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800字讀書心得體會
品味完一本《活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心得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心得頭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活著》800字讀書心得體會5篇,以供大家參考!
《活著》800字讀書心得體會篇1
對于看書,有的人會喜歡先看評論了解個大概,再細品文章的內容,而我更喜歡自己賞析領悟文章,用這種方法去品味文章的細膩,獲益良多。
經典是不變的永恒。我前前后后共讀了三次余華的《活著》,每一次閱讀后我都感觸頗深。這篇小說講述了福貴這個男人年少敗家,中年生活艱苦,親人相繼離世,最后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相伴繼續走剩下的人生的故事。這其中交織雜散但又血淋淋的悲痛,讓人落淚難盡。
全書顯現的主題是“忍”這一精神。或許余華秉持著人生多磨難,事事皆艱辛的寫法,讓福貴忍受向龍二借田的屈辱;忍受有慶、鳳霞、家珍、二喜、苦根一個個從身邊死去的痛苦;忍受沒有家人的孤寂。也許是這份“忍”讓他參悟了人生,讓他能夠輕松的談起往事。“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說錯,床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笔撬艚o自己和后人的警醒。
“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成長必須學會的東西。我們必須學會“忍”即處事臨危不懼,采取積極避其銳氣,迂回化解的辦法解決問題的沖突?!叭獭弊屛覀儗W會了謙虛,讓人與人之間以禮相待。“忍”讓人受益匪淺,忍住小脾氣,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忍一時風平浪靜,也許你需要忍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也許你會感到很難受,但它能讓你驅使自己變得更強大,這就是“忍”的力量。
福貴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農民形象,他身上有著勤勞、善良、任勞任怨、樂觀、堅韌、、正直的優秀品質。余華將福貴塑造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當這部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我們應該學會感激,正是像福貴一樣的廣大農民任勞任怨為國為家默默付出才有了如今的和諧與繁榮。我們也應該學習福貴活著的意志,勇敢地面對磨難,即使命運坎坷,也要堅持走下去。
其實在我看來,書中還顯露著濃濃的愛與守望相助。家珍沒有因為福貴生活落魄而拋棄他,福貴雖然因為生活貧困把鳳霞送給別人,但最后還是不舍得把她送出去,因為那一份“就算全家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的親情已經深深地捆住了福貴。福貴一家是經歷了大風大浪,我想正是他們之間的愛如此之深 ,才讓無數人在看到他們生離死別時悲痛萬分。當活生生的有慶變成一具冰冷的死尸時,我想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只是親人已經逝去,愛也無法挽回罷了。
《活著》中的“忍”的精神品質只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連綿不斷生生不息,哺育了中華民族,也為世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甚至閃耀出更為明亮的光輝。我們要堅持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文化星火相傳,永不斷絕。
后來,我發現看評論摘要并非無所得,它能給我第二次的情感回味,也能讓我了解別人對于這篇小說的看法和理解。的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思想的交流恰能更好地促進文學的發展。
《活著》800字讀書心得體會篇2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边@也許是福貴對自己這一生的總結,同時也是對大家的勸誡。
好多年前看過電影版《活著》,可能是年齡和時間的關系,幾乎沒有了太深印象,只是記得他的,他的敗家,他的落魄。記得村長說一個包子里包了一頭羊,那時感覺到很荒唐。而今再讀余華的《活著》,倍感人活著之不易。命運有時讓人感到無奈、無力,卻又無法改變、無處逃避,只能默默承受,引頸受戮!
福貴最大的錯大概就是輸掉了家產和祖屋,變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氣死了父親,拖累了家人。但他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卻是從輸掉家產的時刻開始的。之前的福貴渾渾噩噩,不分晝夜地呆在青樓賭場,那種醉生夢死的日子不叫生活,只是活著——行尸走肉般地活著!福貴辜負了生活,生活便還給他一記響亮的耳光,扇醒他沉睡已久的感覺和良知。此后的福貴才開始悔悟,才學會了珍惜與擔當。從這個意義上說,一無所有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福貴最大的福則是娶了家珍這個女人,任勞任怨、不離不棄。在福貴被抓壯丁時照顧臥病的婆婆,同時養育一雙兒女。在生病的時候還要堅持下地干活,只為多掙一點工分。這樣的女人作者是不忍心讓她早早離世的。相較于其他人,家珍也算是善終的一個。讓她在送走兒女后依然堅韌地活著,與福貴共同承受這份悲痛,也彼此溫暖,相攜前行。
從父親開始,福貴先后送走了身邊的七個親人。對父親的悔恨,對母親的遺憾自責,有慶的難以置信,鳳霞的猝不及防,二喜的飛來橫禍,苦根的貧窮無知,唯有家珍離開時平靜安詳。如果說有慶、鳳霞、二喜的死都是外界造成的,對于父母的死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苦根的死則似乎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從父親死時的渾身無力,到有慶死時的大哭大鬧,再到苦根死時的平靜,我們看到福貴變了。死亡是一把大錘,擊打著福貴的肌體。當第一次敲擊時,痛不欲生,當敲擊接踵而至,肌體變得堅韌也變得麻木,不再徒勞地反抗,只是接受。
生活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你不知道它下一個惡作劇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到來。所以也不作預設,要么等待,要么迎接。
土地因踩踏變得結實,生命因苦難變得堅強。當胸懷如土地般寬廣,便有了承受苦難的力量。土地召喚黑夜,生命迎接苦難,如果黑夜注定要來臨,與其躲避,不如堅強面對!
不管生活賜予我們什么,我們都需要直面相對??嚯y是一壇酒,醞釀、發酵,最終都會化作支撐我們前行的力量。不管生活多么艱難,只要走過坎坷,就能迎來希望。只要活著,就是強者;只要活著,就是英雄!
《活著》800字讀書心得體會篇3
從生而為人到行將就木不過須臾之間,洪荒之間萬事萬物皆變得渺小。生而為人,我們都是第一次,所謂幸事!
生命的延續就像是腳下的土地一樣,帶給我們無數的希望和落寞,我們憧憬著它再一次的繁衍,見證著生命的輪回。即便遭受著來自生活帶來的打壓,但仍打心底里覺得活著真好,像守著一方土地一樣守著生命。
初讀《活著》一書,它不僅給我帶來極大的震撼還給了我深刻的思索!讀完《活著》,我不禁為福貴的命運而噓唏。他的人生就像是起起伏伏的過山車,過山車的終點是游戲的目的地,可他的終點可能是無盡的死亡。若僅從福貴家人的層面來解讀福貴,我真心覺得他是一個失敗的人。站在父母的角度,他敗盡了家產,使年邁的父母被迫搬到茅屋;對于一個妻子而言,他也不是一個良人;就他的一對子女來說,他更加不是一位稱職的父親。如果說福貴的父親去世只是一個序幕,那么他的人生悲劇才剛剛開始上演,因為他的親人們在慢慢的離他而去?!痘钪分袨槲覀冋宫F了福貴的大半輩子,他由一個沉迷享樂的人逐漸變成一個垂暮的老人,他的身體和性格在生活中慢慢的改變。一個皮膚黝黑的老人在農田來驅趕著老牛耕地,這是多么常見的景象,黃昏中不知疲倦的他,一人一牛!
在書中,我最喜歡鳳霞這個角色,她是一個悲劇的角色。在鳳霞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傳統女性的那種勤勞樸實的品質,她對于自己的這個家庭真的是全身心毫無保留的付出。小的時候一場大病使她成為了聾啞人,她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在父母把她送出去省下錢來給有慶讀書的時候,她連哭都是無聲的,眼淚成為了她唯一的表達方式。等鳳霞長大成人之后,由于身體的缺陷沒有人上門提親,那時的她對于愛情的向往就像是太陽一樣的炙熱,她看到新娘子出嫁的場景,從田地走到田埂上,走到新娘子的旁邊,她只能用行動來表明。好不容易結婚了總算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最后卻死于難產。鳳霞,像霞光一樣罩著這個家庭的女子。
生活就如同一本沒有完結的小說,讀者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是怎樣的結局。但活的久了,你所鐘愛的故事,都會有一個金石為開的結局。
從抗日戰爭時期到后來的新中國,福貴一家在生活的挫折中積極的活下去,即使家人后來相繼的離世,福貴還是在堅強的活著。“福貴”是中國廣大底層人民的一個縮影。在生活的重壓下苦苦掙扎的底層人民,在困難面前即使不會微笑但還是反復的站起來,其實我們都是平凡人,我們可能會屈服于現實,會遭受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壓,事若求全何所樂,不完整的人生,有些許意外的生活才會令生命更加的精彩刺激。無論如何,對生命報以一定的崇敬,多一點熱情。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福貴的娘對福貴說道。我非常的認可,沒有什么比活著重要了,活著真好!
花開幾個輪回,花謝幾個時光,總有留不住的人,留不住的事,也有到不了的岸,嘗不到的樂。活著活著好像就明白了,不如淡定看待,豁達待之。面對匆匆人生,我們始終要有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的瀟灑!
《活著》800字讀書心得體會篇4
用開餐廳講故事的方式來寫作,讓人眼前一亮!
一個厭惡了職場世俗的年輕人,辭職和一幫生活失意但內心不服氣的同齡人開了一家西餐廳,取名YONGZONRE,躊躇滿志,要向世人證明自己年輕的力量。然而生意一直很差,他們無比沮喪,直到有一天,店里開始出現一個叫Belinda的常客……
Belinda常常和他們閑聊,內容涉及戀愛、婚姻、人際關系、工作方法、商業心理等人生問題,這群年輕人聽得津津有味,視野逐漸開闊起來,餐廳生意也慢慢步上正軌。Belinda的聊天,仿佛一把心靈的鑰匙,開啟了這群年輕人與這個世界的和解之門。他們不再一味抵觸世俗,盲目追夢,而是漸漸學會把世俗規則當作自我實現的階梯。
一年之后,關于人生,他們心中仍有許多疑問,但他們不再彷徨。他們已經領悟了從容應對人生問題的藝術,他們有信心去擁抱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用一個完整的故事,講述處世原則,很不錯的一本書,里面干貨滿滿,生活需要我們用心,感情經營也需要我們用心對待。
本書是作者蘇芩以一個朋友的方式跟我們對話,讓我們了解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教了我們如何處理人際關系,讓我們明白了男人和女人的區別,思考問題的角度的不一樣。我們應該了解這些世俗,少走彎路,需要一點套路,也需要明白道理。
生命,永遠是一個人的歷程! 女人,必須要雙重獨立,因為,只有經濟和精神都獨立的女人,才會讓自己更強大,更有安全感,切記,安全感永遠都是自己給的!
命運,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慣。當你習慣了怎樣的選擇,就會遇上怎樣的生活。我喜歡創立自己獨立的人格,既能入世也能出世,無論身邊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到了何種狀態,不驚不擾。把一切看透,剝出本質,便會越來越聰明。
即便擁有再恩愛的伴侶,人生也難免有寂寞。所以,你必須要在兩個人的世界里也學會一個人的生活,工作、讀書、交友、冥思……用喜歡的事情豐富獨處的時間。即使愛情和婚姻將男女聯結,你仍要明白,生命,永遠是一個人的歷程。
世俗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生活。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時,盡量避開,用世俗的方法活著,也許能夠成為一個不世俗的人。
活著就是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氣去面對一切困難,成長是一輩子需要完成的功課,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所以我們珍惜現在珍惜每時每刻都努力生活的自己和身邊的人,能夠世俗并不容易,同樣也需要你的努力,愿每一個世俗的人都有一個不俗的未來
人只有先俗才不俗,也因為有了對俗世的深刻體會后,一切都不是事了。未來不一定是不俗,但一定要舒服。
生活總會給出一個答案,直到我們學會在這個世俗的世界里活出不俗的自我。
《活著》800字讀書心得體會篇5
寫在前面的一句話總結:人活著怎么這么苦啊。
這本小說里有個想傳達的意思,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
對于中國的絕大多數農民來說,是不會去考慮活著的意義是什么這樣的哲學命題的。他們扎根在這片土地之上,也順應著上天一開始賦予他們的天性——那就是活著?;钪?,是一種生物最基本的本能。
小說以一個叫徐福貴的農民為第一視角,講述了他的一生。從他身為一個富家子弟,到淪落為社會底層人民,成為農村里辛勤勞作的一員。隨著時間的過去,他經歷了中國最急劇變化的那些年,身邊的親人也一個一個隨之而去,只留下他一個老人和一頭老牛。
但是他還能清晰地記得自己的過去,記得命運加在他身上的種種磨難,而不像其他的農村老人那樣,不知不覺就把過去忘了。既忘記了過去的不幸,但也同樣記不起曾經有過的幸福。
現在生活好了之后,大家才開始注重追求精神上的安定,開始探討活著究竟是為什么這樣的命題。但是對于以前的底層人民來說,活著就是活著,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還有家人。
不知道以前在哪里看到過一句話,說中國的農民是最容易被安撫的,只要讓他們能有口飯吃,就不會起來鬧事。是的,中國這些勞動人民太能忍了。就是因為太能忍,反而有時候表現出來反而會被現在的城市社會解讀為不近人情。
上次回家的時候,我和我媽晚飯后去街上散步。路上遇到一個阿姨推著嬰兒車,帶著一個小女孩也在路上走著,我雖然不認識她,但是她是我媽的熟人。于是兩個人站在那里攀談了一會兒。
當時我并沒有在意,結果等她們聊完了,我媽和我離開的時候,小聲告訴我,那個阿姨的兒子今年過年的時候在河邊的淘沙工地上出事故死了,死得特別慘,腦袋都沒了。那是她的獨生子,死了就沒了。她帶著的那兩個孩子是她的孫女。
雖說有孫女吧,但自己唯一的兒子死了,對他們夫婦來說真的是毀滅性的打擊。聽我媽說,一開始那個阿姨就一直想著干脆跟著自己兒子去了算了,但是為了兩個小孫女還是慢慢想開了。
我聽到的時候覺得特別驚訝,因為那個阿姨看起來特別平靜,和我媽說話時的語氣也不是那種傷心欲絕的感覺,我不知道怎么描述她那種狀態,那種感覺就好像是——死了兒子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其實這種感覺不僅僅在這個阿姨身上體現,包括我爹媽在內,我老家那個城鄉結合部里的大部分長輩都給我這樣的感覺。初時覺得他們活得不明不白,活得毫無人情味,但是到了這種重大關頭,才知道他們是見識和經歷太多的苦難,所以才不去想,不去沉浸其中,這樣才可以忍受,可以繼續活下去。
這就像福貴一樣。農村里有千千萬萬個福貴,只是很多人忘卻了過去而已。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那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太苦了,太苦的日子如果記得太清楚,可能也會活不下去。
活著不是呻吟,也不是吶喊,活著更多的是忍受,去忍受命運加在身上眾多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