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8篇,以供大家參考!
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精選篇1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藝術地運用正強化技能能起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作用。從而更好地落實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關鍵詞課堂教學強化技能運用。
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在我校由于學生的基礎狀況、學習目的等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營造出積極課堂學習氣氛,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努力追求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了解學生的需求,教師要設身處地的去體會學生的心理狀態及學業水平,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機、態度和期望。2.建立融洽、健康的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思想共鳴、情感交流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理性的教師權威,不僅有助于教師傳播知識,而且滿足了學生對教師、對課堂的心理期望。3.實施有效的教學措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優化?!昂玫拈_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節課的導入都應當像磁石一樣,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是一種手段又是一種藝術。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在督導聽查課中發現,有的老師對知識的理解淡薄,沒有備課而上臺講的痕跡明顯,缺乏對學生智慧的挑戰,缺乏對教學的理解和探索。天天面對教材,卻不能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天天面對學生,卻不能成為學生心靈的導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學有興趣、學有所得,學出意義,關鍵是教師要做到有效備課,有效教學。
我們教師可運用強化的方式創設激勵學生學習的課堂環境。本文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強化技能的一般流程、應用的主要形式、功能和注意方面等角度闡述強化技能是數學教師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教學技能。它能起到幫助學生形成正確行為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作用。
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精選篇2
上過很多年的學了,但是還沒有給初中的學生們上過課,終于有了這樣的機會上課了。
第一次現在講臺上為一個班的同學講課,緊張,激動,還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興奮感,站在講臺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因為學校有各種針對教師的訓練,有微格教室的多次錄課體驗,有現在班級學校們面前講課的經驗。但是面對一群陌生的初一學生,感覺和平時在學校還是不一樣的。首先感覺到的是緊張,畢竟沒有真正講課的經驗。到了班里,打開多媒體的時候就有學生對我的到來表示好奇,跟他們聊幾句后就發現自己一點都不緊張了。正式上課時,我先把自己介紹了一下,然后直接就開始新課的講授了。課堂上我發現初一的小孩兒們十分乖巧,在課堂上需要他們一起讀讀課本上的知識,他們也會認真的回答,在課堂上我加入了一個小視頻,讓學生們更加直觀清晰的了解生物知識,培養他們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在課堂中讓他們每人拿出一張紙,將我黑板上的知識記下來貼在書上,以便于學習,課堂最后留了課后作業。伴隨著叮玲玲的鈴聲就結束了我第一節課的講授。
第一次講課值得發揚的東西比如視頻PPT的加入使知識直觀,也有需要改進的部分,比如知識點的講授上應該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第二次的授課,講過一次課的我已經和之前有一些不同了。因此在備課時就下了一些功夫,在講述上注意重點知識的把握。第二次現在七一班的講臺上,心平靜了很多,沒有像第一次心情那么起伏,因此對于知識的講授也鎮靜了很多,同學們對于我也有了一些熟悉。第二節課我做了一個動態的PPT,在課前就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將上節課的知識作為背景一起呈現給大家,在復習的同時引入本節課的知識,效果還可以。但到了課堂的中端,有一個小的活動,需要用紙和筆作為道具,將紙折為褶皺。在這個時候出現課堂氣氛太活躍的問題,有些亂,在這個時候我走下了講臺,在班里轉了一圈對有些個別的同學進行了勸說,才慢慢的穩定下來。課堂中只有紀律良好才能慢慢的傳授知識,在課堂管理上要注意這個問題。
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精選篇3
今天距離上第一節歷史課已經過去了三天。到現在為止,我上過了四個班的十節課。三天下來,我在每一天每一節課每一個班都有不同的收獲、感想與反思。
四個班分為兩類,一類是特別活潑的,是11、12班,一類是較內斂的,是13、14班。接手11和12班級之前,就聽舍友和辦公室的教師說過這兩個班的課堂紀律情況。三天下來,我發現他們雖然調皮,但是大部分也還是會跟著我的步伐,在我的引導下積極回答問題?;蛟S是因為實行了小組積分制,學生回答問題格外的積極,所以整堂課下來也較為順利,除了極個別的學生比較不服管教外,整體還是可以的。對于這一點,我還是比較慶幸的,因為即使我管教不了特別調皮的學生,但是還有兩個極為負責任的班主任協助我,這樣就為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幫我解決了部分難題,我也能繼續輕松地授課。
相較于11、12班來說,在內斂的13和14班授課時,也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收獲。第一次上課前,我其實已經在13班聽過課。因為舍友孫婉慶也和我教授一樣的班級,所以我決定提前去聽一節舍友的地理課,從中吸取一些經驗,學習她的優秀之處,同時也提前觀察一下我未來的學生,簡單地了解一下他們的課堂情況。我坐在教室后面,能夠明顯地感覺到這兩個班與11、12班的課堂紀律和氛圍的差異。13班的學生很聽話,回答問題也較積極,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坐在我旁邊的最后一排的一個男生,幾乎每個問題都會舉手,即使不舉手也會跟著老師回答問題??偠灾?,他上課極其認真,回答問題極其積極,所以我特別注意了他。當我接手13班第一次上歷史課時,卻發現那位學生不再積極,反之表現得很無精打采,甚至不愿意抬頭。我不知道他是對歷史課不感興趣呢,還是對我教授的歷史課不感興趣。不管是哪種,我覺得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無形的“打擊” 。正當我打算要和他談一下從而解答我內心的疑惑時,他主動跟我提了意見。他說:“老師,您上課可不可以大點聲,能不能把那些搗亂的學生趕出教室,我都聽不見您說話?!?通過他的話我知道了問題所在:其實不是因為我說話聲不夠大,真正的原因是我管理班級不嚴厲,太過縱容調皮的學生而忽視了認真聽課的學生。其實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在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也正在學生的建議下和班主任、紀律委的幫助下努力改進。
與此同時我也在不斷發現自己授課時存在的問題。從第一次的坎坷到逐漸適應歷史授課形式,并在平時積極備課,完備自己的知識。漸漸地我發現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現在我很感謝學校能給我這個機會讓我接觸歷史,我才能從中發現不一樣的樂趣。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投入到教學中,你真的會發現事情并沒有原來想象的那么糟糕,相反,你還會收獲美好的體驗與回憶。
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精選篇4
正如老師所說,現在是知識易得的時代,知識不再只是源于課堂和圖書館,手指輕輕一點,就會有大把大把的信息等待你的擷取。然而,以網絡媒體獲取的知識是碎片化的、表面化的,難以形成系統,更難轉化為自己的。這樣就必然導致了知識的貶值,而能力的重要意義便突顯出來。在學校不應只停留在學習課本知識,每一個學科都蘊含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我們應當注重學習方法論,掌握能力,發現價值,從而提升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要提升能力,就要將精力投入到具體實踐中,就如此刻正在進行的教育實習與頂崗實習。
“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也是這樣說的,知識可以在課堂中學得,但是能力是從實踐中不斷鍛煉出來的。聽一百遍教學方法最后還是要講上一堂課才能真正明白,在心里琢磨了一遍又一遍教學環節到了學生面前才知道是多么禁不起檢驗,想了很久的話到了問題學生家長的面前才覺出自己話語的無力和空洞。不得不說,頂崗實習讓我以實習老師的角色看到、聽到、感受到了許多之前不曾發現的東西,使我有機會可以和可愛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和成長。
現在正處于推進素質教育和課堂改革的關鍵時期,強調教學規范化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教學規范化對于課堂教學具有標尺導向和約束作用。大家看到規范、約束的字眼,都給人一板一眼的感覺,其實事實并不是這樣的。教學規范化是是規范課堂和解放課堂的有機統一,不僅強調課堂教學各方面如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規范化,還強調了在保證教師主導的情況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這就要求我們在實習過程中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一方面要嚴肅認真地對待教學工作,多聽取老教師的意見建議,多聽課。很多老教師從業多年積累的精華體現在課堂上的方方面面,但同時也要摒棄老教師無可避免帶有的一些負能量。另一方面一定要注重教學細節,比如課堂中教學語言、教學手勢的使用是否合理,避免口誤和板書失誤。課下還要注重教學反思,反思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失敗與不足、教學機智、學生創新,并且進行再教設計。在基礎教育界享有聲譽的葉瀾教授就曾提出這樣的觀點:一個教師寫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一定能成為優秀教師。但是不能為了反思而反思,反思要提前策劃,要有主題、要構成系統,還要加深反思的層次、拓寬反思的視野。
只有做到如上幾點才能適應教育課程改革的潮流,為推進課程改革,美化課堂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
來到實習學校才發現作為教師,除了正常的備課上課之外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課題研究、去外校聽課教研、家訪、說課比賽等等。這才體會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極其龐大復雜又細致的工作。作為實習生的工作雖然沒有這么復雜但也是不少,不僅要完成實習學校的教學任務,還要及時完成師大布置的各項學習任務,有時還真是覺得分身乏術。
這就要求我們從此刻的實習工作開始提前適應教師工作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效率,做到有條不紊。無論展開什么工作都要圍繞重點和中心,我們要在龐大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提綱挈領”,抓住重心,提高教學質量,為進行其他工作打好基礎,做好鋪墊,以確保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就比如現在作為實習老師,所帶班級的教學工作做好了,孩子們成績、素質各方面都上來了,不僅能夠獲得孩子們的喜愛,還能獲得指導老師、年級主任及其他校領導的認可。這樣就為進行師大布置的“五個一”活動提供了方便條件,家訪,幫助問題學生,優秀教師訪談等等一系列工作都能夠比較順利地進行。
總結一下就是,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一定要抓住教學質量這個主要矛盾,由主要矛盾帶動次要矛盾,齊頭并進。另外就是要做到未雨綢繆,凡事趕早不趕晚,對所要完成的工作提前做好計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有條不紊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到統籌兼顧,忙而不亂。
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精選篇5
記憶里那些珍貴的情感就在銘記的過程中被逐漸遺忘了。
來中學實習將近兩個月,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我見證了初一的成長,見證了初三即將到來的揮手告別,他們相互之間寫留言冊,拍照,這一切把我拉入了深深的回憶當中。
生活就像一個圓,當達到飽和狀態時,有人進來,有人就注定要出去。翻開塵封已久的相冊,整理記憶的碎片,有多少張熟悉而陌生的臉被我們遺忘在荏苒的時光里?;蛟S只是偶爾的想起,但心里仍有許多的暖意。我的那些一起走過的朋友,生命中有人不斷地進入、離開,走在分別的岔路我們已經離得越來越遠,你我終將是彼此在銘記的過程中逐漸遺失的美好。
一個人的日子雖寧靜但無生氣,時光好似珠子般散落,叮叮咚咚的跳過。走在熟悉的街頭,雖沒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悲惋,但也會有沉重的失落掠過心間,伴隨著嘆息聲將這份遺失的美好凝結在時光的氣流里。我機械的打開QQ,我們的頭像都亮著,但卻不是為了彼此。手機,QQ、 MSN所有的聯系方式都無法將我們漸行漸遠的心的距離拉近。再也不知道你的秘密,再也不知道你的消息,只有那熟悉的往事,只有那陌生的你。
我曾經因為一首《老男孩》而感動著,伴隨著蒼婉的旋律,我的那些一起走過的朋友們,在這個相聚而又分手的年紀,讓我們一起“臨晚鏡,傷流景”,共同祭奠這遺失的美好。我知道人人都有自己的春夏秋冬,或許我們不再相逢;我知道我們的失去又將會是另一種形式的獲得。新的道路上,當然還有新的同行者,我有你也有,但是曾經的我們站在同一個起點,面朝同一個方向,我們抱著同樣的理想走過一大段路。伴隨著時間的流逝,或許我們的友情不再嶄新如昔,但是那一切的美好,可能永遠印我心房的一角,是我心靈的一片凈土,永不磨去。
我的那些一起走過的朋友,不說再見,只輕輕的將祝福別在你的衣襟里;不說再見,友情是四季漂浮的白云,讓我們彼此互道珍重;不說再見,盡管到了分別的時候,讓我們各自踏上旅程的第一步。閉上眼睛,唯有那郁郁蒼山,悠悠碧水和那記憶里的笑語歡聲才是你我之間的永恒。在這個相聚又分手的年紀,總會有雨打風吹的痕跡,為了那純潔友誼的繼續,為了那得到又遺失的美麗,打開記憶的閘門,讓我們在藍天下一起重拾這份遺失的美好!
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精選篇6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頂崗實習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中,我學會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測-學-考三段七步課堂教學模式。在這一個月的頂崗實習中,我對這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認識。
在測-學-考三段七步課堂教學模式中,“三段”指每節課有5分鐘的前測,30分鐘的新知學習,以及10分鐘的當堂檢測;而“七步”是指1、檢測回顧引入;2、明確學習目標;3、引導自主學習;4、組織交流展示;5、師生質疑點播;6、小結回顧目標;7、當堂檢測考試。
在頂崗實習的這一個月,我將測-學-考三段七步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實際的課堂中,再這個過程中,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測
檢測回顧引入:注意回顧測驗的時間不要過長,不然“當堂檢測”完成不了;要讓學生提前幾分鐘進行回顧,讓學生將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前測的內容不宜過難過多,最好是以填空題的形式。
學
明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不宜過多,1~2點目標為宜;學習目標不要過于深奧,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教師也應該指導學生閱讀和理解學習目標。
引導自主學習:要強調自學的時間;要明確自學的內容,以及強調自學內容的范圍;要強調自己獨立進行學習;要要求學生在教材上將重點進行勾劃。
組織交流展示:自學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要強調小組交流是小組成員質疑答疑的過程;在小組交流的時候,要進行巡視,對狀態不好的學生進行提醒、監督;小組討論結束后,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成果的展示。
師生質疑點播:要將小組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強調;要強調重點、難點、易錯點;要總結答題技巧、答題規律與答題思路。
小結回顧目標:在課堂小結過程中,讓學生進行總結,教師進行補充和強調。
考
當堂檢測考試:測試內容不宜過難過多;測試內容要與所講的“新知”密切聯系;當堂檢測的內容要及時評閱,從而得到反饋,及時進行輔導。
以上就是頂崗實習一個月以來的教學心得。雖然我頂崗實習的時間不是很長,學會的東西沒有很多,但是我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精選篇7
回顧這段時間的經歷,真是感想頗多。短暫的工作時日不僅磨練了我的意志,也使我對今后的人生道路有多了份經驗和收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實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期一周的教學實習周伴隨著陰雨天結束了,同學們大都收獲頗多。不僅捕獲了許多昆蟲并親自動手做成了比較完整的昆蟲標本,還進行了植物的采集與植物標本的壓制。通過一周的學習實踐,同學們把課本上學習的知識和實際運用相結合,不僅增長了見識,鞏固了之前學過的專業知識,還強化提高了自身的動手能力。
整個教學實習周主要任務由兩個部分組成:采集和制作。在進行之前,以為是很簡單的事情,做下去了,才知道原來其中包含著很大的學問。
首先是采集昆蟲以及植物的樣本。我們主要的采集地點是三地方,水產學院周邊,坂頭水庫以及海滄天竺山。由于臺風的影響,整個采集的過程基本都在陰雨狀態下進行,這不僅給出行帶來了困難,也給尋找采集昆蟲帶來一定的阻力。
第一天我們主要去了水院以及水院周邊地區,包括師范學院,輪機學院,敬賢公園等地方。由于下雨,昆蟲基本上都躲藏在草叢里,石頭下,樹葉背面等干燥的地方避雨,這就要求我們不得不仔細扒開草,石頭去尋找昆蟲的足跡。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基本上沒有找到什么比較特別的昆蟲,僅僅發現像蟑螂,蝴蝶等比較常見的昆蟲。另外原因我們一致覺得是我們去的地方都是人類活動比較頻繁的地方,因此不容易找到比較特別的昆蟲。于是第二天我們去坂頭水庫時候就比較偏向與去人少的地方尋找昆蟲,但是第二天也還是下雨,同樣不容易尋找到昆蟲。不過,坂頭水庫的昆蟲種類和數量就明顯多于水院周邊,即便是下雨,也很容易看到昆蟲爬行在草叢里,飛舞在空中,通過幾個小時不懈的努力,總算是捉到了如蜻蜓瓢蟲之類的昆蟲。而第三天去的天竺山,其物種之多可以說是前兩天所見到的總和還多,我們從山路走過去,隨意撲打草叢就能驚起一些昆蟲跳到飛到空中。而第三天也是我們收獲最多的一天,不僅捉到了平?;竞茈y看到的螳螂水黽等昆蟲,還捕捉到了椿象蟋蟀,甚至還有很大的蝗蟲,讓我們驚嘆不已。
另外我們還在天竺山采集了我們的植物標本,不得不說天竺山是個物種豐富的地方,山上的小路一路走過去,路旁都是我們沒見過的一些植物,我們只能勉強辨認出車前草,千里香這些比較常見的植物,而大部分只能知道是屬于蕨類葛藤類等等。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我們看到一棵果樹被菟絲子纏繞著,這算是我們如此明顯地感受到課本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
但是在捕捉昆蟲的過程中,我們也暴露出一些很大的問題。最明顯易見的就是專業知識掌握的不夠牢靠。一些昆蟲,我們知道它們叫什么,但是說不出是屬于什么目什么科,最經常的就是把直翅目和半翅目弄混;還有一些昆蟲,叫不出起名字,只知道是節肢動物,而且有六條足,應該是昆蟲,例如我們查了資料后才知道在水上跑的那種昆蟲叫做水黽;甚至把其他的一些節肢動物腔腸動物跟昆蟲弄混亂,有些同學就把蜘蛛蜈蚣什么的也丟進毒瓶,這實在是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的結果。
采集完昆蟲之后,就要進行標本制作,老師告訴我們,制作昆蟲標本主要有針插法、浸漬法、玻片標本等,剛開始,我們采取的方法主要是針插法,按照老師講的,跟據不同種類的昆蟲插針的位置不同,先將所有成蟲都插起來。接下來做整姿、展翅等。其中最難的要數展翅了。展翅時,先將插好針的標本,小心插入展翅板中,使蟲體陷入凹槽內,而翅膀和展翅板呈水平位置。隨后以鑷子將翅展開,使前翅的后緣和身體呈垂直。將翅調整至理想位置后,一手以壓條紙壓住翅膀,一手拿大頭針插在壓條紙四周,但不能插到翅膀,使壓條紙與展翅板緊密接合,藉以固定翅膀。展翅后,另外調整一下觸角、腳及腹部位置后,即大功告成。而其他的相對比較簡單,一般是用針固定住整只蟲體,然后再用教細的針將昆蟲的腳一個個展開固定住,呈現昆蟲平常的樣子。一天左右,昆蟲的形態就栩栩如生了。幼蟲的浸制更容易,將采集的昆蟲幼蟲如毛毛蟲之類的,放入沸騰的開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后放入75%的酒精中浸制,即可大功告成。
覺得昆蟲標本的制作是一個細致而專業的工作,這不僅需要你有一顆仔細認真的心去一點點張開昆蟲的翅膀,觸角,六個足,也需要你有相對專業的知識知道這種昆蟲有什么特質,要怎么去伸展它的各個身體部位才能盡可能不對蟲體造成破壞。
通過這次實習,我更加了解了人類和昆蟲之間的關系,明白昆蟲對人類的益與害是多方面的,對害蟲加以控制和消滅,對益蟲加以保護和利用,造福人類。也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學習方向。
在實習開始前,我對昆蟲只停留在書本上的知識,通過講義,幻燈片和標本來認識昆蟲。這樣只是讓我們片面的認識昆蟲,而這次實習讓我們全面的認識昆蟲。讓我們與昆蟲有了一次互動的接觸。親手捕蟲,然后試著運用書本的知識鑒別昆蟲,這一過程讓我們對昆蟲的特征記得更牢,一些用文字無法描述的地方,一看就恍然大悟,有了深刻的認識和印象。
通過這次實習,我也提高了對昆蟲學的興趣也使我知道了自己的學習任務,這是我學習的動力源泉。也我們自己的專業充滿信心。在實習過程中,我認識到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只有通過明確的分工,團結互助,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還有昆蟲的多樣性讓我知道了我們現有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領悟到只有學習好專業知識,才有可能認識自然,利用自然。
實習教師心得體會感想精選篇8
頂崗實習工作已經過半,回想初來乍到時的青澀與緊張,不禁已覺恍然,在這幾個月里,我們實習生在駐縣老師的幫助下在學校領導的期許下在實習學校老師的協助下飛速成長,我們從剛剛登上講臺時的緊張、羞澀、冒冷汗變成了現在隨時能夠登上講臺的從容、坦然、步伐堅定。
而這其中的改變更甚者謂為巨變的“代價”是日以繼夜地琢磨、思索、探討、交流碰撞,多多地抽時間去聽指導老師的課,琢磨指導老師的教學設計,向指導老師學習管理課堂尤其是處理課堂突發事故的經驗,與崗友探討教學經驗尤其是與學生之間的交往,與大家交流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在這幾個月中,學院也會安排值班老師在固定時間與全班同學在線上交流,解答實習生的疑問,幫助我們更好地實施教學計劃。
在這過程中,我們也會自己不斷提升自我,閱讀文獻資料、學習指導教師典型教案、觀看優秀教師微課視頻、認真聽講慕課內容并參與積極討論……
余秋雨說過,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一個人如果在青年時就已平庸,那么在今后就很難擺脫平庸。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的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幾十年光陰,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跡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于閱讀。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來匆匆彌補就有點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時就進入。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 遲一天,就多天平庸的困擾。我們不光是為了提高自己去閱讀去學習,還要為學生作出榜樣,看,老師都是大學生了還在不斷閱讀不斷提高自己,我們還有什么道理不好好學習好好讀書呢!
在此,我們也要感謝積極幫助我們的指導老師,作為有經驗的優秀教師,他們在上好自己班級的課程的同時,還會百忙之中聽實習生的課,為我們實習生答疑解惑指出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多年的經驗傾囊相授。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也要自己多多思考磨練自己的教學技能,為我們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