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個人事跡范文
榜樣個人事跡范文有哪些你知道嗎?說起“榜樣”,那就一定是能起到帶頭作用,能夠影響其他人的優秀模范;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榜樣個人事跡范文(精選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榜樣個人事跡范文(精選篇1)
張桂梅老師用自己的信念,鑄造了一個傳奇。
她很瘦弱,卻充滿力量,她很樸素,卻散發著無盡的光輝。
拿張桂梅老師這把鏡子一照,我越發感到自己庸俗、怯懦、卑微、面目可憎。雖然自己也努力工作,但缺乏她那樣的激情和抱負,缺乏她那樣的堅毅和執著,缺乏她那樣的情懷和實干。在她的映射下,我感到自己什么也不是。
張老師的個人際遇是不幸的,然而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堅守,以無我成就大我,以無私成就大愛,不畏嚴寒,走過了普通人難以想象的歷程,成為全國人民的楷模,我要向她致敬!
張老師言語樸實,身體瘦弱。她在學校里拿著小喇叭喊話的鏡頭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她拿的不是喇叭,她拿的,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利刃;她拿的,是雕琢黨和國家下一代靈魂的刻刀;她拿的,是警醒我們這些想要安逸、想要松懈、想要庸俗的人的皮鞭。
作為教育人,我與張老師的最大差距在于,我更多地考慮是的客觀條件,更多考慮的是克服很多困難的不可能,而她,只在乎自己的精進,對困難,總以豪氣去面對、克服、輾壓。
數學只能考6分的貧困山區的女孩子也能考上大學,每天4個半小時甚至更少的睡眠,20多種疾病纏身和折磨,1804個女孩子的走出大山,12年11萬公里翻山越嶺的家訪之路、100多萬元個人收入的無私付出……
與張老師比起來,我們太庸俗了,我們對世界的抱怨太多了,看到她的不懈努力,我們還有什么可報怨的?我們沒有抱怨的理由,除非我們甘作一個懦夫,癱在地上永遠也爬不起來。
三九嚴寒何所懼?張老師不懼,我們還懼什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懼!
榜樣個人事跡范文(精選篇2)
大家是否認識一位扎根在邊遠山區的女教師張桂梅,她創辦了一所免費女子高中托起了一個又一個,在貧困地區的女孩子的讀書夢想。她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著的榜樣,他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還有什么傳奇人物比62歲張桂梅更落魄嗎?為了省錢,她多年不吃肉,直到后來“吃點肉就會嘔吐,就會難受”。她去籌款時,被人放狗咬過,腳上鮮血直流;街頭募捐,別人懷疑她是騙子朝她臉上吐口水。
她家中,最醒目的是40多項榮譽證書: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杰、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1974年10月,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從家鄉黑龍江來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45年來,她不是一步一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貧困山區。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的張桂梅黯然神傷,她決定離開傷心之地調入麗江市華坪縣。她放棄了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教學任務。
回過頭來,身處帝都的我們,北京的教育工作者要怎么做呢?我們擁有國家頂尖級別的教育條件,教育環境,教育背景,不像張桂梅老師面對那樣惡劣的條件。在張桂梅老師身上,我們要傳承的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正如同“木葉飛舞之處 火亦生生不息”,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中融入張桂梅老師的精神,做好祖國花朵的領路人;未來社會的領路人;甚至是祖國未來的領路人。人們大多稱老師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唯有加強使命感與責任感才能對得起這份贊譽。
榜樣個人事跡范文(精選篇3)
他出生在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小縣城,在這“中國書法之鄉”虎墨沉香的籠罩下,他從小就對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勵志成為一名優秀的書法家,成為一名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繼承者和發揚者。始齔之年初春,剛剛步入小學的他,上了他人生第一節書法課,從執筆到提腕,從一波三折到蠶頭燕尾,從枯骨斷柴到入木三分?!岸讼貪庾髂?,燭光相射飛縱橫”。數年的磨煉,為他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夢想,扎下了牢不可破的根。舞象之年,已亥季夏,經過層層選拔,他被推薦參加為期3個月的中學生書法集訓班。他原本想象在眾多同齡人中,可以輕而易舉的脫穎而出,但現實卻狠狠給他上了一堂教育課。在這百花齊放的書法班,同學們個個出類拔萃、卓乎不群,這給了他巨大的壓力。想在高手如云的書法班脫穎而出,他必須付出比常人多數倍的努力。所以,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選擇從頭再來,老師指出的每一處錯誤,他都用心去改正;同學提出的每一條建議,他都用心去傾聽;自己發現的每一個不足,他都用心去思考。多少天的夜里,他久久不能人眠,也曾想過放棄,但為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份夢想,還是選擇繼續堅持下去。在經年累月的練習下,從臨帖、用筆、字形、用墨,注重每一-處細節;從方向、間距、長短粗細,處理每一個筆畫;從神采、行氣布白、章法,尊重每一幅作品。他的手指因為長時間握筆,結下了厚厚的老繭;他的手腕因為長時間寫字,一扭就疼痛萬分;他的頸椎因為長時間臨帖,變得僵硬無比。這些小傷并沒有打消他對書法的熱愛,他始終銘記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這句千古名句,在為自己的夢想堅持著、奮斗著。
俗話說:”字如其人“,他如同楷書四大家的字,剛正不阿品行端正;他如同米元章的字,八面生姿、天馬行空;他如同蘇東坡的字,成熟穩重、永不言棄。他沉著痛快的筆意下,透露著他外柔內剛的品質,透露著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在今后的道路中,他定會秉承“德修身,技立業”的校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勤練才藝,更上一層樓,在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道路上,他一定不會停歇!
榜樣個人事跡范文(精選篇4)
人生只有充滿干勁兒,才能披荊斬棘一向前。他是管理學院的一名學生,入校后他加入了新媒體工作室這個大家庭,雖然以前從未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但他始終本著“勤能補拙”的精神,不懂就向學長學姐請教,在網上尋找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無論是教師會議還是學生活動,都能看到他拿著相機來回穿梭的身影。活動結束,其他同學都去休息,他卻馬不停蹄地回到辦公室,開始進行照片處理、新聞稿撰寫等后期工作。他始終牢記老師所說:“宣傳工作就像是學校的窗口,而我們要將學校的師生風采,同學們的校園生活通過這扇窗傳出去,這份工作雖然很累,卻很有意義?!彼麩釔圻@份工作,將自己的工作變成愛好,自然不覺得累,他經常為了尋找同學們感興趣的微信推文主題,撰寫更加合適的新聞稿而加班到深夜,為找到一個更加合適的詞語而苦惱,宿舍熄燈后總有一束光屬于他,舍友常常跟他開玩笑說“你是不是把宿舍當旅館了,只在晚上回來睡個覺?”無論是當干事還是干部,他都沒有忘記初心,在他的努力下,學校黨委宣傳部的月榜排名中管理學院多次第一。
為更好的將學院風采展現給大家,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他向老師提出開始運營抖音帳號,夜以繼日的研究運鏡技巧,拍攝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隨著視頻質量的提高,發布的視頻熱度也越來越高,粉絲量也逐日增加,將自己的想法變成實際并不容易,但他成功了。
榜樣個人事跡范文(精選篇5)
1997年4月,是個不幸的日子,張老師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腹腔迅速膨脹,疼痛難忍。她一面吃止疼藥,一面把工作量加到了最大限度。當她知道自己生命垂危時,面對一紙無情的病檢報告(當時醫院診斷為癌癥),她沒讓領導、同事、學生知道,而是默默忍受著身體和心靈上生與死的煎熬。在這幾個月里,同事們經常看見她在通往教室的路上一步一步往前挪。她給學生加大了復習量,也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她每天早上6點多鐘起床,晚上批閱作業試卷到12點。這樣,一直堅持到7
月份,把學生送進中考考場后,才向領導說明情況,住進了昆明的一家醫院進行手術治療,切除的子宮和腫瘤重達2公斤多。手術后,醫生要求她至少休養半年,可是手術后的第24天,她就回到民中上班了。由于手術失血過多,傷口沒有完痊愈合,巨大的疼痛折磨著她,可她仍然堅持在講臺。由于過度勞累,97年12月,張老師的病情復發,領導、同事、學生多次勸她住院治療,她不肯。她說:"我的事業是教書,我的希望是學生,不把他們送出學校我是不會先走的"。這段時間,她的工作量達到了極限,每天工作10多小時,更不存在星期六、星期天,全年休息的時間只有過春節的3天。直到98年3月,她的病情己惡化得特別厲害。人們勸她住院,她仍
然拒絕了。她說:"學生剛有起色,我不能離開他們,我的生命就是講臺"。領導、同事們說:"我們需要你活著,華坪人民需要你活著,請你服從安排吧。"沖著這份真情,她才進了華坪縣中醫院,這時,她仍然一邊治療一邊堅持工作。每天都是一拔下針頭就走向講臺,從沒有在醫院安穩地躺過一天。看了不到一個月,醫生告訴她醫院無法控制她的病情,需要轉院治療。為了節約國家的醫療費,她毅然決定出院。為了即將畢業的學生,她拒絕再到任何醫院治療,仍然堅守在崗位上。就這樣,張老師調到華坪兩年多了,雖然她一直帶著重病,一直承受著痛苦,可她從沒有請過一天病事假。人們常不解的問她:這樣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處?什么力量使她這樣堅強?張老師總是笑著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