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榜樣”榮譽事跡簡介
事跡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你是否在尋找““慈善榜樣”榮譽事跡簡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慈善榜樣”榮譽事跡簡介篇1
__,女,57歲,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晉城市陽城縣鳳城鎮坪頭村人,現任山西美棠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在村辦繅絲廠瀕臨倒閉時,__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以一肩之力承包了該繅絲廠。她說,我不能讓陽城的支柱產業倒下,我不能讓這一百多名工人失去工作。從小深受孝道文化熏陶的__,在公司成立之處,就確立了“弘揚中華孝道文化,倡導春蠶奉獻精神”的企業使命,并在企業創立至今十三年的時間里,以自身為榜樣,帶領全體員工踐行著這一使命。
企業開始運營后,__對企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革新技術、調整產業結構,使得產能不斷提升。企業壯大了,社會責任也就大了。__開始積極參與市縣扶貧活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優先錄用貧困百姓,傳授立身技能,解決了400多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并大膽推行“公司+農戶+基地”經營模式,走“產、供、銷”發展道路。從2005至今,在白桑、河北、東冶、鳳城等8個鄉鎮,30多個村莊與15000多戶蠶農簽訂了蠶繭聯營合同,承諾給蠶農補助桑苗款20-50%,蠶繭收購價高于市場價1-2元等優惠政策,為蠶農的經濟收益和生活提供了極大地保障,為蠶農年創收8000多萬元,帶動當地3000余人增收致富。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__帶領公司全體員工捐錢捐物,共達30多萬元,以實際行動詮釋企業家的大愛胸懷。
她說:“其實,在公益活動中,我就是一個志愿者,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年春節和重陽節來臨時,__都要帶領公司員工前往下交村、孤堆底村,給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日用品,并到年邁老人的家中走訪,了解老人的生活狀況,為老人打掃衛生,力所能及的為老人解決生活困難。她常說,沒有老人智慧的教育,就沒有我們這一代的成長,孝道,是每一個美棠人都應該要學習的精神,在敬老活動中,要以子女之心善待老人,這不僅是一種素養,也是一種慈悲。“關心老人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而關心下一代,更是我們應該用于承擔的責任。”這是__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十幾年來,她每年都會給陽城縣陽光特殊學校捐款、捐物,無論多忙,都要抽出時間到學校看看孩子,為孩子們帶去學習用品,并與大家做游戲、交流,了解孩子們的思想狀況。__的愛,不僅僅是給孩子們帶去學習用品,更多的是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愛的種子,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企業管理中,雷厲風行;在慈善公益中,像一個陽光媽媽。正是這種大愛的企業家精神,讓他感動著晉城的百姓,先后獲得“晉城好人——誠實守信好人”、“陽光媽媽”、“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等稱號,她所帶領的企業,也憑借著腳踏實地的作風和大愛的企業精神,先后獲得“青年就業扶貧基地”、“捐資助教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慈善榜樣”榮譽事跡簡介篇2
曹鵬
原上海市交響樂團國家一級指揮
主要事跡:自費首創中國第一個非職業交響樂團上海城市交響樂團,至今免費開展超200場演出,帶動社會各界捐款捐物數千萬元;為自閉癥患兒建立“天使知音沙龍”,在他引領下,團隊為自閉癥孩子辦起“愛咖啡”自閉癥社會實踐基地。
白莉
上海樂揚紅樹林慈善公益中心理事長
主要事跡:2017年注冊成立上海樂揚紅樹林慈善公益中心,累計服務未成年人及家長10萬余人次;帶領團隊在西藏建立“鐘揚種子實驗室”和“種子科學站”以及搭建在線學習ping臺,項目累計令5000余名西藏兒童受益。
瞿建國
開能健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主要事跡:1993年捐出1000萬元,創建上海市建國社會公益基金會;2014年捐資成立上海市自然與健康基金會;與北京大學簽署協議,連續五年合計捐助200萬元;2021年,將其個人持有的2600萬股開能健康股票無償捐贈給上海市建國社會公益基金會。
潘江雪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主要事跡:探索多方跨界教育公益扶貧模式,15年來累計為10萬人次的老師、校長等教育工作者開展公益培訓,并在全國31個省市累計建設了4998間夢想中心多媒體教室,投向貧困地區的募集資金達2.42億元,覆蓋200萬中小學生。
王煜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主要事跡:和其他個人股東、下屬企業累計捐款1930余萬元,設立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為地球母親”專項基金;2018年至今,領導實施“藍天筑夢計劃”,減免特困學員的培訓費用;領導春秋航空與云南省紅河州3個深度貧困村和綠春縣高級中學結對,開展教育扶貧行動。
張志勇
上海張志勇公益服務社理事長
主要事跡:長期捐助山區學生,熱心關愛殘疾弱勢家庭。上海張志勇公益服務社在全國各地已建起27支團隊,帶動1000多名志愿者參與公益事業,直接資助學生累計超過800多人;捐贈電教設備等,惠及貧困學生近5萬人和教師500余人,累計捐款達360余萬元。
陸仁軍
上海柘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主要事跡: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慈善捐贈累計1.9億余元,連續25年向特困家庭送上慰問金;2017—2019年,累計捐贈超過560萬元用于“臨海生活驛站”“柘中園”老人用餐點等項目建設;關愛殘疾群體,為多名重度殘疾兒童捐贈治療費13萬元;2022年上海疫情期間,為奉賢區海灣鎮一線志愿者和居民捐贈生活物資累計近千萬元。
王建華
上海市楊浦區___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任
主要事跡:致力慈善25載,成立“愛之源慈善公益驛站”,對所在社區困難家庭進行定期幫困,開展公益活動;發揮愛之源公益藝術團優勢,開設“音為有你、樂來舒壓”音樂舒緩公益項目,服務達1萬多人次;攜手“愛康癌癥康復服務中心”,截至2021年為2萬多名癌癥患者提供康復支持。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抗疫專項行動”工作團隊
主要事跡:武漢新冠疫情暴發后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開通“抗疫專項行動”和線上線下募捐通道,組建抗疫工作團隊。截至2022年7月,用于抗疫及救災的籌集款物累計達11.71億元;在湖北、上海等地實施600多個援助項目。
厚天應急救援團隊
主要事跡:2020年初投身抗疫第一線,累計出動隊員和志愿者1431人次,累計服務12996小時。2021年,河南省多地區遭遇極端暴雨天氣,團隊緊急出動10名隊員,調撥救援裝備等趕往災區,協助地方政府累計轉移受災群眾近千人,開展受災區域防疫消殺超2萬平方米。
“慈善榜樣”榮譽事跡簡介篇3
鄉村醫生項目
實施機構: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
主要事跡:致力于服務中國農村144萬鄉村醫生群體,為欠發達地區培養并留住合格鄉村醫生,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可及性等;2020—2021年,項目在村醫培訓等方面共捐贈現金2987.85萬元,在鄉村醫生保險等方面共捐贈物資1462.40萬元,惠及300萬戶家庭。
“大愛傳遞科學火種,真情播撒科普陽光”慈善科普扶智項目
實施機構: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
主要事跡:從2019年開始,以邊遠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生、城市隨遷子女、困難獨居老人及患有自閉癥等特殊人群為服務對象,組織開展“賽復流動科技館”“隨遷子女共享科普陽光”“申城老人科技游”等系列慈善科普活動。項目年均受益人群超過15萬人次,累計公益支出超過2000萬元。
“新生命花兒綻放”兒童助醫慈善項目
實施機構:上海市兒童基金會
主要事跡:項目救助對象為先心病兒童。團隊從2014年起先后9次赴貴州遵義、新疆喀什、云南、青海果洛等地,為先心病患兒提供免費篩查和義診咨詢。截至2021年,累計籌款1900萬元,累計支出1821.6萬元,篩查先心病患兒2600余名,通過手術救治患兒903名,讓受益病童實現“新生命花兒綻放”的夢想。
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項目
實施機構:上海玉佛禪寺
主要事跡:項目旨在幫助更多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通過搭建創業服務體系,建立創業指導專家隊伍,協同社會各方力量,助力創業企業的成長和發展。至2021年,該項目已扶持團隊242個,累計資助金額2289萬元,受資助項目橫跨20余個行業,累計創造就業崗位數萬個。
金龍魚假肢助行項目
實施機構: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
主要事跡:資助貧困殘疾人安裝假肢,并通過持續跟蹤服務,提高受助人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截至2021年底,累計投入1030.15萬元,資助安裝1460多條假下肢,惠及多個省市地區1400多名貧困殘疾人。2020年至2021年,項目支出447.9萬元,資助586條假肢,惠及秦皇島等五地550人。
上海希望工程項目
實施機構: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主要事跡:項目自1994年發起實施,28年來通過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幫助20余萬青少年解決上學困難的問題,幫助建設和改造2200余所農村學校。2020—2021年,項目所在基金會為多個省市、地區援建希望小學12所;為江西、湖南、云南免費培訓希望小學教師481名。
“守護記憶·萬千百十”大型公益項目
實施機構:上海太保藍公益基金會
主要事跡:項目為老人開展認知障礙早期篩查,推進老年認知障礙群體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目前已完成50766例“認知癥初篩”和1503例“認知癥二篩”。項目還設立“太保藍志愿者服務站”,438名志愿者目前累計服務時間1485多個小時。
愛傳遞,再生電腦教室項目
實施機構:上海眾谷公益青年發展中心
主要事跡:項目累計接收及處置廢舊電腦等電子設備達7.13萬余臺。截至2022年3月,為海內外鄉村地區援建487間電腦教室,累計捐贈配置1.3萬多臺電腦,幫助20.56萬名鄉村老師和孩子平等享受優質教育。
“慈善公益聯合捐”項目
實施機構:上海市浦東新區民政局
主要事跡:浦東新區“慈善公益聯合捐”項目以勸募對象為主體,打造了“機關一日捐”、外企關愛流動兒童的“愛心樹”項目等慈善品牌項目。目前,該項目共舉辦20屆,參與聯合捐活動的社區組織已達130多家,累計幫扶弱勢群體超600多萬人次。
百萬植樹計劃項目
實施機構:上海根與芽青少年活動中心
主要事跡:截至2021年底,于內蒙古通遼市栽植39塊林地,綠化面積達36558.15畝;于白芨灘自然保護區內采用草方格治沙5200畝,栽植灌木104余萬株。該項目累計組織2000余人次參與植樹造林,100余人次參與生態多樣性恢復調查、林木生長情況調查。
“慈善榜樣”榮譽事跡簡介篇4
__,現任盱眙縣中醫院辦公室副主任,女,漢族,1980年06月生,江蘇淮安盱眙人,本科學歷,護理學學士學位,2011年0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06月參加工作。
在二十年的工作當中,她真情獻患者、愛心助貧困、抗疫做先鋒,用愛譜寫出了一曲曲奉獻者之歌。
在本職工作中,她用溫暖的愛心去擁抱患者的生命
醫者仁心。自參加工作以來,她對自己選定的職業始終充滿了熱情,默默奉獻在臨床工作的第一線。視患者如親人,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位白衣天使的仁愛之心。在辦公室崗位上,她處理大小事務當機立斷,協調能力很強,醫院同事有口皆碑。
2012年9月的一個晚上9點左右,那天輪到__在五官科值大夜班,她來到單位正準備休息一下等待接班,就在這時,她看見一位年輕的孕婦腆著大肚子,疼痛難忍在大聲哼叫,身邊也沒有一個家人。原來孕婦是在家里突然肚子痛,一個人打車來的醫院。__迅速電話聯系急診推車、手術室、婦產科以及孕婦的家屬。此時孕婦說:“護士護士,這是二胎,我的羊水已經破了!”看著孕婦的褲腳快要濕透,__一邊連扶帶抱孕婦沖向電梯,一邊呼喊同事幫忙。就在電梯門剛剛關上的一刻,孕婦說“我要生了”,__立即幫她褪下褲子,嬰兒被羊水沖著直接滑落了下來。__迅速蹲下來一把接住孩子,這一蹲不要緊,羊水整整噴了她一臉一身。她已顧不了這些,快速脫下自己的外套把孩子包住,并在聞訊趕來同事的幫助下,迅速將孕婦送到了手術室。母子平安,__懸著的一顆心終于落了地。匆匆忙忙趕來的丈夫,空著兩手什么也沒帶,__立即聯系了婦產科的值班護士,借了一套大紗布和包被送到了手術室。孕婦的其他親屬紛紛趕來了,手術室外歡聲笑語都沉浸在一片喜悅中,__這時才默默地離開。而此時,她值大夜班的時間才剛剛開始……
2014年,__還負責醫院對外聯絡,協助院領導和科主任接待了香港恩橡基金會,在醫院五官科成功開展了86例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行動,為一大批患者重見光明默默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服務。
在社會公益上,她盡自己所能無私奉獻,為弱勢群體送去溫暖
__工作外的時間,大多用在社會公益活動上。二十年來,她關愛留守兒童、慰問五保老人、資助特困家庭,盡其所能、黙默奉獻,為弱勢群體送溫暖、獻愛心。
從參加志愿者組織開始,在社會公益活動中,處處都能看到__的身影。走進各鄉鎮,為敬老院老人送醫、送藥,幫助老人理發、洗頭、剪指甲。走進家庭,為出院患者上門提供量血壓、測血糖、換藥、咨詢需求等后續跟蹤服務。走進社區、工廠、學校、老年大學、消防隊等,開設專題講座,傳授公共衛生知識。2015年底,她聯合盱眙縣青春創想服務社,為馬壩重病患者趙子婷籌款。她個人為官灘鎮楊崗村特困戶沈偉軍捐贈冰箱、微波爐等家用電器。截至目前,她個人為弱勢群體累計捐款近兩萬元。每年她還堅持義務獻血2次,現累計獻血已達6000多毫升。因為她能堅持公益事業十幾年如一日,她的志愿者打卡器累計活動時間長達1930小時。
在疫情防控期間,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責任與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醫院就是戰場,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她第一時間響應,主動放棄春節休假,勇于承擔各項工作任務。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醫院的一線預檢分診工作,用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健康負責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義無反顧地接診來院就診的發熱病人,為每一名來院的病人及家屬測量體溫,為他們抽血送檢。她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不敢多吃飯不敢多喝水,每天要登記幾百人的基本信息,還要不厭其煩的回答患者和家屬各種各樣的問題。“麻煩您測量一下體溫,請問您有何不適癥狀嗎?”。“請問您近期到過武漢嗎?跟疫區的人有密切接觸史嗎?”這是她每天重復的話語,詳細詢問,耐心引導,不厭其煩地對每一位就診者預先檢查,預檢分診,避免可疑傳染病人與普通病人以及醫護人員交叉感染,對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及家屬測量體溫,詳細問診是否有流行病學史,是否發熱。對來自疫區或者接觸過來自疫區的發熱患者,指導患者及陪同人正確佩戴口罩,(為此她還連夜寫的劇本,請了電視臺幫拍了疫情防控之個人防護宣傳小視頻)詳細登記患者的相關信息,并盡快將患者安全護送至發熱門診。就是這平凡而簡單的工作,一天站下來腰酸背痛,盡管她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但她從不叫一聲苦不說一聲累。
__除了參加醫院正常值班和抗疫活動外,一旦有休息時間,她就會和縣關工委以及愛心公益協會的志愿者一起參加公益活動。疫情發生以來,__堅持和縣愛心公益協會會長陳連紅一道,為環衛工人、敬老院老人發放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深夜趕往多個卡口,為盱眙疫情防控站點一線黨政干部和工作人員送去愛心宵夜。
疫情發生后,江蘇赴湖北對口支援。盱眙縣有14位兄弟姐妹援鄂,這讓__十分牽掛,她不僅捐資購買慰問品,還堅持去各家慰問。她說:“這些去一線的勇士,都是自己平時的同事,他們平時默默無言,甚至有些靦腆羞澀,沒想到在國家需要的關鍵時刻,他們都能主動請纓,挺身而出,舍小家顧大家,沖鋒陷陣,向著湖北向著武漢逆行!他們崇高的獻身精神時刻打動著我。我在后方就應該關切著他們的關切,牽掛著他們的牽掛,多為他們的親人做點實事。”在慰問援鄂醫務人員家屬的隊伍里,總少不了__的身影;在醫務人員家里,總能聽到她鼓勵和安慰的話語,讓人倍感親切,如沐春風。
20年來,她勤奮工作,2017年獲得淮安市心肺復蘇技能操作展演“雙料冠軍”;2017年縣“最美女性”;2018年獲得縣“關愛未成年人先進個人”;2018年縣“和美幸福家庭”;2018年縣“黨員先鋒崗”;2018年度“盱眙縣新長征突擊手”;2019年度“善道盱眙”最美女性;2019年縣“百善百佳”“十佳最美女性”;2019年縣“健康杯”崗位建功演講比賽二等獎;多次獲得縣“五一巾幗標兵”;多次獲得單位“先進個人”、“服務明星”等榮譽稱號。
“慈善榜樣”榮譽事跡簡介篇5
綏德縣志愿者愛心公益協會成立于2016年5月17日,并在民政部門登記為法人組織,2017年3月16日在“志愿云”系統正式注冊。協會自成立以來,廣泛的發起和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和項目:組織多項志愿服務活動幫扶留守兒童聚集的名州小學;為榆林數個節慶賽事活動提供志愿協助服務;熱心支持養老院敬老志愿服務;積極組織愛心義賣等活動。
在今年7月26日,綏德縣遭遇了百年以來受災群眾最多、受災范圍最廣、受災情況最重的大洪澇災害,全城告急,四面受困。在突如其來的災情面前,綏德縣志愿者愛心公益協會馬上發布救援項目,組織全體協會志愿者,號召廣大愛心人士,投入到抗洪救災的工作當中。原本計劃招募500名志愿者參加的救災活動,馬上就有735人報名參與項目。
志愿者們攜手并肩、精心組織,力求打好“創建家園”頭陣。協會詳細部署,統一購買袖章,分工協作,將志愿者分為:救援組、宣傳組、發放物資組、后勤組、登記組、鏟淤泥組等。救援開始后,志愿者將縣區受災嚴重的地點劃分為20個點開展救援。同時籌集捐款,購買物資分發給受災群眾,共發放物資:礦泉水:10146件、方便面:9225件、干饃片:1318件、火腿腸343箱、牛奶686箱、面包3691個。
27號那天晚上,全城停電,所有的電梯無法運行,但不管爬多少層樓的樓梯,每一個志愿者都搶著去,沒有人喊累,沒有人喊苦。他們心里只想著受災群眾能夠盡快收到這些物資。28號,天空一直下著雨,但是志愿者們冒著雨一直在搬送物資,沒有退縮一步,他們說哪怕是下刀子也要把物資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
為了將有限的物資公平合理的發放,他們遇到了很多的不理解,受了很多的委屈,但是他們都不吭聲,也不抱怨。他們當中許多人即使胳膊酸的抬不起來、手上磨起血泡,都不會停下來休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多耽誤一分鐘,綏德就晚一分鐘恢復正常!鏟淤泥的他們是那么的賣力,雖然已經很累了,但他們還堅持干,蹲著睡著的、靠在鐵鍬上睡著的、坐著睡著的、各種各樣的睡姿,那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睡姿。這支隊伍中還慢慢加入了許多自發的小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和家庭志愿者。
在這支隊伍里沒有年齡區分,有的是滿腔熱血的奉獻精神,愛心在相互傳遞,愛心在相互溫暖。越來越多的群眾受到他們的感染,加入到了志愿隊伍當中,他們為綏德的抗洪救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用愛點亮了全城的溫暖明燈。抗洪救援活動持續開展了一個多月,至今,協會還在不斷的隨時參加有需要志愿者的后續工作。綏德縣志愿者愛心公益協會永遠不會停下志愿服務的腳步。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