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10篇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有多少愛國事跡千古流頌;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1)
明朝的時候,從日本過來的海盜不斷從海上入侵我國的東南海疆,殺人放火,搶奪財物,甚至把大批男女抓走當奴隸。人們痛恨這些日本海盜,叫他們是“倭寇”。明朝派了許多優秀將領到沿海平倭,戚繼光是最杰出的一個。
戚繼光17歲就繼承父業,成為一個能文能武的青年將領,立志為保衛祖國獻身。剛到前線的時候,有一次他率軍去迎擊倭寇,有些士兵竟不敢迎敵,見倭寇來了,回頭就跑。戚繼光大喝一聲:“站住!”隨后跳上一塊大石頭,連發三箭,射倒了三個倭寇頭目,又帶頭沖上去殺敵,終于取得了勝利。從此,他的聲威大振,倭寇都叫他“戚老虎”。為了扭轉被動局面,他重新組建了由礦工和貧苦農民組成的能征善戰的新軍,嚴格訓練、嚴明軍紀,人稱戚家軍。戚家軍連戰連勝,把入侵浙江的倭寇消滅了。
戚繼光又率軍到了福建。他決定先拔除倭寇在海上的最大據點橫嶼島。為了接近橫嶼島,戚家軍將士冒著巨大的危險,赤膊匍匐前進在海灘上。戚繼光親自擂響戰鼓。經過一場激烈的廝殺,盤踞在島上的大批倭寇被殲滅。戚家軍又乘勝前進,把福建沿海的倭寇一一掃平。在戚繼光和其他將領的共同努力下,危害我國沿海達300年之久的倭寇被徹底平定了。偉大的統帥、民族英雄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為祖國立下了不朽功勛。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2)
愛國故事:溥儒不為名利所動
溥儒,字心畬,書畫家,清宮宗室。為人清室。為人清正,不慕權勢,富有民族氣節。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并企圖吞并整個中國,扶植親日勢力,溥偉貪圖榮華富貴投入日本帝國主義懷抱。溥儀做了滿洲國皇帝,成了日本_下的傀儡。溥儀為了顯示"皇恩浩蕩",下詔書召見宗室,封爵,溥儒當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斷然加以拒絕,隱居于西山為家,連字畫也不賣,周圍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畬,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戰勝利后,他辭去國民黨的國大代表,拒絕參加政治活動,以賣書畫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3)
愛國故事:從小就有愛國的勇氣
1910年,瞿秋白進常州中學讀書這所中學的校長和一些老師,經常對學生講述清朝政府_的事實,進行愛國思想教育。少年瞿秋白在校長、老師的教育下,非常關心國事,常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來勉勵自己。
他取了一個名字叫“雄魄”,表達他救國的抱負。他曾指著腦后那條長辮子對同學說:“這尾巴似的東西,我們非把它剪掉不可!”第二年爆發辛亥革命,他馬上把自己的辮子剪掉。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4)
愛國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向警予是中國_的第一個女中央委員,是黨中央的第一任婦女部長。1928年,不幸被國民黨_殺害,年僅33歲。她原名向俊賢,為什么后改名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學校開運動會。在400米決賽中,一位運動員奮力猛沖,后來居上,奪得第一名后突然暈倒在地,向俊賢和同學們將她扶起送到醫院救護。
當晚,向俊賢對同學們說,今天400米賽跑獲第一名的同學,他的拼命精神多么可貴啊!國家光明燦爛的前途,全靠我們齊心協力去創造。現在,外有列強欺凌,內有軍閥割據,政府_,社會黑暗,如果我們把賽跑運動員那種拼命的精神用來拯救國家和民族,我們的國家就有希望了。為了國家自強,為了民族自強,我們為人做事求學問,都要有這種拼命精神。我已想好了,從今日起,我改名叫“向警予”,就是要時時敲響警鐘,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用拼命的精神去求學問、救國家。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5)
愛國故事:楊靖宇臨危不懼
1940年2月,在風雪彌漫、攝氏零下40多度的大森林里,東北抗聯楊靖宇同志遭到敵人圍追堵截。兩個警衛員一個英勇犧牲了,一個身負重傷隱蔽在樹洞里。他只身一人,邊打邊走。
他剛到黑龍江濛江縣保安屯附近,就被敵人的坐探發現了。不一會兒,一大群敵人撲了過去。楊靖宇選擇了一棵大樹作掩護,拔出兩支短槍,左右手同時向敵人射擊,獨身一人和幾百個敵人打了一個多小時。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被他打回去了,一批批的敵人倒在了他的面前。
楊靖宇身負重傷,槍里也只剩最后一顆子彈了。他堅強挺起高大身軀,深情注視祖國壯麗河山,用熱血和生命,高喊“_日本帝國主義!”隨后壯烈犧牲。
日本強盜把他的遺體運到醫院解剖,發現胃里沒有一粒糧食,只有野草、樹皮和棉絮。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楊靖宇就是靠吃這些東西,堅持戰斗的。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6)
愛國故事:魯迅三改志愿
你可知道,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為了拯救中華民族,曾有一段三改志愿的故事嗎?他最初的志愿是當個好海軍,把外國侵略者從海上趕出去。為此,他考進了南京水師學堂。
一改志愿學礦務。他認為要使中國富強起來,最要緊的任務應先發展礦業、工業。于是,他轉入南京礦務學堂學習。
二改志愿學醫學。他認為面對中國的現實,首要任務是把中國人改良成強種人。于是,他去日本仙臺醫學專科學校學醫。
三改志愿學文藝。他認為我們的第一要著,是改變國民的愚昧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文藝。于是他提倡文藝運動。
從此以后,魯迅先生寫出了大量的小說、散文、雜文,以此來揭露敵人的反動_,歌頌先進的事物,為解救中華民族而吶喊。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7)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國的殖民主義者和投機商人,紛紛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他們的目的,一是掠奪中國的財富;二是用毒品殘害中國人的身體,便於他們侵略。當時,很多正直的官員看透了英國人的險惡目的,堅決主張查禁鴉片.林則徐的態度最堅決.他說:再不禁煙,中國就不會有白銀當軍餉,就不會有強壯的士兵抵抗侵略了。
為了國家的尊嚴,必須禁煙.皇帝就讓他去廣州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了廣州,命令外國商人把全部鴉片繳出來并保證不再私運鴉片到中國來,否則給予嚴懲.有些外國商人照辦了,可英國商人不肯繳,英國政府的代表義律還策劃陰謀,企圖頑抗.林則徐當機立斷,堅決行使主權,中斷與英方的貿易并不再供應食物和水.英國人沒辦法,只好繳出了鴉片。1839年6月3日這一天,林則徐親自到虎門海灘,主持銷毀害人的毒品鴉片。他以無比的勇氣和決心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8)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同時更令他名垂青史的,則是他所寫的豪放詞。靖康之難后,中原大部分被金人所占領。辛棄疾的祖父為族人所累,未能隨宋室南下,出仕于金。辛棄疾因為父親早亡,幼年就隨祖父辛贊讀書。但辛贊”身在曹營心在漢”,無時不刻不忘祖國,每逢閑暇之余,就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這便使辛棄疾以后產生了濃烈的愛國思想。
后來,南宋被金國入侵,這期間北方爆發了大規模的抗金起義。辛棄疾也在濟南地區聚集了幾千人的隊伍準備抗金。南宋朝廷對辛棄疾的義軍贊賞有加,授予辛棄疾承務郎。但是不幸的時,當辛棄疾南下時,義軍中的叛徒勾結金國,義軍被迫解散。辛棄疾得知后火冒三丈,帶領幾十名騎兵,長驅數百里,直闖叛徒老窩,將其生擒。當時的辛棄疾年僅二十三歲,從此名聲大震。“壯聲英慨,儒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辛棄疾贏得了當時人們的廣泛贊譽,南宋朝廷也對他進行了提拔。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9)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蘇武受牽連被扣押。匈奴單于采用各種手段,軟硬兼施威逼蘇武投降。然而蘇武在刀劍下昂首不動,在甜言蜜語中側耳不應。
他對前來勸降的匈奴官吏說:“以死報國,是我早就下定了的決心,只要能對國家有所貢獻,即使是受刀劍,下油鍋,肝腦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沒有低下那顆高貴的頭。
匈奴首領單于最后無計可施,只好把他趕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與羊群為伴。
19年后蘇武歸國時已是須發皆白的老人了。
古代熱愛祖國的名人及事跡(精選篇10)
西藏地區很早以前就和內地有密切聯系,有名的文成公主出嫁吐蕃的故事就是證明。到了元朝,西藏歸入中國版圖,正式由中央政府管轄。但是總有一些人,想把西藏分裂出去,制造動亂。這種行為遭到西藏人民的堅決反對。
清朝的時候,有一年,西藏的幾個有權勢的人發動武裝叛亂,殺害了執政官康濟鼐并陰謀叛離清朝。清朝政府接到_喇嘛的報告,立刻派兵平叛。但是因為路途遙遠,一時難以趕到。這時候,駐守后藏的執政官頗羅鼐挺身而出,率領9000精兵向拉薩進軍,和叛軍展開激戰。部下有人擔心他兵力單薄,難以取勝,勸他出錢請印度派兵鎮壓。他拒絕了,說:“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出兵平叛,協助朝廷安定藏地。”在_、班禪和各寺喇嘛的支持下,頗羅鼐很快平定了叛亂,捉住了叛軍頭目,又協助趕到的清軍處理各項事務。朝廷任命他為藏王,管理西藏。頗羅鼐執政20年,一直忠于國家,維護統一和藏地的安寧。他經常告誡要搞分裂的西藏內外勢力:“大皇帝休養眾生,重視黃教,_、班禪和我都受到重封,才有藏地的興盛與安樂。這是人所共知的。你們不要做分裂的事。”
西藏和內地密不可分。現在有人還在鼓吹“西藏分離獨立”,這無論在全國還是在西藏,都是極不得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