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
脫貧心得體會有關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這是總結寫作的基本原則,但在總結寫作實踐中,違反這一原則的情況卻屢見不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脫貧攻堅關于的心得體會,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精選篇1)
大手拉小手,脫貧快步走文明是考量一個人素質的標準,擁有它,你就會擁有一筆無形的財富,會使用它你就會形成自己所獨有的魅力。所以我們要遵守文明,真做一個文明的市民。
我的姑姑是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她在今年光榮的加入了扶貧的隊伍。她時常給我講她的見聞以及她對,貧困山區兒童讀不起書,這一事件的同情。他說剛開始下鄉的時候還有點不習慣,因為他是我們家唯一的一位女孩子,爺爺奶奶都很寵她,他下鄉工作也也是第一個不同意的,但是沒辦法,姑姑毅然決然地下鄉了。爺爺知道說服不了姑姑,只能作罷。姑姑也是男人的性格,下鄉再苦再累,和家里打聲電話報來的只有喜沒有憂。姑姑說她很享受這種樂趣,我有時調侃姑姑說“說你這是母性光輝太泛濫了”。而姑姑卻嗤之以鼻。
與讓其國家輸血,不如我們自己造血。我覺得雖然我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但我們應該扶貧貢獻出自己的一點愛心?,F在許多小區都有了一個綠色的捐物箱,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舊衣服洗干凈消過毒,然后放到箱子里,或者是把自己的一些兒時的舊玩具,或者是書籍放到箱子里面。這點我相信,所有的中學生都能做到。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會變得更美好,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只要我們真的這樣做,我相信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國家會更加的強盛。
精準扶貧政策,深得人心。使農民的皺紋終于舒展開來,也許多住在危房里的農民搬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精準脫貧,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農民子女教育有保障、醫療衛生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人口富裕起來。
新時代,中國越加繁榮昌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我們作為祖國的接班人,在學習之余,我們也要小手拉大手,脫貧快步走。
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精選篇2)
6月11日上午,縣委常委、縣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謝長兵到破涼鎮五谷村、黃大村督查脫貧攻堅工作。
在五谷村村部,謝長兵仔細詢問了解村級扶貧基礎信息,到戶扶貧資金項目及規模等情況,謝長兵指出,要按照“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的要求,做好村級扶貧檔案的規范和整理工作。村級扶貧檔案要真實地記錄和反映貧困戶進入和脫貧的過程,特別是要注重相關的程序一定要完整齊備;到戶扶貧手冊要詳細、準確、真實;扶貧上墻內容要及時更新,確保做到與現實情況、信息系統保持一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及縣委扶貧攻堅工作的重要精神,鄲城縣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思路,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配強干部隊伍,完善考評機制,推進扶貧攻堅工作。
強化基層黨組織,夯實扶貧攻堅基礎。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扶貧攻堅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我縣對11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進行集中摸底,對不能勝任的村黨組織書記及時進行調整,90%的黨組織書記達到了“一好雙強”標準,建強了村“兩委”班子。結合扶貧駐村工作,指導村黨支部建立健全黨員發展、組織生活、民主管理、學習培訓等一系列相關制度,并嚴格落實;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三會一課”和村干部坐班制度,強化目標管理,建立激勵機制,激發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工作活力,為全面打贏扶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基層戰斗堡壘。
配強干部隊伍,充實扶貧攻堅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一支堅強有力的干部隊伍。我縣選優配強了117名駐村“第一書記,實現了“第一書記”全覆蓋。為強化第一書記工作職責,要求與原單位徹底脫鉤,扎根基層、擔當重任。組織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人人作出公開承諾,做到貧困村不出列、貧困戶不脫貧,選派干部不撤離。同時,對第一書記履職情況定期開展“回頭看”,對不在狀態、作風漂浮的堅決予以調整。制定了考核辦法,由縣委組織部牽頭,采取述職評議、民主測評、現場調查等方式,深入貧困村一線實地考準考實扶貧工作實績,促進第一書記作用充分發揮。
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精選篇3)
選調生作為基層干部的一份子,在黨的引領下直面挑戰,在不同實踐經歷中磨練意志,充分彰顯選調生本色,為基層譜寫了一曲“實干”的青春贊歌。
吹響“抗疫”集結號。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廣東省蕉嶺縣選調生們迅速響應號召,沖在防疫第一線。有的不分晝夜配合鎮村干部入戶排查外來人口、宣傳防疫知識,在村內重要卡口設點排查外來車輛、防控流動人員;有的配合縣疫情防控指揮中心的安排,抽調至人手緊缺的防疫點或復工復產第一線,有序引導企業恢復生產。他們克服恐懼,戰勝嚴寒,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防疫阻擊戰中,努力用自身的光和熱點燃人民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切實守好農村戰疫防線。在這次疫情中,有無數“先行者”做出榜樣,鐘南山、李蘭娟院士等醫務人員以生命赴使命,在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挺身而出,用逆行而上的行動詮釋了舍生忘死和生命至上。無數鎮村(社區)干部及志愿者一線工作者主動扛起政治責任,以堅定的信念為我們筑牢了防疫的直接防線,展現了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的品質,是選調生們在未來面對重大風險挑戰時的“指明燈”。唯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和堅毅,方能真正成長為一面為人民群眾遮風擋雨的城墻。
奏響“脫貧”新樂章。
選調生大多駐扎于省定貧困村、軟弱渙散村,貧困現狀嚴峻。面對艱巨的脫貧任務,剛走出校門的他們第一次面對工作任務繁重、環境艱苦、所學專業不對口、工作經驗缺乏等困境,不但沒有臨陣退縮,反而憑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虛心向第一書記學習脫貧致富的法子,和鎮村干部學習群眾語言、走家串戶親近群眾,了解實情,結合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想辦法、找出路。在脫貧攻堅這條道路上,不理解不配合的群眾有之,伸手要小康的貧困戶有之,吞下其中的苦,扛下這份難,用真心、耐心和熱心釀出脫貧致富的甘露,啃完最后難啃的“硬骨頭”,才能算走到終點。當我們看到五保戶家里喝上自來水、看上有線電視,看到貧困學子拿回家的“三好學生”獎狀,看到美麗鄉村建設下干凈整潔的村道,就能深刻領會到對貧困地區人口的那份掛念,明白中國共產黨大力實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的深遠意義。廣大選調生不僅要身在基層,更要心在基層,要出于公心,珍惜難得的機會,為鄉村建設揮灑汗水、奉獻青春。
唱好“服務”主旋律。
善于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不能在農村最后“一公里”失去落腳點。遍布于廣闊農村大地上的選調生,是宣傳基層政策的“大喇叭”,更是推動這些好政策真正造福百姓的“引線人”。人居環境整治、土地確權、森林防火、人口普查、換屆選舉……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涵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有一環疏忽,容易“牽一發而動全身”,引發干群矛盾。要將每件看似平凡的工作,當成關系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大事來完成,提升服務意識,知群眾之所盼,解群眾之所憂。初出校門的選調生猶如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播種到農村的土壤里,不僅要學會適應不同“酸堿度”,不斷俯下身子傾聽百姓的心聲、體察民意,更要用雙腳丈量黃土大地、經風雨見世面,從中吸取養分,在基層一線成長為參天大樹。
跨過艱難坎坷的,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的。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來五年和中長期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奮斗目標越宏偉、斗爭形勢越復雜,越要求我們牢記黨和國家的囑托,時刻把基層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選調之路只是開始,未來漫漫“實干”之路還很長,選調生們將以最赤誠的初心、最熱血的青春,奏響“實干”協奏曲,在中國大地上揮灑青春正能量。
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精選篇4)
4月8日,新化縣桑梓鎮黨委書記歐德元、新化縣委督查室駐桑梓鎮塘沖村扶貧工作隊長劉寄友帶領由桑梓鎮扶貧工作分、主管領導及群工辦書記等9人組成的考察學習組,到懷化市中方縣參觀學習精準扶貧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取經充電。
學習組首先來到中方鎮政府,參觀了便民服務中心和黨建辦公室等,聽該鎮黨委書記介紹了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工作開展的情況以及在扶貧工作方面的優秀經驗。實地考察了牌樓鎮板山場村產業扶貧項目之一的香菇(黑木耳)種植合作社,詳細了解了中方縣“四跟四走”產業扶貧的五種方式(大戶帶動型、股份合作型、委托幫扶型、訂單服務型、滴灌造血型)在板山場村實施的情況和取得的成效,并現場查看了板山場村駐村幫扶隊對每個貧困戶制定的脫貧計劃臺帳,學習組對中方縣在貧困戶識別精準、臺賬資料細致完善、產業扶貧模式多樣、成效顯著、以及幫扶責任人利用自身資源幫扶貧困戶解決現實困難的做法,贊不絕口。隨后,學習組一行前往桐木鎮,參觀了產業幫扶和旅游扶貧相結合的優秀典型大松坡村集體經濟葡萄基地和桐木村華漢茶業公司。下午學習組在中方縣縣委副書記張喜松的帶領下來到了中方鎮G坪古村,學習旅游扶貧方面的經驗做法。
在結束考察后的座談會上,歐德元表示,雖然此次考察時間短、行程緊,但效果很好,不僅開闊了眼界,學習了經驗,更讓大家對扶貧工作的思路更清晰,進一步落實結對幫扶、產業幫扶,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更有信心。
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精選篇5)
作為一名新入職的基層公務員,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走好“上坡路”,開好“頂風船”,保證基層不掉隊,在基層廣闊天地逐夢前行!
發揚“老黃?!本?,做一名堅定的“信仰者”。
“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在基層的漫漫長夜,沒有燈紅酒綠、霓虹閃爍,有的只是頭上的滿天星斗,和腳下的堅實土地。然而,我從未后悔,亦從不羨慕。胸懷堅定信念,縱使只身前行,卻仿佛帶著百萬雄兵。我從未感覺孤獨,我深知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無論是大雪紛飛的北國,還是大漠孤煙的邊疆,亦或是氧氣稀薄的高原,都有我的同齡人在堅守。胸懷浩然氣,何處皆是快哉風。孕育我的是腳下這片土地,和共產主義的精神。無數的先輩仁人志士為腳下的土地、心中的信仰拋頭顱灑熱血,方能成就今天這番偉業。如今名為信仰的火炬已經傳遞到吾輩手中,讓信仰之火永不熄滅是我們的職責,將信仰的力量傳遞給下一代是我們的任務。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我們要做一名堅定的“信仰者”,走好“上坡路”開好“頂風船”,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發揚“拓荒?!本瘢鲆幻赂业摹跋刃姓摺?。
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在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面臨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熬硬仄饔谏?,待時而動”,經過改革開放的積累,我們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身處變幻莫測的當今世界,我們眼睛要亮,手要快。順勢而行,下好“先手棋”把握“先機”。就我們基層工作者而言,更要開拓創新、闖關奪隘、奮勇前行,更要遇事學習、隨事用智、因事砥礪。多學多思多實踐,做到一事有一事之長進,更要一事一事都有闖勁。融會貫通,了然于胸,發揮敢拼敢想敢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熱血。為基層事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將青春的熱血撒在大地上,將青春的論文在實踐中譜寫。不負江山不負人民,且將利劍破長空!
發揚“孺子?!本?,做一名勤懇的“實干者”。
“以文則不治,以實則治”,逐夢“十四五”,紙上談兵不可行,實干是第一要務。我們基層工作更是重在落實,定了就干,說了就算,說到做到,不放空炮。身處聯系百姓的第一線,時刻秉持“天地之大,黎元為先”的理念。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的困難和問題,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以基層優秀前輩作為學習標桿,為百姓干實事,干好事。學習黃文秀心系百姓冷暖,全身心奉獻脫貧攻堅事業的精神;學習黃大發在絕壁上開出一條“通天渠”,潤澤百姓的精神;學習黨的好干部牛玉儒勤政為民,鞠躬盡瘁,帶領百姓開拓創新奔小康的精神。腳踏實地,筑夢踏實,身處基層的年輕人啊,咱們一同齊心協力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再上新臺階!還在學校的年輕人啊,走,到基層去!回饋養育我們的人民,深入了解我們腳下踩著的土地,成為一名實干者。乘風好去,直下看山河,看我們的國家依舊五岳向上,一切江河滾滾向東。基層廣闊天地,等著激情昂揚的實干者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