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和精神,它不僅體現了個人或團體的優秀品質和才能,更彰顯了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些事跡對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動社會進步和民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在隨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希望你喜歡。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1】
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時的大將。當時,兩人因為平時的一些誤會,積怨很深,感情很不好。平時即使同桌吃飯,互相都懶得瞧上一眼,更別提說話了。
后來安祿山造反,皇帝命令郭子儀做朔方(今寧夏一帶)節度使,李光弼成為他的部下。當時的節度使大致相當于戰區司令長官兼行政長官,權力極大。
李光弼這時有些擔心,怕郭子儀公報私仇,借故殺他,他甚至想偷偷逃走。哪知郭子儀反向皇帝極力舉薦他,結果皇帝就任命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同時,郭子儀還將自己部下的`一萬精兵分給了他,讓他帶兵東征。
郭子儀此舉,讓李光弼產生了更大的誤會,心想郭子儀這次一定不會放過他了。于是他橫下一條心來,找到郭子儀說:“今后不管怎么處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圖不連累妻小。”
郭子儀聽后,很是詫異,忙離開座位,抱住李光弼,眼含熱淚說:“國家危急,我們應該同心協力,不能再小肚雞腸,斤斤計較了。”
李光弼見郭子儀心胸如此坦蕩,便帶隊請戰。此后,將帥一心,在平判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2】
元前342年屈原誕生于楚都丹陽,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
屈原為人性格耿直,卻因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愿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秦國。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百姓聽到噩耗很悲痛,爭先恐后的來打撈他的尸體,結果一無所獲。于是,有人用葦葉包了糯米飯,投進江中祭祀屈原,這種祭祀活動一年一年流傳下來,漸漸成為一種風俗。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3】
風光綺麗的江南水鄉——浙江山陰(今紹興),是清末愛國女杰秋瑾的故鄉。
秋瑾的家庭封建氣味很濃。她的爺爺、爸爸都做過官,張嘴閉嘴離不開封建禮教的陳詞濫調。
秋瑾長到十四五歲時,就已有志有才,很喜歡看有關梁紅玉、穆桂英等女英雄的故事書,決心像她們那樣為女子爭光。
有一天,秋瑾的表姐妹隨大人來玩,交談起來,姐妹們都恨自己是個女孩子,沒地位,沒自由,好像籠子里的小鳥。秋瑾越聽越覺不平,憤憤地說:“女子的聰明才智不一定比男子差,只是因為女子沒有機會讀書,缺乏獨立謀生的本領,依靠男人吃飯,才受欺侮。我們應該立志圖強。”
這話不知怎的`被秋瑾的父親知道了。他面帶慍色,把秋瑾叫到面前:“《女誡》看了沒有?記住了嗎?”
“不但看了《女誡》,還看了《史記》、《漢書》。”秋瑾從容回答。
“嗯,看這么多書?‘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你忘了么?”
“可寫《女誡》、編《漢書》的班昭就是女的啊!還有蔡文姬、謝道韞、李清照,都是才女。如果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漢書》就編不成了。”
父親沒料到女兒竟敢當面頂他,正要大發脾氣,一個女傭人進來說:“舅老爺來了。”他起身一甩袖子,就急忙迎客去了。
秋瑾看著父親的背影,不服氣地小聲嘀咕著:“不對就是不對,發脾氣能讓人服嗎?”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4】
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后,他參加了“甲午海戰”,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最后在1907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國的富強,個人才有尊嚴。為此,張伯苓不余遺力地創辦學校,期望能以教育培養振興中華的人才,其愛國熱情讓人感動。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5】
我國過去沒有化學工業,連火柴、肥皂、堿這些東西都不會造。愛國青年范旭東看到這情景,十分焦急。他在日本留學,看到日本靠工業發達起來,還欺負中國。他就決心創辦自己國家的民族工業。1917年,他在天津塘沽建起了永利制堿廠,這是我國第一個化學工業工廠。有個英國人瞧不起中國,對他說:“你辦廠的'勇氣令人佩服,可惜早了點,中國現在這個落后樣子,辦堿廠至少應推遲30年。”范旭東反駁說:“正因為落后,所以我恨不得早辦30年。現在奮起直追也不算晚!”
辦廠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真不少,首先是缺乏技術。范旭東就親自動手,把書房當成實驗室,辦公桌當實驗桌,白天做實驗,晚上當床。別人勸他別難為自己,他說:“為了不讓外國人卡我們的脖子,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工廠辦起來!”
幾年以來,永利堿廠生產的純堿成功了,在一次萬國博覽會上獲得了金獎。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堿,有了自己的化學工業。這對增強國力有著很大的意義。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6】
他也是一位老革命家。他16歲那年,中學快畢業了,因為家里經濟困難,不能再升學。出路在哪里?他開始為謀求職業而奔走。做什么好呢?他想到自己會畫像,就對同學們說:“雖然現在職業很難找,可憑一技之長,也不難活下去。”
那么,他后來就真去給人畫像了嗎?不。他尋求了一種神圣的職業:投身革命,要為國家和人民尋找出路。為了掌握革命的本領,他決定到俄國(后來的蘇聯)去學習。在給父親的信中,他這樣寫著:“人生是為了謀求幸福的,為國家冒險奮勇是男兒的`本份。現在祖國在危亡生死關頭,正要靠我們這輩青年去建設大福家世界。這是我的責任,達到此目的,就是成功了事業!”
在去俄國的途中,他患了感冒,被趕下海船,他趁人不防備又機智地爬了上去。過境的時候,他又被扣留,脫險之后,就一個人步行到達了會合地點,趕上了同行的伙伴,一起到了莫斯科。為了救國,他把個人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7】
少年王尚茂全家在泰國曼谷,爸爸是醫生,媽媽是教師,爺爺開了一個花生油廠。他是個獨生子,家里人都很喜愛他,每天上學、放學,都用小汽車送接。
雖然王尚茂的物質生活很優越,但他的心里,卻深深感受到“海外孤兒”的屈辱和痛苦。新中國誕生了,他決定回到祖國。那時帝國主義對我國封鎖禁運,回國是很不容易的'。
1952年7月23日清晨,他瞞著爸爸、媽媽,說是到海濱去旅行,卻悄悄鉆進一艘開往香港的輪船。一上船,他就藏在船艙底下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他在那里整整呆了七天七夜,幾次昏了過去。到了香港,他又藏進另一艘輪船大鍋爐的隔壁,忍受著攝氏六十度高溫的熬煎。接著,他又藏進堆滿幾千包大米的貨艙縫隙里。經過種種艱難困苦,他終于回到了祖國。那時,他才14歲。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8】
從古至今,我國有許許多多的愛國人士:鄭成功、屈原……
讀了《中國古代愛國故事》后,我被鄭成功收復臺灣的事跡深深打動著:明朝末年,鄭成功懷著愛國心,成功地將荷蘭殖民者趕出臺灣,收復了中國的神圣領土。
“開辟荊棘逐何夷,十年始克復先基。”讀著鄭成功寫的《復臺詩》,我對鄭成功的敬佩之情愈來愈濃。是的,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他的愛國心。看了他收復臺灣的事跡后,有誰不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呢?他的愛國心不僅留在我心中的最深處,更是永遠留在了臺灣同胞和全國人民的心中。
鄭成功這位偉大的愛國英雄,他只是中國愛國人士的`一個代表:屈原、陸游、林則徐;郁達夫、朱自清、金晶……他們做的事或驚天動地,或微不足道,但為的都是向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的祖國正因有了他們這些愛國人士,才會一步步擺脫黑暗的統治。
讓我們回味前輩們的壯舉吧,不要忘記他們,更不要忘記我們的祖國,讓我們把祖國深深地銘記在心!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9】
今天,我讀了抗戰英雄邱少云的故事。我被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
邱少云叔叔在抗戰時期,為了取得戰斗的勝利,在烈火中紋絲不動,直到壯烈犧牲。那天,邱少云和他的幾名戰友躲在草叢中,準備伏擊敵人。兇惡的敵人向草叢打槍,想看看草叢中有沒有人埋伏在那里。草叢中突然著了火,燒在了邱少云身上。火苗越來越大,邱少云叔叔強忍著灼熱,手抓著土,咬著牙,如千斤巨石一般一動不動。邱少云叔叔知道,如果這時動一下,就會被敵人發現,戰斗也就不會勝利了。它堅持到了最后一刻,在戰士們的努力下,我們勝利了,可邱少云叔叔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
親愛的邱少云叔叔,我想對您說:“您雖然壯烈犧牲了,但是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您堅強不屈、嚴守紀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一定好好學習,遵守紀律,長大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10】
旅居意大利老華僑胡錫珍,不知經歷了多少艱辛和屈辱,后來終于在米蘭開了一個皮包店。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又吞噬了他的大部分財產。二戰結束后不乆,一天,家里來了位意大利朋友叫皮利爾,告訴他,你在戰爭中損失了三千萬里拉的財產,這筆巨款現在可以領回來了,但政府有個條件,必須加入我們意大利籍。聽了這話,胡錫珍搖了搖頭,說:“不,我寧愿不要這些錢,也要做個中國人!”
1979年,他回到故鄉浙江青田,在縣城安了家,并投資50萬元人民幣,辦起了一座現代化的乳制品廠。他主動提出取消頭三年的`利息,幫助政府解決一批青年人的就業問題。當他看到家鄉山區交通工具缺少的時候,便主動贈送給政府5輛汽車;當他看到家鄉的孩子們需要蓋幼兒園、歸僑聯合委員會需要辦公益事業時,他都毫不猶豫地一一慷慨解囊。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11】
為了拯救祖國,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愛國志士們開始了__清朝的革命。這些志士中,有個叫陳天華的,是位杰出的革命宣傳家。陳天華是個感情激烈的人,他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聽說俄 國企圖侵占我國東北,就咬破手指,寫了幾十幅血書寄回國內,號召開展反侵略斗爭。他想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踐踏,禮貌古國一天天衰落,而有些中國人喪失了信心,就奮筆寫了《警世鐘》、《猛回頭》兩本小冊子,用長長的詩句,歌頌我們的山河、人民和歷史。他寫著:“我中華,原是個,有名大國;不比那,彈丸地,僻處偏方。論方里,四千萬,五洲無比;論人口,四萬萬,世界誰當?論物產,真是個,取之不盡;論才智,也不讓,東西兩洋。”
他又十分憤恨地寫了外國侵略者占我國土殺我人民的罪行。最后他呼喚人們趕快覺醒:“睡猛獅,夢中醒,向天一吼;百獸驚,龍蛇走,魑魅逃藏;改條約,復政權,完全獨立;雪仇恥,驅外族,復我冠裳;到那時,齊叫道,中華萬歲;才是我,大國民,氣吐眉揚。”
陳天華寫的小冊于,對宣傳革命起了巨大的作用,許多人就是讀了他的書,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自己之后為了喚醒民眾,不惜投海自盡,用生命報效祖國。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12】
宋朝的時候,有個品德十分高尚的政治家叫范仲淹。他從留意懷大志,期望將來能做治國安民的'宰相,為國家出力;或者做一個醫生,為百姓治病救命。他對人說:“只要是能造福百姓,有益于國家的事,我就愿意做。”之后,范仲淹做了官,還真當了一段時刻的宰相。他為官清正廉潔,很
受好評。有一年,他到泰州做管鹽倉的小官,見海水泛濫上岸,百姓受難,就提議修海堤,還親自參加運土、夯土。不料母親去世,他按規定回家服喪。可身在家中,心在海堤,他不斷寫信去幫忙出主意。海堤修成了,當地人們感激他,把堤叫范公堤。
幾年以后,范仲淹進京城做官。他看到不對的事就批評,還主持改革,結果得罪了人,好幾次被貶職排擠出京。可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管在什么職位上都做出了成績。他在一生中用自己的財產辦了許多義莊、義田、義宅,救濟窮人,還辦了一些不收錢的學校,讓沒錢的窮人子弟上學,可他自己的孩子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有人不明白他為什么這樣,他寫了一篇叫《岳陽樓記》的文章,作了回答,表示自己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這就是說,一個愛國愛民的人,要甘情緒愿比別人先吃苦,比別人后享樂。范仲淹的“先憂后樂”思想,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13】
有英雄就有懦夫,有愛國者就有賣 國者。有一些人雖然是中國人,卻認為中國處處不如外國,在外國人面前挺不起腰桿,甚至說“外國的月亮也比中國的圓”。抗日名將吉鴻昌對祖國有深厚的情感,在民族危亡的時刻挺身而出,率軍抵抗日本的侵略。他在外國人面前,也表現出了豪邁的氣魄。
有一年,吉鴻昌被國民黨政府派到美國去考察。一天,他到郵局寄包裹。美國的一個郵局工作人員聽他說是中國人,就嘲笑說:“中國?我可不知道什么中國!”吉鴻昌聽了,十分生氣。可陪同他的一個使館人員對他說:“你何必說是中國人呢?說是日本人,他對你的態度就會好了。”
吉鴻昌頓時感到受了污辱。他想:我們中國是歷史悠久的禮貌古國、大國,為什么連是中國人都不敢說呢?他對使館的人說:“你覺得做中國人丟臉嗎?不光彩嗎?我倒覺得做一個中國人光榮得很!我誓死不當崇洋媚外的洋奴!”
他回到住處,找來一塊木牌,在上方工工整整寫了“我是中國人”幾個字,然后掛在胸前,外出時也不摘下。當美國人驚奇地注視他的時候,他心中十分自豪。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14】
古語說:“忠孝不能兩全”,“為國者終不顧家”。這當然不是說,報效國家就不能孝敬父母,不能管自己的家庭,而是說,當國家更需要自己的時候,要能公而忘私,甚至放下個人和家庭的幸福。自古以來,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是很多的。
漢代有個青年將領叫霍去病。他16歲就參了軍,跟著舅舅衛青到邊塞和入侵的匈奴人作戰。別看他年紀輕,卻英勇善戰,能指揮成千上萬的騎兵步兵,屢建戰功。有一次,他率領一萬精銳騎兵,深入敵后幾千里,打敗了敵人。之后他和衛青分兵兩路,和匈奴進行決戰,最后擊退敵人,使國家的北方消除了外來的威脅。漢武帝加封有功將士,讓他和衛青共同擔任大司馬,統率全國的軍隊。
霍去病少年從軍,為國出生入死,卻顧不上自己的家庭,他也從不追求享樂。漢武帝為他建造府第,給他優厚的待遇,他卻說:“匈奴還沒消滅,我怎樣能顧自己的小家呢?”
正因長年征戰,霍去病得了重病,24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把短暫的一生都貢獻給了祖國,使人民享受了安寧。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篇15】
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他們分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主要是在歐洲和美洲,雖然并沒有自己的祖國,但是猶太人是一個凝聚力十分強的民族。
德國大詩人海涅就是個猶太人。他寫的詩充滿愛國激情,但是有些人正因他是猶太人而對他抱有成見。有一段時刻,他在公共場合常遭到一些無恥之徒的侮辱和攻擊。
有一天,在一個晚會上,有個不懷好意的家伙對他說:“告訴你一件個性的事情,我發出了一個小島,這個島上竟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
海涅看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說:“看來,只有你我一齊去那個島上,才能彌補這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