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中生的心得體會
高中的學習其實是一種自愿的主動的追求,而不是一個被強扭的瓜。所以不斷通過激發自主學習意識,鍛煉自主學習能力是高中生必備的技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個高中生的心得體會,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一個高中生的心得體會(精選篇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晨起: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天還未亮,忙碌的我們便踏上了去學校的征程,天際的星星依然閃爍不定,似乎正在等待黎明的降臨,雄雞報曉聲成為我們上學路上最優美的樂曲。早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剛剛睜開朦朧的睡眼,便投身到一片書聲朗朗中,也許是沒睡醒的緣故,也許是因為早上趕到學校消耗了體力,同學們都顯得有些疲倦,讀書聲也漸漸低了下去,像極了夏日池塘邊零零落落的蛙聲,像非主流的歌聲似的。上課: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桑蠶又插田。45分鐘的課堂,被老師以極高的效率利用,講臺上老師滔滔不絕,可忙壞了臺下的我們,翻書,記筆記,找資料……一節課下來,腦細胞損傷了不少,可不待我們養精蓄銳,10分鐘后新一輪的挑戰又要拉開帷幕,整理好課桌,繼續記筆記。
數學課: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百片,散入蘆花看不見。數學課無疑是最緊張的課堂,由于老師隨即叫同學上黑板板演,每位同學不得不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草稿紙漫天飛舞,只為在黑板上的一揮而就,到那時,再怎么辛苦也值得。音樂課: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晣難為聽。自打開學起,音樂課就成了民歌的天堂,每次上課,音響里傳出的都是各地區農民朋友那或渾厚,或慷慨激昂的抒情歌,我們在音樂的海洋里遨游,仿佛到了他們耕作的田野上,草原上,與他們共歡笑。雙休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每到星期天,試卷便如雪花般飛進我們的書包,偶爾放松過度,便只能在周日晚上,對著燈光奮筆疾書,萬籟俱寂,只能聽見自己沙沙的寫字聲,心中暗自發誓,下次絕對早寫完作業,可每次都以黑眼圈驗證自己昨日的奮斗。
高中生活有欣喜,有失落,有甜蜜,也有苦辣,這些都是我們青春慢慢征途上必不可少的調味劑,有了它們,才能為無味的生活增加美味,生活的味道,要靠我們自己去品味。正如冰心所說:“無論什么樣的生活,全都是人生的財富。”生活的味道因人而異,然而只要你有沏茶的雅致,待生活像茶葉慢慢泡開,一縷縷白霧縈繞,品一品,苦澀中滲著甘甜,那便是生活的味道。
一個高中生的心得體會(精選篇2)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高一(2)班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預祝大家在新的班級、新的學期里取得新的輝煌!
怎樣度過下面這兩年緊張而又豐富多彩的高中生活呢?下面我來談談幾點看法:
第一、同學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工作:
1.作好吃苦的準備
選擇理科,同學們將要面對更概括、更抽象、更難于理解的課程,要面對更激烈、更緊張的競爭環境,要面對更長的在校時間,這都要求同學們要樹立起一種意識、高考意識,要做好承受壓力、經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準備。
2.盡快適應新環境
高中階段不僅所學知識深度、難度加大,而且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會使人際環境較以前更復雜。所以大家要盡快適應新環境。
3.學會自主學習
較之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重,不能再依賴初中時期老師“填鴨式”的授課,“看管式”的自習,“命令式”的作業,要逐步培養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定學習計劃,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4.重新自我定位
進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這樣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績優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這是正常心理,但是應盡快進入學習狀態。記住,進入高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有3年的時間足以不斷提高成績。因此,我們要明白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要客觀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給予自己正確評價,并激勵自己不斷向目標努力。
第二、同學們要養成九種好的習慣
1、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就談不上愉快地生活,也不可能安心地學習,因此建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堅持鍛煉身體。
2、管理習慣
要學會管理自己,也要學會管理他人,可通過毛遂自薦的方法,進入班委會或學校學生會、團委會以及學校的其他學生社團。充分培養自己的管理能力。
3、要養成全神貫注的習慣
同學們聽說過會移動的黑板的故事嗎?大科學家安培經常邊走路邊思考問題,有一次,他走在大街上,正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忽然看到前面有一塊黑板,于是他便從口袋里掏出粉筆,在黑板上認真地演算起來,算著算著黑板開始移動,于是他也跟著移動起來,后來黑板移動得越來越快,他實在跟不上了,望著漸漸遠去的馬車,遺憾地說:“可惜我還沒有算完”,其實我們的學習要的不就是這種全神貫注的習慣嗎?
4、要養成持之以恒的習慣
當年求學的自勉聯:“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就是他在學習上持之以恒的寫照。
5、思維習慣
高中的學習離不開思維的訓練和培養,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我們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保證。
6、閱讀習慣
“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要不斷的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就要加大閱讀量,并作好讀書筆記。
7、質疑、求教習慣
高中的知識比初中知識難度加深,不易理解,學習上會遇到許多困難,因此同學們要大膽質疑,虛心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8、總結歸納的習慣
對每一階段的知識和學習,我們要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不斷提高。
9、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高中的學習,課程多、時間緊,要求同學們學習要有計劃性,要定出各個學科,各個時段的學習計劃,爭取最大限度的利用時間,這就等于贏得了大量的學習時間。
一個高中生的心得體會(精選篇3)
生活是由無數煩惱組成的一串念珠,但得微笑著數完它,愁眉苦臉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樂觀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陽光燦爛。
缺憾美
很久以來,一直不明白為何日本人民鐘情于櫻花,論風姿它不及牡丹,論芳香它不及玫瑰,它更沒有梅花傲雪之精神。后來,才漸漸明白是櫻花絢爛而又短暫的美打動了人心。因此,有人說完美并不算美,略帶遺憾才最美。櫻花燦爛的笑臉總叫人心醉,而那短短的花期又多少有些讓人遺憾。你瞧,盛極一時的花,謝后總令人回味無窮,正如青春在有些人眼中似乎與櫻花一樣美麗,短暫也如櫻花,因而青春是遺憾的。
入冬了,太陽都顯得那么一點冷漠,他高高的、淡淡的,像一位嚴肅英俊的男子,不動聲色,平靜地又好象亞馬遜森林傍晚的萬籟俱寂。我們的生活難道不會經歷這樣的門檻嗎?
當一個人的事業中出現了瑕疵,他會說:“如果有下次,我一定會做得更好!”
如果一個人的感情世界中受到傷害打擊,他會說:“如果下一次我一定不會錯過她——一定好好把握!”
“如果一個人在沒有通過考試的沮喪中會嘀咕著:“我要是少玩那么一會兒,也許這道題就不該錯——也許就夠了分數線!”
太多太多的遺憾!就是古代帝王在父業將毀于一旦時也要嘆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但是,正因有這些缺憾的存在,才有人領悟出完美的涵義,想追求完美的人才會不斷努力,拼搏使自己達到最好。
不錯,生活的缺憾是耀眼的寶珠浮于水面。
恬淡美
國土面積不到兩平方公里的主權國家摩納哥,是“大老”,是賽車“大道”,是郵票“大都”,但我最欣賞的還是他那沖擊游人感官的海濱山崖上一排排的豪宅。這里是世界各地大量超級富豪選擇的終老之地。據資料,很多綁匪、巨資、毒裊瘋狂斂財,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能在摩納哥舒舒服服地隱居。
多少人終于沒有拿到那里的房子的鑰匙而只能永久地呆在監獄里傻想了,而拿到了的大概也有不少人不敢出門,或者不愿與鄰居寒暄,一扇扇花崗巖框的木門緊鎖著,腳下碧波間白色的私家游艇也很少解纜,偶爾解纜于沒有風浪的月夜,如貼水而飛的白鷗,把全部秘密傾吐給地中海。
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偏愛時尚的繁華都市,充滿浪漫新潮和鮮活氣息,生活節奏快,同時承受的壓力較大,勞累長年光顧空虛的軀殼,追求簡單生活,恬淡成為另一派青年的標志,他們喜歡身著個性T恤與寬大牛仔褲,像水仙一族,持久散發著清麗怡人的味道。
又如品茶罷,濃洌是早晨,清香已到了中午,淡如白水合該熄燈就寢,喝茶順道看杯中茶,蜷縮是嬰兒,收放自如到了豆蔻年華,肥碩即是陽壽終盡,一攝葉,每天看到一生。
意境美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都市的樹,漸漸退縮在盆栽里,在家庭和辦公室中,學習適應冷氣,忘記鳥聲和季節,或許,把握生活中最珍重的那顆珠,才是玩味生命真諦之所在,品讀它的節奏、色調、玄奧之所在。
生活的美說起來有些玄妙,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她卻是實實在在,具體可感的,只要你稍稍留意,就會發現它們是那樣地有意味,那樣地富于魅力。
一個高中生的心得體會(精選篇4)
學習了三年政治這個學科,我對它的感情可謂越來越深厚。直到現在我高考已經結束幾個月了,我對于政治學科知識還可以說是念念不忘。高三這一年政治學科既給過我滿滿的獲得感,也曾經讓我如熱鍋上的螞蟻般著急。下面我來回憶一下我這一年的政治學習。
我覺得政治學習第一重要的就是——聽話,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完成。高三上半學期的時候老師一直在要求我們,做主觀題一定要先看設問,然后分層閱讀材料,然后列提綱作答。但是一開始我并沒有培養好這個習慣。
于是我的主觀題的成績一直不是很好,后來在下半學期經歷了幾次大敗,我逐漸意識到了沿著老師開辟的道路行走的好處,于是我開始強迫自己認真閱讀設問,認真列提綱,我主觀題的成績也逐漸提高了。
說到這個,我覺得答題習慣與政治成績有很大的關系。政治題目一般材料比較長,設問有時候也千奇百怪,讓人摸不著頭腦。例如有一道題要求說明"品牌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的理論依據,如果只是盯著這個引號看的話,就會沒有頭腦,但是如果按照老師的方法轉化設問,列提綱,從知識出發,就能很好的解決這種問題。
政治學習我認為另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高三復習之前老師就跟我們強調了知識體系的重要性,因此我也構建了自己的"專屬知識體系"。有了知識體系在答題的時候就能比較得心應手。例如如果題目要求回答"政府"的相關知識,在列完提綱后,就可以從知識體系中提取出來相關的知識來查漏補缺,從而提高自己答案的得分率。
在我自己學習政治的過程中,我還總結出了一個方法,就是把知識自己重新整理,編輯。我在高三下半學期,用了一個小本,分成一些主干知識,提取出其中的主要內容,然后重新梳理成我自己比較好記憶、運用的方式。這樣的話我就完成了從書上的語言到自己的語言的轉換,有利于我運用知識實際問題。
關于政治選擇題,我個人的經驗就是一定要多多練習,保持手感。對于錯題的最好方式是多去找老師問,這樣不僅解決了一道選擇題的問題,也能對于這個知識點有更深刻的理解。當然對于有一些很難的選擇題,一定要鉆研一下,這些題不僅出題思路很有趣,其中蘊含的能力要求也更高,解決了這類問題,幾乎就可以解決一類的選擇題了,事半功倍。
這就是我高三一年的政治學習心得,最重要的還是掌握知識,然后才是答題技巧,打好基礎,能讓政治的學習走的更遠,更好!
一個高中生的心得體會(精選篇5)
我當了三年物理課代表,對物理的學習深有感觸,也經歷了從疑惑迷茫到豁然開朗的過程,高考中我物理考了143分,雖然離最高分還有差距,但我愿意跟同學分享我學習物理的幾點心得:
1、觀察生活。物理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很多最基本的認識可以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細致觀察逐漸積累起來,而這些生活中的常識、現象會經常在題目中出現,豐富的生活經驗會在你不經意間發揮作用。比如,你仔細體會過坐電梯在加速減速時的壓力變化嗎?這對你理解視重、超重、失重這些概念很有幫助。你考慮過自行車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區別嗎?你觀察過發廊門口的旋轉燈柱嗎?你嘗試過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觀察杯內外水面的變化嗎?我覺得物理學習也需要一種感覺,這就是憑經驗積累起的直覺。
2、模型歸類。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后,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于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杠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于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于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3、解題規范。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范,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么定理,為什么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4、知識分層。通常進入高三后,老師一定會幫我們梳理知識結構,物理的知識不單純是按板塊分的,更重要是按層次分的。比如,力學知識從基礎到最高級可以這樣分:物體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公式,牛頓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越高級的知識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關于力學、電學、能量轉化的綜合性問題,需要用到各個層次的知識。這也提醒我們,當遇到一道大題做不出或過程繁雜時,不妨換個層次考慮問題。
5、大膽猜想。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后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要保持沉著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系,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復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圖像提供的變化規律和數據,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