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實習,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教師教學實習心得體會5篇,以供大家參考!
教師教學實習心得體會【篇1】
經過三個多月的頂崗實習,我對于教師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清楚地認識到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的難度有多大,那么我認為教師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愛心、耐心和恒心。
首先是愛心,做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愛心,你要發自內心地愛你的學生,我們都喜歡喜歡我們的人,只要你先發出友好的信號,學生也會喜歡你的。一開始我經驗比較少,對于上說話的學生我都是非常嚴厲地批評,讓他們站起,一開始還有些威懾力,但是時間一長我就發現一點兒用都沒有。后我試著慢慢和他們交朋友,不再對他們疾言厲色,對他們犯的一些小錯誤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然后事情就變得容易起,我進入他們中間,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愛其師信其道,當你真正站在學生一邊的時候,他們就容易信賴你愛護你,然后配合你。師生關系不是對立關系,而是一種互助的和諧關系。
然后是耐心,就我所實習的學校而言,學生的水平不高,對于一個簡單的問題他們要思考挺長時間才能給出答案,那你就要耐心的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學習。一開始我的時候是急性子,在家給我弟做補習的時候他一個問題反應不過我就特著急,到了這里更是,我自以為說了一遍挺仔細的學生都會了。但是后我才知道我的語速太快,學生根本沒有反應過,跟不上我講的節奏索性就不跟了。一開始我就以為學生是沒有認真聽才跟不上,但是慢慢地我才反思過是我的語速太快了。教師工作需要耐心,初中教育更是如此,因為你面對的是一群未成年人,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還沒有完全發育完全,你要耐心等待他們長大。
最后是恒心,恒心其實和耐心差不多,班級里面有很多后進生,他們并不是不能進步,只是進步得慢一點兒,你要給于他們更多的愛心和耐心,然后堅持不懈地,等待他們進步,后進生轉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慢慢地等待,他們取得一點兒進步我們就要及時鼓掌喝彩。班里面有許多后進生,我一點一點教他們讀,一點一點教他們背,一點一點讓他們寫,慢慢地每個人都有了可喜的進步。雖然離考高中還差很多,但是至少不會跟從前一樣虛度年華浪費生命了,就是值得贊美的。
教學工作是一個耗費心血的事業,經歷了這幾個月的實習工作,我更加堅定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并把它作為我一生事業的決定。
教師教學實習心得體會【篇2】
這一周我參加了學校優秀英語教師的聽評課,對英語教學感受頗深。我認為,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英語課堂教學應提倡教學生活化,形式多樣化。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古人強調:"教必搞笑,以趣促學"。而新《英語課程標準》又強調英語教學最主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是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必須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作支撐。因此,我認為我們教師應透過有效的語言活動幫忙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語言源于生活,脫離實際生活的語言是不"真實"的。一個語言枯燥的課堂是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只有將語言融入生活,它才會綻放魅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想我們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充分發揮教學法技能,巧妙地將授課資料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
2、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要善于打開學生的思路。
我認為應活化我們的英語教材,透過擴展教材資料或活動步驟,充分激發學生勤于思考、敢于創新的興趣,鼓勵他們多角度、多方向、新穎獨特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倡一題多議,敢破常規,使教學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培養學生會多渠道解決問題的潛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口語交際的靈活性。
3、英語課堂教學要保證有豐富的語言輸入量。
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即要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又要用心開展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所以,我認為要勇于把英語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富有活力的英語課堂。而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受時空的限制,為教學帶給了很多的信息,保證了豐富的語言輸入量。根據這一特點,我們要學會透過多媒體課件,增大課堂容量,為教學帶來生動、形象的素材。這樣不僅僅有效地擴大了學生視野和與語言操練的面,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和存儲效率,從而增強了教學效果。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對英語課堂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堅信,通過學習和努力,我會在英語教學上有更大的進步!
教師教學實習心得體會【篇3】
那天去聽了三級部(七年級20個班,分為三個級部:1-4班為一級部,5-12班為二級部,13-20班為三級部)地理老師周瑞婷周老師的地理課,其實實習學校是給我安排了指導老師的,但是因為我指導老師家里出了一點狀況,所以她現在請假了不在學校,我就聽不了她的課,我就只能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給學生們講課,但是我感覺我自己在上課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對于重難點把握不太準,所以就讓主任幫我聯系了一位老師,主任幫我找了這個老師,讓我先去聽聽她的課。
周老師講的是七年級下冊人教版地理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島國那一小節的內容。一節課聽下來感覺該講的也都講到了,該有的教學環節(復習,自學,回顧,作業等)都有。并且我覺得她做的比我好的一點就是給學生自學時間并要求學生按要求在書中找出知識要點。這一點我在上課過程中做得不夠好,雖然有讓學生自學的環節,但是目標不明確,很容易讓學生把握不住重點,而且自學時間不夠自學效率不高。學生自學完后周老師就找學生說出問題的答案,并把書本上的重點在黑板上寫出,不是讓學生在書上畫線一畫了事,這樣學生們課上即使沒有及時做完筆記,課后也能再補充一下。一堂課基本上是用一半的時間講課,剩余時間用來及時鞏固剛剛所學,這一點周老師在時間安排上比我周到,我自己在上課過程中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一堂課下來想講的內容總是沒能講完。講課速度、效率都有待提高。
雖然只聽了周老師一節課,但是我感覺我有一點做的比她好就是我會在講課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復習之前所講所學的內容,這樣做能讓他們知道前后所學內容之間的聯系,而且還能幫他們起到復習的作用。還有一點我會在講新課的過程中適當給他們做一些與生活相關的拓展,也許我現在剛開始正式上課這個尺度會把握不夠好,但是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一直延續這個習慣并且盡量使我的拓展對學生來說不是壓力而是學習的動力。
聽完周老師的課后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個實習老師、一個剛剛步入教師生涯中的實習生,要想做到像其他經驗豐富的老師那樣講課,把一堂課的內容講得既清晰又簡單易懂,我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在教學過程中自己要學會歸納總結好的教學方法,善于借鑒好的教學方法,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對待不同的班級應該用有差別的教學方式方法。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如何做好一個好老師和因材施教任重而道遠。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希望自己好好加油成為自己理想中的老師。
教師教學實習心得體會【篇4】
在給孩子們上最后一節課時,我故作若無其事地講課,卻不敢多說一句話,也不敢多看他們的眼睛,就怕自己善感的性情泄露了秘密,包藏不住脆弱的眼淚,那一節課氣氛很沉重。或許孩子們也知道我們要分別了,他們都很認真地聽講,誰也不說話,可我卻從他們的眼里讀到了濃濃的依依不舍。
盡管聽了無數次“老師好”,但每每回應的時候我依然帶著欣喜的笑容。每當站在講臺上,被一雙雙純凈的眼睛聚精會神地望著時,作為一名教師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并沒有做到一名好老師,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喜歡我,但只要有一名學生記住我,那么我的實踐生涯就有了難以泯滅的閃光點。
在實踐中,我還發現了,有些東西不能選擇,有些東西卻可以選擇。份內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動請纓”卻能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只要勤問、勤學、勤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回顧這半年的時間,我是用心的,但用心不一定等于成功,我畢竟是一名實踐生,在知識的構建上還存在著許多斷章,還缺乏教學經驗,甚至因為讀錯了某個英語單詞或某個字后,學生把錯誤指出來而無地自容、羞愧幾天的事情也有過。
在為人師的這條路上,我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還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樣,我都會以人為本,把實踐中學到的一切加以融會帶到今后的事業中去,我會以我的真心去呵護學生,因為我面對的'是一顆顆純真的心。
總之,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老師只要認真投入教學,孩子就會積極配合。這種過程是很開心的!
實踐,就像進了社會大熔爐一般,千淘萬漉雖辛苦,就算被磨練得遍體鱗傷,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爐的準備。我在實踐中逐漸變得“勇敢”。雖然開始也會有顧忌,怕“主動出擊”會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視。但事實告訴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應有勇氣去嘗試。即便在嘗試中失敗,也能讓自己成長,沒有鍛煉的機會,談何積累和成長?而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爭取。等待,只能讓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動,才能為自己創造良機。實踐,陪伴我經受了挫折,也經受了歡樂!
教師教學實習心得體會【篇5】
從初入實習學校到現在,我慢慢的認識到:要在英語教師這個職業上站穩腳跟,僅僅靠豐富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能不能寫一手好字、練就一副好口才、具有良好的課堂組織能力、對教學媒體熟練的運用能力都是我們這些從事著英語教學的教師們必須要具備的一門技能。拿說課來講,就是鍛煉我們教師口才的活動。
我對說課的理解就是,說教什么和怎么教。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方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個人對說課的認識。
(一)說教材
把教材讀透是有效說課的第一步。所謂把教材讀透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肯花時間、愿意下功夫對教材內容進行鉆研教師之間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既不能淺化教材內容也不能偏離教材的意思,既要有自己的見解,又要善于聽取其他英語老師的觀。在高度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再結合教學目標、單元重難點、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等等進行適度解說。在學習第一單元 My name is Gina 的時候,我首先認真的讀了好幾遍教材,找出了本單元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在與其他有經驗的英語老師的交談中,我發現我只注意到了“顯性重點”而忽略了“隱性要求”,也就是說我忽視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出現這種問題是由于我沒有認真的研讀教材,淺化了教材內容而導致的。
(二)說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教師再說課時必須說清楚學生。我認為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分析:
1、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我們教師要分析這種知識經驗對學生的新知學習具有什么樣的聯系,如何實現由已有知識經驗到新知的平穩過渡。奧蘇伯爾說,一個概念要獲得心理意義,必須于頭腦中已存在的概念建立起實質的必然聯系。在學習賓格的時候,我利用學生頭腦中已有的中文詞匯知識建立起與英文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以you 這個單詞為例:在“我喜歡你”這個句子中,“你”作得是賓語。那么在句子” I love you”中,單詞“you”同樣也是做的賓語。
2、對學習者技能水平起點的分析。要明確不同學生學習技能之間的差異;二要明確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學習英文字母的時候,我沒有急于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通過課前小測的形式了解學生對英文字母的掌握程度,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
3、對學習者態度起點的分析。這里的態度起點是指學習者學習的興趣,情感態度認知的水平,情感思想認識上的盲點等。有些學生在我上課時嘻嘻哈哈,我布置作業作業他們也敷衍了事,不認真對待。我在私下與這些學生進行談話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在小學的時候就缺乏對英語學習的正確認識,他們認為英語學習無關緊要,在我的指引下,他們認識到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擺正了英語學習的正確態度。
(三)說教學目標
教師要認真學習教材內容,仔細研讀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標準分。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這三個方面的內容要對號入座,切忌張冠李戴。制定教學目標切莫泛泛而談,而缺乏可實施性。在學習第二單元 This is my sister 時,我只考慮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而沒有注意到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目標,因此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的設計是不科學的也是不成功的。
(四)說教學流程
說教學流程時,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點與難點,進行簡約而明了的環節設計。說教學流程也就是展現教學過程的步驟,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學設計的優劣以及教學理念都在這一部分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我認為說課稿的優劣百分之八十由這一環節決定。因此,我認為分析好流程就成為說好一節課的關鍵。
(五 )說板書設計
對于板書設計這個環節,板書是教師語言之外的第二條學習知識的途徑。板書設計首先要清晰易懂,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其次,在內容設計方面要主次分明,突出教學重點。只有板書設計與我們教師的講解和諧的搭配起來,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識。
關于說課,以上淺言陋語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一切的成功都是有源頭的。我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虛心的學習,不停的摸索有效說課的真諦。我們通過說課這些基本功的訓練,努力做一棵樹,把根深深地植入虛心學習與自我反思的泥土中,總有一日能枝繁葉茂。而不是做一根藤,每一個我們所依附的力量,總有一日會離我們而去。讓自己強大起來,才有機會展現我們作為一名教師的真我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