長主任,下至病房的護士們都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活動的開展也更加拉近了護士與病人之間的距離,讓關系更加的密切,更加的親近。
此刻經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我們也變被動為主動。最突出改變的是:護士長改變了我們的排班模式:此刻實行的是小組包干職責制,由職責組長負責本組全面工作,全科護士全部進入到職責小組中,做到人人有職責,人人有分工,并在病房門口實施掛牌,讓病人對職責護士和管床護士更加熟悉。經過護士長對護理人員工作的合理安排調整以及大家進取的參與,我們加強了對輸液病人的巡視,主動輸液、換液和加藥。工作開展以來,呼叫器呼叫現象已明顯減少,這樣既加強了我們的職責心,也使我們在巡視病房的過程中,能夠及時了解病人的需求和發生的病情變化,及時處理,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同時還能夠減少陪護,減輕病人的負擔,堅持病房安靜。護士不斷巡回在病房,主動及時的為患者供給護理服務。患者及家屬們提到護士就連聲說“不錯不錯’,患者們也越來越相信護士。
此刻根據科室病人病情的需要,很多病人都要做一系列的治療。
一方面為了方便病人,另一方面為了更能讓病人體會到我們優質護理服務的特點,我們把以前排隊做治療的形式改變為服務到病床前,讓病人不會再為了能夠早點做治療而很早就要去排隊。這種服務一實行,立刻得到了病人的肯定,也表示很滿意。
我們改變了傳統的排班模式,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基礎護理工作時間表,實行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成組護理模式。護理人員的增加,護士壓力減輕了,護士也越來越滿意了。優質護理對護士的要求也更高了,護士要用扎實的理論知識為患者做健康教育,要用精湛的技術贏得患者的信任。優質護理使患者更信賴護士了,護士的價值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們也會更加努力的做到讓病人更滿意。
在省中醫實習的第二周,感覺是一樣的無聊。血透室的工作除了每個病人開始跟結束時比較忙碌之外,真的很清閑,每天就沖鋒2-3次就長時間平靜下來了,而且沖鋒的時候也是些常規的工作,不會有太緊急的情況出現(可能我們沒機會遇到而已)。三天里,我就看了和摸了一些不同的血管通路:動靜脈瘺、人工血管、長期/臨時的中心靜脈導管,及熟悉它們的穿刺維護。那些動靜脈瘺的血管看上去都很粗,感覺跟平常打針的血管會很不一樣,自己也很想扎一下體會體會,估計不會扎不中吧,遺憾的是老師沒有讓我們動手。因為無聊,所以周四起要求去輸液室看看,結果是比無聊更加的無聊。可能因為是中醫院的緣故,門診輸液量少,輸液室的規模和運作都不及我們這樣一個區級的醫院。真是大失所望,沒有什么亮點可以參考學習,連想照張相片看看都覺得沒什么好照的。唯一和我們不同的是,抽血的人數很多,開了一排的窗口,像銀行排隊的叫號機就是為抽血服務的。
這周學習沒什么大收獲,但也趁機靜下來有時間修修心也是好事。特別每天兩趟在等公車時和在不太擁擠的公車上,可以在煩囂中安靜的思考一下問題,公車也帶給了我很多的領悟。這周我嘗試了一條新的公交線路去省中醫,因為站錯站臺以至于眼看著209從眼前溜走,馬上察看了一下還有另兩路車去西門口的,大概多走5-10分鐘的路,跑步也勉強趕得及7:45上班。此外,從前就一直不喜歡廣州,因為她的擁擠繁鬧、人情冷暖,但這一次真的切身體會到了她的溫暖。那天寒流驟至,恰逢身體非常不適,站了一天的班,在公車上又遇上堵車,搖搖晃晃中真是受不了了,上車不久感覺越來越暈、眼前發黑,在我意識幾乎要喪失之前,我向旁邊的一個大哥求助,他馬上讓出了座位給我,坐下來休息了一會,雖然身體也還是一樣的難受,但起碼清醒過來熬到了下站。讓座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甚至沒有任何片言只語的問候,但已經是雪中送炭,讓在寒冷的天氣中,陌生的城市里,孤單的我覺得溫暖異常。所以,人要時時心存善念,在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毫不猶豫地施與援手,因為自己也一定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而且,我想,大家不要抱怨自己周遭的都是壞人、小人,如果真是那樣,首先得檢討一下自己待人處事的方法和態度,如果你一直善心、正直待人接物,相信這樣的氣場只會聚集美好的東西。我也知道這世界有黑暗的一面,但是我更愿意接觸和看見光明的一面,不愿意見的就敬而遠之好了。
醫院實習心得體會的精選篇4
何為優質護理服務?“優質護理服務”是指以病人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職責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以病人為中心”是指在思想觀念和醫療行為上,處處為病人著想,一切活動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務質量,控制服務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簡化工作流程,為病人供給“優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醫療服務。隨著“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在全國范圍內的開展,我院各科室都在進取地努力從各方面提高護理質量,拓展護理服務項目。鑒于婦產科病房患者護理的特殊性,我們秉著“做就要做好”的信念,堅持一切工作以滿足病人和家屬的需求為出發點,經過不斷思考和努力,牢固根本,推陳出新,全面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質,使優質護理在我們的工作中得到了更好的體現,患者的滿意度也在不斷提高。現就本人的體會總結如下。
1、加強了護士的職責心。自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科室對醫護人員進行規范化的技術培訓,轉變思想,深化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切實轉變臨床護理工作模式,加強基礎護理的落實,全面落實護理職責制,實行整體護理職責包干制,實行包床到護,職責到人。讓護士明確自我的職責,進取﹑主動履行對患者的護理職責,從而加強了護士的職責心。我們不再像以前一樣做完護理操作之后就坐在護士站聊天,等著呼叫鈴聲的響起,我們會主動想著所分管的患者此刻的病情怎樣樣?恢復得怎樣樣?心境又如何?還需要什么樣的幫忙?大家都期望自我所分管的患者經過自我精心的護理能早日康復出院,誰都不甘落后,都會主動下到病房,把對患者的關心切實轉化為實際行動,為進行生活上的照顧,陪患者聊天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健康宣教,為患者做好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病情觀察等等,使患者切實體會到優質﹑貼心的護理服務。
2、拉近了護士與患者間的距離,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之前患者從入院到出院他們都不明白他的主管醫生、職責護士是誰,我們也不會主動去向患者介紹自我,更別提換位思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了,但自從實行優質護理服務以后,我們秉著“熱心接﹑耐心講﹑細心觀﹑誠心幫﹑溫馨送﹑愛心訪”的服務理理念,從患者入院那一刻起,我們便微笑地接待,主動地介紹自我,介紹住院環境,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開口之前,幫忙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彼此變得不再陌生,護患之間的距離也不再遙遠,我們臉上笑容多了,說話的語氣柔和了,為患者進行護理時也不再那么機械,我們是帶著感情去為他們服務,患者回報給我們的不再是冷臉,滿意的微笑爬上了他們的臉龐。記得有一次科室的一位年輕護士去幫一位婦科患者洗頭時,患者拉著年輕護士的手說"姑娘辛苦你了,多謝!”那一刻我覺得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我們的工作是有價值的。還有一次一位術后的患者吐了一床,當我們去更換床單元時,看著患者及家屬那抱歉的眼神和不知所措的舉動時,我們回以微笑,讓他們不要在意,這是我們應當做的,當看到他們贊賞的眼神時我們的內心無比開心。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得到的遠遠比付出的多得多,從患者那里我們收獲了感動,收獲了信心,也收獲了他們給予的肯定。人和人之間都是相互的,只要你真心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真心的對待你,當我們把每一位患者都當做我們的親人來對待時,我們之間的關系也不再是普通的護患關系,我們之間帶有親情,我們之間的距離也就變得像親人似的那么近了,患者的滿意度也大大地提高了,從原先的百分之九十到此刻的百分之九十九,甚至百分之百。
3、減少了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自從實行優質護理服務以來,科室采取職責包干制,落實護士長--職責組長--職責護士三級質量控制體系,每組職責護士由高年資、低年資護士組成,新老搭配合理,目標明確、職責到人,每個職責護士承包必須數量的病人,做到分層不分等,人人參與護理。每一天對病人進行治療護理的同時,經常巡視,與病人進行溝通交流。實行分組排班,婦科組管婦科病人,產科組管產科病人,治療和護理分組管理,不再像以前那么亂,婦產科病人的所有治療、護理都一齊做,容易出差錯,職責不到人,有時候一項治療你以為她做了,她又以為你做了,結果都沒做,但實行了職責包干后就不會了,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分工明確,各項治療、護理措施由相對固定的人連續負責,有高年資護士帶低年資護士,大大地減少了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并且新護士成長得更快。
4、激發了護士學習的進取性。實行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以來才明白,你想與患者很好的交流溝通,做好健康宣教,首先你自我必須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的病理、生理、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及護理常規,還得明白患者治療期間的飲食,注意事項,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怎樣去解除患者的心理問題,所以我們就必須不斷地去學習、查資料,請教醫生及經驗豐富的同事,這樣才不會在做健康宣教時被問得回答不上來,我們也就能更好地服務患者,同時提升自我。而當我們遇到危重患者或平時少見的病種時,我們不再像以前一樣過了就了事,我們會在職責組長的帶領下開總結會,共同分享各自的體會,我們會討論“如果我遇上這類病人該怎樣處理?”,我們還學會了做課件,輪流講課,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5、鍛煉護士口才及溝通本事。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恰當的語言溝通能夠使患者感到被關愛﹑被尊重,從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滿足,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一種手段,是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前提,是獲得患者滿意度的有力保障,所以作為護士我們必須提高自我的口才及溝通本事,而一個人的口才與溝通本事如何,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不斷的鍛煉和提高的。自從實行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以來,我們有了一個發展的平臺,我們經過不斷地與患者溝通交流,以及向同事學習,不僅僅鍛煉了口才,我們還掌握了溝通技巧,學會了靈活多變的交流方式,加強了與患者的心理及語言溝通,增強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患者的滿意度提高了,使患者能進取配合治療,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護患糾紛,我們的工作進行得更加順暢,既保證了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也樹立了白衣天使的形象。
6、鍛煉了護士的膽量。這是我體會最深的,可能對于性格活潑開朗的人來說,主動去向患者介紹自我,主動去跟患者交流并不難,可是對于有些性格內向,平時不愛說話、害怕與人交流的人來說,那就成了最大的難題,沒實行優質護理服務之前要求不高,自我也就隨遇而安,沒想到要去改變自我,可是自實行優質護理服務以來,與患者溝通、交流是我們每一天工作的主要資料,給我們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可是在護士長和其他教師的指導鼓勵下,一些內向膽小的護士慢慢地學會了怎樣介紹自我,怎樣與患者溝通,自我的性格也變得開朗了起來,此刻的我不再害怕跟別人交流了,膽量也越來越大了,很快適應了新的護理模式。
以上就是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我的一點體會,學到了很多,我們都深有感觸,以病人為中心不只是一種形式,也許在我們看來只是舉手之勞,多一聲問候,多一句解釋,一次輕輕的握持,都會讓病人感動,病人滿意讓我們感到莫大的欣慰。我們從最初的抱怨、反感漸漸地變成了理解、理解和喜歡,雖然我們付出了很多,也較之前更加忙碌了,但當我們看到患者病愈滿意出院時,我們明白所有的付出沒有白費,從他們身上我們收獲了感激﹑感動和感激。我們仍會繼續努力,將“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持之以恒的開展,真正實現生活護理到位,治療護理安全,心理護理主動。讓患者得到實惠,取得讓社會滿意,患者滿意的效果。
醫院實習心得體會的精選篇5
在社區醫院的見習轉眼已經過了一周多了,我們從一開始的對一級醫院的一無所知到現在的不僅熟知社區醫院的運轉模式、主要職能,而且還能在其下屬的社區衛生站點協同完成特定的課題調查,不能不說,這一周半的對我們來說是漫長的,也是飛逝的。
把我們的一下的話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在社區衛生站點的見習。
其實在我家的樓下就有這樣的一個衛生站點,我也曾經因為配藥而去過,但是我卻從來不知道這個衛生站點的一般職能為何,總覺得這就是一個配藥的地方。要不是那里還能掛鹽水的話,其實在我心目中是更接近于藥房的。而直到這次見習,我才真正了解了社區衛生中心作為我們國家整體醫療結構的一部分究竟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到達臨汾街道社區醫院的第一天,帶教的老師就向我們具體的介紹了不同分級的醫院具體的功能劃分。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第一次明白了原來像以前我們說的地段醫院之類的一級醫院是直接為社區提供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綜合服務的基層醫院,是初級衛生保健機構。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對人群提供一級預防,在社區管理多發病常見病現癥病人并對疑難重癥做好正確轉診,協助高層次醫院搞好中間或院后服務,合理分流病人。而二級醫院比如各區的中心醫院則是跨幾個社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區性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參與指導對高危人群的監測,接受一級轉診,對一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并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教學和科研。三級醫院就是跨地區、省、市以及向全國范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了,是具有全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專科(包括特殊專科)的醫療服務,解決危重疑難病癥,接受二級轉診,對下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人才;完成培養各種高級醫療專業人才的教學和承擔省以上科研項目的任務;參與和指導一、二級預防工作。簡而言之,就是一級醫院以預防宣傳為主,二級醫院以治療為主,至于三級醫院則是兼顧治療與研究。
接著我們就在老師的安排下,個人分散下去了各個居民社區的衛生站點,深入的了解社區的醫療結構究竟是如何完成其相應功能的。
通過與以往在三級醫院的就診與見習經歷的比較,我發現一級醫院與三級醫院的最大區別就在于醫患關系的不同。在三級醫院就診的時候,由于人數很多,而且大部分人的病情比較重活比較復雜,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每個走廊里會有很多病人在等待就診,而且通常一等就要等很長時間。所以就造成了有很多人為了排隊的時間少一點而在天不亮的時候就到醫院排隊掛號。但是真正到了看的時候,又由于醫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這么多的病人全部看完而造成了就診過程的倉促,往往等等幾小時,看看幾分鐘,病人們怨聲載道,醫生們也并不輕松。而通常我們所說的看病難、治病難的矛盾就體現在這里。但是一級的街道社區醫院及其下屬的社區衛生站點就截然不同。在衛生站點的時候,雖然每天的病人總數遠沒有三級醫院的一個醫生要看的多,而且也多集中在上午特定的時間段,有的時候也會出現較多的人排隊等待的現象。但是可以明顯的看出,在這里等待的病人沒有大醫院里那種焦躁的感覺,他們更多的是一種鄰里街坊之間談笑風生的悠閑之態。而且在看病的時候,也由于和醫生比較熟,所以常常能夠得到一些細節之處的關照,使看診之時不再只有冰冷的求助與被求助關系,更多的是一種融洽的朋友關系。三級醫院雖然也不是不愿意做,但是人數方面的限制決定了他們不會有這個時間,也就只好加快速度草草結束了。
同時社區衛生中心對于居民來說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其便利性。一些不方便的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他們通常都是一些常見的慢性病,需要維持治療但是病情又不是很嚴重和復雜,這時候衛生站點就可以就近解決他們的醫療問題,同時又為二、三級醫院的分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大致熟悉了一級醫院的運轉模式以后,我們接到了老師安排的調查高血壓患者以及獨居老人的任務。通過這個任務,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社區醫院的運轉方式及其在居民間的影響力。通常我們在醫院做調查的時候是不太會有人拒絕我們的,那些我們自己都覺得繁瑣的調查,那些病人們卻能夠耐心的一項項做完。后期我們以上門訪問的調查方式為主。雖然上門訪問的時候確實會有相當一部分人態度很不耐煩,但是一旦我們講明了情況,并且具體說明是社區衛生站的某某醫生讓我們上門的以后,他們通常都會很客氣的回答我們的問題。雖然拒絕的也有,但態度上就沒有那么粗暴了。由此可見,那些站點的老師們在是一名醫生之前,首先是一名病人的朋友。更讓我佩服的是,有好多站點的老師,她們都不用看病人的相關資料,只憑借記憶,就能對病人的病情狀況、性格脾氣甚至家庭狀況都能一一道來,為我們的調查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但是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首先是調查問卷本身。我們發現,高血壓的那份問卷缺少多個正常狀態的選項,而且對于面色觀察的選項也太少,建議改成像舌脈象一樣的開放式填寫。還有獨居老人的那份調查,雖然它是國際化量表有助于調查結果在國際上的認可度,但是我認為這樣的一份量表并不適合我們國家的國情。上面的很多問題最多只適合于老人自己看了填寫,而并不適應于調查者直接開口問,尤其是在還有第三方或更多人在場的情況下。我認為這些問題中的相當一部分,不但現在我們國家的老人不能理解,而且它們的尺度也不是現在我國的老人們可以接受的。除了一些問題太直接回給采訪人造成不禮貌的感覺之外,也有些問題過于開放,比如對于老人關于與異性接觸的看法之類的問題,我不認為那些老人愿意回答。再比如有些像您是否覺得自己對于別人是個負擔之類的問題,我們都不是很問得出口,基本上都是用別的一些問題來旁敲側擊,那么必然最后的結果會呈現相當的誤差。總之,我認為,如果要調查我國獨居老人的狀況的話,最好那些量表還是要做一定程度修改。
回頭看看,這短短一段時間的見習使我們對社區醫院的體制及其運轉方式有了更深更透的認識,對于醫院的分級制度也有了進一步的體認。但這些都只是一些感性的認知,而真正的理性程度的理解,我想還有待于我們以后實踐過程中的操作與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