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扶貧工作先進事跡精選
扶貧是保障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人才市場。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個人扶貧工作先進事跡(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個人扶貧工作先進事跡精選(精選篇1)
2016年,黃文秀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放棄更好的選擇回到家鄉百色支援建設,成為廣西百色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的第一書記。之后,她以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埋頭苦干、不為名利,與群眾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為基層群眾做實事、辦好事,為百坭村的脫貧攻堅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黃文秀的駐村日記里,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她對工作的認真投入,對駐村百姓脫貧致富的期盼。她幫助村子發展電商,讓砂糖橘等土特產遠銷全國各地;她為百坭村申請到通屯的路燈項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電筒;她挨家挨戶走訪全村195建檔立卡戶,記錄本上清晰標注著每一戶的致貧原因......駐村滿一年的她,汽車儀表上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跑完了長征,卻因意外戛然而止。“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是扶貧干部們不忘的初心,黃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懷燃燒出信仰的火光。
黃文秀用短暫而優秀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年輕干部的擔當和作為,詮釋了人生的價值和追求,是新時代以實際行動堅守共產黨員初心的典范,是新時代牢記使命為民服務的榜樣。黃文秀是一朵“小紅花”,她用信仰、信念、信心詮釋了共產黨人的鋼筋鐵骨,靠擔當和奮斗始終忠誠于黨的事業,將“紅色基因”展現得淋漓盡致。“小紅花”雖然倒下了,但她內心的堅定和執著,卻能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對未來長征之路的堅持,從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
黃文秀就是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奮斗的一員,這種甘于下基層、樂于與群眾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干部人才,是一大批基層干部的縮影。送別這位倒在扶貧路上的年輕生命,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扎根基層、心系群眾,胸懷大愛、無私奉獻,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品質,方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凝聚拼搏奮進的力量。
個人扶貧工作先進事跡精選(精選篇2)
在江邊鄉干田村委會綠差沖村有一名貧困戶,他不但具有中國傳統樸素和勤勞的美德,更具有新時期農民精明能干和開拓進取的精神。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敢想、敢干、敢拼,只要認準的事,不管有多么困難,必定做到排除萬難,不達目的不罷休。提起他,村里人無人不豎起大拇指,他就是當地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白永云?,F年52歲,初中文化,是一名土生土長本地農民,雖然只有初中文化,由于好學,勤快,特別是在種植、養殖過程中,勤奮踏實,努力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是貧困戶中的典范。
一、種植戶的示范人
2013年由于白永云長期慢性病與因學等原因,被納入建檔立卡戶。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各項政策更多傾斜貧困戶,個別鄉鄰就說:“老白,這回好了,被評上貧困戶,啥都不用干就等著上邊給錢花。”聽了這些話,白永云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臉上火辣辣地刺痛。他常常告訴自己,不能啥事都靠政府,只要勤勞苦干,一定能夠摘掉貧困的帽子。2019年以來,駐村干部和幫扶干部多次到他家制定脫貧規劃,為他講解脫貧相關政策后,他脫貧的決心更大了。
2019年,鄉政府引進萬壽菊種植,鄉幫扶干部和農技人員多次到村里開展種植培訓及動員工作,但是村里人習慣種植傳統的玉米,認為這才是保險產業,不愿接受。幫扶干部多次到白永云家做動員工作后,堅定了他“要致富,不能等、靠、要”的信念。于是,當好多群眾對該項目半信半凝、觀望、不敢嘗試時,他毫不猶豫地首次在自己家地里種植了3畝萬壽菊。雖然萬壽菊是一種新鮮的經濟作物,誰也沒有經驗,但是他有一顆好學心、好問嘴,不知道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咨詢技術人員等方式,來豐富萬壽菊種植管理技術,他與公司的技術人員很快就成了朋友,經常到他的萬壽菊地里現場指導,這一季,他家種植的萬壽菊畝產達到3000多元/畝,利潤遠遠超出玉米的價值,第二年,種植畝數由3畝擴至8畝,他的種植技術也成為了周邊農戶學習的榜樣,通過他的示范,帶動周邊農戶45戶,167人種植萬壽菊。
二、養殖戶的明白人
由于自己患有心臟病的原因,不能長時間從事重體力勞動,靠種植業的收入,很難供孩子讀大學,外出打工又不實際,此時,正好遇到廣東溫氏進住彌勒,采取“公司+基礎+農戶+訂單”的模式,因為投資大,很多人不敢嘗試,他想:由于長年種植玉米,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環境惡化,加之玉米價格低等原因,是時候改變產業觀念了。于是,他堅信自己的理念:路是人走多了才成為路,什么事都有第一,才會有第二,所以,打鐵還靠本身硬,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找到溫氏公司談合作,并簽訂了保底協議,解決了養殖戶銷售難的后顧之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資金資助是必要的,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他很快就拿到了10萬元的創業貸款。2019年6月,投入8萬元在離村子2公里的山上建成了江邊鄉第一幢溫氏養雞大棚。溫氏集團、政府采取了一系例的扶持措施,建1個大棚,不僅有技術人員的跟蹤、指導,還享受到了建檔立卡戶60元/㎡的圈舍補助及小產業補助。7月購進了第一批溫氏雞苗5000羽,他每天起早貪黑在地里認真地脫溫、科學的防疫與管理,第一批溫氏雞于11月上市,每羽利潤達5元,首批創造養殖利潤為24000元,實現了通過自己的勤勞和汗水來脫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貧困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18年6月,他的第二批溫氏雞4800羽出欄,每羽利潤達5。6元,實現利潤2。69萬元今年有望實現年出籠1萬羽的目標。看到效益后,去年年底該村3戶非建檔戶與1戶建檔立卡戶跟著發展大棚溫氏雞養殖,通過他的帶動,使貧困戶如期脫貧、摘帽,非建檔戶效益更佳的.目標。
三、當地農民致富、脫貧的領頭雁
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有多種、多樣,有因病、有因學、有道路交通不便,有缺勞力、有缺資金、有缺技術等等原因,但是,他認為,要發展,還是要靠自己,不能存在“等、靠、要”思想,打鐵還是靠本身,發展才是硬道理。要發展就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奮斗,貧困只是暫時,努力才會見彩虹。從他認準了種植、養殖這條路,就開始埋頭苦干,龍其是在溫氏養雞業上,他每天早出晚歸,白天搞好養殖管理,晚上努力學習科技知識,增強致富本領,同時他四處拜師學藝,查閱了10多養殖技術書,并通過報紙、雜志、上網等各種途徑了解最新的資訊。每逢開展科技下鄉活動,他必到場向農技員咨詢科技信息,較全面掌握了本地雞、溫氏雞的科技知識。就這樣,他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靈活的頭腦,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F在,白永云已成了綠柴沖村農民的主心骨,農戶有什么問題都愿向他請教,而他也總是毫不保留地教別人。古人言:“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我高興,每個人活著的意義各有不同,謀生的手段也各有千秋,不管你采用什么樣的謀生手段,都應當盡力為國家、為貧困群眾做一點有益的實事“這就是他干事業的基本思路。
個人扶貧工作先進事跡精選(精選篇3)
從2019年到__縣__鎮楓香村擔任第一書記從事扶貧工作以來,該同志始終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一心為公的奉獻精神,投入到扶貧工作中。立場堅定、真抓實干、廉潔奉公,帶頭確立?抓黨建、強民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干部群眾加強教育培訓、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提升了干部群眾的知識技能,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有力地改善了村環境和集體經濟,在深度貧困地區決勝脫貧攻堅戰中成績卓著。
立場堅定抓黨建
該同志政治立場堅定,始終與________高度一致,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
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意識,勇當扶貧先鋒,提振攻堅士氣,激發了干部群眾扶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起到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俗話說:?不怕有個爛攤子,就怕沒有好班子?。__書記到崗后發現,楓香村組織建設亟待加強、黨員發展管理和教育培訓不到位、黨員隊伍青黃不接、組織生活開展少、甚至?口袋黨員?依然存在,村委軟弱渙散、內部不團結、政治理論水平不高等等問題突出,群眾對此意見很大,嚴重阻礙全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擔任第一書記的他牢記使命,認識到只有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建章立制,才能增強組織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
他帶頭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并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定期組織召開支委會和全體黨員大會,深入學習貫徹___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以及中央、省市委對脫貧攻堅的相關要求,不斷提升理論素養,進一步樹牢黨員?四個意識?、補強自身?精神之鈣?。自覺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極大地提高了村支兩委對工作的前瞻性、原則性、創造性,戰斗力明顯增強。指導完善?兩委?議事規則、決策程序,村里大事小事均需召開黨員群眾開會討論,集體研究,形成一套村級規范管理工作體系,使村支兩委辦事?公平、公正、公開?三原則。吸納優秀青年到黨員隊伍中,切實增強楓香村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
脫貧扶智有實效
?富不富,看思路?,在廣泛集中民智民意基礎上,帶頭編制完善了《楓香村建設規劃(2019-__年)》。為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以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爭取到投資30余萬元,對村內道路硬化6公里、清理修繕排水溝、垃圾堆32個。他力主把村陣地場所建設納入整體規劃,提升基層黨組織整體服務功能,完善楓香村村委辦公設臵配備,保障辦公順利開展。經過深入實地的調研和科學論證,帶領村支兩委共同編寫了楓香村5433扶貧資金項目規劃,實現規劃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環境生態優良、地域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群眾興奮雀躍的說:我們也快過上?小城市?的生活了。
他帶領村支兩委圍繞?抓黨建、促發展?的既定目標,努力發展楓香經濟、改善村民生活,確保按期脫貧摘帽工作。他帶領村干部主動聯系縣農牧科技局、林業站、能源局、紫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機械職業技術學校等各方面的專家對楓香村進行實際調研,爭取各界廣泛支持和合作。目前,投資23.5萬的450畝花椒基地、紅心獼猴桃種植、救助貧困生、村民技能提升等項目都如火如荼開展,群眾收入增多。
在長期與群眾接觸中,__書記有了深刻的認識,楓香村273戶1137人口從我國恢復高考以來全村居然沒有一位大學生,大專生、中專生、職高也是渺渺無幾。群眾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孩子一般初中、高中畢業后就外出務工,由于
學歷低、知識水平有限,外出務工的也屬于初級工人,在外生存也是困難重重。他帶頭組織從兩個方面著力開展智力脫貧:其一,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鼓勵孩子努力完成學業,引導靠知識改變命運觀念。村委大力培養、培育一批?專家?,充分發揮村干部領頭羊的模范帶頭作用,采用能人帶動貧困戶模式。其二,注重勞動力的培訓,有針對性、切合實際地為扶持對象開展實用技能培訓,讓他們真正掌握一技之長,靠自己的技術和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實現?培訓一人,輸出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他深入農戶調查了解全村在讀學生情況,青年外出務工情況,并開展教育宣傳活動。經過他的宣傳教育群眾認識得到提升,原本一些準備輟學打工的學生堅持了學業,更可喜的是2019年全村出了歷史以來的3名大學生,本村多名準備外出務工和青年外出務工的孩子主動回來到省機械職業技術學校參加專業技能學習,學得了一技之長,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切斷貧困代際相傳的根源。
作風優良贏民心
楓香村距__鎮20多公里,位臵較偏僻,全村共8個村民組273戶,1137人,其中精準貧困戶45戶,121人。村里共有黨員12人,其中50歲以下1人,年齡結構老化。耕地面積451畝,其中田48畝、土198畝,林地902畝,荒山13畝,絕大部分為旱地。村民以務農和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生活貧困,屬一類貧困村,百姓脫貧意愿強烈。
通過深入調查走訪,了解到該村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絕大多數是留守老人,年輕人基本外出務工,家里留守兒童較多,年齡結構不合理、科技文化素質較差,思想道德素質也有待提高。部分貧困戶集體主義觀念淡薄,個人主義嚴重,思想信仰波動,思想觀念落后等等。他帶領黨員干部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要求,根據貧困戶基本情況,進行逐戶登記造冊一戶一檔,切實把扶貧對象識準、把困難家底搞實、把貧困原因核準,建立起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相適應的精準扶貧檔案,為了順利完成全村貧困戶信息以戶數為單位建檔立卡?一戶一檔?工作,他穿梭在田間地頭,群眾家中,來來回回無數次。如何解決喝水問題、如何發展經濟項目、如何解決村級道路……扶貧的歲月里,__書記要么在村里調查落實、要么在辦公室整理資料、要么就和村委干部在各個單位跑項目爭取資金,這些時間里踏破了7雙解放鞋,他的辛勤付出換來的卻是一項一項的精準扶貧項目落地生根,一戶一戶的貧困戶減貧摘帽,一棟一棟的民居舊貌換新顏,一條一條的硬化路進村入戶,一滴一滴的自來水流進水缸。__
書記以絕對優良的作風,不辜負組織重托,回應了群眾期盼。
嚴守紀律樹榜樣
__同志從嚴要求,強化廉潔自律,他將第一書記的權利作為責任、約束,用在為民服務、用在謀求發展、用在干事創業上、用在扶貧攻堅上,主動帶頭接受監督,自覺打通
與群眾‘最后一公里’距離的關鍵人物。工作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縣委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要求,認真按照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定嚴格要求自己,把勤政廉政和公道正派作為履職之要,把嚴于律已作為立身之本,堅持原則、敢于擔當,他是新時期駐村工作的先進代表。
他自擔任楓香村第一書記以來,把農村一線作為了解實際、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的好課堂,好陣地,當作是磨練作風、提高能力、增長才干的大考場。緊緊圍繞駐村工作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緊貼精準扶貧新形勢、拓寬新視野、研究新問題、創造新方法,以基層黨建工作為抓手,以群眾增收致富為目標,以農村和諧穩定為保障,嚴格落實各級扶貧要求,推動扶貧工作上水平、上臺階,獲得群眾廣泛認可,樹立了黨員干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光輝形象。
個人扶貧工作先進事跡精選(精選篇4)
已是年近花甲之年的____,2019年9月來到了____鎮“十三五”貧困村——____村擔任第一書記。這位個頭不高、面容和藹的____縣農商行骨干,帶著領導的信任和重托,毅然放棄優越的工作環境,挑起了扎根農村的擔子,腳踏實地、心系群眾,帶領村班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腔熱血灑田野,俯身甘做孺子牛,以實際行動彰顯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實干和情懷。
凝心聚力強組織
初到____村,他用了近20天的時間,走遍了____村的家家戶戶,踏遍了全村的一草一木,詢民情、訪民意、問民需,深入摸排造成貧困的癥結所在。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群眾看支部”,他把黨建引領、激活人心作為甩掉貧困村帽子的抓手,著重做好了6件事:理順兩委關系;強化班子大局意識;注重制度建設;落實廉政規定;優化黨員結構;開展志愿服務。通過對癥下藥,支部一班人講團結、顧大局、守紀律、重實干,精神狀態明顯轉變,黨員隊伍建設顯著加強。
真抓實干辦實事
____村位于____鎮西北偏遠區域,進村道路狹窄,很多地方還沒有通水泥路,也沒有一條硬化的水泥路與縣主干道相連,村民出行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交通問題一直是制衡村發展的“瓶頸”,____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提出“以路養富”的對策。借助扶貧工程建設的東風,他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積極奔走,利用自身資源到有關部門爭取資金90余萬元,落實了道路新修、路面拓寬和入戶硬化工程建設項目,徹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村民生命財產安全一直是他最關心的,白天跑項爭資、晚上踏看危房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態,為早日解決安全隱患,他協助村上爭取項目資金19.5萬元,監督指導拆除全村境內危房20多棟,維修危房4戶;爭取18萬元,幫助貧困戶和普通農戶改造廁所206間。
同心勠力謀產業
“我們____村沒有特色經濟,村級集體經濟也沒有發展,村民收益少,只有發展特色產業才能徹底擺脫貧困?!彼凇皟晌睍h上倡議,要充分做好“黨支部+產業+扶貧”結合文章。根據____村實際,他提出將扶貧項目資金打捆集中使用,成立扶貧車間,把社會資金吸引進來,讓村民、貧困戶都從中獲益,在財政兜底“輸血”之外,重塑了無勞動能力人口脫貧的“造血”功能。在他的推動下,____村投資10萬元扶貧資金入股____市浩洋電瓷制造有限公司,3年為期,每年紅利1.2萬元,由村委會分配給24戶貧困戶,同時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合適崗位,增加貧困戶增收途徑。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____就是這樣,心系貧困村癡情不改,情牽群眾無怨無悔,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實干的工作激情抒寫著人生的壯麗詩篇。
個人扶貧工作先進事跡精選(精選篇5)
2020年4月,為助推晴隆縣的教育脫貧攻堅,黔西南州教育局成立了晴隆縣脫貧攻堅“減貧摘帽”同心助攻團,作為教師的他被賦予了一種新的使命,成為了同心助攻團的一名成員。自教育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他的舞臺不只是教室里的三尺講臺,不只是教書育人,還積極投身到晴隆蓮城教育扶貧攻堅的工作中。
一、迅速進入角色,勇擔脫貧攻堅重任。
新的形勢下,脫貧攻堅工作不僅任務重,責任大,而且擔子重,壓力大。但他敢于擔當,緊緊圍繞上級關于脫貧攻堅工作安排部署,全面分析脫貧攻堅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深刻謀劃了全辦的教育脫貧攻堅的開展思路,建議中心校,在全辦范圍內再進行一輪走訪摸排,為蓮城辦教育精準扶貧和控輟保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深入街道走訪,掌握相關數據。
在走訪摸排中,他掌握了以下詳實的數據,為脫貧攻堅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晴隆蓮城街道辦現有人口10327戶37158人,其中建檔立卡1381戶5523人。共有6-16周歲適齡人口4941人,其中建檔立卡892人,非建檔立卡4049人。6-16周歲適齡人口建檔立卡學生中在校就讀848人,在縣內就讀725人,縣外就讀123人,其中學前教育8人,義務教育766人,高中、中職73人,大專本科1人。未在校適齡人口中送教上門2人,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0人,九年級畢業42人,臺賬疑似輟學19人,已勸返銷號19人。2019-2020學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1022人,資助金額151.175萬元。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以上教育資助做到應助盡助。
三、不怕吃苦,以身作則,做群眾貼心人。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他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嚴格,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對照、檢查、規范自己的行為。他嚴于律己、廉潔自律、以身作則、處事公正,模范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關心群眾,對同志以誠相待,善于做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傾聽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在脫貧攻堅的種種難關和困難面前,他沒有逃避和退縮,特別是在家中老人、小孩生病等困難的情況下,一直堅守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為了確保晴隆蓮城教育扶貧工作能如期完成“減貧摘帽”,不拖全縣后腿,他選擇直面困難,積極同工作組干部一起開會分析,研究對策,引導貧困對象共同渡過難關,克服脫貧攻堅道路上的種種困難。
四、為人師表誨而不倦,教育脫貧風雨無阻
羅穎是他所教班級的一個學生,出生于農村家庭。不知道什么原因,這位同學上課經常走神,經常找各種理由請假,導致學習成績急劇下降,人也變得沉默寡言。劉安雄老師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利用放學之余的時間進行家訪。有一次在前往他家的路途中突然下雨,他冒著大雨跑到羅穎同學家,與他的爸爸、姐姐溝通,在交流時肯定了他在學校的優秀表現。通過多次耐心地教育、談心、輔導,羅穎不再請假,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