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人物典型事跡
榜樣人物通過自身的經歷和成就,為他人樹立了學習的目標和榜樣。他們的成功故事和奮斗歷程可以激勵人們不斷追求進步,啟發人們思考如何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榜樣人物典型事跡,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
一心執著為學生。“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為孩子們多做點事。”樸實無華的語言,蘊含著張桂梅老師對山區貧困學生最深沉的愛。女孩輟學在貧困山區較為普遍,為了讓更多女孩能返回學校讀書,家訪成為張桂梅老師生活的常態,走訪1500多戶家庭,為的是了解到每一個學生最真實的情況,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她把那些姑娘一個一個往回“撈”,哪怕是她自己掏錢,也一定讓她們讀書。
理想信念永不變。40多年來,她探索教育扶貧,把絕望變成希望,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張桂梅老師有一段令人肅然起敬的獨白:“有人說我愛崗敬業,有人說我‘瘋了’,也有人說我為了榮譽,也有人不理解……說到底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里不愧。”多么鏗鏘有力的話語,她就是這么一個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樸實純粹為事業。常有人問她:這樣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處?什么力量使她這樣堅強?張桂梅老師總是笑著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學生和華坪兒童福利院50多名孩子的“媽媽”,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她多次受到中央、省、市、縣的表彰,但是她沒有驕傲自滿,始終視自己為一個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價值銘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崗位中。
張桂梅老師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那堅韌執著、無私忘我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同樣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從張桂梅老師身上汲取到了很多力量,今后,我一定將張桂梅老師的精神落實到工作的每一處,腳踏實地工作,用專業的水平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去教育學生,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2)
榜樣是什么。榜樣是船,讓我揚起希望的帆,帶我駛向勝利的彼岸;榜樣是燈,照亮人生的道路,驅走黑暗的彷徨;榜樣是指南針,為我指引前進的方向,讓我不再迷失自我的方向。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榜樣好比人生的坐標,事業成功的向導。它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銳氣、朝氣,是必勝的信念,是永無止境的力量源泉。讓我們向榜樣學習,向榜樣看齊,我們將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世界上的榜樣許許多多,但我還是最敬佩她——海倫凱勒。海倫凱勒享年89歲。而在她死后,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有人曾如此評價她:“海倫凱勒是人類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人類善良的表現,相信她的事跡能成為后世的典范啦。”她說過:“殘忍的命運擋住了入口,我會不甘愿地質問命運為何作這樣專橫的宣判,因為我的心尚未馴服,仍是狂熱的;但刻薄無情的話到口里,我的舌頭卻沒有說出來,像還未落下的淚,又流回我的心中。”我還是最佩服海倫凱勒的堅強與堅持。即使她在最絕望的時候,還靠自己的努力而寫了一篇文章但卻被別人誤會。起初她失魂落魄、痛苦欲絕但過后,她頑強的面對過去,靠著自己的毅力。
海倫凱勒給我的提示是:如果我現在站在生命的終點,生命的火花即將滅亡,我會怎么想,怎么做呢。是否也會感嘆生命的短暫與脆弱,而后悔沒有好好珍惜呢。善用你的眼睛吧,假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弦樂隊的雄渾而鏗鏘有力的曲調吧,假如明天你將遭到耳聾的厄運。撫摸每一件你想要撫摸的物品吧,假如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嗅聞所有鮮花的芳香,品嘗每一口佳肴吧,假如明天你再不能嗅聞品嘗。人啊!為什么總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呢!為什么總要如此的貪心,極少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卻渴望那些我們所沒有的東西!也許,你會認為,上帝賦予我們這些美好的東西,甚至生命,都是理所當然的。可你有沒有想過,當某一天,你擁有的東西,甚至生命,都將失去,你會是怎樣,后悔懊惱,還是自暴自棄。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可悲了。是的,我不能重踏他人的覆轍,我寧可現在就珍惜。1968年6月1日下午,海倫·凱勒在睡夢中去世了,享年89歲。凱勒在出生后19個月的時候就失聰失明成了個聾啞人,然而卻奇跡般地走完了一生。
羅斯福夫人埃利諾夸她:這個故事永遠也不會完結。因為人類的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認識,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凱勒小姐給我們這些沒有那么多困難需要克服的人們,上了永不能遺忘的一課。馬克。吐溫也說:19世紀出了兩個杰出人物,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是海倫·凱勒。這更使我仰慕海倫凱勒了。
海倫凱勒,一個堅持不懈的人,我永遠仰慕于一個讓我受益一生的人物。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那我要繼續尋找我的榜樣。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3)
紅色之城,黔北遵義,一座神奇、神圣、神秘而又令人神往的城市。
從偉大的遵義會議的歷史轉折,到攻克婁山關的勝利大捷;從文軍長征(浙大西遷辦學)的光輝壯舉,到紅九軍團播下的紅色革命火種;從操場上一個人的升旗禮,到細雨中止不住的'愛國心;從流動的遵義會議紀念館,到獲得全國優秀的紅色義務宣講員……一直以來,紅色基因在這里薪火相傳,
杜富國從紅色基因中傳承走來,又走到了為人民掃雷,為軍旗增輝的事業中去。他的英雄事跡,帶來的不僅僅是震撼和感動,而且更是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和探尋。
“英雄是平凡真實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觸手可及的。富國有優點,也有不足,他以真心實誠讓自己活成了一束光,默默燃燒著自己,溫暖照亮著別人。”對掃雷大隊隊長李華健來說,提起杜富國的名字,便有說不完的話。
李華健說,富國受傷以來,我和戰友們常常在交流探討,“我們為什么掃雷,富國為何能成為英雄,他又從何而來?而今天我們又該向英雄學習什么?”。每一次思考對自己都是一次啟發,一次精神洗禮,一次靈魂升華。
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游也感同身受。他認為,富國關鍵時刻很英勇,負傷之后很堅強。這個戰士身上的點點滴滴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他的奉獻精神、堅強品質、高尚品德都是在人生成長的平凡真實中一種厚積薄發。
正如他們所言,英雄從來不是一時出現的,培養的,而是長久的積累與醞釀。其實早在無形之中,紅色的基因,信仰的力量早已注入他的生命里。
科教救國路漫漫 上下求索興國魂。當年,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帶領莘莘學子,穿過戰火硝煙,輾轉多地來到湄潭艱難辦學,這文軍長征的線路與三年前中央主力紅軍長征的上段路線基本吻合,這些都是革命精神的薪火傳承。
浙大“求是精神”就是產生于家國山河破碎,民族生死存亡,中華民族奮起抗日之際。在這種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求是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的繼續延伸,也是一個偉大民族靈魂的覺醒和升華。
而天城中學也是載滿了紅色記憶。該校校長金粟說,天城鎮是紅軍經過的地方,當年不少紅軍戰士在這里犧牲,烈士英雄的后人在這里讀過書。2003年,杜富國從皂角小學轉到天城中學就讀小學四年級,直到初中畢業。他從小就是在紅色基因薪火傳承中長大。
“他從小就有個軍人夢。”回憶起杜富國,九年級語文老師邱重鳴說,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去為在當地犧牲的紅軍烈士掃墓。活動結束后,杜富國在心得體會中寫道:對英雄烈士很崇敬,我也想當一名光榮的軍人。
紅色土壤孕育了英雄兒女,成就了英雄傳奇,也是杜富國“讓我來”的勇氣、信念的精神源泉。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4)
為學習“全國自強模范”“感動中國 2018 年度人物”“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時代楷模”遵義籍排雷英雄杜富國同志“讓我來”的擔當精神,同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茅埡中心學校組織師生于5月22日晚上21時觀看了《時代楷模發布廳》杜富國同志先進事跡發布儀式。觀看分兩類進行,一是走讀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在家觀看;二是住校師生集中在學校會議室觀看。
杜富國是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隨隊參加排雷作業時,危急時刻沖鋒在前,為保護戰友身受重傷,失去雙眼和雙手。杜富國是紅色老區培養出的優秀兒女,是用生命擔當使命的新時代英雄戰士。杜富國同志的先進事跡,充分彰顯了忠誠堅定的理想信念,為民奉獻的家國情懷,敢于擔當的進取精神,直面磨難的剛毅品格,書寫了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
老師和同學觀看后,都深受教育和啟迪。老師們紛紛表示,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擔當、敢擔當,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用奮斗書寫人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同學們在觀后感中寫道:“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學生,就應該勤奮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報效祖國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5)
他的名字烙在人民心里,他的功勛祖國永遠銘記。他是祖國土地的守護者,他是保衛人們安全的英雄。他就是掃雷英雄——杜富國。
2018年10月,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在最后一個雷場進行掃雷作業。組長杜富國及戰友艾良發現一顆當量大,危險性極高的彈體,這時,杜富國命令艾良:“你退后讓我來。”當杜富國小心翼翼地趴在地上撥開泥土時,“轟”的一聲,彈體爆了,而杜富國下意識的倒向兩三米外的艾良,正是由于杜富國的舍生忘死,戰友艾良僅受了皮外傷。可杜富國自己呢,防彈衣被撕成碎片,全身血肉模糊。經過了三天三夜的搶救才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可卻永遠失去了雙眼和雙臂。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關心戰友如何。杜富國用特殊的方式向老百姓說明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魯迅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為帝王將相作家譜寫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輝,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而杜富國正是這樣的英雄,從小家到大家,從自我到超我,他無私地堅守著崗位,完成了肩上背負的`使命。
“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毫不畏懼,完成最后一個掃雷作業后,戰友們手拉手趟過雷場,完成土地的交接儀式。可以杜富國再也無法與戰友們一起執行任務,無法看見祖國的大好河山,但他的精神永遠都在,它勉勵著戰友們。“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當杜富國站上《感動中國》的頒獎臺,每個人的心中都是感動的,掌聲傳遍舞臺。掃過雷的雷場變成了農田,撒上種子,結出果實。這樣的男兒,頂起中國的一片天,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安全,越來越安心。
作為一個個體,我們都應該向英雄奉獻自己的敬意。英雄們用血淚換來的安全、繁盛,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
無論世界怎樣變化,總有人把信仰放在利益上面,把大家放在小家之前,實現超我的精神。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人類英雄,也不必讓每個人都去做人類英雄,但我們應該尊敬人類英雄。致敬掃雷英雄——杜富國!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6)
“經南部戰區陸軍黨委研究決定,給你記一等功1次。現在,為你頒授獎章和證書……”2018年11月24日,一場特殊的授獎儀式在排雷英雄杜富國的病房中莊重舉行。10月11日下午,中士杜富國在雷場作業時讓戰友退后,獨自處置不明爆炸物,突遇爆炸,下意識地向身后戰友那一側倒去,英勇負傷,失去了雙眼和雙手,榮立一等功,英雄背后留下一方凈土。生活在和平年代下的我們,特別是廣大黨員干部,當向那些為民負重前行的英雄致敬,更要力行致遠。
負重前行當牢記宗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若心中沒有人民、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便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黨員干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密切與人民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負重前行當勇于擔當。橋的'價值在于承載,人的價值在于擔當。黨員干部的擔當精神折射著“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崇高境界,體現著“在其位,謀其政”的責任精神,彰顯“知其難為而為之”的無畏氣概。于黨員干部而言,“敢于擔當”是一種優秀品質,“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領導干部要敢于真干事就要堅持不推諉扯皮,做“太平官”,遇事不回避、不躲避,直面問題的存在,勇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負重前行當履職盡責。“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努力增強責任意識、作為意識,不斷改善思想作風和工作態度,無論擔任什么職務、工作在什么崗位上,都必須在其位謀其政,立足本職,勤業敬業,為國家、為人民謀取更多的利益,始終以身作則,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努力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新時代的滿意答卷。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生活中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因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美好藍圖變為現實,需要無盡的付出,不盡的努力。作為黨員干部,在新時代的航船上需自覺踐行群眾路線,牢記為民服務宗旨,扛重擔,接重任,帶著使命負重前行。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7)
鋼__,男,45歲,中共黨員,白音錫勒牧場的牧民。
草原的豐沃,賦予大地無限深情。草原的遼闊,給了牧民寬廣的胸懷。和大多數家庭一樣,鋼__家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遵紀守法,孝敬父母,與妻子相濡以沫,積極進取、樂于助人,家庭和諧溫馨。“孝”字當先,“愛”字裝心,十幾年如一日的艱辛付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侍奉著父母雙親,在他的家庭里,雖然每個人的年齡、輩分、性格、文化、志趣等都各不相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沖突,能夠互相體諒,尊老愛幼、寬容謙讓,用真誠的心去關懷身邊的人,他用實際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他也成了分場孝老愛親的典范和榜樣。
鋼__家中有一個外來人,是他家里畜牧業生產雇傭的羊倌,在他家已經有20多年,老人是漢族,無兒女,鋼__把他作為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悉心照料,老人生病時,鋼__焦急的開車送到醫院,為老人陪護,照顧老人飲食起居,老人病好后歡天喜地的接回家,過年過節為老人購置新衣物,老人有需要他盡力滿足,多年以來始終如一,老人現在已經年邁又無棲身之地,于是鋼__與妻子共同商議把老人供養在家中為老人養老。
雖然家里事兒不少,但熱心腸的鋼__總是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牧戶有困難,他隨叫隨到,疫情期間他驅車40多公里為值班的同志送去熱乎的飯菜,捐款捐物一次不落,冬天冒著風雪救援受困車輛。在鋼__身上,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用實際行動感動著身邊所有人。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8)
李__,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楚古蘭街道愛民社區黨委書記、主任。
愛民社區管轄范圍地處老舊城區,共有居民6212戶,1.4萬人,其中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就占18%,服務難度比較大。李__把社區的工作理念定位為“愛在社區,情暖居民”。通過用心服務,讓居民過上幸福和諧的生活,特別是幫助那些困難群眾走出陰影、重見陽光。
為了方便轄區老年人生活,給貧困人口和低收入家庭解決實際問題,李__四處奔走,創建了“民惠超市”,并引進愛心企業進駐。20__年底,在李__牽頭、楚古蘭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愛民社區引進了楚古蘭衛生服務站,與部分居民簽訂了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為大家就醫看病提供了綠色通道。20__年,李__在社區相繼開設了“民情直通車”和社區“微”網站,方便居民向社區反映自己的困難和需求,打通了服務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急群眾之所急,成群眾之所愿。“時代在變,社區也在變,但我們共產黨員服務老百姓的真心永遠不能變!”李__堅定地說。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9)
張__,62歲,他身上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名貴的服飾,他給鄰居們的印象是樸實、溫和的。在家庭的熏陶和感染下,他的心里埋下一個善良的種子。他所居住的區域是平房區,每年會自己種植樹苗和花苗,幾年來,他為特殊學校、福利院等捐贈樹苗及花苗共計10萬株,到今年已經四年整。20__年,他又向28所學校、6所幼兒園捐贈花苗2萬株。平時還為特殊學校、敬老院、環衛、社區捐贈掃帚。他說:“我是農民的兒子,什么時候都不能忘本。”
20__年以來,雨季頻繁,他們所居住的平房區沒到下雨季節道路泥濘,出行艱難,有一天大雨,鄰居家無人,雨水倒灌到鄰居家中,他二話不說,拿出自家的水泵配合社區冒著雨共同為鄰居家抽水一直到夜間十點,他說:“遠親不如近鄰,只要我能幫得上忙的,我愿意為大家盡我自己綿薄之力。”
當被問及捐贈的初衷時,他言辭懇切地說:“只要能讓孩子們在一個有益身心發展的環境中長身體、增才智,這些事情不算啥,只要學校需要,我還會盡力的。”樸實的話語透出對孩子們發展的殷切關心之情。他說:“支持我一直做這些事的不是別的什么,只是因為心中有愛,愛其實是一盞燈,一經點燃,就會照亮周圍所有的人,給他人帶來生活的希望。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下去。今后我將一如既往,無怨無悔地做下去,與眾多的愛的星光融匯在一起,構筑起一個明亮的愛的天空。”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0)
孔凡成,男,漢族,1954年5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四川錦屏二級水電站項目經理。
作為一位資深隧道工程施工專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奮戰在施工生產第一線,先后參與16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他帶領的團隊攻克高埋深、高地應力、高壓涌水和高水頭等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為我國超長隧洞建設和國家水電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2015年6月,孔凡成臨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錦屏電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從簽下“軍令狀”那一刻起,他就冒著塌方、巖爆和大涌水等各種危險,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頓飯也在隧道里吃,實在太累了就在車上睡會兒。在他的帶動下,項目部奇跡般地創造了月開挖288米的記錄,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業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項目經理”和專家型人才。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是水電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應力高,巖爆強,涌水多”等特點。施工現場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滔滔江水,在這樣的環境下采用TBM挖掘機作業被美國專家認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關小組經反復論證,硬是在大山里開鑿出一個組裝洞,經過149天的安裝調試,TBM挖掘機成功掘進。美國監理豎起大拇指說:“中國人,真了不起!”8年來,孔凡成率領團隊,在錦屏水電站中標工程14項,中標額從最初的1700多萬元增加到30多億元。他屢創紀錄,為企業和個人樹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說:“有他在,多難的隧道都能成。”業主單位領導說:“這里沒有他,我們不放心。”
2015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癥。他強忍淚水對老伴說,他現在還不能趕回來,因為工地上千頭萬緒,他不能摞下攤子不管。2015年,他母親病重的時候,他正組織大會戰,等他忙完工作趕回家時,母親已經離開人世,他連最后一面都沒見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處打工,沒有一人從他那得到過任何好處。
孔凡成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天津市廉政勤政優秀黨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