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
師德培訓是教師教育中永恒的主題,是教師隊伍建設中的靈魂與核心,堅持不懈、行之有效地開展師德專題培訓,其意義重大而深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暑期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暑期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篇1
8月24日,上午我們在學校的會議室聆聽了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任勇的視頻講座《師者,做更好的自己》,下午認真聆聽了溫州教育局局長謝淑華的視頻講座《愛與責任——師德之魂》。在一天的講座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一種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愛學生,做更出色的自己。
一個平凡的我,在追求教育的道路上經歷了些許坎坷之后,又非常幸運的回到了朝氣蓬勃的高中時代。處于新手階段的我談談點滴體會:
一、熱愛學生、善于組織教學
從任局長的講座中,我感受到他非常善于有創意的利用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他非常的熱愛他的學生,能夠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和尊重,這樣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才會被學生所喜愛。謝局長在報告中談到,熱愛學生才能使其親其師,信其道。這也是師生和諧共處之根本所需!在平時的工作中,我覺得和同學們在一起會特別的開心,進入教室,快樂的笑容便會油然而生,快樂的教學才是真正的快樂。當然,處在新手階段的我,還是感覺自己有些做得不夠好的:對待調皮蛋的寬容度有時候還有待再放寬些吧,不能因為替他們不學習耽誤自己的青春著急著的心態而忘記了學生還是孩子的事實,需要學會更多的運用心理學知識,充分深入了解極個別同學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才可以吧。
二、堅持不斷的學習,做快樂的學習型教師
我想任局長在教書時有創意地運用材料,這離不開他熱愛讀書,博學的積淀。在生活工作中,有的時候也會有不順心的時候,也會有郁悶的時候。仔細想來,只要踏踏實實的把自己沉下去,真正的用心去做好自己,不然自己虛度光陰,實實在在的看些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虛心的向前輩討教,總是不斷在學習中發展。無論是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還是學科的專業知識,還是其他學科的知識;自己都需要好好的去進一步深入的學習。只要讓自己做到:今天做的比昨天好,明天做得比今天還要好,這樣就是進步了,就應該肯定自己,悅納自己,做快樂的學習型教師。
8月25日,在聆聽各位優秀先進教師的事跡報告中,發現她們都是非常的謙虛,非常的務實,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好老師。她們都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做著,用心在關愛學生,用心在做教育,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而不是混飯吃的工具。在平凡的崗位中堅持不懈的做好本職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不平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走上教育之路,就需捧著這一顆明亮的心,才能把自己的教育之路長長久久的照亮。
8月26日,陳校長在師德培訓報告中談了學校工作思路:規范辦學、踏實工作、決戰課堂、和諧發展。對于新青年教師的我來說,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盡心盡力的帶好自己的第一屆高三是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使命。為了不辜負學校的信任,我想除了充分做好備課準備,努力實現高效課堂之外,還要落實好后面的環節。認真改作,分析;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繼續規范他們錯題集的建立,讓他們在積累中有所收獲。讓自己和學生都在嶄新的一學期中獲得發展。
暑期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篇2
8月22日至26日,這5天時間里,學校組織了以“踐行為人師表,爭做人民滿意好教師”為主題的暑期師德培訓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內涵,培訓后讓人獲益良多。
如何做一名人民滿意的好教師呢?我認為,首先,教師需要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朱永新教授說過,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于狀態。暑期培訓第一天,湯校長跟全體教師做了一個有趣的小游戲:A到Z的26個字母中,每個字母分別代表1-26個阿拉伯數字。教師們需要計算出他給出的幾個英語單詞的數字總和。首先出示的第一個單詞是love(愛情),經過計算,它一共54分。其次是luck(幸運)等于47分,接下去依次是money(金錢)等于72分;leadership(權力)等于89分;hard work(努力工作)等于98分;knowledge(知識)等于96分。湯校長笑著說,前面這幾個詞都沒有達到滿分,說明擁有這里其中一個方面,我們都無法使我們的生活變得100%完美。那哪個詞會得到100分呢?最后出示的是attitude(態度),大家趕緊開動腦筋快速口算,不一會兒大家都欣喜地喊起來“是100分,滿分。”或許這不過是個小小的游戲罷了,可是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如果我們對待工作、生活,采取積極的態度,就能夠使我們的生活達到100%的圓滿。
其次,我們需要不斷地努力和奮斗。培訓最后一天,我們觀看了俞敏洪的演講視頻,題目是《相信奮斗的力量》。演講中,俞敏洪講述了他的三次高考經歷。第一年高考英語考了33分,無緣師范學院。第二年高考考了55分,還是沒考上。第三年他告訴他的媽媽為了專心讀書,今年不做農活,他的想法得到了媽媽的支持,同時媽媽也告訴他如果今年沒考上,那么以后不能再考,只能老老實實地做個農民了。于是,從那以后他每天從早上6點起來看書一直看到晚上12點。那時還沒有電燈,他只能在煤油燈下苦讀。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三次高考,他終于被北大錄取。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人生要有夢想,然而夢想再大,不努力是沒有用的,奮斗能改變命運。
此外,我們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素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嚴格要求學生在學業上有所成就,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專業領域有所建樹。在橫向要拓展自己的思維,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在縱向要延伸自己的專業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同時,教師還應該處處為學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做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會不斷地完善自我,因為在我的心中有個不倒的信念: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我也將為了這一個信念默默耕耘,執著追求。
暑期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篇3
8月25至28日,繼暑期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之后,我校組織了為期四天的師德、業務專題培訓。本次培訓的主題是:“和諧教育,幸福師生。”培訓過程通過專題講座、錄象觀摩、學科素養測試等方式,本人受益匪淺,談談一點個人體會。
聽了黃校長的報告,報告重點圍繞“德育為先,育人為本”、“以質量為中心,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創先、傳承管理機制”、“大力推進校園安全”等四方面內容,結合了學校的實際情況,明確了學校工作的目標與方向,以管理促發展,推進校園安全建設,為打造特色學校、教師而努力。一個學校的規范管理,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校園安全是實現教育優化的前提條件;教師的師德修養是學校教育的精魂所在,它引領著孩子的成長方向,是真正的育人之本。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該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建立服務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潛心鉆研,心無旁騖,向學者型教師方向努力。新課程標準明確了教師的引導者、組織者、啟發者角色,要求我們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的心靈導師。因而我們要不斷地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研究,集先進理念與豐富經驗于一身,育德智體美勞皆備之全才,這也是黃校長報告的核心。
聽了溫州教師教育院王振中院長《教育,你能走得慢一些嗎?》的講座,他從孩子的天性愛玩入手,有針對性地分析了孩子的現狀,告訴我們教師職業有別于其他職業的勞動特點。對教師的品德要求較高。而在對師德的總體要求中,愛與責任才是師德的靈魂。如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沒有教育。王教授在講座中強調了抓住教育規律的重要性,“適合學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它指出應該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施以教學,假使揠苗助長,那么事倍功半,事與愿違。同時要尊重個性、尊重差異,進行“慢養”,給孩子一個安全安靜平和的環境,讓他們在放松、愉悅中學習,這不正是今天每一個孩子的心聲嗎?尤其是后進生,他們更需要關懷與愛,更需要平等與寬容,我想讓他們也“快樂”起來就是我們的責任了。王教授告訴了我們一個孩子就象一顆種子,要適時“播種”,適量“施肥”,遵循“自然規律”,有的放矢,關注細節,給予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必將培育出有信念、有定力、有持久力、更有期待的生命個體。
同時,我們老師參加了溫州市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考試,對我們教師的理論修養是個很好的提升,我非常珍惜這次的師德培訓學習。
本次師德、業務培訓,使我受益匪淺。師德建設是個永恒的主題,而且每年又有其新的內涵和意義。讓我們教師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暑期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篇4
師德,一個遙遠又近在咫尺的詞語,一個讓人敬畏又高尚的詞匯。今年已經是教書的第四個年頭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它深深的烙印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這次為期3天的集中培訓,我們進行了多次師德講座以及研討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聆聽了溫州市教育局局長鄭建海的師德方面的動員,集中學習了《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我們的精神家園——從核心價值體系到核心價值觀》、《嚴禁教師違規和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溫州市教師職業道德“十不”規定》、《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處理辦法》等相關文件精神。同時積極參與師德培訓動員大會,開展正風肅紀專題活動,“十不六嚴格”字字在心頭。并且積極傳播正能量,向先進人物學習,聆聽他們感人至深的教育事跡。俞國平老師的“在民辦教育上的熱吟”,孫有新老師的“追尋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感人至深的教育熱忱,沒有條件那就創造條件,字字擊打在內心深處。感動的故事不僅僅如此,我們還學習了“感動中國”好人就在身邊的先進事跡,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件,只有不斷努力積累并且堅持的小感動匯聚的愛的熱流。
在對相關文件的學習過程中,內容涉及形象、辦公與教學等多個內容,涵蓋教師的舉止、教學、社交、網絡等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照這些建議,我認為自己在大部分方面都做得尚可,不過,有些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這句話表明了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社會對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要求。要做一名廣大人民心目中的好教師,不僅自己要有豐富的學識,而且還要有高尚的品格,不僅要用自己的知識去育人,而且還要用自己的品格去正人。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時刻認真執行文件規定的“十不六嚴格”,力爭做好“六個嚴格”的內容,杜絕“十不”條例中的事項出現。作為科學任課教師,在“與每一位學生進行民主平等的談心方面”還需做得更好。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告訴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一、學生為本;二、師德為先;三、能力為重;四、終身學習。以上幾方面,我會努力地去做。平時,我總會在工作之余,訂閱和教育教學相關的報刊雜志,學習和教學相關的文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作為一名科學教師,我認為不具備科學素養的綜合能力,上課時就無法做到得心應手。日常生活中,我重視身教的作用,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舉止文明、誠實守信、吃苦耐勞……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學生沒有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我知道,學生純真的眼神時刻注視著我,我應該做好他們的典范。
一個師德高尚的好老師,心中要始終充滿愛,要具備高尚的師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理解學生是師德的重要標志。同時我們還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一、我認為,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努力于教育事業;
二、熱愛學生是教師的美德,是教育教學的前提;
三、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么應為之,什么不可為;
四、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我們應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差生。
教育的道路一直在延續,而每個人的都不一樣,可能風光無限,可能吃力不討好,但是師德的光輝一直在感召我們前進。我們要增強“三感”,踐行使命;我們要提升“三力”,教書育人;我們要胸植“三心”,誨人不倦。
教育,你我共行之。
暑期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篇5
暑期師德培訓是教師每年的必修課,今年對我來說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愛孩子,永恒的主題。從初中邁入小學,我面臨一個全新的環境,不同于初中繁忙的學習和沉重的中考壓力,小學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我們要“創造一種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選一種適合教育的兒童。”
第一天的動員大會上,視頻《老師的啟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師德規范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愛孩子,如何才是真正愛孩子呢?對于一個優秀的孩子,每位老師都會毫不吝嗇自己的愛,但是,面對一個問題孩子,卻往往讓很多老師愛不起來。泰迪由一個問題孩子最終成為一名醫學博士,是因為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湯普遜老師。湯普遜老師一開始也不喜歡這個邋遢而上課不專心的小男孩,但當她了解了泰迪的困難后開始特別關注他,給了他更多的愛,改變了這個小男孩的一生。其實,愛孩子,只要付出發自真心的愛,你就會收獲到孩子更多的愛。很多時候,問題孩子給我們老師惹下了種種麻煩,讓我們頭疼不已,我們在生氣的同時,漸漸地對他們失望了,把他們看扁了,不再喜歡他們,甚至討厭他們。孩子是很敏感的,當他意識到老師討厭他時,他就會徹底絕望了,表現只會更糟糕。所以,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孩子時,首先應該像湯普遜老師那樣,去發現原因,真正去了解孩子,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把孩子看“圓”了,付出真心的愛,你就會點燃希望的火種,徹底改變問題孩子的一生。在我們的視野里可能就有類似泰迪這樣的“丑小鴨”,他們或是調皮淘氣,不時地給我們惹麻煩,或是反應遲鈍,學習比較吃力,或是……但作為教師應當適時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對這些特殊群體的平等關愛與尊重,這些孩子在日復一日中進步了多少。只要我們關愛他們,他們都可能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幾天的培訓內容豐富多彩,有名師的成長故事分享,四位名師的故事讓我看到了優秀教師的出色魅力。還有__市十佳名班主任事跡報告,兩位名班主任都用在學生中播灑愛的種子,收獲累累碩果。也有教學“五認真”的再次解讀,讓我們牢記“認真”這兩個簡單而樸素的字是我們工作的底線,心得體會《愛孩子,永恒的主題——暑期師德培訓體會》。同時王永初局長的報告“做個成功、快樂的幸福教師”,為我們工作指明了方向。最后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專題培訓,讓我們意識到了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
教師的行為,將會對學生的人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來自教師對學生的信任與關愛。對孩子多些真心的愛,真的就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