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清扶貧人物事跡素材
張富清是奉獻精神的榜樣,大家要學習好榜樣,大家要見賢思齊,萬眾一心;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張富清扶貧人物事跡素材五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富清扶貧人物事跡素材篇1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炸掉敵人四個碉堡,戰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戰斗英雄。64年前,他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窮山區奉獻一生。從此,赫赫戰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7年前,他88歲,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更為了讓子女“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F在,他95歲,仍然堅持學習。他說:“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他就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張富清。
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____年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采集中,張富清的事跡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重現在人們面前。英雄無言深藏功與名,張富清靠的是黨員的信仰、為的是不負入黨的誓言。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
堅守初心,不論何時何地;赤誠奉獻,不分任何崗位。糧食局、三胡同、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從轉業到離休,數十年如一日,張富清就像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我曾覺得,英雄是活在書本上、活在記憶里的,現在我認識到,英雄就真真切切地在我們身邊,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銘記英雄、崇尚英雄,向老英雄學習,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擔當,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取得更多、更扎實的成績。
張富清扶貧人物事跡素材篇2
近日,對湖北來鳳縣離休干部、今年90多歲的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稱贊他“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強調“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如椽巨筆公眾號整理,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這既是要求,也是激勵,更是號召,我們要向張富清同志學習,爭做“張富清式”黨員干部。
人生因追求而精彩,生命因奉獻而美麗。戰爭年代不怕犧牲、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張富清靠的是一個黨員的信仰;和平時期甘守清貧、主動扎根偏遠山區一心為民,張富清為的是不負入黨的誓言;離休之后,從不居功、不搞特殊、不向組織提任何條件,張富清堅守的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本色。60多年深藏功名,不忘初心、不負使命、不改本色,事跡感人,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傳承和放大了新時代的奉獻精神,為我們逐夢前行的路上矗立起一座巍峨的精神豐碑。
逐夢新時代,放大張富清的奉獻精神,在平凡中彰顯偉大,在普通中彰顯崇高,讓奉獻有更強勁的動力,讓奮斗有更堅定的步伐,做老英雄張富清奉獻精神的忠誠傳承者、忠實傳播者,挺起逐夢前行的精神桅桿,匯聚新時代砥礪奮進的磅礴力量,低調一生的張富清從未宣揚過自己的赫赫戰功,數十年如一日地做好本職工作。在當下,黨員干部決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要培養“自我歸零”意識,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扎實開展好各項工作,進一步拓展黨員干部無私無我、責任擔當的精神境界,唱響新時代的奉獻之歌,讓人生在奉獻中閃亮,在奉獻中燃燒,當好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張富清扶貧人物事跡素材篇3
近一段時間內,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湖北省來鳳縣95歲戰斗英雄的故事,老人退休前是一名銀行的干部,只是對老伴兒提起過自己的軍旅事跡,連子女都不知道父親是個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在此次退役軍人事務局進行信息采集時,才發現這名普通的老人竟然是意味有著卓越功勛的戰斗英雄。這位名叫張富清的退役老兵用六十年的堅守為廣大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而又深刻的“黨課”,他詮釋了如何在成就偉績后保持低調品行,他注釋了如何在獲得驕人功績后保持不驕不躁,他刻畫了如何在轉業他崗后保持奉獻精神,值得所有公職人員學習和靠攏。
謙遜是一個人的重要品質和人格,它一般與文化程度、能力及地位沒有必然聯系。只是地位越高,謙遜品質的社會正能量效應越大,反之亦然。謙遜風范體現在社會公眾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是我們和諧人文環境的重要基礎。謙遜的人生活看似低調,但內涵豐富有情趣,渾身充滿正能量,并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我們常說,保持自身快樂也許不難,但是要讓你周圍朋友快樂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謙遜首先為自己,然后才是為別人;謙遜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利益”。著名的“顛覆性創新大師-克里斯”認為,謙遜是一個人的重要人格。
我國傳統文化一般認為謙遜主要針對那些“學問高深”的“大家”。這些“大家”的行為舉止能給社會公眾以“行為世范”作用。謙遜風格在學術界往往表現為:少說務實;寧靜致遠;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善于傾聽;善待委屈;能團結人,包括上輩、平輩和晚輩。謙遜品質既有先天遺傳因素,更有后天修煉。例如我長期以來誠心誠意地向學生和同事中的謙遜楷模學習,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謙遜的人,為我的晚輩做出榜樣。然而,我們似乎不應該將“謙遜”風格與“窩囊”現象混為一談。我們一般認為“窩囊”首先屬于“不思進取”,“思想守舊”,“能力不強”,看似“與世無爭”,實則沒有底氣。而擁有謙遜風范的人堅守社會道德“底線”,“內斂”,“功夫在內”,“藏而不露”,身教重于言教是擁有謙遜品質的人向社會公眾展現的正能量。當然,人無完人,我們不該將具有謙遜風格的人看成“高大上”,“不食人間煙火”,他們只是我們一生中眾多學習榜樣中的一個而已。
戰斗英雄張富清用一生的實際行動傳達出謙遜的可貴,從這兩個字所散發出的芬芳值得所有領導干部用堅定的黨性去體會和感悟。
張富清扶貧人物事跡素材篇4
5月25日晚上的新聞聯播,講述了一名深藏功名、堅守初心的老英雄張富清的故事。我認真的聽完新聞,終究忍不住潸然淚下。很久以來,看電視已經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了。今日回到黨校,我在報紙上找到關于張富清同志的所有報道,夜深人靜時,細細讀來,眼眶再度濕潤。真正的英雄是什么?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在我的心里。今夜,多年的疑問在心中有了答案:“平凡處見初心,淡然中顯英雄”。
作為戰斗英雄、特等功臣,在革命戰爭年代,張富清同志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為國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崢嶸歲月之后,服從大局扎根貧困山區,深藏功與名,艱苦奮斗一輩子。
參加工作以來,我看過、聽過許多的優秀黨員事跡,也參加過不少的典型英模報告會。但是我才覺得,那些高亢入心的播報、那些抑揚頓挫的講述,那些動情的渲染、那些煽情的鏡頭,這個年代發生的各種感人故事,卻都不及張福清老人樸實、淡然而純粹的語言,讓我的心跳加速、淚眼迷蒙。革命年代不怕死,和平時期不伸手。這才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這才是一名英雄的選擇。
張富清同志的生活其實并非一帆風順。戰斗留下的頭部創傷一變天就痛,88歲高齡截肢后裝上假肢,女兒從小有腦膜炎長期患病在家,貧困縣的工作條件也不好。我覺得,他只要亮出軍功章、表明戰斗英雄的身份,是完全可以名正言順……
張富清扶貧人物事跡素材篇5
“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這句話,是張富清在《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第110頁所作的筆記。
今年95歲的老英雄張富清是這么寫的,擁有71年黨齡但63年來卻深藏功名的他,一輩子也是這么做的。
1948年3月,出身貧苦、做過長工的張富清加入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成為一名戰士。在解放戰爭中,他屢立奇功,先后榮立3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還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出生在陜西漢中的他,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恩施州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
1985年,老英雄張富清在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副行長崗位上離休。如果不是因為采集退役軍人信息,張富清的英雄往事不會被人發現。63年來,他刻意塵封功績,甚至不曾告知自己的兒女。在部隊,如 椽 巨筆公眾號整理,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正如在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中所指出的,“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
張富清是金融系統優秀黨員代表,是我們身邊的學習榜樣。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在6月10日銀保監會黨委召開的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選樹宣傳先進典型,組織系統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金融系統優秀黨員代表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
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無論是戰爭時期、和平時期,無論是經歷工作變動還是生活變化,張富清的初心始終不改。在戰場上擔任著最危險的突擊任務浴血奮戰、出生入死的張富清,在和平時期主動選擇偏遠落后的貧困地區,挑最苦最累的工作干,扎根基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百姓脫貧,他帶領群眾肩挑背扛、開山修路,哪里最貧困往哪里跑得最勤,哪家最困難為哪家想得最多。面對組織的召喚,張富清說:“我應該堅決聽黨的話,不能和黨講價錢。”
“我還要發揚過去對黨的信念的堅定和意志的頑強。”
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獻。過往的榮譽是張富清的寶貴財富,然而,他卻將征戰沙場的英勇事跡埋在心中,將軍功章用尼龍繩捆扎后深深地鎖在皮箱中,服從組織安排到最艱苦的山區貢獻一生。
張富清以向組織邀功、提要求、要待遇為恥,至今仍然居住在上世紀80年代建行分的老舊房子里,屋里除了一張磨損破皮的沙發、一個缺了角的茶幾和幾個不成套的柜子外,最珍貴的家當就是一只裝著榮譽證書的皮箱。在他看來,為黨和人民出生入死、犧牲奉獻是共產黨員的本分。
“這些榮譽我不愿意讓家里人知道,到處去講去炫耀?!薄耙幌肫鸷臀也⒓缱鲬鸬膽鹗?,有幾多都不在了,比起他們來,我有什么資格拿出立功證件去顯擺自己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不論歲月如何變遷,堅定不移的信念、服務人民的初心、艱苦奮斗的作風,永遠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底氣所依、優勢所在。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讓我們向身邊的老英雄張富清同志學習,見賢思齊,在思想上來一次升華,在精神上來一次洗禮。從榜樣身上汲取精神力量,還要落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銀保監會系統和銀行業保險業黨員干部要聯系自己的本職工作,精準查找短板和差距。在本職崗位上恪盡職守,樹立正確政績觀、人生觀、世界觀,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