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
一篇演講稿要有一個集中、鮮明的主題,無中心、無主次、雜亂無章的演講是沒有人愿聽的。好的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篇1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五二班的孫仁慶,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雷鋒精神,做一名有道德的人》。
在這陽光明媚的春天里,我們又唱響了雷鋒之歌,隨著激昂的歌聲,我們追尋著雷鋒的足跡,傳承著雷鋒的精神,譜寫著一曲曲壯麗的雷鋒之歌!
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志存高遠,胸懷寬廣,樹立遠大理想。
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緊跟時代步伐,發奮學習,掌握建設祖國的本領,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以實際行動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助人為樂。
學習雷鋒,發揚雷鋒精神,爭當新時代的小雷鋒。同學們,根據我校的具體實際情況,我們把“學雷鋒見行動,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熱愛家庭,熱愛班集體,熱愛學校”作為三月的主旋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雷鋒,就是這一縷陽光,他照亮了我們所有人的心靈;雷鋒,就是這一滴水,他滋潤了我們干涸的心田;雷鋒,就是我們精神上的一粒糧食,他充實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雷鋒,就是這顆最小的螺絲釘,他使
我們人生的軌道筆直向前。雖然他的一生短暫,但他的精神長存;雖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偉岸。雖然雷鋒已經離開了我們,但雷鋒精神卻永遠活在了我們中華兒女的心中,代代傳承。
白芳禮老人,一位平凡而樸素,年過九旬的老人,靠瘦弱的身軀,蹬著一輛破爛的三輪車,過著“一個饅頭,一碗白開水的節儉生活,卻積贊下了35萬元,用來資助了三百多名的學子。還有張平宜----一位曾是臺灣《中國時報》的資深記者,阿里木---新疆漢子等。他們用自已的行動讓我們明白了什么叫‘積小善成大善’,什么叫‘大愛無言’。無論你從事的職業多么卑微,只要你竭盡全力去愛,去奉獻,你都會變得高貴,受人愛戴.他們不就是當代的活雷鋒嗎?學習雷鋒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用文明話代替臟話;彎下腰撿起身邊的白色垃圾;為校內的同學捐出你微不足道的一元錢;為同桌解決一道學習上的難題;安慰和鼓勵你身邊的朋友,這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就是學雷鋒,這就是弘揚了雷鋒精神。
學習雷鋒我們在行動!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做雷鋒精神的傳承人、道德的實踐者,弘揚雷鋒的精神,打造和諧的校園。“活著/就是為了/能讓別人/生活得更加美好”,這是雷鋒叔叔的名言。也是我們的指路明燈!就讓我們沿著雷鋒的足跡,奮勇前進!謝謝大家!
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六年級二班的___。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三月,讓雷鋒精神永駐校園。
春意融融的陽春三月,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學校都將再次掀起一股“學雷鋒”的春風,這股永吹不停的“春風”是人們對往年學雷鋒活動的總結和后續,又是雷鋒精神的深化和發揚。
同學們,其實只要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我們獻出一點點關愛,就是在以行動學習雷鋒精神。學習雷鋒要時時刻刻學,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比如:為學校、為社區的衛生、文明做一點自己的貢獻,看到校園里、走廊上、馬路旁的地上有別人亂丟的垃圾,及時撿起來丟到垃圾桶;看到同學在走廊上追跑打鬧及時制止;有同學病了,關切地問候一句,扶他上下樓梯,幫他補習功課;看到教室的燈沒關,水池的水龍頭還在滴水,隨手關掉,為學校節約水電;看到師長主動問好;課堂上注意紀律,作業按時完成;回到家里,為辛苦了一天的爸爸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小家務,拖拖地,洗洗碗……為需要幫助的人們付出一點一滴實際行動,這就是學雷鋒。只要我們人人學雷鋒,處處學雷鋒,我們的校園將變得更文明更美麗,讓我們以實際行動譜寫一曲又一曲春天里的贊歌。
今天,在20__年3月這陽光普照的今天,學校再次號召全校少先隊員,以實際行動向雷鋒叔叔學習。讓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更加耀眼!在雷鋒精神的激勵下努力學習開創祖國美好的前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年級學生___。我今天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學雷鋒做好事》。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的堅守崗位?"雷鋒,就是這一縷陽光、這一滴水、這一粒糧食、這顆最小的螺絲釘,雖然他的一生短暫,但他的精神長存。
有人說:“現在都進入二十一世紀了,人人都想著怎樣為自己,誰還會發揚雷鋒精神去幫助別人呢?”那么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還要不要學雷鋒,雷鋒精神就真的過時了嗎?!當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卻沒有扶你的時候當你的錢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見卻不敢吱聲的時候;當你一個人需要人幫助,卻沒有人愿意幫助你的時候。在座的各位,你,會是什么心情呢?想必會酸、苦、澀。可就在這時候,有一個人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扶你,去幫助你,你是喝令他走,并說這種精神過時了,還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幫助呢!答案是很明顯的。
近年來,大家都在主張學雷鋒做好事,是的,雷鋒的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有些活雷鋒就在我們身邊,比如老師,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不知批過多少作業,不知熬了多少個夜晚。在他們的教導下,我們懂得了怎樣做一個有創新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們熱愛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全部,回報的也總是別人的快樂。他們正如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們辛勤的圓丁不正是當代的雷鋒嗎?
我們要像雷鋒那樣做好事。當有人因為苦惱煩悶的時候,我們要為他們解圍,讓他們懂得這件事情其實十分簡單,我們要學習雷鋒熱愛祖國的精神,要像他一樣永遠想著祖國,要學習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美德!
不是連我們這些帶著紅領巾的孩子都在尋找雷鋒嗎?不是連擠公共汽車的老爺爺、老奶奶都在懷念雷鋒嗎!不是人人都希望社會風氣越來越好嗎!
我堅信,雷鋒精神會在我們這一代中發揚光大,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同學們,雷鋒叔叔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盡自己的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用自己的愛心去溫暖大家。讓我們做一個新時代的“小雷鋒”吧!
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篇4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說雷鋒、學雷鋒、唱雷鋒、做雷鋒----雷鋒的名字伴隨著我們半個多世紀了。又到雷鋒紀念日,今年高調學雷鋒,不乏質疑聲。
青少年時,我是好學生,自然也是學雷鋒的標兵。學得很忘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長在學校,每天晚上10點回家,在學校開會、出版報。可是我卻忘了家人也是人民的一員。兩個妹妹去北京郊區插隊。我一次也沒去看過她們,雖然她們沒怨過我,可三十年后我很自責。但這種情緒并不能說明我反對學雷鋒。我認為,一個社會,多些雷鋒,多些學雷鋒的人,是好事。雷鋒是一個小人物,他懂得感恩,心中有愛,愛人民,愛國家,愛生活。這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激情,積極向上的年輕人。是一個有自我約束力的人。
當然,雷鋒精神不僅中國有,世界各地到處有雷鋒。說到此眼前浮現出在國外旅行時的一幕幕。澳大利亞司機往返幾百里路,將我家人落在車里的東西送到我們的駐地時,我想起了雷鋒;在新加坡令人目眩的大街上,一位賣香水的小姐認真地寫下路標,畫上路線圖,告訴我如何找到賓館時,我想起了雷鋒;在日本機場,我看到四十多歲的司機幫我們卸完行李,禮貌地揮手,我們已經走近機場大廳,他還在鞠躬時,我想到雷鋒。所以,雷鋒,助人為樂精神是世界的。
我反感以學雷鋒撈取政治資本或經濟利益的人。比如:學雷鋒可以入黨、可以提干、升學、名譽地位------。國外很多國家沒有學雷鋒運動,雷鋒精神處處顯現,說明美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不是因運動,號召而養成的。當一個社會在良性發展中,物質文化相對豐富時,個人素質也就相應的提高了,雷鋒精神已經成為每個人的自然狀態,不是稀有的現象了。
既然一提學雷鋒就是做好事,可見雷鋒精神是一種美德,是和諧社會的紐帶,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曲解了學雷鋒,使學雷鋒變成某些人的工具,社會就不會和諧,國家的發展也會受到影響。我說的可能不對。但我是這樣看的。
學雷鋒,就是要做一個好人,對社會有益的人。
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篇5
各位同學,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信任之光”。
我們一代又一代總是在老生常談“雷鋒精神”,卻不知道我們為什么要去繼承,去學習,去弘揚。自我們從可以記事的娃娃起,我們的老一輩都會在我們身邊耳提面命地教導我們去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有雷鋒精神的人。對我們來說,雷鋒精神是虛的,模糊的。雖然它的確存在,然而我們摸不著。直至我們慢慢長大,受到教育,學會思考,就明白了“雷鋒精神”是可以看得見并去付諸行動的。
當年魯迅先生說過“凡是愚蠢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近幾年,我們總在新聞報紙或者互聯網上看到一些有關社會道德的話題。不難發現,我國當今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最直接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產生了信任危機。舉個例子:老人跌倒沒人敢扶。就這個問題,北大副校長說:“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北大法律系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北大替你賠償!”這句話確實鼓舞了許許多多想做卻不敢做好事的人。然而真正讓我感到任重道遠并痛心無奈的一件事卻不是北大校長的“撐腰體”。
雖不是親身經歷的一件事但給我的觸動是巨大的。我還記得那個現場視頻中,一個老人騎著三輪車因道路崎嶇不平翻車落入山溝,摔得滿頭是血,腿部被三輪車重壓無法動彈,他就著那別扭的姿勢在那里痛苦呻吟,然而路過的車輛或人們卻沒有想要去救助這么一個可憐的老人。因為他們擔心扶老人被訛,擔心被訛找人拍照,擔心拍照被拒,被拒民眾更擔心,更擔心被訛和被拒,一直在那惡性循環。幸好最后還是有個年輕男子開著手機錄像先確認老人的傷勢不是他造成后再扶起老人。看到這一幕,我又是欣慰又是憂心忡忡,為什么!為什么人們不能夠互相信任呢?這簡直是信任之光在狠煽我們耳光!
在我對不能夠毫無顧忌做好事的人們產生了傷感和無奈時,一位姐姐告訴了我這么一個故事。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她孤身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陪伴她的只有日月星辰,草浪蟲鳴。然而就在這時,后面傳來摩托車的轟鳴聲,車上載著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他們突然開到了姐姐的后面。大家猜一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是的,我們都會想,是不是要發生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姐姐也不例外。她緊緊捏著手提包,眼神死盯著這對夫婦,臉上難掩不安。只見那對老夫婦憨厚黝黑的臉上露出了一個尷尬的笑容,對著姐姐說了一句:“姑娘,這條小路太黑了,不安全,還是走大路吧!”
這個真實的故事讓我感觸頗深。的確,我們不能對我們的社會感到絕望,更不能對我們作為一個人本就存有的善心感到失望。我們現在的確有許多道德缺失的事件在發生,甚至影響了一些人不敢去大膽地做好事,但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更應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需要我們弘揚雷鋒精神,引領公民道德建設,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之光。讓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有愛的社會,讓我們的群眾變成一群善良的人,可以互相信任的人。正所謂,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而矣。
謝謝大家!
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我們接過雷鋒精神的旗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的工作崗位上?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的美麗?”
這,就是雷鋒日記里最為人熟悉,也最令人感慨萬千的一段話。它揭示了雷鋒精神的精髓——那就是付出,默默無聞地付出!那就是奉獻,不求回報的奉獻!那就是努力,不遺余力的努力!
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呼喚雷鋒精神,我們依然需要雷鋒精神,因為雷鋒精神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在新時期的體現,它就是一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文學家臧克家詩云: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雷鋒正是詩中所說的后者,雖然他早已離開了我們,可是他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他那刻苦鉆研,堅持學習的優秀品質;他那敬業愛崗,恪盡職守的工作態度,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向雷鋒同志學習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今天,在我們生活的校園里,也有很多具有雷鋒精神的好同學。那些拾金不昧將撿到的任何東西主動交還給失主的同學;那些在班級勞動中臟活苦活搶著干的同學;那些看到地上有垃圾自覺撿起來的同學;那些認認真真刻苦學習的同學;那些主動幫助有困難之人的同學……他們不都是雷鋒精神在我們實現生活中的體現嗎?
是的,這就是雷鋒精神。言行一致是雷鋒精神;說到做到,表里如一是雷鋒精神;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是雷鋒精神;公而忘私是雷鋒精神;干一行愛一行是雷鋒精神;做一個實干家,做一個勇于探索的創造者是雷鋒精神;自覺經受思想鍛煉,逐步成長為一名具有高度共產主義覺悟和道德修養的戰士更是雷鋒精神。
雷鋒已經離我們而去五十多年了,那精神、那旗幟,依然在照耀,依然在翻轉。
同學們,我們是中國大地上的新一代,雷鋒精神需要人傳承,精神的旗幟需要人高舉,今天,就看我們的了!
讓我們行動起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接過那旗幟,傳承那精神,讓雷鋒精神在中國大地上代代傳承,恩澤大地上的世世代代。
謝謝大家!
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篇7
尊敬的學校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三月里,和風送暖,春光明媚,我們在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這大自然美好恩賜的同時,并沒有忘記這個月所特有的價值,那就是我們要紀念一位戰士,一位普普通通,卻給我們帶來極大影響的戰士,一位兢兢業業位人民服務,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卻從不圖回報的戰士,一位精神永駐我們心間,一直激勵這我們奮勇前進的戰士:他就是雷鋒——一個名字響鐺鐺的人物。
三月是雷鋒活動月。每年的這個月我們都會走出家門,以各種方式,各種途徑,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做一些對社會,對集體有益的事,以此來紀念雷鋒。做雷鋒同志新世紀的接班人。雷鋒的精神是偉大的,極具感染力的,我們永遠不敢忘記。一年里的每個時刻,每個地點都會有人重復雷鋒的行為,重復著雷鋒生前為人民服務時的一幕幕。
而三月里,我們會更集中,更具體一些。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大家更深刻的感受雷鋒精神的真諦,感受那種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服務社會的快感,感受那種被人關心,重得溫暖得幸福。當我們重溫雷鋒精神,積極參與活動得同時,我們也更加感覺到生活的美好,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無間,也使我們更加團結,更加愛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祖國。
記得我還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講了許多關于雷鋒的故事,使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樹立了向雷鋒學習的想法,而今天,當我長大了,當我更清楚,更具體的了解了雷鋒的時候,我更加深刻的崇敬他。而他的那種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更是我努力學習,攀登知識高峰的主動力。
在我為雷鋒精神所折服的同時,我發現其實我身邊的許多人,也同我一樣敬仰著雷鋒,將他的精神發揚光大,也傳遞給了另一些人們,使大家都共同享有雷鋒精神帶給大家的種.種益處,也更廣的把雷鋒精神撒播下去。
有人說“雷鋒精神,三月來了,四月走”,對此我要高聲宣布“不,雷鋒精神已深深的刻在我們的腦海里,牢牢銘記在我們心間,永不磨滅。它已早廣大的人群中生根發芽,會一輩子生存下去。越久越枝蘩葉盛。
向雷鋒學習,雷鋒精神是鞭策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它定將永駐人間。
關于雷鋒題材演講稿小學生篇8
大家好!
我本次演講的題目為:《細微之處的活雷鋒》。
為什么說雷鋒身顯細微處?瞧,妹妹把易拉罐扔進垃圾箱,這不是“環保”的雷鋒嗎?媽媽給年邁的老人讓座,這不是“愛老”的雷鋒嗎?醫生免費為貧困的病人診療,這不是“無私”的雷鋒嗎?干部慰問孤寡老人,這不是“體恤”的雷鋒嗎?細微處的雷鋒其實無處不在,我心中就有個“雷鋒模范”。
他就是我的爺爺。爺爺今年六十歲了,可身子骨卻很硬朗。他說:“我沒‘好人’厲順良這樣的能耐,干不起投資,贊助。但我卻可以學習雷鋒,力所能及干點事也同樣為人民服務!”盡管家里軟硬皆施勸他別逞能,可他一意孤行,真的學起了雷鋒。一有空就給小區的花草樹木澆水,無償地給周圍的鄰居修電器,還經常給對門的王爺爺打開水。每件事他都做得一絲不茍,而且干勁十足。記得有個星期天,爺爺的舉動真的深深折服了我。那天他對奶奶說要點錢買東西,奶奶問他買什么,爺爺支支吾吾地說買香煙抽抽。我聽見后內心充滿了好奇:爺爺不是早就戒煙了嗎?什么時候又抽上了?而且我剛剛還看見爺爺從口袋里放入幾百塊錢,怎么還向奶奶要呢?我決定跟著爺爺,看看他要干什么。我跟著他來到小區拐角一個修車鋪前,看見他對一個瘦瘦的男子說:“小王啊,這是上次欠你的裝運費。”“可是何大哥,你已經給我工錢了,還多給了一百塊呢。”那名男子疑惑地說。爺爺嘆了口氣,說:“小王呀,我知道你們過得挺不容易的,為了給孩子治病,你們每天只能吃咸干菜。這錢是我的一點心意,給家人改善一下伙食吧!”看著眼前的情景,我突然百感交集。有感動,因為我的眼眶濕潤了;有自豪,為我偉大的爺爺自豪;有溫暖,覺得爺爺給寒冷中的人送上了一個暖暖的熱水袋;有內疚,為自己的跟蹤行為而羞愧……那一刻,雖然很短很短,但對我的影響卻很大很大。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這斗志激仰的歌聲被老百姓聲聲傳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膾炙人口的話語時常掛在莘莘學子的嘴邊;“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日記中鏗鏘有力的話語震撼并激勵著我們。作為少先隊員的我們,更應該發揚雷鋒精神,為生活增添一抹溫暖的色彩;為人民奉上一顆火熱的心。把我們偉大的祖國,裝扮得更加可愛,更加美好!
同時我也相信大家在學雷鋒的過程中一定能收獲不一樣幸福和滿足!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